中国首颗氢弹空爆成功影响有多大?法国总统大怒,尼克松抓住时机_戴高乐_氢弹_法国

19世纪尾声,随着伦琴、居里夫人等人在物理领域的重大突破,核世界开始向全人类敞开了大门。大约半个世纪以后,美国陆军部开始实施曼哈顿计划,将核武器研制提上日程。

1945年秋,美国将两发原子弹投放在日本领土,随着蘑菇云的升起,两座繁华的城市顷刻变成瓦砾废墟。核武器所展示出来的恐怖军事力量,已然让全球诸国都沉浸在无比震撼之中。一时间,各个大国无不努力开展起了各自的核武器技术的研究,力求在未来的世界新格局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苏联、英国、法国分别于1949年,1952年和1960年宣布原子弹研究成功,这一阶段里,我国对原子弹的研发也十分重视,我们深知想要震慑新兴的野心国家,想要真正参与到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事务里,必须将核武器的力量掌握在手中。

1959年,苏联拒绝在核武器研制方面为我们继续提供帮助,无奈之下,我国决定自己动手,经历几年数千个昼夜,无数科学家的不停奋战,终于在1964年成功将第一枚原子弹试爆于罗布泊,随着中华大地上一朵蘑菇云的升起,全球各国都为之侧目。

这宣示着我国在未来必将跻身于核大国的行列,任何对我国主权心怀不轨的势力都必将收敛起自己的爪牙。到了1967年6月,我国再度将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自此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已经稳步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氢弹的研制,在国际上所产生的影响是弥足深远的,而对待这一成就,法、美两国领导人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展开全文

要知道法国是世界上第4个率先将原子弹试爆的国家,在他们的意识里,自己必将顺理成章地第4个研制出氢弹,身为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对此信心满满。令法国意想不到的是,中国竟然赶在他们之前抢先将氢弹研制出来,这无疑让法国人感到难堪。

在建国以前,法国、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国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中国却曾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短短几十年间,双方核武器研制进度上却已经易位,戴高乐心中自然老大不情愿,甚至还有一些愤怒。

生气之余,戴高乐将自己的怒火撒在了本国工程师身上,他甚至曾怀疑过本国的科研进度缓慢是某些工人的不思进取所致。不了解中国人的戴高乐,自然也无法理解我们的科学家是凭借怎样的大无畏精神才能攻克重重险阻,创造出如此辉煌伟大的事业的。

不过生气归生气,法国却是以美国盟友的身份,在美日等国反对的情况下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双方在许多共同利益上都达成了共识,并且这一次的建交一直被人美称为“外交上的核爆炸”。

与法国相比,美国同中国的关系则更加微妙。建国以后,尤其是朝鲜战争中美国铩羽而归之后,曾不止一次对中国进行核威胁。一方面在舆论上不断诋毁中国科学家们所做出的努力,一面又在积极破坏中苏两国的关系。

后来中苏两国合作的终止,与美国从中作梗密不可分。随着我国在氢弹上所做出的突破,立刻在中美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平衡。美国总统尼克松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核讹诈”、“核威胁”策略,开始以更为平和的手段来应对新中国崛起。

为了缓和中美关系,同时更加平稳有效地对抗苏联,尼克松抓住这一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对华策略,从1972年亲身访华,到1979年建交,都是尼克松试图建立中美信任、改变两国对话地位的表现。无可否认,中国氢弹的问世正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潜在动力之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