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虫竟藏着国之重器的秘密……_空间站_尺蠖_中国

看到航天员们的在轨日常时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

空间站外面可以自由伸缩的

细长机械臂好像有点意思

但空间站体积巨大

它是如何做到可以围绕

整个空间站来拍摄的呢

近日,中国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

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空间站机械臂的灵感来源

是一种神奇的昆虫

小太了解后大为震惊

中国航天人果然无所不能

那么还有哪些航天家伙事儿的灵感

是来源于昆虫呢?

一起来看看吧……

祝融号走路竟然是学它

火星上地形崎岖

为探测器带来了诸多不便

科研人员曾试图

为探测器设计主动悬挂系统

但这就需要许多额外的组件

增加复杂性、成本和风险

航天五院科研团队从尺蠖的

移动方式中获得了灵感

原来其移动时

展开全文

前腿固定在一个表面上

抬起身体的中部

然后向前拖动后腿

方便绕过障碍物

经过研究之后

科研人员研发了基于

“夹角调节+离合器”的

主动悬架移动系统

这一技术被应用到“祝融号”火星车上

从而助其能够逃离沙坑

祝融号在火星上的表现

证明了其设计有效性

一虫多用:它还是火箭检测大功臣

在火箭制造生产以及发射前的准备工作中

如何对狭小区域内的设备状态进行查看

一直是个难题

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打造的尺蠖仿生机器人

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尺蠖就是我们所说的“毛毛虫”

通过电能驱动机械运动

模拟毛毛虫“收缩—展开”的爬行动作

实现弯曲、扭转等大幅变形

这种连续不断地变形

让它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后续通过改进

还能通过陡峭或上下起伏的路径

完成各种角度的转弯、掉头等动作

未来,这款机器人还可搭载微型摄像头

红外线等传感设备

在管道、发动机内部等

狭小或有毒危险环境下

完成检测、废墟救援等工作

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神奇昆虫竟能头尾互换

空间站体积巨大

按照现在的构型

如果要覆盖外表面

至少需要七十米长的机械臂

即便科研人员研制出来

我们也没法带上太空

在研发的过程中

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昆虫

头可变尾,尾可变头,可自主爬行

于是科研人员利用了仿生学的原理

研制出了一个十米臂杆的机械臂

可以通过七个基座、七个脚印

爬满空间站外表面

顺利解决了机械臂长度过长问题

中国航天,从起步开始

就必须要走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

所有的关键技术

都要依靠自主创新去突破

中国航天人面对的是

千头万绪的设计

接踵而至的难题

被逼出来的创新

时至今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我们的关键核心技术

都是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

我们的每一台产品全部都是国产化

我们的核心元件百分之百国产化

真正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航天的道路

正如那句话一直所说的: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在探索宇宙这条路上

中国航天人将日夜兼程,步履不停……

(我们的太空微信公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