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困难之时,中国为其提供120亿美元贷款,得到回报颇丰_北极_天然气_马尔

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的北极圈内,最低温度零下52度,杳无人烟,被喻为“天涯尽头”,但这里是俄罗斯最丰富的天然气储藏区,亚马尔地区的天然气储量大、埋藏深度浅,几乎不含硫化氢的气体,纯净度高,被誉为“镶嵌在北极圈上的一颗能源明珠”。

北极地区拥有待发现天然气技术可采储量超过47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未开发天然气储量的30%,因此早在2014年,中国石油就与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诺瓦泰克作为大股东持股60%,中石油和法国道达尔分别持股20%,合作建设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工程。但由于最近几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俄在资金投入上已捉襟见肘。

于是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了120亿美元贷款,约和人民币近800亿,此外中国丝路基金还从诺瓦泰克公司购买亚马尔工程9.9%的股权,所以中国成了该工程的第二大股东。亚马尔LNG工程是全球在北极地区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工程,中国并非仅仅通过融资的方式参与了亚马尔工程。从模块到钻机、从设计到建造,亚马尔工程建设过程中中国企业全方位的参与,处处彰显了中国元素。

展开全文

例如北极钻机要具有抗寒保温的功能,可在零下50度低温和12级以上的强风环境下连续工作。国产的第一台“极光”号极地钻机,打破了俄、美、加拿大等技术垄断,成功进入了俄罗斯的北极市场。工程建设中,中国企业承揽了全部模块建造的85%,30多艘运输船中7艘船的建造,15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中14艘船的运营等。工程建设合同金额达78亿美元,船运合同达85亿美元,共有45家中国厂商为工程提供百余种产品。

据称亚马尔工程拥有的南坦姆贝气田,天然气可采储量达到1.3万亿立方米,凝析油可采储量6000万吨,工程将建成3条年产量550万吨液化天然气生产线,全部建成后每年可生产液化天然气1650万吨,凝析油100万吨。根据此前签订的协议,其中每年有400万吨液化天然气将直接送往中国,亚马尔工程建设过程中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是经过白令海峡,通过北极东北航道运输,平均用时16天左右,比通过苏伊士运河节省近20天,同时也造就了“冰上丝绸之路”,就是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再到强强联合,通过练兵亚马尔,中国企业实现由单一产品到工程承包,由低端制造到高端“智”造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制造成为北极新名片。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