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有哪些特征?蝗灾时的蝗虫不能吃吗_蝗虫_蝗灾_飞蝗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蝗虫 蝗虫 蝗灾 飞蝗

本文目录

  • 蝗虫有哪些特征
  • 蝗灾时的蝗虫不能吃吗
  • 消灭蝗虫,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蝗虫有哪些特征

我们都知道三大农业自然灾害是水灾、旱灾和蝗灾,作为一种昆虫,其给农业生产造成的灾害能与水灾和旱灾并列,不得不说蝗虫的确很可怕!

蝗虫这种昆虫大家也都见过,长不过两寸,重不过10克,然而它们繁殖数量惊人,为了食物可以到处迁徙,可以聚集成百万只以上的大群体,形成庞大的“蝗虫军团”,一起飞行时遮天蔽日,宛如乌云横扫天空,那么这些“蝗军”是如何集结到一起?组成如此之大的规模到处迁移的呢?

对于蝗虫为什么会集合在一起飞行?生物学家们一直非常好奇,前不久,媒体报道称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者成功地破译了“蝗军”的“集合密令”,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集合命令与其排泄物有关。

早在2005年时,农业大学的研究者们就发现蝗虫的排泄物和他们的集合命令有关,研究专家把东亚飞蝗(我国最常见的蝗虫)作为研究和实验对象,进行了“集合密令”的破译工作,发现它们之所以要纠集到一起,并不只是为了找吃的,更重要的目的是执行之间要发生交配和繁殖行为,也可以说它们是为了物种的延续才集结在一起的。

但是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却并没有在这种蝗虫的身体上发现集合信息发射的器官,即便是它们的触角也不是,蝗虫并不依靠触角来传递信息,而它们飞行时翅膀的震动也不代表什么,后来,专家们从蝗虫的粪便中发现了秘密。

蝗虫可以发出性信息素,触角上也有专门接收性信息素的器官,但是它的性信息素却并不是聚集信息素,而是交配意愿的传达和接受,这一度让专家们十分困惑,后来专家们把蝗虫的粪便用水稀释后再过滤处理,发现其释放的化学气味可以引起蝗虫的聚集活动,同时专家们也在蝗虫的触角中找到了一根接收聚集信息素的器官,并在今年以实验证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一小小的发现,或许在农业上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当某地出现蝗灾的时候,或许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让蝗虫聚集到某个地方,然后将其一网打尽。

蝗虫也是一种美味,虽然是一种农业灾害性昆虫,但是在我国据说“三只蝗虫都不敢一起飞”,生怕被吃货们给撸了串,所以大规模的“蝗虫军团”并不多见,这是由于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实行精细化管理,也没有多余的河滩荒地共蝗虫大军形成,所以蝗虫在我国很难形成规模,前两年在山东潍坊一带曾爆发蝗灾,然而吃货们还没有赶到就被消灭了,其实也是由于其规模较小的缘故,当地农业部门进行农药喷洒,很快就将蝗虫消灭掉了。

不过今年的5月份曾有一股蝗虫大军在非洲形成,它们一路向东蔓延,横扫了北非的索马里高原,埃及尼罗河流域,以及沙特阿拉伯伊朗高原,巴基斯坦,一直到达印度西部和南方的几个邦,转战数千公里,都没有有效消灭它们,可见蝗虫的繁殖力、生命力与环境适应力有多么的强大,也难怪它能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农业灾害了。

蝗灾时的蝗虫不能吃吗

蝗虫可以吃。不过,这次的沙漠蝗,就很难保证了。毕竟沙漠蝗个体很大,可能会吓退一些吃货。

蝗虫从生态型上来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群居型飞蝗,一种是散居型飞蝗。平时我们欺负的,都只是一些散居型飞蝗而已。

吃货的确吃得下蝗虫,但那是在蝗虫体形小,且没有“过多”的时候。

如果真的出现大面积严重蝗灾的时候,实际上,靠人类来吃蝗虫解灾是不靠谱的。因为人不能违背自己的生理本能,而人类的生理本能就是“欺软怕硬”。铺天盖地的蝗群到来,人最先想要做的永远是逃跑、躲避,这是肯定的。

鸡禽算是蝗虫的天敌吧?当过多的蝗虫出现,你把一只鸡扔进蝗群,它的第一反应也不是放怀大吃,它也会迅速逃跑。生命再牛,无法与本能做对。

间或有个别人能战胜心理压力,出来捕食蝗虫,但数量太少,其行为也影响不了大多数人。所以,如果真的出现大面积严重蝗灾,靠吃蝗虫来解灾,完全不靠谱。

蝗虫当然可以吃,但那也是在人们面对蝗群仍心有余裕的情况下。当半尺长的大蝗虫铺天盖地冲来的时候,如果谁没有产生本能反应,没有任何心理压力,还能想着去吃,那他可就太牛了。

消灭蝗虫,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蝗虫就是俗称是蚂蚱,消灭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吃。

蝗虫不营养丰富,口感外焦里嫩,抓过来,用水洗干净,撒上点淀粉直接炸就行了,出锅的时候撒点孜然,爱吃辣的也可以再用辣椒麻椒煸炒一下,口味更加。

还有就是可以喂家禽,现在疫情封路,家禽早就没有饲料了,把蝗虫拿来喂鸡,最好不过了。

也可以大量捕捉放进冷库里,储存一些,等疫情过去,直接卖给饭店,也是不菲的收入。

所以天飞的不是蝗虫,那是一张张人民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