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婚恋调查:遇到“跨龄婚恋”该回避还是拥抱_婚恋_年龄_女士

桂林婚恋调查:遇到“跨龄婚恋”该回避还是拥抱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择偶观也有所变化,在自由恋爱观的影响下,“跨龄婚恋”屡见不鲜,他们秉承着“爱情面前不分年龄”、“快乐至上”的想法,勇敢地选择年龄比自己大蛮多的人恋爱结婚。

现实生活中,大家对“跨龄婚恋”有何看法?是否能接受“跨龄婚恋”?为此,本报发起了问卷调查。

逾五成受访者对“跨龄婚恋”表示中立

所谓的“跨龄婚恋”是指两个年龄差距较大的人恋爱或结婚。在社交媒体中,“爷孙恋”、“姐弟恋”等相关报道屡见不鲜。但在现实生活中“跨龄婚恋”是否得到祝福?又是否能被大众接纳?针对上述问题,40位市民参与了本报设计的调查问卷,关于“您觉得跨龄恋爱或婚姻靠谱吗”的问题,有21人认为“不好讲”占比52.5%,有14人认为靠谱,占比35%,有5人认为不靠谱,占比12.5%。

今年30岁的蒋女士,在七星区一家商场上班。她认为现代人的婚姻目的都比较明确,有的人更看重经济基础,而有的人更看重感情基础,因此“跨龄婚恋”是否靠谱不好说,如果对方经济基础强大,或者双方感情深厚,那年龄也不是问题。

蒋女士认为“跨龄婚恋”的优势是其中的一方在心理成长方面更成熟,经济基础更扎实。劣势则是两人容易有代沟,且生理发展不同步,容易出现身体方面的差距。但每个人择偶的标准不一样,因此不便妄加评论。

在房地产中介就职的许女士今年52岁,其丈夫比她大13岁,她认为“跨龄婚恋”是靠谱的。许女士认为自己是“跨龄婚恋”的亲身经历者。回忆当年恋爱时的经历,许女士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了比自己大13岁的男朋友结婚,原因就是她觉得爱情面前不分年龄,双方有共同的语言和爱好,感情真挚,三观一致,在一起真的非常幸福。从相识、相恋到相知,30年的婚姻,到如今依然很幸福。

家住七星区国展购物中心旁的莫女士则认为“跨龄婚恋”一点都不靠谱。莫女士今年32岁仍单身,亲戚朋友介绍的对象中,也有四十多岁的成熟男性。莫女士则难以接受相差十几岁的婚姻。“我感觉自己已经开始长皱纹了,更何况是40多岁的老男人。”莫女士说,可能自己比较看重外表。年龄差距太大,不仅沟通有困难,而且外表也不匹配。

莫女士认为,好的婚姻需要“门当户对”,两个人的年龄、三观等不要有太大的差距。“都说相差三岁就容易有代沟,何况是相差十几岁,甚至更高龄的。”莫女士说道。

“老夫少妻”更容易被接受

在本报发起的问卷调查中,关于“您觉得‘跨龄婚恋’多少岁比较合适”的问题,有34人认为,相差5-10岁比较合适,占比85%。有4人认为相差10-15岁比较合适,占比10%。仅有2人认为相差20岁合适,占比5%。而在关于“您觉得哪种‘跨龄婚恋’更容易被接受”的问题,被调查的40人均认为男性比女性大更容易被接受,占比100%。

许女士认为年龄大的男性更成熟稳重,能给自己安全感。因此,她可以接受丈夫比自己年龄大十几岁,但不能接受年龄比自己小的。“可能我父亲去世比较早,受父亲的影响,我丈夫的身上多少有点父亲的影子,比如丈夫的成熟稳重,坚持不懈的特点都非常像我父亲。这也是我中意丈夫的一个方面。”许女士介绍。

展开全文

桂林喜结良缘婚恋平台的负责人蒙先生表示,在当前的婚恋市场中,年轻人的择偶标准普遍可以接受年龄相差5-10岁,较少部分可以接受年龄相差10-15岁。仅有极个别人可以介绍年龄相差20岁以上的。“我们从事婚恋行业多年来,仅遇到过个别姑娘可以接受年龄比自己大20岁以上的。”蒙先生说。

蒙先生称,在“跨龄婚恋”中,男方年龄比女方大的概率更大。大多数人更能接受“老夫少妻”,少部分人可以接受“姐弟恋”。很多人认为在家庭关系中,男性承担着养家糊口的经济责任,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夫妻关系中,年龄较大的男性更显成熟稳重,经济基础较扎实,能够给予家庭保障,因此大多数人认为男性比女性年纪大一些更合适,更能照顾好家庭。

蒙先生认为,如果男方的年龄比女方大10岁以上,因年龄差距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文化不同,产生的沟通障碍会更大,也容易出现生理方面的差距。因此,年龄差距太大,不容易被大众接受。

年轻人不抗拒“姐弟恋”

在调查中,虽然大部分人易接受“老夫少妻”,但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姐弟恋”的例子。在网络媒体等社交平台上,不少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网红博主也纷纷晒出自己“姐弟恋”的感情经历。在一些“姐弟恋”热播剧中,有粉丝评论,“姐姐更能照顾人。”这些也表达了当代年轻人不抗拒“姐弟恋”的婚恋观。

在桂林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的辛迪老师和惠玉老师认为,从传统方面来看,男女结婚年龄相差3岁的很普遍。但如今女性比男性大8-10岁的婚姻也挺常见。

从事幼教工作的市民林女士是“姐弟恋”的经历者。林女士此前因离异带着女儿独自生活,在工作中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何先生。林女士比何先生大5岁,两人结婚后又生育了一个女儿。提起这段不被人看好的婚姻,林女士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林女士认为,也许自己工作的原因,让自己更显年轻,从外貌上看,自己和丈夫年龄差距不大。虽然丈夫比自己小5岁,但丈夫对自己体贴入微,很有责任心,两个人在一起感情非常好,家庭婚姻非常稳定。

辛迪老师和惠玉老师认为,现在女性独立性越来越高,渐渐掌控婚恋主动权。她们已经不是以前封建社会时期依附男性的角色,那时女性几乎没有发言权,嫁给什么样的男人,过什么样的日子通常都是由男性来决定的。如今,男女地位平等,又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她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配偶。之前有女性接受不了“姐弟恋”,主要是因为她们不够自信,害怕有一天会被男性所嫌弃。现在的女性大多不在乎男性喜欢什么,她们只在乎自己喜欢什么。喜欢年轻漂亮的异性是人的本能,而在有了择偶主动权时,她们也会展现自己的本能。

“这个看个体的需求。有人喜欢成熟一些,有人喜欢年轻有活力一些。有人喜欢照顾对方多一些,有人喜欢被照顾多一些……”辛迪老师和惠玉老师认为,婚姻是合作的关系。婚姻中夫妻双方地位平等,因此即使是“姐弟恋”,当前自信、成熟、独立的女性也是可以坦然地享受婚姻的幸福,而不是自卑的对未来充满焦虑。

专家建议:相爱容易相守不易

桂林嘉鑫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张双玉认为,“跨龄婚恋”的存在和当今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联。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较快,人们的婚恋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是自由择偶时代,已经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加上年轻人在荷尔蒙爆发的时候,确实容易出现被恋爱冲婚头脑的可能。同时,受西方社会的影响,大家对婚恋自由的渴望非常强烈,一些叛逆或者比较有个性的人群,更容易走不同寻常路,对“跨龄婚恋”的接受度就更高。

另一方面的原因,张双玉认为,这可能与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的崇拜有关。很多夫妻关系中,伴侣的身上常常有自己父母的影子。这也是年轻人在青春期对父母的依恋带来的影响。比如年长的男性身上的稳重气质,更能吸引年轻女性的爱慕,因为这些男性身上有父亲的特质,能够给予她们足够的安全感。

再一方面,张双玉认为,社会发展速度快,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较大,各种房贷车贷,教育子女等方面的压力。不乏出现一些希望能够攀高枝,走捷径的年轻人,他们的拜金主义,让自己走进功利型婚姻,希望年长的男性或者女性能够给自己足够的物质基础及心理上的支持。但这类型婚姻更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物质或者心理上的需求,婚姻破裂的可能性会变大。

张双玉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跨龄婚恋”在夫妻年龄相差5岁以内比较正常,相差6-10岁也勉强可以,但10岁以上容易出现的婚姻问题比较多。首先容易出现沟通方面的障碍,也就是常说的代沟。可能在恋爱中不易发现,但在后期的婚姻中容易出现矛盾。其次,容易出现因生理方面的不和谐,造成夫妻关系的不和谐。假设男性比女性大15岁,当男性已经60岁时,也许他已经退休了。但女性年龄仅有45岁,她依然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此时女性在生理方面的需求依然比较大,但男性需求可能比较小,这在夫妻关系中容易出现不和谐。

辛迪老师和惠玉老师认为,“跨龄婚恋”相爱容易,相守不易。婚姻的选择要非常慎重。构建一个家庭,共同的家庭目标,相互体谅、理解能力都非常重要,更需要用心经营。如果建立在深厚的感情基础上,加上良好的经营,即使是“跨龄婚恋”也可以幸福美满。

来源:桂林晚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