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伟:不要光顾着玩游戏_孩子_游戏_边炉

很多人对PCI的理解就是玩,带着孩子玩各种游戏,孩子高兴了就行,这也是小编之前的理解。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并不是瞎玩,而是带着目的的玩,每一个游戏看似随意,实际上都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在玩游戏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孩子需要提升哪些能力,兴趣点所在,爱好是什么,喜欢吃什么......,了解了这些才能设计好每节课玩什么,这是一整套系统化的、科学的干预体系,游戏是手段,在游戏中提升孩子的各种能力才是最终目标。下面就是陈老师要告诉我们的。

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更是0-6岁儿童学习的主要途径,在各式各样的探索与游戏之中,儿童去掌握怎么与外界互动、模仿以及合作,即使是我们所接触的这些特殊儿童有严重社交障碍的孤独症人群,也是需要运用游戏来打动他们,我们追逐,摇晃,做鬼脸,做了那么多的游戏,但我要提醒大家,不要光顾著玩游戏。

我们不是卖游戏的,更不是数馒头的,我跟孩子做了多少游戏,这根本不值得拿来邀功炫耀,游戏只是盘子,它是载体,每一次的游戏,每一次的互动都应该被计较,用来确认这个孩子离上学更进一步。

我们很愉快的玩了10分钟的吹泡泡,都是我们催促著孩子来玩,还是孩子追著我们要求的,是孩子跟我们争抢著要玩具,还是孩子可以跟我们练习用发声来换玩具,透过游戏本身,来提高孩子的「能力」才是真,所以不要只教游戏,更不要期待孩子只是听话。

展开全文

我约了一个朋友出去打边炉,半路看到烧烤很有意思,你会不会跟朋友坚持说好的打边炉不能变,亦或者咱们试试这个烧烤也不错,游戏或者社交的本质就是弹性,不要拿老师学生那一套,做出你权威的表现,如果你都没有拥有过他的心,你怎么知道他的心中有没有你。

游戏是轻松的愉悦的,但干预本身是系统的、且科学的,两者应该在舞台上平衡好,又不因为任一方的光芒而迷失了另一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需要我们不断谨慎的思考,停下脚步来反复检验,这是我们要强调科学的基本素养,也将会是我们一直要捍卫的企业理念。

PCI和其他干预方法有什么差别?

PCI可以让小孩子顺利上学吗?

游戏=教学?二者到底一不一样?

是不是每天只玩游戏就够了?

玩游戏说起来简单,难的是我如何加入进去?

游戏具体可以训练孩子的哪些能力?

想解开更多疑问,4月22日,茄子老陈广州全天讲座,来吧!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茄子游戏Cheers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