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淮四班”春晖中亮相_淮剧_演出_排练

“难忘春三月”,今天凌晨,上海淮剧团青年演员顾芯瑜结束一连两晚的大戏后,在朋友圈如是感慨。本周,上海淮剧团团庆70周年演出季之“春晖”系列在天蟾逸夫舞台亮相,顾芯瑜一人挑淮剧经典《赵五娘》与《水漫泗洲》,全面展现了“淮四班”文武兼备的过硬实力。

演出前的一个月时间里,顾芯瑜笑称是在“分裂”中度过的,“上午排练《赵五娘》,下午排练《水漫泗洲》,《赵五娘》的戏有时太悲伤了,中午休息时还缓不过来,常常得一个人出去走走调整心情。”去年正逢淮剧一代宗师筱文艳诞辰100周年,顾芯瑜接过了筱文艳代表剧目《水漫泗洲》的传承接力棒。为了这次演出能再上一台阶,她特地回看了演出录像,发现了众多不满意之处。“当时自己一心想着把戏拿下来,有一些地方缺少自己的理解,”她对记者表示:“希望这次的呈现能让观众看到一个更霸气、更灵动的‘水母娘娘’。”

展开全文

《白蛇传》《王宝钏》《杨门女将》《赵五娘》《水漫泗洲》……顾芯瑜在上海淮剧团的“淮剧学馆制”中收获良多,这套于2017年建立的全方位戏曲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名角的打造,努力构建层次结构科学合理、专业设备齐全的现代戏曲人才培养格局,通过设立培训班、名家亲自示范等方式方法,做到“传帮带”,为剧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提出“五年规划”,一年一出大戏排演,让青年演员“以演代训”。

“春晖”系列也是“淮四班”的一次集体展示,青年演员陈荣荣、马震宇、钱薇、张佳浩在武戏专场中分别带来淮剧《扈家庄》《杀四门》《昭君出塞》《螺丝峪》,利落干脆的出手博得满堂彩。“从春节假期结束后,团里的排练厅就是‘打架’状态,”上海淮剧团导演谭昀表示,“小剧场、大剧场、社区演出连轴转,这是一个充实的生日之年,”据谭昀介绍,在团庆演出季之“盛夏”系列,时隔30年重新上演的《金龙与蜉蝣》将与观众见面,创作首演于1993年的淮剧《金龙与蜉蝣》被认为是淮剧乃至中国戏曲的里程碑之作,“都市新淮剧”的概念便是从该剧中诞生。

作者:王筱丽

编辑:姜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