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郑州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荥阳:百舸争流产业兴_荥阳_郑州_企业

聚焦郑州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

荥阳:百舸争流产业兴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全力以赴抓投资促项目、抓消费扩内需、抓开放强招商、抓创新增动力、抓改革激活力,努力跑出加速度、确保高质量。

各开发区、区县(市)经济是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今起本报推出《聚焦郑州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栏,展示郑州各开发区、区县(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因地制宜,走出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以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新成效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郑州篇章。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荥阳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一幅幅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呈现眼前: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碌;公司负责人正与工人们沟通……

“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3300万元,订单收入13381.46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4.83%和24.43%。”郑州天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伟介绍说。

郑州天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企500强中天科技集团与河南省通信电缆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50余项,是河南省通信和5G两大产业链的骨干企业之一。

郑州天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优秀成绩只是荥阳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近年来,荥阳市委、市政府立足自身优势,深刻理清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认识到抓经济发展必须要锚定实体经济,锚定先进制造业发展,聚焦未来产业,这样才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提供强大支撑,于是,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大健康、电子信息四大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荥阳产业发展的重心和核心。

展开全文

资料图

打造新兴产业集聚高地

“3月初,由省商务厅带队,我们39家外贸企业组团前往德国、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国家参加展会,取得不俗的成绩,今年一季度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显著。目前订单饱满,新的研发项目也较多,大家正在加班加点全力奋战。”郑州众邦超硬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彦如是说。

郑州众邦超硬工具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郑州市超硬材料行业高精度超硬磨具的引领龙头企业,公司研发和生产的智能化加工专利产品,已经打破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公司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填补了多项国家空白。

近年来,荥阳市加强产业规划布局,持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一是以郑州中车、中原利达、明泰交通新材料等企业为重点,壮大轨道装备特色产业集群;二是以郑煤机、中联收获、三华科技为支撑,打造新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三是以国机精工(白鸽)、华晶金刚石等超硬材料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超硬材料高端制品产业集群;四是以圣莱特空心微珠、石墨烯联盟为重点,打造空心微珠和石墨烯上下游应用产业基地;五是以建筑机械、阀门水泵等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推动荥阳市传统装备提档升级;六是以源弘电子产业园、苏科高新等项目建设为契机,聚焦战略性电子材料、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及终端,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同时,谋划新兴产业项目引进落地,积极培育氢能与储能、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高地。

“我们将以新材料产业为战略发展方向,持续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围绕新材料细分领域精准布局,以华晶金刚石、白鸽磨料磨具为龙头发展超硬材料产业集群;以圣莱特空心微珠、郑州轻研合金为依托发展超轻材料产业集群;以石墨烯、碳纤维产业为重点发展超导材料产业集群。通过靶向推进超硬超轻超导产业在园区的蓬勃发展,全力打造中国中部、郑州西部新材料集聚地,到2025年确保开发区完成产值300亿元,力争到2035年实现千亿级开发区发展目标。”谈到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荥阳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献武对记者说。

提升小微企业园群体竞争力

近年来,荥阳大力发展小专精、在细分领域成为排头兵的隐形冠军企业。持续做好小微企业园建设,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好条件,打造新的增长点,形成企业的群体竞争力。

提升小微企业园现代化运营管理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小微企业园。严格落实企业入园管理办法,制定小微企业园入驻企业负面清单,使符合主导产业定位的入驻企业数达到该小微企业园企业总数的70%以上。

加大招引力度,坚持项目为王,制定实施“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机制,督促各小微企业园区招商引资任务落实落地。围绕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积极谋划建设圣莱特空心微珠、白鸽磨料磨具等孵化型特色小微企业园区,吸引产业链条上下游及配套企业入园集聚。

2023年确保白鸽、苏科、嵩基等新谋划小微产业园开工建设,力争在2025年建成5家以上成熟小微企业园,累计新招商入驻企业200家以上。

资料图

强化医疗产业集聚效应

突出“大健康”产业发展主题,今年以来,郑州荥阳健康园区积极发展“四院一校”医疗资源基础核心优势,抢抓大健康产业在老龄化社会、文旅发展等机遇,谋篇布局,借势转能,掀起健康园区产业飞速发展的建设高潮。

强化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培育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医疗产业集聚效应。其中,深业医康养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2亿元,郑州荥阳人工智能产业科创园项目计划完成投资4.5亿元,中科基因郑州科技产业基地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国际康体单车运动智慧城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2亿元;位于郑州荥阳健康园区的郑州市骨科医院、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春节前已投入运营。

同时,荥阳依托宜居健康城发展空间,做好招商政策引导,积极吸引中医药研究和生产、健康养老企业入驻,承接医学中心的药物和康复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建设中医健康产业园区和中医康养基地。

着力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目前公司生产线正快马加鞭满负荷进行生产作业,全力保障每一位客户的订单都能及时交付,个别规格产品供不应求已出现排队现象。很感谢开发区对我们全方位的协调和服务,我们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和他们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郑州圣莱特空心微珠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蔡建武深有感触道。

“着力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关键,为促进企业服务能力提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荥阳坚持问需于企,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服务,做到一个问题解决,带动一批问题解决。”荥阳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玉红坦言。

今年以来,荥阳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引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用足用活政策红利,做好立项、土地、资金、用能、环保、市政配套等保障,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各类项目稳步高效发展。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郑西新城发展,全面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现东融西联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史治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