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姓历史名人有哪些?潘姓的历史名人_中牟_荥阳_安仁

本文目录

  • 潘姓历史名人有哪些
  • 潘姓的历史名人
  • 潘氏-姓潘的名人-潘姓起名字-潘姓的起源与家谱
  • 潘姓的名人有哪些
  • 潘姓位居百家姓第五十二位,那么由古至今的潘姓伟人又有哪些呢
  • 从古至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 潘姓历史名人
  • 古代潘姓有哪些名人
  • 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 潘姓的来源是怎么样的

潘姓历史名人有哪些

1、潘璋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

2、潘安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

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他性轻躁,趋于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等并为“贾谧二十四友”,潘安为首。潘安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

3、潘尼

潘尼(约250年—约311年),字正叔,荥阳中牟人(在今河南城关镇大潘庄),西晋文学家。祖父潘勖为东汉东海相,父潘满为平原内史。西晋文学家潘岳(即潘安)之侄。少有才,与潘岳俱以文章知名,并称“两潘”。潘尼生情稳静恬淡,不与人争利,安心研读,专志著述。

4、潘美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府人,北宋开国名将之一。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进叛乱,太祖亲征,潘美为行营都监从征。

5、潘序伦

潘序伦(1893-1985),江苏省宜兴县丁蜀镇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会计学家和著名教育家,传略曾分别收入新版《辞海》、《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八卷、《中国企业家列传》第四卷。

潘姓的历史名人

潘安,生卒年247年―300年,即潘岳,又名潘安仁,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中国历史有名的美男子之一,形容人长得帅气 有语云貌比潘安,他是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祖籍河南郑州中牟县大潘庄。其他的潘姓历史名人还有潘尼、潘美等

潘氏-姓潘的名人-潘姓起名字-潘姓的起源与家谱

河南荥阳郡,河北广宗郡,河南河南郡。

「潘」源出

1. 「潘」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广韵》和《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邑于「潘」,其子孙以邑名为氏。2. 出自「芈」,以字为氏。据《通志.氏族谱》及《潘岳家谱》载,春秋时楚之公族,潘崇氏也。楚成王时任世子商臣之太师。3. 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潘」氏。

迁徙分布

春秋战国时,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此后,有向山东、湖南迁徙的少数潘姓人。汉时,有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的,至三国时发展兴旺而为荥阳郡一大望族,以东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为始祖。东汉灵帝有潘乾因仕宦而迁江苏溧阳,此地以潘乾为始祖。吴国有右将军潘璋由发干(治在今山东省冠县)而迁建康,而吴国还有浏阳侯潘?,为汉寿(今湖南省常德)人,而孙权妻潘夫人为浙江会稽人,这说明在三国以前,潘姓已播迁于上述地方,其中以中牟潘姓最为兴旺,晋时,潘勖之裔孙潘才因任广宗太守,而落籍广宗(今河北省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此期亦有潘姓人播迁广东。北魏时,破多罗氏改汉姓潘,并逐渐在洛阳形成潘姓的第三大郡望,其开基始祖为潘威。此期潘才的八世孙潘绍业因任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刺史落籍当地。唐初,陈元光父子开漳,有河南固始人潘节随其入闽。此期潘绍业的曾孙潘求仁因任杭州刺史而定居当地,其间并有移居陕西的潘勖的后人兴旺发达起来,而江夏(今湖北省武昌)的’唐秘书监潘肃仁自称是汉寿潘?的后裔,由此可见,自东汉末至唐朝,潘姓从中牟望族中又衍分出许多支脉,而潘威的后裔则从洛阳望出,又兴盛播迁于怀朔(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陕甘等地。豫章潘姓兴盛于唐代,至五代南唐时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宋时有潘节后人迁广东、云南。元明清时,潘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如今,潘姓人分布广泛,尤以山东、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多此姓。上述九省潘姓约占全国汉族潘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二。

堂号

黄门堂:西晋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故以其黄门侍郎之职称为堂号,又因其为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也称为“荥阳堂”。此外,潘姓的主要堂号还有:”荣杨堂“、“承志堂”、“如在堂”、“花贤堂”、“笃庆堂”、“优肃堂”、“永言堂”、“司谏堂”、“春茂堂”、“花果堂”、“世德堂”等。

潘美:字仲询,大名人,为宋初名将。从石守信平扬州﹑定金陵﹑北伐太原皆有功,官至忠武军节度使,封韩国公,卒谥武惠。

潘安:(?~300)字安仁,西晋中牟(今河南省中牟县东)人。美姿仪,出洛阳道,妇人尝萦绕投果。为文词藻绝丽,尤长于哀诔,有悼亡诗,为世传诵。后孙秀诬以谋反,族诛。亦称为潘河阳﹑潘安。

潘天寿:浙江省宁海人,当代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布局善于“险、破险”,笔墨有金石味,朴厚劲挺、气势雄阔,熔诗、书、画、印于一炉,亦能人物,并长于指画。著有《中国绘画史》、《治印谈丛》等。

潘姓的名人有哪些

潘岳:西晋作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以文采和“美”著称。在文学上,他擅长诗词赋,辞藻华丽,与陆机齐名。
潘正伟,笔名大理潘正伟,当地中国著名现实主义伟大诗人,籍贯云南祥云,70后,199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大理市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网络作家分会理事,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会员,云南省教育后勤协会会员,2008年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得稿费95元人民币,现居大理古城。
大理诗人潘正伟创作了众多的作品,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善于把情融入事、融入境,以其丰富的感情、曲折的人生经历、百折不挠的心态、细腻的笔端,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文学世界。
主要作品有《那年梨花开满枝头时 》、《践行无涯》、《博南古道踏寻》、《幽径寻香》、《古街叹息》、《遇友唯欢》、《水映残月》、《四十之惑》、《踏寻状元足迹》、《故地新貌》、《无为将军千秋吟》、《情驻东庄》、《岁月无声》、《故土离愁》、《翠湖之恋》、《逼上梁山》、《洱海游记》、《匆匆那年》、《致离别》、《风中杨柳》、《西湖泛舟》、《异乡问寻》、《执着人生》、《杯酒解愁》、《千秋余愁》、《知音万岁》、《故土当年》、《江湖永在》、《乡关回眸》、《伤心的人民路》、《取舍人生》、《王勃之歾》、《赠东庄兄弟》、《人生世界》、《夜行》、《无聊火车》、《另类丰碑》、《中秋思绪》、《巅峰人生》、《伊人难忘》、《初上井冈山》、《大理无为寺吟颂》、《风华岁月》、《找寻那些逝去的幸福》等。
“平凡世界多辛酸,幸福路遥隔重山。”
“重回佳人寻觅处,物是人非泪朦胧。”
“有心留香香远去, 无意争春春自来。”
“今有几多洒脱者,能为正义把命舍?”
“卑劣行径千夫指,浩然正气垂青史。”
“俗媚俯首事贵权,愧对祖辈羞为人。”
“生死眨眼一瞬间,碧血丹心献青天。”
“回眸一笑泪流归,奈何岁月无情催。”
“人生起落寻常事, 花开花谢皆是春。”
“人生终极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气。”
以上诗句被称为大理潘正伟十大名句。

潘姓位居百家姓第五十二位,那么由古至今的潘姓伟人又有哪些呢

中华潘姓其中一宗系的受姓始祖。季孙公,周毕公高之四子也,毕公高历相文武成康封于毕,世子袭爵,季孙公食采潘地,从而得姓,是为潘氏始祖。??
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潘璋:干(今山东省冠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关公父子败走麦城后,被潘璋所擒。(与明代潘璋有别)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人,西晋文学家、名臣。善缀辞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求形式美的倾向,所以在当时与陆机受到同样的推崇。以“美姿容”著称,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词华靡,与同时代的文学家陆机齐名,其《悼亡诗》为世传诵,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潘综:晋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孙恩起义,与父骠路遇兵。兵砍其父,乃伏身保护,被砍四刀。一人曰:“杀孝子不祥。”于是父子俱得免。后官遂昌长。南朝宋元嘉间改其里名曰纯孝,免其家三世税租。
潘尼:潘岳之侄,官至太常卿,在文学上与潘岳齐名,世称“两潘”,其诗注重词藻,多应酬赠答之作,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潘正夫:唐代驸马,尚懿宗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官至少傅,封和国公,历事四朝。??
潘美:大名(今属河北省)人,北宋名将,在灭南汉、南唐、北汉时立下奇功。宋太宗雍熙三年(即九八六年)攻辽,潘美因指挥失当,使名将杨业陷敌牺牲,而受降级处分。
潘仝:字会道,汉族,祖籍河南荥阳。宋朝广州观察推官(三品)升秘书阁学士(一品)。??

潘任:字肩宏,汉族,潘仝之孙。宋景炎元年从丞相文天祥起兵抗元,受封扶驾征讨大将军;宋祥兴元年赵昺帝晋升其为兵部尚书。宋亡后绝食而终,明太祖朱元璋颁谥“忠节”。??
潘良贵(1094—1150)字义荣,一字子贱,号默成。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宋代官吏、学者,以上舍释褐为博士,迁秘书郎,蔡京欲与交,遭拒,高宗即位,召为左司谏,累官中书舍人,以徽猷阁待制奉祠,还里,十年不出,有文集。??

潘宗亮:宋代官吏,仕至太常卿,进士。迁居杭州(今属浙江)。?? 潘阆:大名人,宋太宗时进士,其诗词笔调清新,往往有出尘之语。潘翼:青田人,宋代学者,学贯诸子百家,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
潘璋:字栗夫。金华人。明·成化八年进士。历任工部营缮司主事、都永主事,四川按察司佥事,陕西按察副使。曾往荆湖管理竹木证赋,政不苛而课入甚丰。提督学政,力崇正学,造就甚众。着意培养之合州士人邹知。后以刚直敢言驰名于世督修宋濂墓,并撰写墓志铭。卒于官,蜀士闻之,相率哭于三公祠下,且奉入名宦祠
。潘耒:江苏省吴江人,清初学者,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潘大临:黄岗人,宋代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有《柯山集》遗世
。潘自中:字时?。宋代松阳人。曾江州司理,不媚上,不诬人,力雪冤案。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省乌程(今吴兴)人,明代著名水利家。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四任总理河道,先后达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成绩显著。著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潘之恒: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明代文学家,撰有《叙曲》、《吴剧》等剧评,并 有诗集《涉江集》。潘振承:福建龙海市白礁村人,广州十三行首商,十八世纪世界首富。
潘柽章:江南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末清初学者,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潘平格:浙江省慈溪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追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人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潘亦隽:江苏省苏州人,清初画家,其族弟潘奕鏊、潘奕钧、潘奕荫、潘奕藻等都是知名画家。
潘作梅:字肖野,号戒平。清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安吉籍。雍正元年拔贡。官海宁学正。冷官二十年,不慕荣利。博学多艺,精书法。画山水得倪云林逸致。
潘祖荫(1830~1890)清代官员、书法家、藏书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潘世恩孙。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通经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有《攀古楼彝器图释》。辑有《滂喜斋丛书》、《功顺堂丛书》。
潘宗耀:字绳武,号虹桥。清代永嘉人。嘉庆六年举人。历丹徒、江浦知县,士民爱戴。有《五梅一研斋诗钞》。

从古至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1、古代的名人有:

①潘濬(?-239年),字承明,武陵汉寿(今湖南汉寿)人,蜀汉重臣蒋琬的表弟。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东吴势力的重臣,长期主管荆州事务,官至太常。

②潘安,即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岳字安仁,今河南中牟人,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

③潘美(925-991),字仲询,汉族,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人,北宋初名将。父亲潘瞒。在常山(今正定县)当过军校。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素厚,宋 朝代周后,受到重用,参加平定李重进叛乱,镇守扬州、潭州,累迁防御使。开宝三年(970年),为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军攻灭南汉。后又参与平南唐、灭北 汉、雁门之战等重要战役,被封为韩国公。

④潘季驯(1521.5.28-1595.5.20)字时良,号印川。明朝湖州府乌程县人(今属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明朝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世界水利泰斗,德国人恩格斯教授叹服道:“潘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为束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合理。”

⑤潘之恒(约1536—1621)字景升,号鸾啸生,冰华生,安徽歙县、岩寺人,侨寓金陵(今江苏南京)。嘉靖间官至中书舍人。明代戏曲评论家、诗 人。明嘉靖年间,官至中书舍人,得汪道昆保荐,入“白榆社”。两试太学未中,从此研究古文、诗歌,恣情山水,所过必录。与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交好。

⑥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⑦潘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

⑧潘玉良(1895—1977年),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潘玉良的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

⑨潘光旦,江苏宝山人(今属上海市)。原名光亶(后以亶字笔画多,取其下半改为光旦),又名保同,号仲昂,笔名光旦(见1929《新月》),西名Quentinpan。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

⑩潘梓年,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新闻斗士。创办了《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钦点为第一任社长,因此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

⑪潘念之(1902—1988),又名枫涂、湘澄,新昌石磁乡(今儒岙镇)石磁村人。长期从事政治学和法学研究,为我国政治学和法学基本理论的建设和普及做了大量工作,被誉为法学、政治学领域的开拓者,有“北张(友渔)南潘(念之)”之称。

2、现代的名人有: 潘玮柏、潘源良、潘文杰、潘礼德、潘长江、潘恒生、潘绍聪、潘泰名、潘斌龙、潘粤明、潘耀明、潘之琳、潘雨辰、潘星谊、潘虹、潘美辰、潘越云、潘玲玲、潘嘉丽、潘辰、潘蔚、潘虹樾、潘迎紫、潘阳等等。

潘姓是一个汉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潘氏在2007年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二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八百万,占全国人口总数0.48%。朝鲜半岛及越南亦有潘姓氏族居住。

潘姓历史名人

潘崇、潘岳、潘尼、潘美、潘骞等。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2、潘岳: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

潘崇、潘岳、潘尼、潘美、潘骞等。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岳: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尼: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美: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

古代潘姓有哪些名人

  • 古代潘姓名人有:
    潘安(古代四大美男)
    潘岳(西晋文学家)

  • 潘美、潘岳、潘崇、潘璋、潘大临、潘季驯……

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1、潘雨辰,1978年6月9日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中国大陆影视女演员,1995年至1998年在辽宁省艺术学校学习话剧与影视表演专业,1998至2002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98级本科班毕业,留校在北电表演学院任教师。

2、潘斌龙,1977年7月1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相声小品演员。师从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戏剧表演艺术教育家常莉。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相声表演班。

3、潘之琳,1989年9月5日出生于上海市长宁区,中国内地女演员,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12级硕士。2010年,出演爱情偶像剧《一不小心爱上你》。2011年,在年代革命剧《风华正茂》中饰演陶斯咏。

4、潘虹,1954年11月4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内地女演员,表演艺术家。是首位登上《时代周刊》的华人艺人。1979年,潘虹凭借出演电影《苦恼人的笑》一举成名。

5、潘粤明,1974年5月9日出生于北京市西城区,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影视制作专业。1994年参演个人首部电视剧《三国演义》饰演吴国第三任皇帝孙休,正式进入影视圈。

潘姓的来源是怎么样的

潘姓的来源如下:

源于"芈"(mǐ)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公族"芈潘崇"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讳崇字道安,楚成王时大夫,穆王立,以其太子宫予公,使为太师,掌国事,环列之尹,楚国大治,有认楚公族后以字为氏,列公为潘姓始祖之一。

潘崇家族由于受到楚王的特别恩宠,故发展特别快,其后裔子孙的足迹几乎遍布楚国各地,在古籍中所记载春秋时代的潘氏名人,几乎都是楚国的人物。今天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地,皆有该支潘氏的后裔。

潘姓名人

1、潘安

潘安,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安出身儒学世家。少年时,随父宦游河南、山东、河北,青年时期就读洛阳太学,二十余岁入仕,供职权臣贾充幕府,后历任京官,因作赋颂扬晋武帝躬耕藉田显露才华被当权者左迁河阳县令,潘安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

2、潘任

潘任是宋淳祐时状元、秘书阁学士潘仝之孙,南宋后期皇室护卫潘毅之子。自幼受家庭影响和严师传教,精武略,重忠孝。潘任少年时代就充满着雄心壮志,要立志报效国家,在父亲指导下,博读四书五经,精通武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