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有3种人我不会交往,他们拒绝财富的机会比撕钱都干脆_洛克菲勒_的人_美国

洛克菲勒是19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他创立的美孚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整个美国国家命脉几乎都掌握在了洛克菲勒的手中,因此,洛克菲勒也被称之为“石油大王”。

除了石油,洛克菲勒财团甚至与美国花旗银行、曼哈顿银行等四家美国银行以及三家保险公司共同组成了美国七大金融核心机构,洛克菲勒财团不仅向美国各个领域蔓延,甚至能深刻影响和左右美国的政治格局。

1910年,洛克菲勒的个人财富高达10亿美元,同时,他也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成为全球影响力巨大的人物。

洛克菲勒不过出身于美国纽约州的一户贫民之家,但他从创业开始直至成为全美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他只用了短短的24年。

洛克菲勒本人不光拥有出众的能力,由他奠定的洛克菲勒家族,更是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从19世纪洛克菲勒开始,这个家族延续六代,直到现在洛克菲勒家族仍未出现丝毫衰退的迹象。

他究竟有着什么诀窍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在《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中,洛克菲勒教育子女:世界上有3种人我从不和他们交往,他们拒绝财富的机会,甚至比撕钱都干脆,这样的人一定要记得远离他们。

中国人自古讲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稳,才能扶起摔倒的人。自己要腾达,才能博施济众,我们的祖先很早认定的成功标准就是,自己成功了也要帮助别人成功,当然,自己成功的前提一定得以不损害他人为前提。

展开全文

然而,往往在求学、职场、创业等不同阶段,个别人为谋求成功的捷径,不惜采取剽窃他人论文,窃据他人业绩和搞垮同行等做法,让自己达到所谓的成功。

可洛克菲勒认为,这种成功虽然来得快,但去得也快,到最后时常会伴随着倾家荡产,甚至身陷囹圄而惨淡收场。

为此,洛克菲勒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爱丽斯和吉米是无话不谈的同学,两人关系相当好,年末要准备毕业论文了,爱丽斯凭借着出色的学识,很快将毕业论文准备好了,而吉米始终对如何完成论文茫然无措。

一次,吉米无意中看到桌子上摆放着的爱丽斯论文,她毫不犹豫就抄袭了爱丽斯的论文,然后交给了导师,吉米也因此迅速通过了论文考核,而也就在临近毕业典礼时,吉米抄袭论文的行径终于被查出,最终校方给予吉米开除的处分,吉米没有顺利毕业,还因此失去了一个好朋友爱丽斯,多年以后,吉米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恰巧她遇上了当年的好友爱丽斯,而爱丽斯是位心地善良的人,他没有记仇依旧一如既往地帮助吉米。

洛克菲勒给儿子讲完这个故事后,他语重心长地说:儿子,请你记住,往上爬的的时候要对别人好一点,因为你走下坡的时候会碰到他们。

很多人都把自己平凡的人生归结于时运不济、命运不公,甚至有人把自己的失败归纳到自己的出身上来。但洛克菲勒认为: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行动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生决定。

其实,出身是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注定了的,我们每个人都没办法选择出身,所有的成功者都有相同的特性,那就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功都是源自于自身的努力。

洛克菲勒的出身就非常具有代表性。洛克菲勒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一户贫民之家,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花花公子”,常年不着家地闯荡社会,因此,教育的重任落在了勤俭持家的母亲身上。

尽管洛克菲勒的父亲喜欢折腾可也没有闯出什么名堂,家庭经济状况常常左支右绌、捉襟见肘,年幼的洛克菲勒不得不早早适应社会靠着做学徒来挣钱读书,可即便这样,他也没有完成学业,小学读了三个月后,洛克菲勒不得不辍学到一家公司从事簿记员。

但洛克菲勒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抱怨自己的家庭出身,他大胆放弃了在当时待遇优厚的工作,而投身商界从事农产品销售、炼油业,24岁那年,洛克菲勒与好友克拉克合伙成立一家炼油公司,此后,凭借着努力,洛克菲勒事业如日中天,最终成为了19世纪美国第一个亿万富翁。

因此,他在《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中教育儿子:不要做自怨自艾的人,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行动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生决定。

“求稳”是很多人的追求,拥有一份舒适的职业,每个月拿着固定到手的薪资,享受着光鲜亮丽的职业生涯是很多人的梦想,当然,这也无可指摘,毕竟,这样一份工作对不少人来说是有着非常致命的诱惑。

但为了“求稳”而一味追求这种生活,这样的人必然不会成功。道理其实也很简单,一个执着求稳的人,必然会害怕失败,因为害怕失败他才选择求稳,一味求稳,而害怕失败的人,必然会陷入终身甘于平庸、拒绝财富的怪圈,即便当财富的机会向他招手,这样的人也会白白错过大好时机。

因此,洛克菲勒教育儿子:一旦避免失败变成你做事的动机,你就走上了怠惰无力的路。在洛克菲勒看来,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前,都时时刻刻害怕失败,这样的人纵使有再好的机会他也难以抓住。

洛克菲勒句教育儿子的这则名言警句,其实与我们中国古训“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是如出一辙的。害怕失败的人必然失去闯劲儿,没有闯劲儿、干劲儿的人,对成功也会失去渴望,没有成功的渴望自然到头来也会一事无成。

因此,综上所述,在《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中,洛克菲勒教育子女:以上3种人我不会交往,他们拒绝财富机会,比撕钱都干脆,而也正是由于洛克菲勒的悉心教导,洛克菲勒家族传承六代、跨越了三个多世纪至今依旧挺立不倒,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时至今日,洛克菲勒家族产业在全世界开枝散叶,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大通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在“911”中倒塌的世贸大楼等等都是洛克菲勒家族的产业。至于洛克菲勒家族到底有多少财富,至今都依然是难以计数的谜团,而这一切都源自于《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中,洛克菲勒给儿子们的言传身教。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不光能在商战中能为我所用,在教育子女为人处世,提升情商、财商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在入手《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附赠《洛克菲勒自传》两本书总共仅仅32元,喜欢的朋友可以入手一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