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足亚门—唇足纲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多足亚门
唇足纲
唇足纲(学名:Chilopoda)是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下属纲。全世界记载约2800种。头部前侧缘有1对细长的触角。口器由1对大颚和两对小颚组成。躯干部的体节由4片几丁质板连接而成。侧板上具有步足、气孔和几丁质化的小片。每一体节有1对步足。
唇足纲Chilopoda第1体节的步足特化成唇足类特有的颚足,也称毒颚,呈钳状。唇足类喜欢阴暗潮湿的生境,行动迅速,肉食性,猎取小动物的能力很强。分布范围广泛,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密切。
1.外形特征
头部前侧缘有1对细长的触角。口器由1对大颚和两对小颚组成。第1小颚扁短,第2小颚呈触须状。
形态唇足纲躯干部的体节由 4片几丁质板、背板、腹板和左、右侧板连接而成。侧板上具有步足、气孔和几丁质化的小片。
每一体节只有 1对步足。步足由基节、转节、前股节、股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组成。第 1体节的步足特化成唇足类特有的颚足也称毒颚,颚足呈钳状,仍保留着步足分节的基本构造,主要用以捕食。最末体节的步足较长,伸向后方,呈尾状。
展开全文
身体最末两步足之间有由1~2个体节组成的生殖节;后者很小,常有极小的生殖肢。
2.分类特征
唇足纲是细长形的、腹背扁平的、多体节的、颚肢能分泌毒液的多足类动物。与其他多足类的区别在于以下两点:①每个体节只有1对步足,是与倍足纲最基本的区别;②步足15对以上,区别于只有15对以下的综合纲、蛎蛾纲等。唇足纲有4目:步足31对以上为地蜈蚣目(Geophilomorpha);21~31对为蜈蚣目(Scolopendromorpha);15对步足、气门在两侧的为石蜈蚣目(Lithobimorpha);15对足而气门在背面的为蚰蜒目( Scutigermorpha)。前两目属整形亚纲,在发育过程中不改变形体,幼体和成体形态一样;后两者属改形亚纲,幼体的体节与步足少于成体的。石蜈蚣幼体步足对数,从7—8—10—12对或从4—5—6—7—9—11—13对逐龄增长。唇足纲在全世界约3000种,日本有130多种。在中国则研究甚少,记录不全,各土壤动物调查报告都没有相关的详细资料。
3.生态特征
唇足纲全部种类是肉食性动物。蜈蚣体型较粗壮,体色深(深紫蓝色、深褐绿色或棕褐色),颚肢强大,适于在枯枝落叶层及地表游走捕食,也会出现在上层土中。地蜈蚣是完全的土壤生活型,其体型细长,浅黄色就是对潜入土壤深层的适应。石蜈蚣的步足较长,行动敏捷,适应在枯枝落叶层中或其表面活动。蚰蜒卵是产在土中并自行孵化的,故在土壤中见到的只是其未成形的幼体。
4.习性
唇足类喜欢阴暗潮湿的生境,行动迅速,肉食性,猎取小动物的能力很强。
唇足类也有分泌化学防御物质的种类,如欧洲常见的 Pachymerium ferrugineum胸板上的小孔能分泌一种苦杏仁气味的氢氰酸。
本纲动物的分布范围广泛,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密切。如土中生活的地蜈蚣和许多石蜈蚣,由于体形细小表面积大,抵御干燥能力差,与温度条件比较,湿度更重要,它们能够生活在极寒冷的地方,但在高温干燥的地方却不多。蚰蜒(即钱串)和蜈蚣常常出现在地表,因此温度对它们分布的影响更为显著:热带、亚热带很多,寒冷地方很少。中国华中、华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都有唇足类分布。在华北及东北地区仅有耳孔蜈蚣小型的类群。还有若干唇足类栖息在岩溶地区的洞穴中。在海滨潮间带区虽然有潮汐的剧烈变化,也有若干唇足类生存。
唇足类中的蚰蜒行动迅速,气管集中,几千个单眼聚集在一起构成伪复眼,甚至在庭院和住室中也往往出现。唇足类中的蜈蚣只有4对单眼,虽然视力很差,但行动却很迅速,不论爬行、捕食或是寻找栖息的处所,主要依靠1对触角。
体形细小的地蜈蚣有时能侵入人体而出现假寄生的现象。例如厚股蜈蚣能侵入小儿的生殖道内,从而引起剧烈的疼痛。
5.分布
唇足纲的动物分布范冈广泛,但不同种类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地蜈蚣和许多石蜈蚣,对湿度要求更高,它们能够生活在极寒冷的地方,但在高温干燥的地方却不多。蚰蜒(即钱串)和蜈蚣对温度有较高要求:热带、亚热带很多,寒冷地方很少。中国华中、华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都有唇足类分布。在华北及东北地区仅有耳孔蜈蚣小型的类群-还有若干唇足类栖息在岩溶地区的洞穴中。在海滨潮间带区虽然有潮汐的剧烈变化,也有若干唇足类生存。
6.分类
唇足纲下分成2亚纲4目:即①整形亚纲。孵化出来的幼虫具有与成虫同数量的体节和步足。至少具有21对以上的步足。下分:地蜈蚣目和蜈蚣目。②改形亚纲。孵化出来的幼虫只有4~7对步足,成体步足有15对。下分:石蜈蚣目和蚰蜒目。
唇足类的体节多、步足多、气门多,是陆生节肢动物的原始特征。因此,整形类比改形类更低等。属于整形类的地蜈蚣、不但体节、步足比蜈蚣多,而且除第1体节和最末体节外,每一体节都有1对简单的气门,还有颚足体节的背板也保持完整的状态。因此,地蜈蚣比蜈蚣更低等,是已知唇足类中最原始的类群。在改形类中,气门6~7对,身体短,行动敏捷。其中的蚰蜒目更为进化,气门位于背面,不成对,而且内部器官也比较复杂,比石蜈蚣更高级,是唇足类中最进化的类群。
虽然唇足类保持许多原始特征,但是至晚在泥盆纪时,第 1体节的步足变成强大的颚足,已与倍足类和昆虫等分化为各不相同的类群。在志留纪发现的化石与现有唇足类的当代系统没有联系;不过第3纪的琥珀和水的沉积物中的化石,已有纳入现有种的某些目中。
7.下属
异形亚纲(Anamorpha)
蚰蜒目(Scutigeromorpha)
石蜈蚣目(Lithobiomorpha)
钵头蜈蚣目(Craterostigmomorpha)
整形亚纲(Epimorpha)
蜈蚣目(Scolopendromorpha)
地蜈蚣目(Geophilomorpha)
8.异形亚纲
异形亚纲(学名:Anamorpha),唇足纲的一个亚纲。
(1)特征
不具育幼行为,幼体的体节数较成体来得少,成体均有15对足。
(2)石蜈蚣目
石蜈蚣目(学名:Lithobiomorpha)与蚰蜒目一样在成熟时都有15节的躯干。石蜈蚣已失去复眼,只剩一个或一组单眼,有些甚至没有眼睛。它们有成对的气门,可以在体侧找到。每一段有脚的节都有一个独立的背板。石蜈蚣的触角和足比蚰蜒来得短。
本目底下包含长脚石蜈蚣科(Henicopidae)和石蜈蚣科(Lithobiidae)两个科。
①下属科
长脚石蜈蚣科(Henicopidae)
石蜈蚣科(Lithobiidae)
②石蜈蚣科
石蜈蚣指的是节肢动物门唇足纲石蜈蚣科。钩端有毒腺口。外形和蜈蚣相像,但比身体比蜈蚣短,有15对步足。世界已描述种类可达1100多种,而我国仅记载10属(亚属)47种,仅占世界总数的5%,与我国种类数量占世界总数10%的规律差距很大。
a.形态
石蜈蚣,通常出树皮下、石块下或其他防蔽的地方。行动迅速。外骨胳比较柔软而且经常蜕皮。身体背腹扁平,体节大小相间,附肢着生在身体两侧。依其胚胎发育的体腔囊看来,头部共6节(即有对体腔)和昆虫以及甲壳类是相同的,但长成时消失。头部的附肢包括触角、大颚、第1小颚和第2小颚。第2小颚左右盒合形成了下唇。这和后述的昆虫也是相似的。所不同者,石娱蚣的2对小颚较为退化。躯干部共18节,较长和较短的节互相间隔。第1节的附肢称颚足,甚为发达,共4节,其末书成一利瓜,爪的近末端有毒腺的开口鳖人、畜时可注入毒液,引起剧痛,和轴蛛的鳌肢作用相同。同时颚足的基部膨大,在中央梧遇,彩成了附加的下唇。第2-16节各具1对7节的附肢。第17节是生殖孔所在的地方,附肢和其他16对不同,特称生殖肢。最后1节称尾节,甚退化。每1节有一宽大的背板和腹板,共两侧是膜状构造和一小骨片。
b.特点
蜈蚣有多少条腿,这要看它是石蜈蚣还是地蜈蚣。石蜈蚣是我们常说的蜈蚣,也叫千足虫。它有点名不副实,因为它只有30条腿恰恰相反,地蜈蚣有300条或更多的腿。它比石蜈蚣细,也比石蜈蚣长很多。如果要让它所有的腿都动起来,还需要点时间。如果赛跑得话,石蜈蚣跑得会比地蜈蚣快。千足虫并不是真的有1000条腿,腿最多的纪录保持者是一种热带蜈蚣,有近700条腿。
(3)钵头蜈蚣目
钵头蜈蚣目(学名:Craterostigmomorpha)又称杯蜈蚣目,本目底下的演化分支很少,仅包含两个现存的物种,都属于钵头蜈蚣属(Craterostigmus)。其地理分布范围仅局限于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它们的成长过程只有两个阶段,第一次蜕皮从12节成长到15节。由于钵头蜈蚣目的低多样性,加上其界于原始蜈蚣和较进化的整形亚纲蜈蚣间的特殊演化地位,它们被类比为像鸭嘴兽一样在单一演化支上的幸存者。
由于钵头蜈蚣和整形亚纲蜈蚣一样具有育幼的行为,因此科学家两者共同置于Phylactometria这个演化支下。育幼行为被认为与蜈蚣的胸孔有关,胸孔会分泌黏稠或有毒的分泌物,可以驱除掠食者和寄生虫。在泥盆纪地层发现的Devonobius化石上发现了这类胸孔,于是该古生物被归入此演化支,使本演化支的起源时间可追溯至375万年前以上。
下属科:钵头蜈蚣科(Craterostigmidae)
9.整形亚纲
整形亚纲(学名:Epimorpha),唇足纲的一个亚纲。
(1)特征
具有育幼行为,幼体与成体体节数相同。
(2)地蜈蚣目
地蜈蚣目(学名:Geophilomorpha)物种的身体有27个以上的体节附有一对脚。它们都没有眼睛,也都没有视觉。地蜈蚣的每个有脚的节上都有气门,其它目的蜈蚣仅于第3、5、8、10、12和14节上有气门。触角分为14节。
本目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包含180个属约1260个物种。其下分为两个亚目:Placodesmata和Adesmata。Placodesmata亚目仅由长头地蜈蚣科(Mecistocephalidae)一科组成,而Adesmata亚目包含地蜈蚣总科(Geophiloidea)及革地蜈蚣总科(Himantarioidea)。地蜈蚣总科下有地蜈蚣科(Geophilidae,含Aphilodontidae、粗节地蜈蚣科(Chilenophilidae)、Linotaeniidae、Dignathodontidae和Macronicophilidae)、Zelanophilidae以及Gonibregmatidae(含Neogeophilidae和Eriphantidae)三科;而革地蜈蚣总科则包含小头地蜈蚣科(Oryidae)、革地蜈蚣科(Himantariidae)、有颚齿地蜈蚣科(Schendylidae,含投射蜈蚣科(Ballophilidae))三科。
①下属科
长头地蜈蚣科(Mecistocephalidae)
小头地蜈蚣科(Oryidae)
有颚齿地蜈蚣科(Schendylidae)
革地蜈蚣科(Himantariidae)
地蜈蚣科(Geophilidae)
②地蜈蚣科
地蜈蚣(学名:Geophilomorpha),土壤动物,地蜈蚣科。是衣鱼的天敌。
地蜈蚣的鳌看起来非常可怕,但对其他一些小型生物来说给它们带来麻烦的还是从腹部喷射出的化学物质。喷射的化学物质 可极为方便地指向鳌。具有31对到181对足。
地蜈蚣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蜈蚣,外形较多,其中主要以体细长为主,在中国南方比较常见,已知道最大个体达到35cm+
外形为中宽头尾较窄,虽然叫蜈蚣,但是不属于一般蜈蚣,属于我国地蜈蚣目。所以网络上最大蜈蚣目中没有它。
毒性较小,喜潮湿,一般以小型昆虫为食物,不会主动攻击人。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