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为什么我们还要煞费苦心地留在城市里的一个小角落?请问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有人用五笔输入法不应该淘汰吗_五笔_东京_日本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时至今日 五笔 东京 日本

本文目录

  • 时至今日,为什么我们还要煞费苦心地留在城市里的一个小角落
  • 请问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有人用五笔输入法不应该淘汰吗
  • 东京大轰炸究竟有多惨烈时至今日为什么依旧是“日本的噩梦”

时至今日,为什么我们还要煞费苦心地留在城市里的一个小角落

现在是与者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教育体制,生活所迫,谁愿意背景离乡煞费苦心留在城市的小角落,必竟是为了生活质量提高才留下来的。

请问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有人用五笔输入法不应该淘汰吗

之前回答过这个问题,又遇到了,再凑下热闹,本人是20多年老“五笔”,本文就是在电脑上五笔录入再传到手机的。

五笔输入法在00后输入法鄙视链里可以说是头把交椅,尤其是电脑端。而在手机的输入法里,基本没有五笔的用户群,都是拼音、笔画、语音输入法,还有一个特例就是直接发语音。即使是无数人讨厌长语音,也几乎没有人在手机用五笔输入法录入,可见五笔输入法的确江河日下,但五笔不会消亡,分析如下。

先说说五笔输入法为什么会被相当一部分人鄙视。

1、 难学。相对于其他所有输入法,五笔输入实在是太难了。先看看字根表:

这个表全背下来就够让人头疼的了。再看看拆字原则:

又是一堆规矩。还要练习指法,还要熟悉键位,整个流程下来正常速度也要关个月左右,不然不是不会拆字,就是打错字。上世纪90年代打字培训班到处都是,学了这个再学点排版就可以到复印社上班赚钱了。可见这个东西想学会必须花点工夫。

2、 五笔输入法无论是哪个版本根本原理都一样,只不过在细节功能上有差别。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电脑默认有拼音输入法,没有五笔(win10五笔安装可选)。而且如果用一种输入法习惯了,一般都不想换,这就导致换电脑要想五笔输入,必须现安装,这也是个麻烦事。拼音就没有这个的困扰,哪个电脑都有,使用方法都一样。

以上两个原因导致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再说说五笔输入一时半会不会消亡的原因。

1、 速度快。五笔输入重码率很低,这个拼音没法比,一个盲打就吊打拼音,五笔输入是可以不看屏幕,只看稿件,拼音绝对不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习惯用拼音的人大多数都没练习过指法,所以拼音“一指禅”很常见。而使用五笔必须手指定位,所以输入正确率也比拼音高的多。

2、 不影响思维。五笔输入熟练了以后,头脑里是不用想怎么拆字的。基本手放到键盘上就能打出字来,甚至闭着眼,一边想一边打都可以,完全不影响思维。这个累死拼音也做不到。

手机上看不到五笔的原因。

五笔在电脑上的所有优点在手机上都是缺点。手机键盘小必须只能“一指禅”,触摸屏,没手感,误触率极高,速度非常慢。必须要记字根键位,学习难度反而增加。

输入法(电脑端和手机端)下一步趋势。

目前看最有前途的就是语音录入。目前的语音录入纯汉字正确率可以达到98%以上,混录也能达到90%以上正确率。所以短时间能看到的必然是语音录入一统天下,其他输入法只能是辅助。再以后的事不敢想,看科技发展吧。

不谈情怀,只谈优势,五笔在电脑端也有拼音不具备的优点,所以电脑端五笔一时半会不会消失,手机上就算了。如果电脑上录入的文字不多,速度也没要求,那拼音就拼音吧,也不是不能用。其实现在在手机上通过语音录入,再转电脑也是一个好办法,我有时候稿件也会用这种方法录入,速度比五笔还快。

东京大轰炸究竟有多惨烈时至今日为什么依旧是“日本的噩梦”

两个半小时的夜间空袭,夺去了8-10万人的生命,杀伤比原子弹还大,日本当然会将其当做噩梦。

1944年7月,美军夺取了塞班岛,这让日本的本土陷入了美机的航程之中。

年底时一个叫柯蒂斯·李梅(Curtis Emerson LeMay)的年轻少将被派到了中国,他刚刚晋升,才37岁,沉默而寡言,就连与同僚吃饭都不会发出声音。

此前李梅一直在参与对德国的轰炸,“汉堡大空袭”就是李梅的杰作,他炸了整整20个月,然后被派驻到中国,负责中缅印的第20轰炸机联队。

很快他就得到了新的大玩具——一批B-29“超级空中堡垒”。这是波音公司最新研制的远程重型轰炸机,它拥有相当大的航程,坚固、快速、飞得很高,还具备密集的火力,号称“不需要护航的轰炸机”。

实际上,B-29某种程度上确实做到了不用护航,许多德军、日军的战机很难够到它们的高度,只能在其下降精确投弹时捞点机会。然而成片B-29构成的超大规模机群会形成一片死亡的火雨地带,任何贸然闯入的战机都会被撕成碎片。

李梅被指派负责对日轰炸行动。最开始的机群由印度起飞,横穿中国袭击日本。很快这个方案被取消,一路上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甚至会让日军提前预警和拦截。

然后他们将起飞地改为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B-29机群从这里起飞,然后一路飞往日本,利用机载的黑科技“诺顿瞄准器”进行昼间投弹,尽量保持高度以避免日军的截击和防空。

这种打法在欧洲百试不爽,在密密麻麻的美国轰炸机群面前,德军表现得相当无助,只能任由美机将设施其犁为平地。

但日本却有“神风”相助,在固定季节的时候,日本东京上空刮起了强烈的偏西风,这让美机在1万米高空投弹的精度低的发指。

李梅也尝试过使用燃烧弹对付日本人,但燃烧弹效果也不是很好,日本人有专门的民众消防队,他们会迅速地提着沙桶和耙子,将燃烧弹扑灭或拖走。

于是,在上峰的压力下,李梅终于策划出了一条更凶残的计划:

1.降低投弹高度到1500,换取更大的投弹精度。

2.拆掉机载武器,降低燃油数量,剩下的余裕可增加一倍载弹量。

3.采用以凝固汽油弹为主,铝热炸弹、纵火燃料为辅的投弹方式。

4.在夜间投弹,轰炸机从各个方向胡乱通场,给防空炮制造麻烦。

5.有计划地袭击人口稠密地区,投弹要科学,用火墙堵住人群逃路。

6.一口气使用300架以上的轰炸机,确保烧个烈焰冲天!

1945年3月10日0点8分,经过严密策划,李梅的轰炸机群在深夜光顾东京上空,以1500-2000米的低空高度,对着日本东京下町地区成片的民宅投下了大量M69燃烧弹。

这次总出击的机群数量达到325架,到达并袭击东京的有279架。

美机会由一机充当先导,先用明亮的铝热炸弹点火并标识位置,然后其余轰炸机用M69凝固汽油弹四处播撒死亡的小圆筒。其中还有部分美机投下汽油或煤油燃料,以尽可能地增大火势。

当晚落下的燃烧弹达到1700吨,其中1665吨M69凝固汽油弹,这是一种圆筒状的集束炸弹,可以参考吉卜力的《萤火虫之墓》中的场景。

在强劲的西北风的吹拂下,东京的火焰开始汇合并席卷向更多的建筑物,变成了空前的大火灾,仅烧掉的房屋就达到26万8358户。

日本的电视节目后来给了个让平成年间人们去直观想象的范围——燃烧的地区有东京迪士尼乐园的80倍。

上图.隅田川地区

日本人在火灾中挣扎、奔逃,成片的人在街头因为高温和窒息而倒下。还有不少人往隅田川和排水渠里面跳,却没想到凝固汽油弹已经将一些水域煮的沸腾,而且河水也灭不掉凝固汽油的燃烧,反倒惨死在河中。这些河中浮尸向着下游流去,把东京湾都堵塞了。

还有很多死得千奇百怪的人,比如有个人可能无法躲避四面席卷而来的大火,他将自己埋在了苗圃的土里,结果熟了;有一家人躲在了屋顶,但热风和浓烟将他们变成了熏鱼一样的东西。

火灾过后,到处都是焦炭,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糊味,活下来的人蓬头垢面满目黢黑,烟灰堆满了结膜,想哭都哭不出来。

因此,灾难过后的统计和清理工作进行得极为缓慢,再加上许多人都是全家被烧死,这造成了7成死者的身份无法被辨认,其中65%的人烧得惨不忍睹,以至于连性别都不能认定。

空袭造成的受灾人数为1百万8055人,按照东京警视厅的调查报告,死亡人数为8万3793人,伤者4万0918人。然而按照“东京空袭记录会”的数据,死亡人数为10万。

李梅的火攻还未结束,自3月10日以后,带着燃烧弹的机群在3月12日袭击了名古屋,14日袭击了大阪,17是神户,然后19、20日又再次袭击名古屋,29日跑到北九州四处点火,4月13日复而袭击东京,15日夜间袭击了东京、横滨、川崎……

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凌晨1点,美军的轰炸机还在东京西多摩炸薯条。

火攻的结果是,日本几乎全部的都道府县都被点过炸过,据说只有个又小又破的岩手县幸免于难。东京有50.8%的市区被焚毁,连天皇宫都不例外。

这件事为日本带来了两个影响,一是东京失去了轰炸的价值,民众纷纷逃到乡下或别的县市,美军后来执行原子弹空袭时放弃了这个没意思的地方。

二是日本的国民心态崩了,许多人这才接受战争已经临头的现实,在损失大量人口、粮食的情况下,日本政府也怂了。后来那两颗原子弹不过是催化剂。

李梅曾说:“如果我们输了,我会被判为战争罪犯吧。”

美国人胜了,所以日本人后来给李梅发了个大大的奖章。

“火烧东京”被日本人认为是与“冲绳战”、“广岛、长崎之原爆”并列的,日本的“战争灾难”。

我看哪,日本人还是认识不够,这分明是因果报应。和平诚然可贵,但如果不知道珍惜,不知道反省,继续滑向军国主义的深渊,天火迟早还会降临在他们头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