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假洋牌”冒头了。
1
凯迪仕冲刺上市,曾涉嫌虚增营收
事情得从2022年10月说起。
彼时,根据证券时报的消息,凯迪仕已于2022年9月同国金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A股挂牌上市。
很多人可能对这家企业不太了解,公开资料显示,凯迪仕成立于2013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注册资本4946.3804万人民币。
▲资料来源天眼查
凯迪仕的创始人叫苏志勇,上世纪80年代他就进入到锁具行业。在传统锁具领域积攒丰富经验后,2007年苏志勇开始转型研究智能安防领域,也就有了后来的凯迪仕智能锁。资料显示目前凯迪仕有2000多名员工,上万家全球终端网点。
展开全文
相比于苏志勇的发家史,外界更关注的是凯迪仕的融资历程。
自2017年9月天使轮融资起,五年之内,凯迪仕共完成包括并购在内的5轮融资。
▲资料来源天眼查
2019年初,凯迪仕拿到来自建信远致基金与顶固集创的A轮融资,融资额过亿元,并获得多家银行综合授信;两年之后,凯迪仕又拿到了由兰馨亚洲投资集团领投、同创伟业与前海互兴跟投的近1亿美元的B轮战略融资。
更引起关注的是2022年3月,凯迪仕完成6亿人民币C轮融资,由亚投基金领投,基石资本、同创伟业、摩根士丹利中国基金跟投。
也正是在这轮融资之后,凯迪仕就与国金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开启了上市之路。
凯迪仕的融资之路看似顺遂,其实暗藏雷点。
时间回到2019年2月,A股上市公司顶固集创(300749.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凯迪仕96.29%的股权,交易价格为12.33亿元。交易完成后,顶固集创将累计持有凯迪仕100%股权。
这场看似平常的收购,在2020年下旬被深圳证券交易所中止审核,随后被顶固集创宣布终止。
此中原因,深交所的相关问询中给出了答案。行业观察者“财经琦观”就曾专门剖析过:
其一,收购溢价率过高。相比于全部股权的估值定价12.8亿元,当时凯迪仕的账面资金仅有3.26亿元,收购溢价高达293%。
其二,凯迪仕涉嫌虚增营收等违规情形。例如资料显示,2018~2019年,凯迪仕的营业收入分别约6亿元、7亿元,按年同比增长了81.6%、17.5%。但监管部门在调查中发现,2018年11月,凯迪仕以归还股东借款的名义,向凯迪仕创始人兼总经理苏志勇支付了1800万元。
随后,苏志勇将这1800万元通过第三方个人账户又转入了其第一大客户盈科安,再由盈科安以支付贷款的名义回流至凯迪仕。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凯迪仕带着如此“前科”冲击上市,广大投资者要擦亮眼睛了。
2
德国品牌,还是中国品牌?
凯迪仕的小心思,不止体现在财务数据上。
公司成立初期,凯迪仕一度标榜自己“品牌源于闻名全球的工业王国—德国”。在当时的宣传用语中,凯迪仕经常冠以“德国原厂标准”“德国研发中心”等字样,有意无意地往德国品牌身上靠。
但实际上,凯迪仕和德国八竿子打不着。工商资料显示,凯迪仕注册在深圳,公司在股权和品牌上与德资没有任何关系。就连公司指纹锁最核心的指纹采集器,也不是来自德国,而是来自瑞典。
换句话说,凯迪仕就是一个纯得不能再纯的本土品牌。既然是国产品牌,为何要披上一个“洋皮”?
这事说来也不新鲜。在过去,国人信息渠道少,又对外国品牌盲目崇拜,什么日本马桶、德国螺丝刀的例子把一些洋品牌吹到了天上。加上早期企业虚假宣传的处罚成本较低,很多国产企业便动了假冒洋品牌的歪心思,因为一旦高品质的形象营造成功,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卖高价。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名创优品称自己是日本品牌,艾美龙称自己是美国高端锅具品牌,香武仕音箱号称是纯正的丹麦皇家血统,达芬奇家具也自诩意大利经典……
更经典的是慕思床垫,请了个“外国老头”做代言,就把成本几百元的床垫,卖到了上万的高价。但实际上,这一个个背后都是中国老板,“土特产”包装一下就成了“洋货”。
时至今日,也许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假洋牌”被扒下伪装,凯迪仕的官方平台上,已经看不到有关德系品牌的宣传。但与此同时,凯迪仕从没停下营销的脚步。
例如2017年,凯迪仕请来影视明星刘涛作为品牌形象大使。
再如2019年,凯迪仕全面登陆央视CCTV-9和CCTV-15黄金频道,带来了长达3分钟的品牌广告。
还有2020年,凯迪仕在深圳机场整了个巨幅广告,为期365天全年战略投放,并且加大与央视的合作,在CCTV-2和CCTV-4高密度打广告。
在媒体的报道中,凯迪仕营销中心总经理吕振宇曾表示,2021年凯迪仕全域营销投入达2.5亿元左右,而2020年凯迪仕的总营收也才10亿。拿出前一年营收的25%来做营销,凯迪仕够猛。
尽管钱砸得多,凯迪仕却在营销上翻过大车。
2018年12月,凯迪仕曾推出一支名为《拆弹砖家》的广告片。片中的主人公是一名排雷战士,为了展示“只有一只手也能开锁”的特点,排雷战士被“炸”得粉身碎骨,但依然能靠开门的手回家。
广告推出后,凯迪仕被一众官媒和网友指责侮辱排雷战士,丧失营销底线。人民日报和共青团中央批评凯迪仕“把无知当创意”。因为就在广告片发布前2个月,排雷战士杜富国在一次边境扫雷行动中突遇爆炸,英勇负伤。
3
投诉不断,返修率惊人
过度依赖营销背后,或许是凯迪仕对自身产品质量的不自信。
翻阅电商平台的官方旗舰店,凯迪仕的门锁价格普遍在1000-3000元左右,贵的能去到3000元以上。
实话说,一个门锁能卖到这么贵确实有点超出我的认知了,这都快赶上一个智能手机的价格了。我特地查了一下,《2021中国智能门锁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门锁主流价格区间在1250元左右,2022年预测在1000元左右。
▲图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拿这个数据做参照的话,凯迪仕的门锁,应该是远高于行业平均价格的,算得上高端产品。但从用户反馈来看,凯迪仕的质量和售后,离高端似乎还很遥远。
2019年,京津冀三地消协对网售的38款智能门锁进行了测试,结果全部为不合格。其中,凯迪仕型号为5005的产品被检测出存在IC卡可被破解和复制的问题,型号为5155 Alock的产品在使用假指纹时可被解锁,密码逻辑等级仅为中。
还有2022年12月,《消费者报道》显示,有网友表示自己在凯迪仕天猫旗舰店购买的K11凯迪仕智能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智能锁无法开门,把人锁在外面进不去的情况。
更为大众熟知的是2021年5月,杭州的郑女士因凯迪仕智能门锁安装后出现坏死失灵,从而导致母亲被锁屋内近一天,一怒之下爆料到《1818黄金眼》节目,这事还上了热搜。
这不是个例,截至2023年3月7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检索“凯迪仕智能锁”,一共有461条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设计缺陷、售后困难、欺骗消费者、耗电严重等。
▲图源黑猫投诉
凯迪仕的质量问题,不仅伤害了消费者,还一度拖累了经销商。
根据新浪科技的报道,有经销商曾透露,其所代理销售的区域,每个月能销售出200多套凯迪仕智能门锁,但被客户投诉需要进行售后返修的则达到每月60多套,个别月份甚至能到80多套。
如果按这个数据来看,意味着返修率高达30%以上。换句话说,几乎每3把锁就有1把需要返修。这么高的售后率,业内罕见,令人惊讶。
一千多块甚至大几千块的门锁,竟出现如此夸张的质量问题,凯迪仕是否应该反思?
4
尾声
凯迪仕面临的市场环境比想象中激烈。
2011年之前,全国参与到智能锁行业的企业只有不到200家,且大多以传统的五金、锁具企业为主。但在2015年之后,中国智能锁行业迎来了井喷。
2015年,行业内的选手突破了600家,到了2019年已经超过3500家,真正进入到“千锁大战”。
狼很多,肉却不多。旭日大数据调研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门锁产业规模约1600万套,预计2022年行业总产值约150亿人民币。
而且在这些分食者中,猛将如林。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智能门锁线上渠道市场占有率第一名为小米,占比市场23.6%;第二名的凯迪仕市场占有率为12.4%,差不多只有小米的一半。在凯迪仕身后,德施曼、石将军等品牌正在加速赶来。
前狼后虎,凯迪仕要小心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