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甲午风云》与历史真相差距多大?老电影《甲午风云》中有哪些与史实不符的地方_北洋_甲午_海军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甲午风云 北洋 甲午 海军

本文目录

  • 老电影《甲午风云》与历史真相差距多大
  • 老电影《甲午风云》中有哪些与史实不符的地方
  • 如何评价老电影《甲午风云》

老电影《甲午风云》与历史真相差距多大

老电影《甲午风云》拍摄于上世纪中叶,那个时候中国史学界对甲午海战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甲午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充斥着最多扑朔迷离谣言的一段历史,很多真相长时间不为人所知。

一、丁汝昌受伤轻重

在黄海大战开战五分钟的时候,一发炮弹就把主舰定远舰的信号索具和舰桥打坏,偏巧水师提督丁汝昌就在舰桥上。这个镜头在《甲午风云》也有所展现,但是电影里根本看不出丁汝昌受伤的严重性,像是仅仅被撞伤后背而已,而且他还被水兵扶走。

但是实际上,丁汝昌从很高的舰桥上被炸得摔了下来。他的脸被烧伤,腿脚也受了重伤,完全不能走路。早在黄海海战之前,朝廷中就有人指责丁汝昌怯战,他原本非常想借助黄海海战证明自己并不怯战。因此在如此重伤的情况下,丁汝昌拒绝回舱内躲避,而是坐在甲板上以身作则,激励全舰将士奋勇还击。

二、刘步蟾形象大翻个

《甲午风云》拍摄于1962年,那个时期历史学界主流意见,就是认为刘步蟾是贪生怕死,评价是负面的。以前的人对北洋舰队的印象就是军纪败坏训练水平极差,除了邓世昌邓公极少数人,甲午战争中的北洋舰队就是中国国耻等等。

但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

黄海海战的失败绝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所导致的,而是其背后的朝廷从上而下的执行力的全面失败。但是在黄海战中,绝大部分北洋官兵都以身殉国,船舰倾覆仍不断射击敌舰。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表现是可歌可泣的,他们的勇敢和训练水平在亚洲也是一等一的水平。

时至现代,晚清北洋海军“定远”舰管带刘步蟾的历史评价和定义都是——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炮弹打完后炸毁自己亲自在德国监造并驾驶的“定远”号,最后服毒自杀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在2012版电影《甲午大海战》中,刘步蟾的形象也非常正面,风头仅次于邓世昌。

而在此之前,他被描绘成一个贪生怕死、阴险狡诈、陷害邓世昌的无耻鼠辈……

上世纪六十年代老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刘步蟾(左)

刘步蟾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这是晚清海军人才培养的摇篮。船政学堂的教学要求极高,以至于一半的学生都难以适应毕不了业。而刘步蟾在船政学堂的成绩非常好,后来他在欧洲留学。刘步蟾留英三年,学业猛进、出类拔萃,每试“成绩冠诸生”。英国海军中将斐利曼特对其有两句评语:“涉猎西学,功深伏案。”《清史稿》亦有评论称:“华人明海战术,步蟾为最先。”

但是刘步蟾这个人是个非常有性格的人(邓世昌如是)。他因为反对洋教习英国人泰莱推销战舰等事被泰莱怀恨在心。甲午海战之后,泰莱出版回忆录将刘步蟾描绘成贪生怕死、故意挂错旗号之辈。由于泰莱是甲午战争见证者,他的回忆录一度被认为是正史。所以刘步蟾就成了《甲午风云》中的猥琐形象。

改革开放后,历史学界思想空前解放。甲午战争史料不断丰富,刘步蟾的形象也开始得到纠正。可他至今的历史评价仍在邓世昌之下。

三、北洋水师没有足够的炮弹,炮弹多被偷工减料填沙土

在电影《甲午风云》中,致远舰炮弹不足且有填充沙土现象,这成了关于北洋舰队的谣言中最著名的一个。

黄海大战北洋舰队炮弹不足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是这些被海军官兵望眼欲穿的炮弹全都堆在威海卫和旅顺的军港仓库里。大战在即,北洋水师出港前却连现有的炮弹都没带够。

而且根据史料显示,慈禧挪用海军买炮弹的经费导致炮弹不足根本不属实!慈禧虽是历史负面角色,但这个帽子扣得确实有些大。因为慈禧挪用的是海军衙门办公经费,后来也还了。她不曾染指军队武器的经费。

对于中日爆发海战,丁汝昌早有心理准备,并不存在仓促应战准备不足的情况。所以问题出在丁汝昌的顶头上司李鸿章身上。李鸿章觉得北洋海军打不过日本海军,但是只要船在,日本人就会有所忌惮,不会在海上肆意妄为,更不敢到天津大沽口去打北京。能不打尽量不打是李鸿章的指导思想,因此他指示丁汝昌舰船少带弹药以免日本人误会。

四、邓世昌的致远舰中鱼雷沉没

这也是甲午战争最著名谣言之一,其实海战当时,无论是中方的档案还是日方的档案,致远舰都没有接近过敌舰,并不在鱼雷有效的射程范围,所以致远舰根本不可能被日本的鱼雷击中。

后来在历史档案中证实邓世昌确实驾驶致远舰冲击日寇吉野号。致远舰沉没的原因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致远舰被一枚日舰的大口径炮弹击中舷侧鱼雷舱,使存放在里面的“黑头”鱼雷(德国磷铜鱼雷)殉爆,导致致远舰沉没。第二种观点认为致远舰水线处被日军大口径炮弹击穿,锅炉被击中,导致锅炉爆炸使致远沉没。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老电影《甲午风云》中有哪些与史实不符的地方

谢谢邀请!

《甲午风云》是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一部历史题材电影,影片中成功塑造了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北洋海军爱国官兵的形象,使得北洋海军、甲午海战这些历史得到了极大的普及,这种效果是学术论著所难以企及的。

也因此,很多国人对北洋海军、甲午战争的印象受到了这部电影的影响。由于创作拍摄的时间较早等问题,事实上《甲午风云》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可以说充斥着与史实不符的地方。虽然挑一部电影里的史实问题,尤其是挑一部半个多世纪老电影里的史实问题,多少有点抬杠的意思,但考虑到这个电影是很多国人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历史知识的重要来源,挑一挑影片中的错误也有了超出影片之外的以正视听的价值。

《甲午风云》中的史实错误遍地,归纳起来,主要的地方有下面一些:

一、大历史叙事的混乱

影片中的历史背景是甲午战争,但是在叙述顺序上为了服从剧情艺术创作的需要,进行了明显的颠倒混乱。最主要的就是,在甲午丰岛海战之后,突然插进了一段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的内容。

而真实的历史上,1894年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发生于当年的5月份,丰岛海战则是7月25日的事情。

二、人物塑造的典型错漏1·刘步蟾

《甲午风云》电影中,受当时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的影响,将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塑造成了一个贪生怕死的奸猾小人。而这实际上是源自于北洋海军洋员泰莱在回忆录中的故意扭曲描写。

三、人物塑造的典型错漏2·方伯谦

北洋海军“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在丰岛、黄海二战逃跑,最后被清政府处死。而在影片中为了加强戏剧性,是在黄海海战中逃跑时被水兵李仕茂当场杀死。这个桥断,实际上是出自对《甲午风云》剧本创作影响很大的话剧《甲午风云》,只不过话剧《甲午风云》在进行艺术夸张创作时,将历史人物的真名都改去,显得更为谨慎。

四、人物塑造的典型错漏3·丁汝昌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甲午战争中于威海保卫战时自杀殉国。《甲午风云》电影里,丁汝昌却被提前到黄海海战中中炮阵亡。

五、人物塑造的典型错漏4·邓世昌

《甲午风云》中,邓世昌因为擅闯二堂,以及在李鸿章检阅时为民请命,被李鸿章下令革职、摘去顶戴花翎,以及邓世昌愤懑不已弹琵琶明志等。这些都是无中生有的戏剧化编造。

六、人物塑造的典型错漏5·王国成

《甲午风云》中,水兵王国成是个非常典型的人物,但是围绕王国成的故事基本全是艺术创造,大部分和历史不符。

七、军事历史的典型错漏1·炮弹装沙子

《甲午风云》拍摄时,使用的军舰道具主要是人民海军装备的清朝军舰“永绩”号(人民海军更名为“延安”),舰上所装备的主炮为苏联制B-34型100毫米舰炮。受此影响,影片中出现的火炮细节、操作过程,以及弹药,体现的实际都是B-34型100毫米炮的内容。

也由此,历史上北洋海军弹头内装沙子的克虏伯实心弹,被演绎成发射药筒里的发射药被人换成了沙子。事实上,参战北洋海军军舰的中大口径舰炮都是弹头和发射药分离式,根本没有发射药筒,也根本不存在发射药被换成沙子的事情。

八·军事历史的典型错漏2·万金油威海

历史上,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出没频繁的基地是旅顺、大连湾以及威海。而在《甲午风云》电影中,为了艺术创作的需要,将几处地点简化成一个符号化的威海,抓日本间谍在威海,李鸿章阅兵在威海,王国成谈恋爱在威海,邓世昌弹琵琶在威海,连北洋海军护航大东沟,也变成了从威海出发。

九·军事历史的典型错漏3·黄海海战前的军事会议

影片中,当北洋海军完成护航返航时发现日舰,此后丁汝昌召集各舰舰长一起到旗舰开会讨论。真实的历史上根本没有发生这种临战前还有功夫开大会的事情。

十·军事历史的典型错漏4·美帝国主义帮助日本

影片中多次出现美帝国主义暗中支持日本的桥段,诸如在外交活动中拉偏手,以及日本军舰打着美国国旗作掩护等等。这些艺术创造,都是20世纪50、60年代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产物。

十一·军事历史的典型错漏5·日本海军只有4条军舰

《甲午风云》电影中,出场或者出现名号的日本军舰,只有“吉野”“浪速”“秋津洲”“西京丸”4艘,其中“吉野”被塑造为日本司令官所在的旗舰,“秋津洲”被塑造为一艘鱼雷艇,“浪速”“西京丸”则成了打酱油的军舰。这显然和真实的历史不符。

(活跃度仅次于“吉野”的鱼雷艇“秋津洲”)

因为这种设定,于是影片中将“撞沉吉野”赋予了撞沉日本司令舰的重要意味。

而影片中,无论是击沉“高升”,还是击沉“致远”,都成了鱼雷艇“秋津洲”的活。

十二·军事历史的典型错漏6·中日双方服装全错

影片中,北洋海军军官穿着的是一种历史上根本没有的白色军服。而北洋海军水兵穿着的也是历史上根本没有的胸口带着圆形补子的军服。

(影片中北洋海军的军事会议。近景里的军官们穿着的全是莫名其妙的白色军服,但诡异的是,背景里的几名群众演员所穿的似乎却是清代海军军官服原品)

(影片剧照。可以注意日本舰长军帽上那个抠掉了青天白日的民国海军帽徽)

至于日本海军的情况则更可怕,实际上穿的主要是中华民国军服。日军司令官身着的是一身民国海军大礼服(混搭了陆军大礼服肩章、日本勋章、民国嘉禾勋章等等),鬼头鬼脑的日方舰长则是直接穿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海军的美式军服,其军帽似乎还是原品,帽徽也是直接用的国民党海军帽徽,只是把帽徽上的青天白日给抠掉了。

除此之外,诸如抓日本间谍,“致远”舰炮弹打光等等,也都是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就不再一一赘述。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如改成《甲午风云》中有哪些和史实相符的地方更具有难度。毕竟,从这部电影中挑错太容易了。

最后补充一句,从电影中挑史实不符之处主要的目的不是批评这部电影,而是提醒电影不等于历史。按理说这原本是个常识,但是我们周围还是有太多人的历史知识源自影视作品。

如何评价老电影《甲午风云》

从半个世纪前的中国电影技术水平来看,1962年出品的《甲午风云》绝对称得上大片巨制。时至今日再看这部震动无数国人的老电影,仍有震撼人心之感。

当然时代使然的关系,《甲午风云》电影中有大量的细节刻画是严重失实的。所以《甲午风云》改叫《邓世昌演义》或许更加精准些,因为影片着力刻画了邓世昌这位不负生前身后名的民族英雄,又难免夸大了他在甲午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相比之下,职位远高于邓世昌、在战争中分量更重的北洋大臣和管带们都成了跑龙套的背景板。与此同时,人物脸谱化程度、京戏的配乐也很符那个时代刚刚把故事从戏曲舞台搬上银幕的特质。

《甲午风云》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戏曲风十足的配乐,尤其是刻画邓世昌降职后独自在房间里忧国忧民、弹奏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时候,激昂紧张的音乐将晚清社会重大变革、国家积贫积弱、北洋将士报国无门的忧愤、对朝廷前景黯淡的苦闷进阶表达了出来。

该场戏邓世昌并无一句台词,但是在超强的琵琶弹奏配乐的衬托下,其伟岸的民族英雄形象立即深入人心,堪称绝妙!

最后一根琴弦掣断,一切戛然而止。这极富中国风的乐曲突然终结,让观众耳内反而一阵嗡嗡,心中充满了对深爱的祖国面临存亡危机的忧愁与苦闷。

激昂的琵琶曲在片头以及片尾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时候都有出现,前后呼应,升华了整部电影的主题,达到了最后的高潮。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