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黑帮再次出圈,年收入超过多国GDP,政府也得向黑恶势力低头_黑帮_巴西_里约

里约黑帮,火出圈了。

提起里约热内卢,很多人第一印象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逆风翻盘,时隔多年再次站到奥运会赛场的最高领奖台。也有人下意识以为是巴西首都,毕竟,里约热内卢的知名度可是比真正的首都巴西利亚高不少。

然而,去过里约热内卢或者了解巴西社会的人都知道,繁华热情只是里约热内卢的表象,它的真实面貌更像是电影《上帝之城》里描述的那样: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狱。巴西黑帮和贫民窟的故事就在地狱中展开。

巴西人所说的黑帮,有两种含义:广义是指一切犯罪集团,狭义则不包括贩毒组织,特指武装犯罪集团,俗称黑帮。

巴西黑帮最早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当时帮助警方对付毒贩子的非正规力量,可以简单理解为“政府的打手”,后来才慢慢发展为犯罪组织。

里约贫民窟

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刚开始只是吓唬小商贩和居民给他们交保护费,并利用武力垄断市面上一些小生意;等到手里的钱变多了,能买更多武器了,就开始和毒贩子抢地盘;现在做大做强了,甚至能在贫民窟社区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了。

展开全文

里约黑帮这一次出圈的原因,就是太有钱了。别的不说,就光是售卖非法烟草这一项,2021年就进账5.15亿雷亚尔,在当时约等于6亿多人民币,一下子就让政府损失了6000万雷亚尔的税收。

钱多还是其次,关键人家还有土地和人口。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里约黑帮控制的土地面积高达256.3平方公里,占整个州的10%,住在这里的居民超过200万。

如果是包括贩毒集团在内的广义黑帮,所控里约地区的人口则超过440万,一年的非法收入比很多美洲国家全年的GDP还高,比如“谋杀之都”洪都拉斯。

当然,巴西黑帮能发展到这样的规模,光靠打砸抢烧肯定不行,还得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别看老百姓提起他们就闻风丧胆,另一方面,巴西黑帮又有一种港片里的侠义情怀,有点像《教父》里的意大利黑手党,血腥残忍又“正气满满”。

《教父》

比如巴西大名鼎鼎的黑帮组织CV,成立之初就是为了推翻军政府的腐败统治,他们的口号是“和平、正义、自由”。

但搞革命是要钱的,怎么赚钱是个问题。有人提议去抢银行,有人说抢银行风险太高,还不如贩毒赚得多。合计了一番后,他们决定去贩毒,当初的热血口号终究还是被抛在了脑后。

要想把贩毒集团经营好,起码要保证两点:第一,能干得过其他黑帮势力;第二,能干得过政府。

前一个相对比较简单,只要装备够好、够心狠手辣就行,由于手段太血腥,这里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可以自行上网搜索。

跟政府斗法就有点麻烦了,倒不是说CV打不过军警,而是要跟政府争夺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任何国家都行得通。

巴西军政府对底层民众的压榨剥削、对贫民窟的放任不管,给了CV可乘之机——他们帮穷人买药、发放食物、医疗用品等各种生活必需品,就连各国民警都不乐意管的家长里短,也会派人去调解。

疫情期间,CV更是完全取代了政府的责任,在贫民窟实施宵禁,减少病毒传播,一时间全网爆火,满屏都是“黑帮治国”“有情有义”……

而这个时候,政府在干什么呢?时任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罔顾该国死亡病例排名全球第二的事实,毫不在意地说道,“就是场小流感而已,没必要夸大”。

甚至在其他国家都尽力保民生、发放补贴和救济金的时候,博索纳罗竟然签署法令,允许企业最多可以停薪四个月,简直要把穷人往死路上逼。

这么对比下来,老百姓向着黑帮也是情有可原。就连巴西警方自己都说了,政府不能光是让警察走进贫民窟,其他方面也得跟上。光靠警察拿着枪去扫黑除恶,只能吓到老百姓,根本打不赢黑帮。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

实际上,吓到老百姓的不只是警察,还有杀人不眨眼的黑帮。毕竟,如果政府能把国家治理好,谁愿意在刀口下讨生活呢。黑帮取代政府,不过是基于贫困和客观环境的无奈之举,这种黑白交织的政治生态,明显很不正常。

可那又能怎么样呢?政府长期对贫民窟采取“放养”政策,就别怪黑帮钻空子。等到他们尾大不掉,才想起来扫黑除恶,早干嘛去了?可怜老百姓,只能继续生活在看不到前路的平行世界中,偶尔抬头看一眼隔壁天堂的风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