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还会地震吗(为什么四川老是地震中国还有哪些地方会有地震)_地震_断裂_汶川

本文目录

  • 为什么四川老是地震中国还有哪些地方会有地震
  • 四川还会发生大地震吗
  • 成都会发生地震吗
  • 四川可能发生8级地震吗
  • 四川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地震
  • 四川为什么经常有大地震

为什么四川老是地震中国还有哪些地方会有地震

我不是科学家,但我明白地震是因为地球板块移动摩擦引起的。四川盆地处于太平洋板块西岸,常受印度洋板块的挤压,龙门山断裂带东边早就被震动粹了,再加之四川盆地在造山运动前本就是一片湖泊,受挤压后隆起成为平原,很多地方都存在震动裂纹。地块稍有受力巨变,就会发生地震。前世科学不发达,消息闭塞,人们也没有总结归纳,不知地震这种自然现象。从“5.12”汶川大地震后,政府对这种自然灾害非常重视,消息频传,所以,我们感觉到:四川,就是地震多发地区。

四川还会发生大地震吗

从理论上来讲,会发生地震,因为四川西南部地区正处于地质构造断裂带上,地壳板块一直在不停的运动当中,地质构造断裂带上易发生地震,只是时间间隔的长短问题。希望帮到您!

成都会发生地震吗

四川属于地震多发的地区,近些年来,四川发生过大大小小的地震不计其数,去年的时候,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就发生了一次6.0级的地震,造成了十多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14万余人受灾的严重后果,而且,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在四川人民面前别提地震,因为地震会勾起他们许多痛苦的记忆。

其实,四川多地震是有原因,据专家介绍说,四川西部山区很多,而中部属于盆地。在西部山区到盆地这一带,属于龙门山地震断裂带,这个断裂带的长度有500多公里,宽度达70公里。龙门山地震带从成都平原伸入到都江堰以后,便很快进入了高山地区,地形的变化可谓是非常剧烈。由于龙门山地震带在青藏高原板块的推动下每年都会向东移动1-3毫米,从而容易导致龙门山地震带与四川盆地的坚硬地壳进行碰撞,一旦碰撞剧烈,就会发出不同烈度的地震。

不过,尽管四川地区地震频发,但成都地区却很少发生比较大的地震,尽管有时候也会有小的地震发生,但从历史上来看,成都还真的没有大地震的纪录。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都究竟会不会发生比较大的地震呢?

据专家介绍,成都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因为成都的大部分地区都位于有着8-9亿年历史的扬子板块上,而由于扬子板块拥有绝好的减震层,所以是很少能够发生比较大的地震的。因此,成都的大部分地区被民间百姓戏称为“免震区”。

当然,地壳的变化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成都地区的地壳在未来几千年当中是否会发生剧烈变化谁也不敢断言。但从短期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因此,成都大部分地区的老百姓应该放心啦!起码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发生大的地震的。

综上所述,由于成都地区不在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是不会轻易发生比较大的地震的。所以,成都地区的老百姓基本上就能够“高枕无忧”了,该喝茶,喝茶;该打牌,打牌,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快乐吧!并且,希望成都地区的老百姓能够将快乐的生活一代代传下去,让子孙后代也能够平安幸福。

四川可能发生8级地震吗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地震的话题这么火!既然大家关心,我们就分析一下,先说结论:四川未来发生8级地震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四川地震多发

从大的尺度来说,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

而这其中,四川所在的西南地区又是仅随台湾地区之后,我国地震最为频发的地区之一,四川省内的龙门山地震带更是近年来我国地震最为活跃的地震带之一。自公元1169年以来,这里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6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多达20次!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以及2013年的雅安7.0级地震都是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

(四川龙门山地震带)

四川地震多发的原因

四川位于青藏高原与中东部地区的过渡地带,我们知道,青藏高原是由于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挤压形成的。而这么高的高原,自身的重量也是惊人,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的四川就成为这些重量积攒的能量释放的通道,从这一点来说,四川未来发生8级地震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但是什么时候,具体什么位置,以目前人类对地震的认知水平来说,尚无法预测,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储备地震防御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稍稍可以让四川人民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的是,从地震发生的规律来说,一般一次大的地震或者一个地震活跃期之后,同一地区会进入一个相对地震少发的沉寂期,这是由于大的地震或者地震活跃期会释放地壳内部能量。2008年的汶川地震以及2013年的雅安地震已经将龙门山地震带内部的能量释放得差不多了,下一次发生大的地震应该会间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点击关注,欢迎留言探讨!)

四川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地震

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目前地震死难人数还在上升,在巨大的天灾背后,很多人疑问为什么这一次依然是四川受难?之前有一种说法是“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那么雅安这次的大地震为何还会发生?

01、四川为何地震多发?

找一张中国地图,大致看看四川省的结构。西部多山区,中间是盆地——这可能是我们对这个“天府之国”最为直观的印象。把视角切回到四川历来大大小小的地震上,如果将震中所在的位置投影在地图中,大致能发现——这些地震发生的地点,大致都排在西部的山区里,而且似乎平行于山区-盆地的交界线而呈线性分布。至于盆地中央,虽然会遭到地震的影响,但很少是直接的震中区域。

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投图步骤,可得出第一步推论:四川的地震,与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着相关性。这个来自经验的推论虽然简单,但实际上,已经抓到问题的实质了。因为这条俗称做“山”的地形,正是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它是一条贯穿岩石圈的巨型地壳断裂系统,南北延伸越500公里,宽达70公里。本来,以岩石组成的坚硬地壳几乎坚不可摧,它之所以能发生如此大的断裂、扭曲,一定是有什么强大的力量撕裂了它。于是,科学家们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中岩石的应力场发现,这股强大的应力的确客观存在,而它,则来自西南方向的更高一阶的地域——青藏高原。

应力场分析表明挤压应力来自青藏高原,那么,为什么青藏高原要提供这么大的应力场,持续不断地压迫它东部边缘的四川盆地,以至于在前锋形成这么大的断裂系统呢?原来,青藏高原也不是根本原因,它依然是一个结果,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正面碰撞的结果。大陆与大陆之间的相撞不比大陆与大洋之间的接触,后者,一个轻一个沉,大洋插到大陆下,形成海沟和火山弧(如日本岛)。而大陆是一直漂在洋壳之上的,数亿年从不消失,密度基本相同,谁也不让谁。这种大陆板块之间的正面相撞,消减不掉两者的物质,于是,这些物质就只有堆在地表,堆出一个巨大的土堆,放在我们人类的视野下,便是巨大空前的高地势——喜马拉雅山系与青藏高原了。

龙门山断裂带中多发的地震,就是来自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巨大的能量释放,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遍四周,便构成了惨烈的地震。龙门山是山区与盆地两个地质体的接触带,由于对刚性客体来说,默认其力作用在两者交界的边缘,因此,山与盆接触的前锋带,便成为了应力场释放其机械力的集中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地震便多发了起来。

02 汶川地震后,“四川数千年无大震”是谬误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今天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0级强震,震中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5.12大地震的动力来源,就是青藏高原和扬子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并在龙门山断裂带上产生的长期能量积累和突然释放。所以自然就有了“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四川要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又在几千年之后”这样的说法。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汶川地震把震源点上应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和流体压力释放差不多了,在这个点上2000至3000年不会有大震了,这并不等于说整个四川三千年就不震了。相反,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映秀-宝兴-泸定)、石棉附近的鲜水河断裂带以及四川盆地内部的龙泉山断裂带和华蓥山断裂带南部,因汶川大地震发生,应力反而增加。2008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也认为,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的南端压力增加,而雅安震中就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端。

即使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段和北段,应力释放也主要集中在映秀-北川-青川断层(275千米长)和灌县-安县断层(100 千米长)上。附近地区其他断裂如岷江断裂、虎牙断裂、平武-青川断裂、江油-广元断裂基本上都没有参与5.12地震系列的活动。那些有很强的发震能力但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生地震(缺震)的断裂带是地震空区,说明那里能量已经积累起来,更有可能发生强震。

根据地震学家嵇少丞的通俗说法,一根三股拧在一起的绳子,突然断了其中一股,还要拉与原来一样大小的力,未断的那两股上于是就多了一份附加的载荷,这一份附加力很可能就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换句话说,本来还需积聚若干年才能达到发震(岩石发生脆性破裂或摩擦滑动)的临界剪切应力,由于5.12汶川大地震及其后的众多余震多了一份附加力而提前达到了。所以,潜在孕震区就是附加力较高的区域,应成为今后几年重点的防范区域,而绝非什么“安全地带”。

03 这次的地震是汶川的余震吗?

雅安芦山距离汶川直线距离不过100公里左右,许多网友可能会问,这次雅安地震会否是汶川大地震的余震?

所谓余震,是指跟随在主震后发生的一连串地震。主震发生后,断层上的应力分布会产生改变,在应力再调整的过程中就造成一系列的余震。余震与主震通常发生在同一个破裂带上,比主震的规模小。余震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只能在地震后短时间内发生的才算,现有的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余震才是地震的常态。据《自然》杂志2009年11月5日发表的文章表明,许多最近发生的地震都有可能是几百年前大地震的余震。

2008年汶川大地震,沿龙门山断裂带产生了规模宏大的地表破裂带,但其方向是从汶川向东北方向展开,主要沿龙门山断裂带中央断裂的中-北段以及前山断裂的中段展布。芦山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端,并不位于汶川地震破裂带上,因此有专家认为芦山地震并不是汶川地震余震,而是龙门山断裂带上一次新的主震。

然而,有时主震造成的应力变化会不局限于主震所造成的破裂面上,这个现象称之为库仑应力转移。汶川地震后,如前所述,不少专家就认为地震使得库仑应力向龙门山断裂带南部转移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就认为,本次地震与汶川地震有一定的关联。到底雅安地震能否算作汶川地震余震,可能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04 此次地震与三峡大坝有关?

采石、采煤和钻探等各种人类活动都会诱发地震,水库并不特殊首先理清一个概念,“地震”这种天灾只是一个结果,是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它的概念说的很明确,地震的诱因是有内外两种力的。

三峡等水坝常受质疑的原因也在于此,由于蓄水产生的压力,会增加额外的地壳应力,水坝沿线的地震活动也会略有增加。当然,这一点也不是中国独有,科学家早就发现建于1935年的胡佛水坝在建成10年间内,附近的地震活动是有增加趋势的。

除饱受指责的水坝外,能够诱发地震的人类活动还有很多。包括采煤、采石、石油钻探和向地下注入废水。而人类引发地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今年二月朝鲜核试验时造成的4.9级“非天然”地震

四川为什么经常有大地震

四川位于地震带上,是地球版块的交接处,所以地震比较多。四川省位于中国西部,西邻青藏高原,东为山地丘陵和平原,省内有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因为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挤压和碰撞造成的地壳隆起、变形并且抬升。原来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所处的位置是一片海洋(古特提斯海,也叫古地中海),正是因为板块的挤压而形成的今天的这幅模样。地壳的挤压和碰撞使得地壳不稳定,形成了断裂带,这就是为何青藏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板块内部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由小板块组成的,中国南方大部分均位于扬子准地台上,四川盆地也位于其上,四川盆地的地质较为坚硬,青藏高原的地质较为软一些,所以在地壳的挤压作用下,较软的物质覆盖在较硬的物质至上,并且随着地壳运动方向运动。当较软的物质碰到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挡时,物质不能通过四川盆地,而是在其西部形成了高山,也使得川西地区的地壳也变的不稳定――裂隙产生了。地壳运动积累能量,当能量不能再积累时便会爆发,这就是地震。地壳运动在川西积累了大量的能量再加上地壳的裂隙,这就使得地震四川频发。扩展资料: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界于北纬26°03′-34°19′,东经92°21′-108°12′之间,东连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界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省总面积48.6万平方千米。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高差悬殊,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四川省分属三大气候,分别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