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宋朝的朱熹心里对唐朝的王通有什么样的评价是不是朱熹不喜欢王通
- 有谁了解隋末唐初的隐士王通
- 隋朝王通的《止学》,虽然读起来有辩证地看问题的意思,是不是思想还比较中庸
-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祖父王通被认为是一代大儒,其在儒学上有何贡献
宋朝的朱熹心里对唐朝的王通有什么样的评价是不是朱熹不喜欢王通
谢谢邀请!
先更正一下,王通不是唐朝的,而是隋朝的!
我对王通了解的不多,只知道他名王通,号文中子。在古代敢以”子“相称的必是非常牛叉的人物,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别看他自已声名不显,可是他的后人却有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
王勃,对,就是写:”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那位,称为初唐四杰的,是王通的孙子,还是亲的那种。还有他弟弟王绩也是很有名的田园诗人。他家就是一个儒学世家,书香门第。
另外,他的弟子更是牛的不能再牛的人物,唐初的魏征,房玄龄等人相信大家都知道吧,这些人都是他的弟子,而且还不止如此,唐李世民一代的朝廷重臣,他的弟子就占了半壁江山。比如唐”十八学士“中的薛收,也是他的学生。
我最先知道王通事迹的他向隋文帝献的”太平十二策“,那时他才19岁,正是愤青般的年纪。可惜的是,那时的隋朝刚刚废除太子,满朝文武正忙着重新站队,没有人理会他,他愤而辞官,回山中授业解惑去了。后来隋又多次派人请他出山,都被他拒绝了。“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他是一个多么有个性的人。也许大概大约,正是由于他的个性,正史竟然对他没有记载,或许这就是他声名不显的原因吧,当然,这是我个人臆测,没有事实根据,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
我对王通的了解也就这些,也只有这些。我在悟空答题一向主张简洁明了,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决不用两句话,可以这里却罗罗嗦嗦的废话一大堆,那是因为我忽然王通这个人产生的浓厚的兴趣,为了回答题主的问题,我特意去查了很多资料,可惜的是,并没有找到朱熹关于王通的评论,只找到朱熹对于王通遗作《王中子说》的评语,原文如下:
“《中说》一书如子弟记他言行,也煞有好处。虽云其中是后人假托,不会假得许多,须具有个人坯模,如此方装点得成。”
这里的《中说》就是《王中子说》,大意就是,《王中子说》是王通弟子记录王通言行的书,对于后人也是很有好处的,虽然后人有人质疑是伪作,但是也不会假的太多,就算是假的,也得找个人作为参照,再加上一些修饰才能作出来的。
朱熹之所以有此一说,是因为正史中没有关于王通的记载,所以后人对王通有很多的质疑,其中,质疑最多的当属说《王中子说》是伪造的,所以才有朱熹这一说。朱熹其实对王通是肯定的。
有谁了解隋末唐初的隐士王通
之前有一个问答:如何评价魏征?,我在其提到魏徵的恩师王通,并提到如李世民只是操盘手,王通才是“贞观之治”背后的大神”。这里我也初略介绍这位隋末大儒。
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生活于隋末唐初,王氏家学渊源深厚,其一家都是牛逼的人,他的弟弟王绩,就是唐诗开篇《野望》就是他写的,那个“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天才诗人,那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就是王通的孙子。
王通十五岁开始就当别人老师,专业研究儒家经义,早年深怀济世之心,曾西游长安,培养了很多很有名的弟子。
南怀瑾曾在《论语别裁》一书中感叹说:“开创唐代的文化思想,文中子是最有功劳的。
隋朝纲纪败坏,已是无药可救,王通隐居于河汾,躬耕自养,讲学授业,他所传的学说,被尊为“河汾之学”。
“河汾之学”重申了先秦儒学的要义,纠正了汉儒的君权神授说,其基本思想是人性本善,天赋人性平等,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河汾之学”的“民本思想”主张民贵,君轻,民的地位要高于君主。
王通强调执政是为民,不要以所谓的天下为由,轻贱任何一个百姓,充分肯定个体之民的生命权力至高无上
隋朝王通的《止学》,虽然读起来有辩证地看问题的意思,是不是思想还比较中庸
在我看来,并不是辩证地看问题那么简单。《止学》的智慧的精髓在于让我们持盈保泰。下面用我的一篇文章详细谈一谈。
《止学》里持盈保泰的玄机
(张清义谈国学智慧)
人生中因为欲壑难填,总会有贪欲引起的淡淡忧愁和丝丝困惑。寻寻觅觅和苦苦追求带来的烦躁心境,使我们哪怕想得一份恬静,也成了人生莫大的奢望。
王通的《止学》可以让我们在得势的愉悦和烦躁中获得当头棒喝,犹如酷暑盛夏得到一丝风之凉意。王通这位隋朝大儒鲜为人知,可他的学生个个名声显赫,唐太宗、魏征、房玄龄等等。《止学》是湮没已久的关于胜败荣辱的旷世绝学,它以道家思想来论处世之道,近代曾国藩,今人李嘉诚都对《止学》推崇备至,并从中领悟到大智慧,成功地践行到修身和事业中。
人生路上积极入世、刚健进取的精神是必须的,但“度”的把握需要我们超凡的智慧和持戒的定性。老子告诉我们“知足而富”,所以我们说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知足。《止学》告诉我们“以智止智,智也。”意思是说用智慧去停止智计,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我们说人生最大的智慧是知止。
《止学》里的“止”,同脚趾的“趾”,告诉我们人生路上你应该站在哪里,一定要站稳脚跟,不要冲过头,知所取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易经》里艮卦这样讲:艮,止也。止其所止,行其所行,进退得宜,其道光明。《大学》里讲: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知止我们可以理解在人生路上我们应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定就是为实现目标应具有的定性和定力。安可以理解成我们的心因为静下来不会再去妄想。
知止的智慧解决了人生盛极而衰的大问题,他时时提醒我们在刚健进取时不要忘记急流勇退,见好就收。在我们执着追求时应冷静思考,缜密判断,知道自己有什么,没有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由自己决定。修正方向有时就需要我们放下贪念、恐惧、疑虑、不安、自大、自私、自闭、妄想,从而进入一种虚极静笃的状态,从静中获得智慧,把事情发展调整到平衡之态,这也是中庸之道。
众人一直想打造财富人生,很少有人想守住财富人生。华人富商李嘉诚对此问题早有深思。他把“知止”二字悬挂在自己办公室内时时提醒自己不忘止学智慧。李嘉诚说:全世界很多企业之所以失败,至少一半是因为贪婪。
清朝有“中兴之臣”美誉的曾国藩说:“止学乃人生行为之约束,忽略此学,智者必有一失。”在他的书房悬挂“克己止学”四个大字,以此鞭策自己认真修身。曾国藩之所以功高名就,又不惹人显眼而顺利一生,关键在于常常以“止”来惊醒自己,事事不敢越雷池一步,每日做事如履薄冰,该罢手的事果断停止,经常从事情的另一面考虑,用不断的制衡把自己时刻放在安全的区域里。从下面的言谈中不难看出他对止学智慧领悟的程度,他说:“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现,不因功名而贪欲,不因感极而求妄。”他还说:“富贵常蹈危机,盛时须作衰时想”。他的这些对人生鲜明的观点是极富有人生大智慧的止学经验。
曾国藩对止学的领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他从修身的十四个点上对止学做了进一步诠释,从而形成曾氏止学的范畴。下面我们浅谈一下曾氏止学:
1、止急
快容易跌倒,等可能等空。最上乘的谋事之法是一个“止”字,就是在快与等之间求做功,因时因势定成功之步态。
2、止妄
不该贪恋的,绝不贪恋,否则就会让你伤筋动骨,身陷绝境。
3、止放
人生成功离不开收放结合。止放在于自控、自力、自知。一定在强手面前收住自我,不要因为自己无知四处夸耀,唾沫飞溅。
4、止欲
不要被“私”字逼上绝路。止欲在这里最忌讳贪欲之徒那张嘴脸,这类人都是图名求利,根本不懂做大事必须先做人之道,往往被私欲熏染变成劣等之徒。
5、止盲
动有两种:身动和心动。身动显示自己,心动时刻算计利益。很多人失败在于看重身动和心动,造成了盲动,从而忽视了三点:适时则成、乘势扩大、随机应变。
6、止傲
一生要戒傲、止傲,不要总是高昂着头看不见别人长处,处处争强好胜,把人际关系搞得非常紧张。止傲要用两字待人:“敬”和“恕”。
7、止狭
不要总是在门缝里看人,摆架子和小心眼,人际关系必然很差,狭隘之人只能看到一点,开阔之人处处能找到千里马。
8、止露
不要暴露目标,不要急于显露扎人之眼,给人造成很大压力,要先藏、再藏、后露。这样就减去了人为设计的各种圈套和障碍,能在隐藏中心想事成。
9、止身
身体的骨骼有软有硬,硬者承受千斤,软者一击碎折。赢定人生要用刚柔兼并之道,以刚制柔,以柔克刚。
10、止危
山上落石,能看到,这叫可见之危。用心算计折磨身体,这叫无形之危。聪明人能知这两种危,并提前预防。进退之道:冒险者,止于进。保险者,止于退。
11、止为
庄子认为:“无所为而无所不为。”有时候什么都不做,不见得做不成事。以无为求有为,在有为中求无为。眼睛明亮,心态灵活,挥洒自如。好处是:既让人赞许,又让人放心。
12、止明
聪明人能做糊涂事,糊涂人也能做聪明事。聪明人千虑必有一失,糊涂者千思必有一得。世人一定要戒聪明,勿让自己聪明过了头。
13、止过
人都有过失。成大事必须知过就改,失败者皆不知悔改,重蹈覆辙。要敢于向自己弱点开刀,决不能让弱点击败自己。
14、止性
人各有性,故人各异。有人终身在是非中消耗生命,见对手是非缠身,即刻生出快意。止性就要做到不沾是非,不惹是非,心中常有“主静”二字,无是非的心境最舒畅。
我们谈止不要陷入误区,不是让我们不做事情或事事放不开手脚。如果把止学看成静止,它就有了消极意义。它的积极意义是居止在一个境界,追求一种止境。人生路上刚健进取一直是成大事者的精神。《易经》中晋卦里讲:不要得少便足,人应该不断晋升,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当年康侯得到了成王赐给他的优良种马,他便积极地用这些马来繁衍马群,一天中多次让母马与其配种,最后养马事业持续发展。
国学大师王国维借用诗词的魅力谈了人生的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昨晚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无论做学问和求知,还是执著一种事业,人生必须以追寻实现人生价值为目标来取舍,在这里如果用到止学的智慧,那就是在目标中舍弃一些东西。但人生的主流意识是必须具备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人生的这种境界要为目标忘我奋斗,所谓学海无涯苦做舟,为目标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所以我们在这里还在提醒止不是不做,止是为了不止,止是为了在稳中刚健进取。
第三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的含义就是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厚积薄发之后,功到自然成。功成之后我们还得学会放下。
下面我们从《止学》内容当中选出几点来看看它的大智慧:
1、“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聪明过了头就变成了愚蠢。圣人最关心的是品德是否缺失。生活当中有人更多关注智谋,其实他们不明白最聪明的人是好人和圣人。这一点《止学》里为我们讲的非常清楚:“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谋划别人的人成功在其智计上,也会失败在其智计上。谋划保全自身的人依靠其智计,也要舍其智计。如果过分的关注智谋,智谋的缺陷就在于它有敌手,意思是说一旦你用智谋战胜了对手,就会加深与之矛盾,将来有可能被对手击败,或被其它比你智谋高的人所毁掉。
2、“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我们看追逐利益的人的确很多,但富有的人却很少。如果有止的理念在逐利的过程中不把利益放在首位,而是把求道和修身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财富何愁不得。在名誉面前贤明的人总是把功劳让给别人,自己的名望反而大大增高。
3、“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人处困厄中是正常的,命运顺利是出人意料的。如果我们人人在修身过程中保持这个心态,很多苦恼就会烟消云散。所谓的知天命,就是知天乐命。努力把该做的事情做完,结果只能交给天。把事情努力做完,叫无悔,不管上天给什么结果,欣然接受,叫无怨。
我们看止学的精髓是:一方面止其所止,另一方面能够止其所止,最后达到知止不止。朱熹有一首诗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因为有源头的活水滚滚而来,所以生命才那样的可爱、可贵。我们谈知止,一方面要鼓舞上进的心,不能画地自限。另一方面中庸智慧要时刻铭记心中,任何事情不要忽视它的另一面,过犹不及,该舍弃和停止的时候要果断处之,不因贪欲使自己陷入危境。
文章为作者原创。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祖父王通被认为是一代大儒,其在儒学上有何贡献
谢邀。提及隋末唐初的历史人物,大家能够说出接连几十个名字,其身份大多是反王、诸侯、皇帝、武将和文臣。其实在这个动荡混乱、英雄辈出的时代里,还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一代大儒王通,其才智和影响力上几乎无人可以望其项背,许多精英都是他的门生,而且他的儒学思想缔造了盛唐。
▲隋炀帝剧照
王通,字仲淹,道号文中子,籍贯河东郡龙门县(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出生于儒学世家,隋炀帝在位时他一举考中秀才。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科举制度此时才刚刚兴起,“秀才”已经是最高级别的头衔了,在王通之前获得“秀才”头衔者只有林正玄一人,其含金量甚至要比后世的状元还高。
王通能有如此成就,自然离不开他的家庭教育。王通之父王隆为山西大儒,隋文帝时做过“待诏云门龙”,算是隋文帝的“私人秘书”。王通则是青出于蓝,年纪轻轻就做了大儒。二十三岁,他还受到了隋文帝杨坚的召见,任命他为蜀王侍郎。不过王通做得并不如意,所以没过多久就辞职回家讲学了。
▲王通画像
王通回到家乡后开设学馆招收门徒,同时精研儒家著作。在隋朝灭亡的前夕,年仅三十七岁的王通撒手人寰。从这些事迹来看,王通的人生似乎有些抑郁,也就是一个不得志的儒生,一个靠讲学为生的穷酸秀才。然而,睡也不会想到,在这平凡的外表之下,他实际上却是一个王朝的精神导师。
在那个时代,王通是名扬数省的“国学大师”,人送雅号“王孔子”,可见其建树之硕。王通在研习完《六经》之后,写了本《续六经》。这本书里记载了他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王道思想。在王通看来,衡量国家统治者是否正统,最关键的在于统治者是否施行“王道”。我们很容易就发现,唐朝以后的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常把“王道”挂于嘴上。
▲清雍正炉钧釉鎏金三教合一造像
除了“王道”思想,王通还有一大主张,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即“三教合一”。王通觉得,释儒道三家其实是一脉传承,当以儒家文化为主,三家互相包容促进。在当时三家争斗不断的背景下,王通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兼收并蓄了三家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流派发展、传统文化延续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王通开设的学馆之中,他的学生既有游学的儒生,也有苦修的僧侣,更有游方的道士,他的学派成为了不同流派之间都可接纳的学术圣殿。
▲大唐芙蓉园夜景
唐朝时,中国统治者所具有的开放包容的胸怀,各家文化,争相斗艳,都与王通的“三教合一”思想有关。儒家之所以能在后世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非但没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消亡,相反还博采众家之长,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都源自儒家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而王通则是其开拓者。正是因为他的学术成就,王通去世后以“先儒”身份从祀孔庙东庑。
▲唐太宗与杜如晦剧照
隋唐之际,王通所结交的都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他们都创造了不朽的功业。然而,这些人都被王通的学识才华所折服,争相拜在他的门下,更有许多学子,不远万里来拜王通为师。关于王通的门徒,不妨列一个名单,那将是一个很长的花名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陈叔达、李密、李世绩、张玄素、温大雅……王通的门人,几乎构成了后来“贞观盛世”的名臣班底。什么叫智者?非止建国立业者,亦非才智妖孽者,而是王通这样以一己之力影响了好几个朝代的人。“隋唐第一智者”的称号,王通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
《隋书》《旧唐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