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先发现银河系还是先发明了太极图为何太极图与旋臂如此相像?太极图的真谛是什么_太极图_太极_周敦颐

本文目录

  • 人类是先发现银河系还是先发明了太极图为何太极图与旋臂如此相像
  • 太极图的真谛是什么
  • 如何理解太极图规律
  •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太极、图说,还是太极图、说
  • 请朋友们解释太极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
  • 中国《易经》和道家文化为何用“太极图”作为文化标志太极图内涵什么规律

人类是先发现银河系还是先发明了太极图为何太极图与旋臂如此相像

这自然是人类先发明了太极图。与银河系的相似只是碰巧而已(其实我觉得也没多大相似度)

银河系全貌图的出现,得益于近几个世纪人类不得提高的天文观测技术。众所周知,我们的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而太阳系则是银河系的一员(在银河系这个庞大的恒星系中,恒星数量可达数千亿颗,太阳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而已)。

而人类长久以来的天文观测(尤其是近代以来,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地外天体的了解也越来越丰富,比如众多恒星的分布(距离、方位等等)也记录在案。。。最后科学家借助于计算机,绘制出了银河系的全貌图。

因此我们在网上常见银河系图案都是通过数据经计算机合成的,毕竟人类目前是没办法飞出银河系,在上空直接对它拍张照的。

我们经常提到的太极图,它是象征中华文化的著名图案之一。相传太极图是由宋朝的道士陈抟传出,后经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对其加以解释并传播开来。道家、儒家思想均有融合。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实际上,人类历史上,除中华文明之外,也有其它文明出现过类似太极图

5000年,在特里波耶文化中出现的符号图案

公元前450年至前700年间,凯尔特艺术中,以及后来的西罗马帝国也出现过类似图案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太极图的真谛是什么

太极是相对于无极而言,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作为《太极图》是微观反应宏观的哲理图象,用途是多方面的。《太极图》主要是以陈抟·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的图为准。上图:
《太极图》源指月亮的变化轨迹,白点为太阳,黑小点为月亮,东西相对交于中(戊己)。是日·月交替运行的产物,由于朱熹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致使《易图》《太极图》被搁置数百年。《周易》示意图中间的《太极图》深刻说明了日月的阴阳变化对六十四卦序的影响,和每卦所对应日·月轨迹的象数。它是我国最早的计算器·珠算从十进制到二进制直接换算的数学基础模型。

《太极图》在对应宇宙卦象中所表现出来的六十四卦及其爻变所产生的阴阳变化关系,为六十四卦和各爻位纳甲和五形定位提供有力支持。

如果《太极图》对应天象难以理解,那么以《太极图》喻人可能立刻能明白!做人不应该赶尽杀绝,不办过头事,不说过头活,就象《太极图》中的日·月阴阳小圈;应该给自己和別人以及事物都互相留点余地,保留一点调合和缓冲的地带。万物负阴而抱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小不忍(黑白小阴阳)则乱大谋,吃点小亏(阴阳小圈)是福。这就是《易》和《太极图》以天道喻人,以物喻人,以身喻人的朴素而深奥的哲学思维。

谢谢邀请!

以上拙见,望各易友网友批评指正,以发扬光大。

如何理解太极图规律

太极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就是辩证与发展相结合,在辩证中发展,在发展中辩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这个思想与西方的哲学思想是相一致的。

伏羲在创立八卦图的时候,看到周围的事物,把所有的事物分为阴与阳,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男与女,生与死等等。因此把万物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阴里有阳,阳里有阴。这两个方面是发展的,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并且是生生不息的发展。

太极的思想最重要的是平衡,阴阳平衡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后人根据太极的辩证与发展与平衡的思想衍生了《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等很多思想著作。

太极思想让我看到了美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人要有美丽的心灵才能够识别美。另外,还要有自然的美,或是艺术的美。只有两个方面都具备了我们才能够识别美。

太极的思想博大精深,阴阳与五行相结合,事物的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发展,实际上都是内在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太极实际上是一种用微观与宏观相互结合的视角,来观察与分析事物。来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规律。

认知美、探寻美、

发现美、热爱美。

追寻美的足迹,

过美丽人生。

丽文悦心,

用美丽文字,

愉悦心灵。

编者茹立文,

文学爱好者,

喜欢文学与诗歌。

愿生活与诗常相伴,

愿岁月与美常相依!

图片自网络。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太极、图说,还是太极图、说

周敦颐之《太极图说》,是对《太极图》的解说,而并非以图解说「太极」。故当为「太极图—说」。

周氏《图说》所据之《太极图》,从何而来,历来聚讼纷纭。

朱震以为《太极图》来自陈抟。

《宋史·儒林列传》:「震经学深醇……云陈抟以《先天图》授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

这个说法在当时无人反驳,后来胡宏则质疑说,这陈抟之学,只是周敦颐之「一师」而已,并非周氏所学全宗陈抟。

《通书序略》:「此殆其学之一师与?非其至者也。」

到朱熹,则由于极为推崇周敦颐,所以朱熹认为《太极图》乃周敦颐自作。其最初之依据,不过是据潘铭《濂溪先生墓志铭》所云之「作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一语。

「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朱熹显然读成了「太极图,易说,易通」,这就成了三部著作,而《太极图》为其中之一。然实际上此语应读为「太极图易说,易通」,只有两部作品。《太极图易说》,即《太极图说》。

当然,朱熹谈及《太极图》来源问题,先后有五次,虽然皆力主为周敦颐自作,但态度明显渐渐缓和。到最后一次时,大概也是知道《太极图》不出于周敦颐之手,然似又不愿承认《太极图》来自道教,怕影响《太极图》及周敦颐其在儒学中之地位。故其语颇含糊:

「夫子姓周氏,名敦颐,字茂叔……而莫知其师传之所自。」

干脆说不知道了。

毛奇龄《太极图说遗议》则认为《太极图》出于《太极图》出于陈抟之《无极图》,而陈抟之《无极图》,又出于唐《真元妙经品》中的「太极先天之图」,而《太极先天之图》,又是由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中的《水火匡廊图》和《三五至精图》组合而成的。

毛奇龄还认为《太极图》与《禅源诸诠集都序》中的《阿黎耶识图》有关。

当然,这些说法都已被后之学者所驳,不能成立。

周敦颐之《太极图》出于陈抟,是可能性最大的。历来学者对此皆无甚疑议。

最后,附陈抟《无极图》与周敦颐《太极图》之对比

▼陈抟《无极图》

▼周敦颐《太极图》

请朋友们解释太极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

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群经之首,它代表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华文明。

太极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是由孔子命名的。《易经》在《汉书艺文志》中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伏羲氏在远古创立先天八卦,周文王父子在中古创立后天八卦,后经近古孔子整理,为《易经》并作详细说明称为《易传》又称《十翼》。《易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此可知“太极”一词,是由孔子命名的。

孔子以前没有人讲这就是太极,由于孔子是主张什么事件都要正名,名正则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他取名字是很谨严的,他不会说我爱怎么讲就怎么讲,过两天又改的,没有,看自从孔子把他定名为太极以后,两千多年来没有一个人修改它,就表现的确实确这个名字起得好。什么叫太极呢?“太”它是两个字,一个叫做大,那一点就代表小,所以太极就告知我们大极了而且又小极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的找不到外面,小到找不到里面,孔子他无比懂得伏羲,他说世界上有件货色大到没有外面,小到没有里面,那就叫太极了。

就像家里面有一个人,大的时候异常大,小的时候十分小,这个人就叫太太,你说太太大不大,你说比谁都大,可是她有时候又比谁都小,所以当人家太太要晓得该大的时候才大,该小的时候就要小,看到公公祖母你最小,关起门来只有你跟丈夫你最大,你就是会做媳妇的人,该大不大,该小不小,大小搞得乌烟瘴气,这个媳妇就蹩脚了,因为她小大由之。

那什么叫做太极呢?《易经·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两仪”即“阴”和“阳”,同时象征天与地,而生成“两仪”之前的“太极”,即宇宙混沌初开时的原始状态。

简单来说,太极就是宇宙所有一切独特生存的平台。这个大平台里面它有两个局部,一个叫做阳的平台,一个叫做阴的平台,若阳跟阴离开那就变成两个平台,一个阳平台一个阴平台,它就合不起来,所以它阴阳必定要互动,有时候阴到阳这边来,有时候阳到阴那边去,而后它变动不居,才会生生不息,只有变动才有性命。

《易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所以太极是什么?太极就是宇宙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如果大家连一点共同的基因都没有,那绝对处不来的,那一定分道扬镳的,那宇宙就分裂了,宇宙是个整体,它不可能分裂,但是宇宙有动物,有动物,有矿物,有各式各样的,说都说不完的,它们能够协调共处、条条有理,这当中一定有共同的因素。

太极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在不同的领域也有了不同的释义,主要有:

一、《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二、“太极”一词在文言文中是表示“太空的中心”的意思。代表着我们古代人对宇宙大爆炸之后状态的抽象理解。

三、宋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四、谓天宫,仙界。三国魏阮籍 《咏怀》之七二:“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中国《易经》和道家文化为何用“太极图”作为文化标志太极图内涵什么规律

无极而太极,引指结合与演化或变化、运动过程;从混沌到有序的转化,提示人们对一切生命产生之本原。

太极图是图式最简单、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案,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图案有如此深刻的内涵,它可以概括宇宙、生命、物质、能量、运动、结构等内容,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

大极图中的阴阳:这不就是一对男女在亲热的“交合”之象吗?这种“象”就说明了,阴阳不仅是相互“渗透”的、紧紧的拥抱在一起的、是和合的。而决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斗争的。 

说明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可以容纳阴,阴同样能够容纳下阳,这不又是一种和合嘛!在这种“和合”里又隐藏着什么思维呢?

这不正是以此生动形象,告诉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道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