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作为一个辅助机构为何很“厉害”?李鸿章为什么最终都没有进入过军机处_军机处_军机_内阁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军机处 军机处 军机 内阁

本文目录

  • 军机处作为一个辅助机构为何很“厉害”
  • 李鸿章为什么最终都没有进入过军机处
  • 雍正皇帝为什么要设军机处
  • 明朝内阁首辅和清朝军机处领班大臣的职责哪个大
  • 清朝军机处是哪一个皇帝设立的
  • 清朝的内阁和军机处是什么机关
  • 清朝军机处为何只有五个军机大臣如果有六个就会出事
  • 军机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 关于清代的军机处、军机处拟稿之事,您都知道哪些细节
  • 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对加强皇权有什么影响

军机处作为一个辅助机构为何很“厉害”

军机处实际就是強化皇权,绕过内阁而设置,是一个执行机构,雍正皇帝在位设立。承旨办理机务,取代议政大臣会议,剥夺了诸候干预朝政权力,取代议政的军机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其名为军机大臣,人员大都是皇帝亲信,听命于皇帝,是皇帝跟内阁大臣处理军事的地方,是中枢权力机关,也是国家的最高皇权机构,当然厉害。

李鸿章为什么最终都没有进入过军机处

1.军机处是雍正七年即1729年创办的,也称“军机房”;因西北战火不熄,雍正帝内阁在太和门外,会漏泄军事机密,就在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由原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主要是处理紧急军务,功能是辅佐皇帝处理军、政事务,直到清末。

军机处替代内阁,成为清朝的权力中枢,完全由皇帝掌控,可以说是皇帝的幕僚室,实际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衙门,尽管在形式上类似于临时机构。

2.1861年即咸丰11年,慈禧的小叔子恭亲王奕䜣,根据国内外形式的变化,上奏申请成立“总理衙门”以处理外交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交事务频繁,内务和外交并重,此举意味着原军机处权力被分化与替代,地位被削弱;显而易见的,此时,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大臣在地位上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晚清重臣李鸿章,以镇压太平天国与捻军起义擢升为署理两江总督,又因天津教案升任直隶总督,而直隶总督负责京城安全,权责重大,1870年即同治九年,李鸿章又以汉臣身份兼任北洋大臣。

李鸿章在战场上能纵横驰骋,在外交事务上也是独当一面,当是在国际上被列强认为是大清外交方面的一流人才;遇到重大事务要与大清交涉,都找李鸿章,而签于其资历与经验,老佛爷与光绪也愿意让其与各国斡旋,外交大权操控在李鸿章之手,总理衙门有名无实,形同虚设。

3.李鸿章为什么没进军机处?

1.李鸿章是有资历与能耐进军机处的,由于晚清政坛的风云变幻,军机处的功能下降,他入军机处属明珠暗投,大才小用。

2.晚清内忧外患频仍,李鸿章是慈禧太后名副其实的救火队员,要马不停蹄地四处“灭火”,呆在军机处,谁来替代李鸿章?

雍正皇帝为什么要设军机处

雍正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为了大权独揽、加强皇权。

满清入关后,议政王大臣会议(萌芽于努尔哈赤,成型于皇太极)成为实际最高权利机构,它作出的决策、发出的政令,即使皇帝也不能更改,这对皇权造成极大冲击。为了削弱、剥夺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利,康熙十六年(1677年)设立南书房,达到了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目的,同时把外朝内阁部分权利收回中央,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雍正七年(1729年),清朝出兵西北平叛葛尔丹,为了处理军务设立军机处。军机处职能相当于皇帝御用秘书处,只有皇帝询问时才能发声回答,其余时间都要闭口禁言,根据皇帝口述拟定圣旨、政策、文件等,书写期间决不允许夹杂丝毫个人内容,完全成为皇帝一言堂。雍正逐渐扩大军机处权利,最终成为清朝最高权利机构,这也标志着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达到巅峰。议政王大臣会议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军机处也出现或尾大不掉的情况,就是和珅当军机处领班大臣时,和珅要求“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这大大提高了军机处权利,有了架空皇帝的可能。所以,嘉庆帝铲除和珅后马上就废除了这一条。慈禧太后也通过控制军机处,达到掌控清政府的目的。

1911年,处于晚清迫于政治压力,宣布废除军机处。

明朝内阁首辅和清朝军机处领班大臣的职责哪个大

不同时期的首辅是不一样的……

带明内阁制度是不断发展的,不同时期的首辅根本不是一回事。

朱重八时代根本没有内阁(春夏秋冬四辅不能算)。

Judy篡位后才正式设立了内阁,可作为领班的黄淮解缙也就是个秘书长,最多算高级顾问,甚至不能算进入决策层。

到土木堡战神时代,因为皇帝年幼即位,作为顾命辅臣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作用较大,但也没有形成制度,所以他们淡出后王振轻易攫取了大权。之后景泰时期,于谦不曾入阁,权力却堪比当朝一号,首辅王文等还要看他脸色,可见此时内阁辅臣权力大小还要看个人强弱。

再后成化朝万安居然靠进某种药物(洗X相公)取富贵,阁臣也就那么回事。一直到正德年间,杨廷和长期辅政(从弘治到嘉靖),两朝顾命,才有那么点宰相的意思。

之后张璁也可以说气焰煊赫,但从夏言到严嵩,内阁权威又呈下降趋势——“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

一直到万历前期张居正当政,首辅才又抖起来,几乎可以视同宰相。可之后各位首辅哪比得上他?到崇祯朝甚至不乏因罪下狱乃至丢了脑袋的首辅,这些人权力又有几何?

军机处也称“军机房“、“总理处“,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最初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后来也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

清军机处其实与明内阁相去不远,法定职责不过是“传述缮撰”,说到底都是秘书班子,领班有多大权力还是要看个人强势与否。问题是清朝几乎没有太弱的最高统治者,哪怕是同治光绪幼主期,也有太后掌权,所以领班也就硬不起来。

结论是:多数时候军机处领班和内阁首辅权力接近,但少数首辅比如杨廷和张居正则权力明显更大。

清朝军机处是哪一个皇帝设立的

清代的军机处是雍正皇帝,设立的一个中枢权力机关。雍正皇帝七年设立军机处,军机处主要是皇帝跟内阁大臣们解决应急军务的地区。军机处实行由皇帝管理方法,军机处的重臣也是听命于皇帝,这儿等同于最大国家国家权力机关。军机处在办公场地和高官设定上沒有开始的要求,也无等级和月俸。

虽然军机处是国家最大权利组织,但说到底听命于皇帝,变成封建社会皇权的执政专用工具。军机处设立目地,是因为其他应付款大西北国防繁杂的事情而设立的组织.军机处能快速解决全国各地送呈的各种各样公文,简单化了解决政务服务的办理手续,做事便捷,提升了满清的管理效率.

军机处彻底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定.军机处的设立,是独裁皇权高宽比發展的主要标示。军机处的设立简单化解决政务服务的办理手续,做事便捷,提升管理效率;军机处的设立,是独裁皇权发展趋势到巅峰的标示。

清朝的内阁和军机处是什么机关

军机处是雍正创立的,这是一个独立于清朝内阁的机关,直属皇上管理,目的就是要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内阁的权力。

首先我说一下清朝内阁的创立,清军入关开始,直到顺治登基,清朝还没有创建内阁,由于在满族人的历史上,之前从未设立过内阁制度,所以当时的顺治对这方面的概念是很模糊的。

但是清朝此时已经统一天下了,势必要成立专门管理天下政务的机构,尤其是决策性机构,便沿用了明朝时期的内阁制度。

但是因为顺治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加上因为内阁人选问题,朝臣斗争激烈,这事一直到康熙九年才真正稳定下来,内阁才真正开始稳定运行,主掌天下大事的决策。

这个时期的清朝内阁权力很大,无论是重要事项,还是行政上的琐事,都是由内阁审核,拿出决定上报皇上裁决,也就是说内阁在雍正之前是清朝绝对的权力中心。

雍正继位以后,深感朝臣党争严重,内阁权力太大,容易结党营私和贪污腐败,要知道明朝灭亡和其党争太厉害有很大关系,雍正吸取了明朝的党争教训,决定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主要掌管国家机密大事,并且只有出建议的权力,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在皇帝自己手里,此时清朝内阁的权力被大大削弱,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只能处理行政琐碎事务,不再干预清朝重大政策和机密军务的处理。

也就是说雍正创立了军机处,内阁权力大大削减了,但是雍正保留了票拟制度,这样一来,军机处可以制衡内阁,内阁也可以制衡军机处,皇帝自己手里的权力就更加集中了!

清朝军机处为何只有五个军机大臣如果有六个就会出事

只设5个军机大臣?这绝对是误导。

雍正七年开始设置,一开始事实上只有三个军机大臣,他们是:怡亲王允祥、张廷玉、蒋廷锡。

纵观整个清朝大部分时期都不是五个,比如雍正十三年就有九个,他们是:鄂尔泰、张廷玉、讷亲、班第、索柱、丰盛额、海望、纳延泰、徐本。

乾隆四十五年到乾隆六十年,基本稳定在六个人。比如乾隆六十年,他们是:阿桂、和珅、王杰、福长安、董诰、台布。

目前看整个清朝军机大臣在3~10个人不等,10个人的时候还不少,比如嘉庆二年:阿桂、和珅、王杰、董诰、福长安、沈初、台布、傅森、戴衢亨、吴熊光

光绪二十四年:恭亲王奕䜣、礼亲王世铎、翁同龢、刚毅、钱应溥、廖寿恒、王文韶、裕禄、荣禄、启秀

任领班军机大臣最久的是 傅恒,乾隆十三年~乾隆三十五年去世为止,连续二十一年多,是清朝历史上任期最长的人。

军机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

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名拟旨,参与军务,后逐渐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其地位远远高于作为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宣统三年(1911年)4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中文名:军机处

别名:军机房、总理处

设立时间:清朝雍正七年

职能: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

地位: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主要成员:军机大臣及军机章京

分享

简介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初名“军机房”,不久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以

设立军机处的清世宗雍正皇帝

后省去“办理”二字,遂简称为“军机处”了。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独裁,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往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有些也由军机章京升任。军机大臣之任命,其名目为“军机处行走”,或“军机大臣上行走”。所谓“行走者”,即入值办事之意。军机大臣没有定额,军机处初设时为三人,以后增加到四、五人至八、九人,最多至十一人。军机章京初无定额,至嘉庆初年,始定为满、汉章京各十六人,共三十二人,满、汉章京又各分两班值班,每班八人。军机章京之任命,或称为“军机司员上行走”,或称为“军机章京上行走”。

军机处总揽机要,还有向皇帝推荐官吏的权力,权限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各地的奏章由军机处票签后呈请皇帝批示。皇帝的谕旨,凡属机要,都由军机处草拟,称为“密谕”,经由军机处通过兵部送达地方的督抚,称为“廷寄”,内阁无从过问。至于“文武官特简”以及西北两路军兵换防也要由军机大臣“进其名单”呈请钦定。军机处还立有“存记簿”,相当于机要

军机处值房

档案,“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应密存事件,则密封存记”。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其官员互不统属,皆直隶于皇帝,军机大臣的罢置也听命于皇帝,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它的设立是清代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被废止,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

乾隆帝

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但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仅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说明军机处是皇帝中央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历史发展

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一月,在内阁外另设立南书房,“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直接起草谕旨与处理机密奏议。

怡亲王允祥

雍正四年(1726年),筹划用兵西北,为求保密并削弱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密旨由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于内廷密筹办军需。之后二年余,各行省尚不知出师西北之事。

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大举征伐西北两路,六月初十(7月5日)正式设立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公布密办军需人选,选内阁中谨慎缜密者

关于清代的军机处、军机处拟稿之事,您都知道哪些细节

作者:史遇春

既然要说军机大臣处理机务时拟稿之事,那么,就先得从军机处说起。

军机处是清代的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廷的中枢权力机关。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廷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军机房”。

此前,清廷的内阁在太和门外,雍正帝为防止漏泄机密,于是,在隆宗门(位于乾清门前广场西侧)内设置了“军机房”。

“军机房”选取内阁当中谨慎周密的人入值缮写,主要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同时也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军机房”改称“办理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职务,且均为兼职。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公元1736年~公元1796年)时期,复设军机处。

从此以后,军机处成为清廷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存续到清末。

由上可知,在清代的初期,是没有军机处的。

清廷在设立军机处之前,皇帝需要发布的谕旨,大多是由南书房拟定的。

所谓南书房,就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的值班之所。

南书房位于乾清宫西南,原本是康熙帝读书的地方,俗称南斋。

当日,康熙帝命侍讲学士张英、内阁学士衔高士奇入值,此为选翰林入值南书房之始,即内廷词臣直庐。

翰林入值南书房,初为文学侍从,随时应召侍读、侍讲,常随皇帝左右,备顾问、论经史、谈诗文;皇帝外出巡幸,亦随扈;皇帝即兴作诗、发表议论等,皆予记注;进而常代皇帝撰拟诏令谕旨、参预机务。

高士奇在南斋时,颇招致物议,当时有句,讥刺其人云:

“万国金珠贡澹人。”

高士奇(公元1645~公元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为康熙帝近臣,是在文、史、哲诸方面都有贡献的学者;他死后,谥文恪;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史学著作《左传纪事本末》53卷,《清吟堂集》等。

“万国金珠贡澹人”中,所谓“澹人”,即高士奇的字。

因高士奇亲近康熙帝,所以,“万国金珠(即各国进贡清廷的金银珠宝)”都可以“进贡”到他那里。

由此可见,身为皇帝近侍之臣,其权势的显赫。

高士奇之所以招致物议,原因大约如下:

一方面,是因为他受贡“万国金珠”;

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康熙帝重用近侍之臣。

皇帝重用近侍之臣,其实是对权力的收紧与集中。这种收紧与集中,一来与旧规往例有悖,二来也是在挤压外朝的权力空间。所以,由此而引发物议,自然是正常的事。

最后,高士奇因“万国金珠”而被弹劾。高士奇被弹劾,自然不只是就事论事的行为;其中,必然有一定的政治动机。假若真如讥刺所云,“万国金珠”进贡给了高士奇,高士奇的罪可就大了,康熙帝也不可能维护他,将此事轻轻放下,只给他一个“休致回籍”的处分。

之所以要详说高士奇“万国金珠”之事,就是想说:清廷当日设立军机处,其初衷并不是处理紧急军务、防止机密外泄那么简单。

其实,设立军机处,还是专制体制下,一脉延续的权力集中。

绝对的集中,必然导致绝对的昏聩与腐朽。

这在帝制史中,也是一种完全的倒退。

到了雍正帝时期,张廷玉为军机大臣。

张廷玉入值时,会携同编修戴衢亨等人共进。

其时,皇帝有谕旨,编修戴衢亨等会代张廷玉撰拟草稿。

这个时候,还没有军机章京的缺额。

回望往昔,雍正、乾隆两朝的诏书谕旨,内容回环往复、详细周密。比如说,朝廷要拔擢起用一个人,必定要明确宣示之所以拔擢起用此人的原因;比如说,要施行一项政策,也必定会表达清楚不得不施行这一政策的良苦用心。这一时期的诏书谕旨中,凡是戒饬臣工的,其内容之恳切,就如同家人父子之间的交心。这一时期的诏书谕旨的篇幅,长至每份达数百字到数千字之多。猜想,诏书谕旨的内容,肯定是皇帝自己确定大意并亲自阅读修改过的。因为,就一些诏书谕旨的内容看,军机大臣是不敢擅自拟定的。

到了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初年,潘祖荫、翁同龢号称绩学之士,颇工词藻。所以,他们在军机时,诏书谕旨的拟稿,自然没有多大问题。

戊戌〔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以后,瓜尔佳·荣禄执掌枢机。据说,荣禄曾经在私邸拟旨,同僚都不能参与,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写的、写了些什么。同时的瞿鸿禨,虽说是具有文才,但是,他也不敢张扬炫耀。直到荣禄死去之后,瞿鸿禨才稍稍执笔拟稿。

瞿鸿禨在军机时,鄂卓尔·荣庆也参与当值。因为荣庆是翰林起家的,有拟稿机会时,他总是跃跃欲试。安排荣庆拟稿,每写一稿,瞿鸿禨都会十分不客气地进行涂抹修改。在瞿鸿禨面前,荣庆自叹不如,所以,稿子被涂抹修改时,他也不敢争辩。

瞿鸿禨罢军机,张之洞、袁世凯相继进入军机。

张之洞暮年,已经有些江郎才尽的情况了。每至拟稿,执笔沉思,半天都写不出一个字来。袁世凯在旁边看着张之洞发笑,但是,他自己也不能赞襄一个词出来。

清德宗光绪帝的遗诏,乃是张之洞所拟。遗诏之中,光绪帝竟然自称“在天之灵……弥留不起”。读到遗诏的人,忍不住掩口失笑。

十余年来,清廷的朝政失纲。

这一时期,似乎就是把军机处的枢机要务完全看成了例行公事。

凡是需要谕旨批答的事务,军机处动辄就命令军机章京查检以往的案例,照抄过来,随便修改几个字,就送进内廷。如果没有成案,各位军机大臣就各出私意,凑合着写成一篇文字,根本就不会考虑文字能不能打动人、说服人,只求完成一天当差的任务就行了。

在此情况下,就发生了很多漏洞百出的事情。

此督、抚参奏的官员,马上就被彼督、抚保举;彼省上奏请拨的款项,马上就被此省截留;甲部上奏确定的奏章,马上就被乙部动议修改。

这样乱七八糟的场面,朝廷竟然很少严旨诘责。

监国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最初主持机务时,他的兴致非常高。各省章奏的批答,他也做了调整,将原来的“依议”改作“允行”,有点像史官记事的体裁。折子后面恭敬赞誉的套话,他还会常常加点浓圈。

不过,后来,载沣也慢慢懈怠了,甚至比光绪帝时期还不如。虽然,也会交秘议秘查的诏旨,但是,累月经年也不回复,就像是忘了有这事一般,大臣也不会过问。

浙江巡抚增韫(蒙古镶黄旗人)上奏,请求简拔王丰镐为交涉使,朱批“著照所请。”

朝廷二品大员(交涉使实为正三品),没有正式除授的谕旨,就批四个字了事。听说这件事的人,没有不惊怪诧异的。

按照以往的制度,凡是属于参奏的案件,即便是小到一个典史因为疏于防范而导致案犯越狱,处分时,也是要正式宣降谕旨,以示惩戒。

两广总督袁树勋被弹,密旨交博尔济吉特·瑞澂查办。关于此事,内外人等,都在密切观察其动向。等瑞澂查复请旨时,也是随折批“著照所请”四个字,就没有下文了。

己酉(公元1909年)两宫大丧,民政部请求奖励出力办事的司员,有百余人;礼部也同样请求。这都是违反旧例滥邀恩泽的举动,根本算不上是议案。上奏之后,竟然全部奉旨依议。

本文据清人胡思敬所撰《国闻备乘》卷四《军机不胜撰拟之任》一节成章。

(全文结束)

这是我的头条号网址: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谢谢大家关注!

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对加强皇权有什么影响

内阁和军机处是加强皇权的两种尝试,但并不是首创,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创立了内朝制度,以尚书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常在宫内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这与丞相为首的中央行政机构相区别,丞相的行政班子称为外朝。放眼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加强皇权的手段就是加强内朝的权力,削弱外朝的智能,最终导致秘书机构的地位高于行政机构,而权力集中于皇帝。

明朝的内阁制度就是这种尝试,首次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管行政中枢,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但因明朝后继皇帝的不作为,内阁逐渐变成中枢机构。清朝的军机处则很好的秉承了秘书的绝色,真正做到了集权于皇帝。

明朝内阁制度的演化

明清两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走向顶峰的阶段,明太祖借着胡惟庸案的机会废除丞相制度,或者说胡惟庸案就是朱元璋为了废相而自导自演的“前戏”。

在此之后,中书省领导六部的行政格局已经打破,故而六部直接受皇帝领导,对皇帝负责,皇帝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于是就设立内阁为行政顾问,所以打根儿上,内阁就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这就意味着皇帝一人身兼两职,皇帝丞相合二为一,这就加大了皇权,但同时也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

朱元璋是一位勤勉的皇帝,他对皇位的来之不易深有体会,所以在朱元璋时期,设立内阁只是为了提供意见,作为处理政务的参考。所以朱元璋时期也并没有内阁之称,只是参照宋朝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以大学士作为咨询对象,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到了明成祖时期,由于北伐的军务繁忙,简单的咨询并不能帮助皇帝分担压力,所以就正式成立内阁,参与辅政,内阁只拥有议政权,六部拥有行政权,决策者当然还只能是皇帝。

(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明宣宗时期,三杨辅政帮助这位年轻的皇帝梳理了治国理政的章程,从而也将阁臣的地位空前提高,内阁开始掌握“票拟”权。就是指内阁对奏章进行意见的草拟,草拟完之后,再由皇帝朱批,形成政令。这就意味着国家的大政方针开始出于内阁的意见。因为三杨同时兼任着部院尚书职位,所以也开启了阁臣掌管实权的模板。

到了景泰年间,王文以最高监察机构长官——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任吏部尚书的身份入阁,再次提升内阁的权力。到此时,内阁就不算一个咨询机构了,而是一个文官集团代表机构,他们通过票拟权主导国家政策,重新构成了对皇权的威胁。

在复杂的官僚体系下,阁臣形成的利益集团背后拥有大批言官,他们是阁臣向皇帝施压的尖兵利器,皇帝在行政上的妥协,往往只能通过另一种权力制约——司礼监!所以明朝中后期的内阁成了外朝,司礼监成了“内朝”。

司礼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权,成为皇帝制约内阁的主要方式。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倘若是嘉靖皇帝这样的权术高手,那么这种方式确实有用,但倘若皇帝不够精明,也就会出现宦官祸害朝政的局面。万历皇帝即位之初,票拟权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导,批红则全由大伴冯保代替,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驾驭有术的嘉靖帝)

“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明史》

所以明朝的内阁制度总体上是失败的,它由一个秘书机构演变成权力中枢,这就失去了内阁的意义。皇帝为了制约内阁权重的问题,以司礼监宦官作为“秘书”,从而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宦官专政的导火索。这些权力制约中,内阁与六部、司礼监形成矛盾体,首辅与次辅也形成矛盾体,这是党争形成的重要原因,党争又成为行政效率低下的致命毒药。所以明末内外形势窘迫的情况下,尚有言官的相互抨击,这都是权力集团扔出的利剑,抨击政敌的同时,也插入了大明王朝的心脏。

清朝的军机处的产生与职能

清朝在努尔哈赤时代形成了极具满族特色的“八王议政”制度,随之演化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这是军事民主决议的形式。它对满清迅速强大并入主中原的意义重大,然而在奴隶主向封建王朝的跨度中,满清统治者对明朝旧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改制中枢,将皇权推向了无以复加的顶峰。

(议政王大臣会议形式)

清朝的封建化以及君主集权是在皇太极时期开始,但仍然未改变议政王会议的形式。到顺治亲政后,由于长期受到汉文化影响,故而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旨在将一个军事合议政府改变为有序的文治政府。但顺治帝只进行了三年的改革就神秘去世,除了以内三院为基础建立内阁以外,只留下“日讲起居官”的陪读秘书模板,这种模板对后世帝王的改革提供了经验。

(四大臣)

顺治帝为年仅8岁的玄烨留下了辅政体系,即非宗室亲贵的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位议政大臣成了他的辅政团队。这四位辅政大臣废除了内阁,将顺治帝的汉化机制一一抛弃。当鳌拜独大之后,辅政体系的平衡彻底被打破,他将“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及内阁之权揽于一身,再次对皇权形成威胁。

康熙八年(1669),在满臣索额图、汉臣黄锡衮、王弘祚等人的支持下,清除了以鳌拜为首的政治集团。年仅15岁的康熙自此开启了父亲没能完成的汉化改革,第一步便是重启内阁,并将内阁制度细化完善,使其成为正式的国家行政体系中枢。

(鳌拜经典影视形象)

与明朝一样,康熙赋予内阁票拟权,但削弱了首辅的地位,内阁大学士轻其权而重其名。然后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策权,内阁在这个时期就成为办实事儿的行政机构,所以也就被“排挤”成外朝。

“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博学善书者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康熙起居注》

与此同时,康熙参照顺治帝的日讲起居官,从汉族文人中挑选伴读,旨在汲取治国良策。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禁城之内设陪读书房,这就是著名的南书房。

(南书房)

起初,南书房供职人员不得参与外朝政务,只是偶尔受皇帝特旨承担草拟职能,可随着三藩之乱的发展,康熙帝政务愈加繁忙,遇有急奏时召集“议政王大臣”多有不便,于是经常于南书房内以陪读文臣作以参谋机要,将内阁外朝政务分拨至“内廷”处理,进而使南书房的职能逐渐转变,愈加接近核心权力圈。

故而到了康熙中后期,形成了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者皆涉机要的局面,即“大事关大臣;群事关内阁;撰拟谕旨则关南书房”。长此以往,南书房因近水楼台之便,成了皇帝的机要参谋机构。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为筹备对准噶尔部的战事,于户部之下设立军需筹备专项机构——军需房。这也是参照了南书房的模式,以信任的亲王、大臣做军事行动的参谋。随着战事的发展,雍正帝将军需房迁至禁宫门外,以便提升军务处理的效率,由此也更名为“办理军机事务处”。

军机大臣都是兼职的形式,雍正帝随时召见军机大臣询问战况、听取意见、作出裁决、军机大臣根据旨意草拟文书,不经内阁,直接发给有关官员执行。这在提高战时军务处理效率的同时,也削弱了内阁的权力,而军机处只是上传下达,皇权得到了空前强化。

(军机处)

虽然军机处是为筹备战事设立,但他对雍正帝的启发就是君主集权的重要性,所以雍正帝在之后不断分解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密折制度就是最好的方式,大臣绕过礼部通呈司,直接向皇帝上报机要的折子。这曾经是康熙帝监视江南反清复明活动的工具,曹雪芹的祖辈在江陵织造干的就是这种监视工作。雍正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将这种制度扩大化,规定凡五品官员皆赐密奏之权。

我国第一档案馆现存康熙朝密折3119件,雍正朝的则达到4万余件,这无疑是增加了雍正皇帝的负担,所以军机处就顺理成章的成为雍正帝的阅折机构,这与内阁的票拟权如出一辙。

到了乾隆时期,军机处职能逐步增加,首先就是编制上:军机大臣额定扩充至六人,军机章京扩充至十六人,满汉各半,凡有重要策令下发,由军机处直接办理的为“庭寄”;由军机大臣转交内阁办理的则称“明降谕旨”。军机处在乾隆朝形成了中枢地位,将内阁推向了日常行政机构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议政王大臣会议则彻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乾隆五十八年(1793),裁撤了议政大臣的职务,决策权完全收归皇帝。

和珅出任领班军机大臣,凭着乾隆帝的信任,和珅要求“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渐而参与决策,将军机处的权力扩大。此时已经不是秘书机构了,正如明朝的内阁,他已经形成了与皇权的威胁。

嘉庆帝完全掌控政权后,及时纠正了这个局面,通过重其职能,轻其权力的方式,削弱军机处的权力,但并未改变其中枢的地位。嘉庆帝时军机大臣“承命办事”,这才算是皇帝的秘书兼跑腿,它虽具中枢职能,却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因此无法形成与皇权的抗衡。

从嘉庆帝到咸丰帝期间,军机大臣的品阶始终无定制,任免权完全由皇帝掌握,道光时还规定,各处发往军机处的奏折必须先经皇帝之手后,军机大臣才能阅览。

(总理衙门)

咸丰十一年(1861),随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成立,军机处便失去决策权。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后,开启了以亲王担任首席军机大臣的惯例,这虽然提高了军机处的规格,但在慈禧掌权的期间,无论是重新设立的议政王,还是亲王掌管的军机处,都只是一个参谋机构,并无实际权力。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失利,慈禧将军机大臣全体罢黜,以醇亲王奕譞、礼亲王世铎、庆亲王奕劻充入军机,史称“甲申易枢”。这标志着军机处沦为慈禧的权力工具,并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立宪派以责任内阁取代了旧内阁和军机处,从此再无皇帝的秘书机构。
(预备立宪)

综上,无论是明朝的内阁,还是清朝的军机处,从根本上都不属于行政中枢,但在发展中都添加了行政中枢的色彩。明朝的内阁在前期有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但到中后期发展至皇权的对立面。清朝的军机处则较为完整的承担了秘书角色,只是在乾隆帝时期出现了插曲,在权臣和珅的影响下,触摸到了皇权的尾巴。所以军机处能够代表君主专制发展至鼎峰,而内阁算是为这个鼎峰做了铺垫,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明史》、《清史稿》、《康熙起居注》、《永宪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