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fu(蝙蝠用你们的方言叫什么)_蝙蝠_病毒_人类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bianfu 蝙蝠 病毒 人类

本文目录

  • 蝙蝠用你们的方言叫什么
  • 蝙蝠为什么那么毒
  • 蝙蝠是害虫还是益虫
  • 可以全民消灭蝙蝠,让蝙蝠灭绝吗
  • 农村老人说蝙蝠是老鼠偷盐吃变的,蝙蝠爱吃盐吗
  • 在北方冬天蝙蝠哪去了

蝙蝠用你们的方言叫什么

我的家乡是河北省霸州。以前在老家住的时候,因为是老房子,也就成了黄蜂和蝙蝠的家。尤其是夏天夜幕降临的时候,后窗上倒挂着好多蝙蝠,我们这里叫它(雁巴蝠)。有一次纱窗破了一个洞,有五只蝙蝠在屋里的后窗台上一动不动地趴着。我用笤帚轻轻碰它也没动,还以为它们死了呢!就找了个塑料袋把它们装了起来,刨个坑准备埋掉。当我把它们倒进坑里的时候,它们却从坑里扑闪着翅膀、一个个跃起飞向了空中。看到头上飞来飞去的蝙蝠我笑了,这假死的现状真的把我给骗了。这么多年了那一幕好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蝙蝠为什么那么毒

蝙蝠是出了名的多种人类病原菌及病毒携带者,蝙蝠在进化过程中似乎被设计成大自然微生物的完美载体,相当于自然界病毒的一个蓄水池。蝙蝠携带至少60多种影响人类的病毒,如狂犬病毒、拉沙病毒、埃博拉病毒、SARS、亨德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以及尼帕病毒等等,这些病毒都会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是这些病毒对蝙蝠本身没有影响。

蝙蝠的寿命相对较长,尽管蝙蝠体型相对矮小,但它们可以活10年以上甚至达20年。蝙蝠是唯一的飞行哺乳动物类,飞行的能力使其有机会与许多不同的动物接触,这增加了它们接触到的病原体的机会。此外,蝙蝠也喜欢在栖息时互相依偎,这让病原体在彼此之间轻易传播。

尽管有许多危险的病原体在体内繁衍生息,蝙蝠却长期不会生病被病原体杀死,这主要是因为蝙蝠已经进化出了复杂的防御机制对病毒产生抵抗力,目前科学家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蝙蝠的飞行能力导致了防御机制的形成。飞行需要大量的能量,也产生大量的能量浪费,为了防止多余的热量破坏DNA,蝙蝠进化出了对自身携带的许多病原体的免疫力。因为病毒完全依赖宿主来复制和生存,这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完成。然而当蝙蝠飞行时,体温可以达到40摄氏,这种高温可以杀死很多病毒,这使减少了蝙蝠体内的病毒丰度。

其次,与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其他动物相比,蝙蝠对感染的炎症反应较低。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中,感染引起高度炎症,炎症可以对抗感染,炎症的增加会导致内脏器官的损伤,加速衰老和与年龄有关疾病的发生。但是2019年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在蝙蝠体内的病毒水平很高,其炎症反应蛋白NLRP蛋白仍然相当不活跃。结果导致蝙蝠的炎症和内部损伤都减少了,对病原体有更高的耐受性。

越来越多的蝙蝠新型病毒正在流行,这主要是人类对蝙蝠原始栖息地的入侵的后果。由于经常接触人类宿主,病毒突变跨越了物种屏障,从蝙蝠传播到人类身上,然而考虑根除蝙蝠是不可行的,也是愚蠢的,蝙蝠是农业生态系统重要的害虫捕食者和授粉者。

蝙蝠是害虫还是益虫

没染病毒前是益虫,因为它吞食许多昆虫(包括许多害虫),感染病毒后它就是害虫,因为它会把病毒传染人类,给人类造成灾难,人们见而灭之。

可以全民消灭蝙蝠,让蝙蝠灭绝吗

蝙蝠在传播疾病方面所起的危害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有多种对人和家畜致病的细菌和病毒曾在蝙蝠体内找到。例如:新型冠状病毒、SARS、MERS、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马尔堡病毒、细菌性痢疾的杆菌。沙门氏菌、结核病杆菌、细螺旋体等。

由于很多种蝙蝠是有群居习性的,这就为寄生虫、吸血昆虫在蝙蝠中间传播疾病以及通过蝙蝠再传染到人或其它家畜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蝙蝠也并不是百害无一利。蝙蝠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每当黄昏,在池塘和草地上空飞翔着无数的蝙蝠,它们大量地捕食飞虫。有人估计,一只蝙幅二夜间至少要吞吃三千只以上的小飞虫,其中多数是对人类和农作物有害的昆虫,这里面包括人们最讨厌的蚊子。

还有人作了这样的统计,一只体重20克的蝙蝠,一夜之间要吞吃5~10克的昆虫。粗略统计,一蝙蝠一年内要吃掉1.2~2.4kg的昆虫当然,这种统计并不是精确的,只是说明蝙蝠在消灭害虫上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人类对蝙蝠的认识,特别是从生态学角度述不能说是很透彻的。蝙蝠是一个有近千种的动物大类,它们在生物圈中究竟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的探索。

并不能因为人类的贪婪造成的病毒感染而消灭蝙蝠。如果人类扔肆无忌惮的像大自然索取,不停的消灭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动物,估计到最后就只剩下人类了。

农村老人说蝙蝠是老鼠偷盐吃变的,蝙蝠爱吃盐吗

胶东农村还真有过这样的说法,在我小时候,农村老人说蝙蝠是老鼠偷盐吃变的,并且嘱咐家中的小孩子,不要偷吃盐,否则会变成燕巴虎(胶东农村对蝙蝠的当地叫法)的。

我是在这种嘱咐声中长大的,对蝙蝠有种天然的恐惧。

一是因为某天的夏季傍晚,正在家里沉睡的我醒来,这时天己经黑了,家里空无一人,大人们都不在家,无边无际的黑暗,正吓得不知所措,有两只蝙蝠从支起的窗扇里飞进来,那时候农村的窗户并没有纱窗之类的防护,是木头制的窗棂,窗面上糊纸,上半扇是活动的,可以用木棍支起乘凉。

蝙蝠在家里左冲右突就是出不去,在黑暗中扑愣愣乱窜,吓得我以为真的来了啥妖魔鬼怪,好一顿嚎啕大哭。直到母亲回来,打着油灯找到蝙蝠并撵了出去,这场闹剧才停止。

二是因为蝙蝠出现的时间总是在晚上,大人总是讲这是出来偷吃盐的老鼠变成的,而哥哥总是给我讲吸血蝙蝠的故事。

那时候的电灯基本等于是摆设,没有电的日子是常态,就连大年三十的春节晚会,也总是看得断断续续,家家户户主要是靠火油灯来照明,当然没有什么事是不能随便点灯的,一家人吃饭或者家里孩子做作业都是在院子里天色未暗之前,就着天光全部搞定。

而等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后,大人都会拿着蒲扇和马扎,在门口乘凉,而小孩子会拿着家里制好的大狗皮铺在地上,躺在上面听大人们唠磕。那时候农村人口也多,感觉蝙蝠也多,在黑暗里蹿来蹿去,有时候一伸手不小心就会碰到一只。这时候再来点吸血蝙蝠的故事,真是心惊肉跳啊。

后来才知道原因,那是因为总跟在哥哥的后面当跟屁虫,耽误他和小伙伴们在黑夜里玩捉迷藏了,他故意讲恐怖故事来吓唬我,吸血蝙蝠中国根本就没有,是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才有分布。

农村老人说蝙蝠是老鼠偷盐吃变的,蝙蝠爱吃盐吗?其实这是一种善意的谎言。

第一老鼠是身体表面有毛,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的恒温动物,是动物界啮齿目的哺乳动物。而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

蝙蝠的小眼睛和贼头贼脑的外貌,以及体表有毛的特征,在夜晚出现的时间,确实和老鼠有几分类似,但这是两个物种,相隔十万八千里。

第二蝙蝠的食性相当广泛,包括果实、鱼类、花粉、花蜜、青蛙、昆虫,一般来说,大蝙蝠类一般以果实或花蜜为食,而大多数小蝙蝠类则以捕食昆虫为主, 也就是说蝙蝠根本不吃盐。老鼠的食性很杂,爱吃的东西很多,但最爱吃的是谷物类、瓜子、花生和油炸食品,并不包括食盐,所以老鼠即使吃了盐后仍旧是老鼠,不会变成蝙蝠,这只是传说故事。

第三在过去的困难年代,盐是高贵东西,是农村居家过日子的必备品。农户家里的土鸡下了鸡蛋,从来不舍得吃,攒够5个或10个,就赶紧提到集市上卖掉换成咸盐,家里不吃鸡蛋可以,不吃盐可不行。担心孩子偷吃齁坏身体,或者贪玩打了盐罐,才会有偷吃盐变蝠蝠一说。

我是家在南乡,愿和您唠唠关于农村的点点滴滴,期待您的点赞、关注和转发。

在北方冬天蝙蝠哪去了

我家沧州,夏天晚上出来捉蚊子,白天钻到我家墙缝瓦缝休息,弄的土灰尘经常掉下来,挺讨厌的。冬天藏起来了不出来冬眠。这么丑陋的东西还有人吃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