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那么真实历史上胤礽是个什么样的人?康熙为何不像乾隆一样做太上皇,保证传位万无一失_康熙_雍正_爵位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罗诚 康熙 雍正 爵位

本文目录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那么真实历史上胤礽是个什么样的人
  • 康熙为何不像乾隆一样做太上皇,保证传位万无一失
  • 康熙的儿子老十的爵位为什么比老九的高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那么真实历史上胤礽是个什么样的人

康熙的太子胤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影视剧中把太子胤礽给抹黑的比较厉害,其实历史上的胤礽并非如此,这只是影视剧的艺术作品需要。

因为雍正是历史上正统皇帝,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所以雍正就成为正面典型,而太子胤礽毕竟是最后失败的产物,所以形象比较负面是很正常。

历史上的太子胤礽其实算是文武双全,比较有治国之韬略,在最开始的时候胤礽并非是烂泥扶不上墙,而太子胤礽被废也有着很多因素夹在其中,并不单纯的是胤礽本人的错误,下面分析一下历史上胤礽的能力和胤礽被废的因素。

出身高贵且文武双全的太子胤礽

胤礽血统非常高贵,他的母亲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当年顺治留给康熙的四大辅政大臣之首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本身就是满洲贵族,所以胤礽血统非常纯正高贵。

胤礽的外公是索尼长子一等公噶布喇,也是议政大臣,胤礽的叔外公也就是噶布喇的三弟是康熙朝重臣索额图。

胤礽的母亲家族在清朝政治势力十分强大,所以胤礽自幼就被立为太子。

康熙这个皇帝其实是历史上对家人极为重感情的皇帝,他对每个儿子和女儿都是非常的疼爱,可以说康熙即使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慈父,这其中康熙尤其最为疼爱嫡子胤礽。

而且康熙尤为重视胤礽的教育,从小给他聘请名师指点,在这种优质教育环境下,外加康熙过度的重视胤礽的教育,在愚笨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块烂泥。

所以历史上的胤礽在前期不止不是烂泥还是一位文武双全颇有度量和贤名比较大的好太子。

当然胤礽的好名声主要在一废太子之前,废太子之后,胤礽心态崩了,整个人变化非常大,所以再度被立为太子时,胤礽已经被父亲康熙整治的有些精神失常,越来越乖戾暴躁,所以最终康熙忍无可忍再次把他废除。

在一废太子之前,胤礽处理政务以及监国时期都是非常得心应手,处理的井井有条,也非常符合康熙的想法。

而且在第一次废太子之前,康熙与胤礽父子感情极其深厚,康熙每次外出,都必定要给胤礽写信。

而康熙在40岁罹患疟疾时,外国传教士建议康熙服用金鸡纳霜,太子胤礽非常焦急,多次责怪索额图等大臣粗心大意,索额图等大臣为了表明金鸡纳霜对人体没有害处,当场服用了金鸡纳霜,这样情况下胤礽才敢将金鸡纳霜喂给康熙吃。

在康熙两次亲征葛尔丹之时,正是太子胤礽监国,年仅22岁的胤礽在处理事务上事无巨细都处理的非常稳妥,然后再请示康熙,得到了康熙夸赞。

除了这些康熙还允许太子胤礽与欧洲传教士交往,胤礽在与欧洲传教士交往期间表现出的雍容大度,都让自诩为绅士的欧洲人所折服,至今欧洲历史学者还认为胤礽时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具有大国储君风采的皇储。

从这些情况下都能表明胤礽在太子监国期间的卓越能力、人品性格以及对康熙的孝心上都是做得比较不错,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胤礽这么好,康熙为什么要废了他?

胤礽被废的原因一:他那些野心勃勃的兄弟们在背后毁谤他

上面说过康熙是一位慈父,他对他的儿子们都非常娇惯纵容,而且他对每位儿子教育都很重视,培养他们文韬武略,可以说康熙这些年长的儿子接受的都是最良好的教育,个个都算是文韬武略,文武双全。

康熙把他们的能力培养得非常全面又高强,然后还让他们参与到朝政治国之中,这样一来无疑也助长了他们对皇储之位的野心。

尤其是康熙的庶长子胤禔,这位胤礽同父异母的大哥母系家族也有一定背景,胤禔的外叔公是康熙时期另外一位重臣纳兰明珠。

也正因为明珠与胤禔有这层关系,胤禔在明珠的扶持下,密切的关注着太子胤礽的一举一动,所以胤禔自幼就有夺取皇储之野心。

胤禔专门天天盯着胤礽的过失,人非圣贤孰能不过,胤礽不可能天天不犯错,一旦他做错一点,胤禔就会添油加醋的汇报给康熙。

毕竟胤禔也是康熙的儿子,久而久之康熙与胤礽父子之情再深厚,也架不住另一个儿子在那挑拨。

康熙最大的败笔就是给予了所有儿子们很大的权力,所以让皇子们与太子之间利益矛盾日益加深,这就是没有处理好太子与皇子之间关系。

明朝自明成祖朱棣之后,一直是诸王“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也就是说明朝的皇子们虽然封王,但大多都是富贵闲散王爷,没有权力,不管理朝政,这样一来明朝虽然明立太子,但是不让其他皇子参与政治也杜绝了其他皇子的野心。

而康熙则不一样,康熙是“内襄政本、外领师干”,康熙的本意是想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样把儿子们都栽培好,然后团结在太子之下,发挥“家天下”本能,让他这些儿子们兄弟齐心共同治国。

康熙的本意是想将儿子们培养成帮自己治国的助手,但是他在培养过程中使他们增长了对权力与财富的欲望。这不依康熙帝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皇太子主观意志所决定的。

诸皇子成人之后,赐封世爵,分拨人口,建立府第,设置官署,对内临政,对外领兵。各自所属人员又“各庇护其主”,甚而纠集党羽。

就比如胤礽第一次被废,导火索主要就在于胤禔在陪伴康熙打猎期间,日夜不停地在康熙面前诋毁胤礽,外加胤礽之前过错累积起来,导致康熙彻底爆发,将胤礽废除。

所以康熙对诸子的溺爱,也造成了对太子胤礽被毁的原因之一。

胤礽被废原因二:胤礽本身也存在问题,同时还有父亲康熙的溺爱

胤礽整体来说是合格且能力不错的皇太子,但是这不代表他本身没有问题,他本身也确实存在一定问题。

当然他的问题还在于康熙身上,这真是应了养不教父之过的名言。

因为胤礽出生时其母孝诚仁皇后就因难产而死,所以胤礽幼年时期一直是由康熙亲自抚养,康熙对他是过度的溺爱。

康熙默许索额图等太子近臣给予胤礽规格几乎等同于皇帝的旌旗仪仗和冠服,每年元旦和冬至还有千秋三大节日文武大臣除了要向康熙三跪九叩,还要向胤礽行两跪六叩之礼数。

而且自古以来都是避讳皇帝的名字,到了康熙这连太子的胤礽的名字也要避讳。当康熙察觉到明珠一党对太子威胁很大时,他果断的直接铲除了明珠及其党羽。

这些都使得胤礽越发膨胀,在当时胤礽基本已经等同于副皇帝了,这也让胤礽身边形成了很强的政治势力。

最关键的是康熙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胤礽要求却很放纵,胤礽的东宫每年花销都要比康熙的花销多很多倍,可以说康熙自己勒紧裤腰带,把钱全花给了儿子。

同时康熙还非常的护犊子,在最初的时候不管胤礽犯什么错,康熙都会包容,胤礽犯再大的错误,康熙从来不会认为儿子有错,错的都是儿子身边的人,所以当胤礽犯错后,康熙的做法就是责备太子身边的人,他认为是太子身边的小人教唆了胤礽犯错。

康熙就这么久而久之,到了一废太子那时,已把早年颇有贤名的胤礽一步一步溺爱成了骄横狂暴之人,早年君子气度已荡然无存,变得乖戾暴躁,开始不得人心。

因此胤礽权力越来越大,他本人还逐渐越来越暴戾,身边形成了比较强大的政治势力,所以胤礽的人品越来越让康熙不满,而他的政治势力也越来越让康熙厌恶。

其实造成这些的就是康熙本人,因为他对儿子的过分溺爱造成了他乖戾的性格,同时也给予了他很大的权力。

自古以来太子很少御政,多数都是跟着皇帝父亲学习处理政务,而康熙出于对胤礽的溺爱,极大地让胤礽参与进政治之中,外加康熙对胤礽的过分溺爱,所以导致胤礽御政后形成了朝廷的第二个权力中心,与康熙的皇权相抵触。

康熙爱儿子,也更爱权力,太子在康熙自幼的教导下权力欲已经很强,所以太子过分揽权也威胁到了康熙的皇权,那么权力和儿子康熙选择谁?历史证明康熙还是决定选择了权力。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康熙是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作为父亲他很失败,自古慈母多败儿,到了康熙这则是慈父更败儿。

胤礽其实命很苦,自幼没有母亲,还遇到了一位娇纵他的父亲,所以他从最初品行好度量大的君子变成了乖戾暴躁的小人。

而一废太子之后胤礽的心态就完全崩溃了,当再度被复立以后,胤礽变得以往更加变本加厉,康熙也觉得自责,但是大错已经铸成,无法挽回了。

从太子第二次被废之后,康熙迟迟不立太子,后来很多朝中威望比较高的重臣如王掞等人劝说康熙重新复立胤礽为太子,都可以看出胤礽在当时朝臣心目中还是具有一定的威望和贤名。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胤礽并非一无是处,烂泥扶不上墙,他是康熙教育失败下的产物,康熙为此晚年也是深深自责和后悔,但是又已经没有用了。

所以康熙在临终时一再叮嘱继承人雍正继位后要善待二哥胤礽,而且康熙临终前下的最后一道诏书就是封胤礽长子弘晳为亲王爵位,这都说明了康熙始终都在牵挂着胤礽。

慈父不止败儿,更是毁了儿子一生,所以说康熙和胤礽的事情也告诉我们现代的父母,一味的宠爱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物质财富,最终只能害了他们,让他们变成像胤礽这样的人。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康熙为何不像乾隆一样做太上皇,保证传位万无一失

皇位,这个古代封建王朝最高的权力位置,历来为了争夺这个位置多少人为此送出生命,带着一身血腥登上这个位置。可是,却也有人主动让出,退居二线,做个逍遥的太上皇帝。历史上太上皇自然是有,例如唐高祖李渊、清高宗乾隆等,那么有人就疑问了,圣明如康熙这般,为什么不能像他的孙子乾隆一样退居二线做太上皇呢?今天随着小喵来看看吧。


康熙,清朝“康乾盛世”的奠基者,一生文治武功闪耀史册,也是清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可是他没能够逃脱封建皇帝的噩梦,晚年看着自己的皇子争权夺位互相残杀,形成“九王夺嫡”的局面。那他为什么不主动让位呢?

不是康熙不想做太上皇帝,而是他的儿子们都太能耐了,一个个的都过早参与朝政,一身本事,也只能看着他们去争皇位了。

其实康熙一开始就选好了继承人,那个人就是皇二子胤礽。对于这个儿子,康熙可谓是有点爱屋及乌的色彩,因为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这位康熙皇帝生平最爱的妃子,却天妒红颜早早过世了。为此,康熙更是在胤礽三岁时就将他立为太子。按理说继承人确立了,其它有想法的皇子也应该死心了,可是偏偏这个胤礽越长大越不靠谱,被康熙两次废黜,最终就失去了本应属于他的皇位,真是自己作死。

康熙皇帝

  • 晚年的康熙和晚年的康熙

康熙皇帝本来选好的继承人被废除之后,他那些儿子自然就开始争夺皇位了,这里面主要参与者是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和以皇四子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双方为了那个至高权位而各使手段因为前后涉及康熙的九个儿子,所以史称“九王夺嫡”。

清朝九王夺嫡

那么很多人就有疑问了,康熙这么能耐为什么不阻止?或者干脆直接选一个过的去的传位然后自己逍遥去?其实很难。

首先,康熙晚年已经不像那个擒鳌拜、平三藩的盛世君王了。任何一个君王哪怕一开始多能耐,随着皇位坐久了还有年纪上来,对于朝政和权力把控就会疲软或者力不从心,康熙也是如此,这可以从他后期为求平稳推行柔和政策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晚年的他对于争斗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上自己选定的继承人又亲手废除给他带来了挫败感。

其次,康熙的儿子们都不是吃素的,一个个都有本事着呢。康熙在位六十年,而这些参与夺位的皇子打小便被安排参与政事,例如皇八子胤禩年少就总管内务府。让皇子过早参与政事有好也不好,康熙明显没想到这些长本事的儿子们在太子被废后,大打出手。

所以说,康熙圣明却也避免不了成年皇子的争权,做太上皇根本就不可能。

身为孙子的乾隆,可比自己的爷爷幸运的太多了,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还是全身而退的太上皇帝,真是逍遥又自在。

乾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清朝实际掌权时间最久的皇帝。乾隆在位六十年,然后主动禅位给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可是呢,禅位后的乾隆还做了三年四个月的太上皇,还控制了实权,这就比他爷爷康熙的在位六十一年时间长了。

  • 活得长寿也有好处,至少不会碰到儿子争皇位。

其实乾隆皇帝一开始也像自己的爷爷那样,一早就将皇位继承人选好了,那就是原配皇后富察皇后所生的永琏,可是这个永琏只活了九岁就过世了。后来又将富察皇后的次子永琮立为太子,谁知道这个比他大哥还惨,只活了两岁。遭遇丧子之痛和富察皇后过世给乾隆带来的打击,使得他这一朝自此没有立太子,直到他六十三岁这年,才立了皇十五子永琰为太子。

嘉庆皇帝

那为什么乾隆皇帝没有遭遇他爷爷康熙朝的九王夺嫡的局面,成功传位然后当太上皇去了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乾隆活得太长时间了,长到他的大部分儿子都过世了。

乾隆一生活了八十九岁,育有17个儿子。到乾隆立永琰的时候还有多少个儿子在世呢?只有四个!其他的都在夭亡了,可见长寿也是避免政权争夺的秘密武器呀。那剩下的这四个儿子都是怎么样呢?皇八子永璇酷爱诗书玩乐,又因为腿有残疾,自然就没了争权夺位的前提,也得亏没有争权,他反而成了大清最长寿的王爷,一生活了85岁。还有十一子永璂和十七子永璘,这两位因为在富察皇后过世的时候葬礼上没有悲痛的情绪,被乾隆厌恶,自然就没了考虑的权力,那剩下的,可不就是皇十五子永琰了。

晚年乾隆

结语

康熙一生平三藩,擒鳌拜,收台湾,种种件件,使他成为古今圣明皇帝。可是他遭遇了封建君王逃不开的局面,成年皇子争位,想做太上皇自然是不可能了。至于乾隆,他这个幸运皇帝,活得久,成为太上皇真个就是幸运的紧。

康熙的儿子老十的爵位为什么比老九的高

老十胤䄉的爵位不止比老九胤禟高,他比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的爵位也都要高。康熙的八子胤禩、九子胤禟和十子胤䄉以及十四子胤禵在康熙晚年争夺皇位中是属于一党的人,也就是八爷党。在这四位皇子之中以胤禩为首,但是真正论起爵位来说四人之中却是以老十胤䄉的爵位最高。

在终康熙一朝,这四人封爵分别是胤禩为多罗贝勒、胤禟为固山贝子、胤䄉为多罗敦郡王、胤禵为固山贝子。

而清代的皇室爵位以亲王爵位最高,亲王爵位之下是郡王,而郡王之下则是贝勒,在贝勒之下则是贝子,这四级爵位是清朝最高的四级爵位了,大多是授予皇帝直系亲属,贝子之下就是国公和将军这类相当于外姓大臣公侯这一级别爵位了,国公和将军这些爵位大都是赐封给皇室宗亲的爵位,而贝子则是皇子之中最末一等的爵位了。

所以说单从爵位高低来看八爷党中爵位最高的其实是老十胤䄉,但八爷党都是以胤禩为马首是瞻。下面就来说一说为什么老十胤䄉的爵位要比八爷党中其他人都高呢。

子凭母贵,胤䄉母系家族政治势力十分强大

康熙是一个既看重能力同时也很看重家族出身的皇帝,他在朝廷上用人如此,比如索额图和明珠等既有能力又有家族势力的人都得到重用,而像李光地、陈廷敬这样的汉臣则完全是凭借自身能力获得康熙青睐得到重用。

康熙在政坛上如此用人准则,在自己的儿子中也是这样,康熙的诸子之中有的是母凭子贵,就像老八胤禩。

因为胤禩生母良妃卫氏出身极其低微,但胤禩自幼却十分聪慧,长大之后为人温文儒雅,谦恭有礼,且还能力不凡,在康熙面前的人从康熙的哥哥福全到康熙的重臣如李光地、阿灵阿等人无不对其交口称赞,所以康熙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第一次册封诸子时就册封了年仅17岁的胤禩为多罗贝勒,这一年老四雍正、老五胤祺、老七胤祐这些已成年比胤禩年长的哥哥也不过和他一同被册封为贝勒,胤禩是康熙册封的诸子中年纪最小且是唯一没有年满18岁才封爵的皇子。

要知道康熙曾经定过规矩,皇子必须年满18岁才能册封爵位,康熙是因为胤禩的才能卓越,品行端正对其喜爱非常,自己食言在胤禩未满18岁就册封了他爵位。而胤禩的生母卫氏也在胤禩被册封为贝勒之后不久从没有名号的庶妃被康熙册封为良妃,要知道卫氏当时已经年老色衰,康熙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与她同寝了,所以卫氏之所以能晋封为有名号的妃子就是因为她的儿子胤禩极其优秀卓越,因此胤禩母子是典型的母以子贵。

而胤䄉则与胤禩完全不同,胤䄉是典型的子以母贵,因为胤䄉的生母是康熙颇为宠爱的温僖贵妃钮钴禄氏。

胤䄉的生母钮钴禄氏是出自清朝政治豪门家族遏必隆家族,遏必隆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儿子,他也是顺治临终留给康熙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其家族在清朝政坛影响力非常大。

遏必隆的两个女儿都先后嫁给康熙,大女儿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小女儿就是胤䄉的生母温僖贵妃钮钴禄氏,也就是说胤䄉是遏必隆的外孙子。

胤䄉的生母温僖贵妃还是十分受即是姐夫又是丈夫的康熙宠爱,在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去世后,温僖贵妃成为康熙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妃嫔,以贵妃之名号统摄康熙后宫直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去世,而且温僖贵妃也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位死后得到谥号的贵妃。

所以在康熙诸子之中胤䄉的母系家族出身是仅次于太子胤礽母系家族康熙原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家族的皇子,如果不是胤䄉过于粗莽且不得人心,康熙在两废太子之后都可能会考虑册立胤䄉为太子。

因此说康熙看似比较重视个人能力,他还是更加重视这个人的家族出身以及背后的政治势力,所以胤禩即便再优秀也是贝勒起步,而历史上的胤䄉为人粗莽且性格直爽,在朝廷上下并不得人心,且胤䄉没有太大功绩情况下还能在册封时直接从郡王起步。

胤䄉虽然母系家族出身十分高贵,但他却十分钦佩和敬重胤禟

胤䄉生母温僖贵妃在他11岁时就去世了,康熙可怜胤䄉生母去世太早,因此将他交给了当时康熙最为宠爱的妃子宜妃郭络罗氏抚养。而宜妃郭络罗氏正是皇五子胤祺和皇九子胤禟的生母,所以因为这层关系胤䄉自幼就与胤禟关系比较亲密。

胤禟的生母宜妃郭络罗氏虽然很受康熙宠爱,但是郭络罗氏家族出身并不高,家族是世代包衣佐领,所以在生母的家族地位上胤䄉比胤禟不知道高贵多少。

但即便胤䄉母系家族出身比胤禟母系家族高贵得多,这并不影响胤䄉十分钦佩和敬重胤禟这个人。

历史上的老九胤禟为人聪明豪爽,幼年患重病曾为欧洲传教士所救,因此长大之后胤禟对欧洲传教士十分礼敬,对欧洲文化十分崇慕,胤禟也是康熙诸子中唯一通晓俄语和英语的皇子。

胤禟为人重情重义,待人十分大方豪爽,而且他头脑聪明善于经商,所以出手结交朋友也十分阔绰,最关键的是他结交朋友不分高低贵贱都能倾心结交,胤禟是康熙诸子中最为富庶的皇子,因此他经常利用钱财接济穷苦百姓,所以胤禟在当时康熙诸子中口碑非常好,且还能得民心,也因此康熙比较宠信的欧洲传教士穆景远曾经建议康熙立胤禟为太子。

不过胤禟本人政治野心并不大,他更加敬重老八胤禩,所以他是倾尽全力想帮助老八胤禩继承大统。

胤䄉正是因为钦佩和敬重胤禟的为人性格,所以甘愿被其驱使,而胤禟又十分敬重和佩服胤禩,因此胤䄉也跟着胤禟与胤禩交好,对胤禩马首是瞻,敬重和钦佩胤禩。

再说回爵位的问题,胤禟生母郭络罗氏出身并不高贵,而且胤禟上面还有一个同母哥哥皇五子胤祺。

上面说过胤祺在康熙三十七年就已经和胤禩一同被册封为贝勒了,到了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也就是一废太子之后康熙第二次册封诸子时,在一废太子时胤禩已经失宠于康熙,且被降为闲散宗室圈禁了一段时间,这时之前被册封为贝勒的皇子老四雍正和老老五胤祺被提两级册封为亲王爵位,胤祐也提了一级为郡王爵位,胤禩则被恢复了贝勒爵位,等于没有晋封,而康熙册封儿子一般都是从贝勒起步,胤䄉却上来直接被封为敦郡王,可见康熙对他另眼相待,究其原因也是因其母系家族。

胤禟则因为同母哥哥胤祺已经被册封为恒亲王爵位了,所以康熙得雨露均沾啊,不能显得太偏心,因此胤禟只被册封为了贝子爵位,同样道理在胤禵身上也是如此,胤禵的同母哥哥雍正此时已经被封为雍亲王,所以胤禵也只和胤禟一样被封为了贝子,除了胤禟和胤禵之外,还有就是生母出身低微的老十二胤祹也是和胤禟、胤禵一样被封为固山贝子。

而且胤禟和胤禵被册封为贝子与他们俩直言为胤禩求情也有很大关系。在一废太子时胤禩成为太子人选呼声最高的人,先是大阿哥胤禔在明知失去皇位继承权之后,力保自幼被其生母惠妃抚养长大的胤禩为太子,并向康熙进言说:胤礽所行卑劣,失人心。术士张明德尝相于胤禩必大贵。如诛胤礽,不必父皇出手。

胤禔的意思就是说看相的人都说胤禩有皇帝之相,胤礽失去了人心,请康熙杀了胤礽,如果康熙不忍心,他愿意代劳。

胤禔这一番话直接触怒了康熙,后来又查出胤禔勾结蒙古喇嘛镇魇胤礽还企图收买张明德刺杀胤礽,因此胤禔是把胤禩给坑了,康熙认为胤禩与胤禔勾结并有图谋太子之位的野心,将胤禔褫夺爵位终身圈禁,也把胤禩的爵位削除降为闲散宗室并圈禁起来。

也就是这时胤禟与胤禵认为胤禩是冤枉的,他没有想过收买刺客行刺胤礽,于是胤禟与胤禵带毒药劝谏康熙释放胤禩,康熙当时大发雷霆,当场扇了胤禟两个耳光,抽刀甚至要砍了胤禵,幸亏被五阿哥胤祺及时拦下才作罢。

后来康熙才查明只有胤禔想刺杀胤礽,与胤禩无关,才将胤禩放了出来。也因此之后康熙认为胤禟和胤禵为人能重视兄弟情义十分难得,所以才在第二年册封皇子时将他俩同时封为贝子,否则他们俩很可能终康熙一朝无封。

在康熙朝很多已经成年皇子都没有得到封爵,尤其是那些生母家族出身低微的皇子几乎无封,比如老十三胤祥以及老十七胤礼等皇子都没有获封,他们的封爵都是雍正继位之后才晋封的爵位。

所以说胤䄉是因为生母家族出身极其高贵才子凭母贵获封了郡王爵位,而胤禟和胤禵则是靠着对胤禩的兄弟义气获得了康熙认可和青睐晋封为贝子爵位。但即便胤䄉爵位比胤禟要高,胤䄉也一直是胤禟的小跟班,他十分崇敬这位豪爽仗义且重情重义的哥哥,因此才心甘情愿供其驱使。

因为高贵的出身,所以胤䄉最后的结局也比胤禩和胤禟都好得多

胤䄉因为高贵的出身连最后结局都要比一起胤禩和胤禟好得多。在雍正继位之后,雍正表面上将胤禩晋封为廉亲王,实际是将胤禩架空起来,就为了开始针对胤禩一党进行政治清算。

雍正对胤禩一党的政治清算第一个开刀对象就是胤䄉,在雍正二年(1724年)胤䄉就遭到了雍正的政治清算,被褫夺爵位圈禁起来。

不过胤䄉虽然是第一个被雍正政治清算的八爷党对象,但胤䄉的结局处境却非常不错,这主要是因为胤䄉母系家族政治势力强大,除了这个之外,胤䄉的妻族政治势力也很强盛。

胤䄉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也是努尔哈赤大妃、多尔衮生母阿巴亥家族的后代,家族政治势力对清朝影响也是非常大,而博尔济吉特氏去世之后,胤䄉的继室嫡福晋赫舍里氏那出身更加显赫,是康熙初期首辅大臣索尼的曾孙女,是康熙原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亲侄女,也就是说胤䄉到最后已经集齐了索尼家族和遏必隆家族以及蒙古郡王三大政治势力护体。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对胤䄉也不敢轻举妄动,外加胤䄉为人粗莽,在朝廷之中并不得人心,在政治上对雍正的威胁远不如胤禩和胤禟那么大,因此雍正并没有过分的处置胤䄉。

雍正在最后对八爷党进行政治清算时,给胤禩是定了40条大罪,并且是褫夺爵位,削除宗籍,改恶名为“阿其那”;给胤禟是定了28条大罪,也是褫夺爵位,削除宗籍,改恶名为“塞思黑”;连自己的同母弟弟胤禵都被雍正定了14条大罪,只不过雍正念在胤禵是自己同母弟弟的份上没有将他削除宗籍,只是褫夺了爵位圈禁起来而已。而在胤䄉这雍正只给他定了一个不疼不痒的大不敬和违抗圣旨的罪名,借这个罪名才将他褫夺爵位圈禁起来,可以说这主要是胤䄉背后三大政治势力护体的结果。

而且相比于圈禁的环境,胤䄉都要比胤禩和胤禟好得多,胤禩是被雍正圈禁在特意为其修筑的高墙大院之内,雍正只许供给胤禩冷饭剩菜,生病也没有人照顾,胤禩最终在这种恶劣环境下被折磨致死。

胤禟是从西北前线被雍正派钦差押解回来,押解到保定交由直隶总督李绂看管,雍正明令李绂对待胤禟是:除下贱饮食之外,一切笔、墨、床、帐、书、字、便冰一块,汤一盏都不能给予。当时正值酷暑,墙高房小,胤禟手脚都被戴上镣铐,在拘禁之所经常中暑昏迷,李绂只是派人用冷水将他浇醒。就这么折磨了胤禟一个暑期就咽气了。

胤䄉的圈禁环境待遇则要比胤禩和胤禟好得多,一面圈禁,一面还有人照顾,一日三餐供应的也都非常好,可以说胤䄉除了没自由没政治权利之外日子过的要比普通人好几百倍。

再加上胤䄉的粗莽性格,没心没肺的良好心态顺利的让他把过度操劳的雍正给熬死了,他站到了最后,于是大侄子乾隆继位之后就把这位已健在年龄最大的叔叔放了出来。

胤䄉在乾隆六年(1741年)就因病去世了,享年59岁,乾隆最后以贝子之礼将他厚葬,他也算是寿终正寝安然去世

所以胤䄉也成为参与争夺皇位中下场结局比较好的皇子之一,另外一个参与争夺皇位下场结局还比较好的就是胤禵。

胤禵的好结局在于他是雍正的同母弟弟,念在亲兄弟的面上雍正也会放他一马,而胤䄉能有一个好结局则主要是在于他出身高贵,有三大极强的政治势力护体,所以即便雍正对八爷党进行了极为残酷的政治清算,也没拿他如何。

写在最后

这么看来在古代还是比较讲究出身高低的,连同父的兄弟都会因为母系家族的出身高低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更何况一个好的出身还能让那些恨你的人拿你无可奈何。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