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两点水”的字有哪些?带两点水偏旁的字大多与寒冷有关吗_点水_汉字_两点

本文目录

  • 带“两点水”的字有哪些
  • 带两点水偏旁的字大多与寒冷有关吗
  • 两点水的字有哪些

带“两点水”的字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冷、冰、准、冻、冲、决、次、弱、减、凛、脊、况、冶、冯、凑、凝、率、凌、匀、凋、凄、

带两点水偏旁的字大多与寒冷有关吗

汉字的演进,最初是书画同源的萌生,进而粗放的有意识创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聚落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地互相同化,不断的总结规律,终于在东汉时,先贤许慎写就了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这部著作系统的总结了以前的造字规律,也就是“六书(六种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此时虽然其他几种书体也开始孕育萌发,但主流更官方的用字还是篆书,因为六书理论从篆书中诞生,所以,可以很好地解释篆书,也可以在六书的指导下生产新的文字。

从篆到隶,由隶而楷,这都是有官方背景的文字,但是,隶书和楷书逐渐地在突破六书的限制,因而新的字形下,有些字用六书的理论不好解释。比如“人”字,是个象形字,但是,楷书的“人”字,你还能看出来“人”的形状吗?“期”字和月亮有关,而“肘”却和“肉”字关联,“前”字则和“舟”字相关,这几个字,用六书解释,得回到篆书的源头字形才行。而草书,虽然官方不采用,而民间很受欢迎,这种字体,更是将文字符号化,所谓的符号,就是规定某种符号赋予某个字的对应关系,很难看出六书的痕迹。

现在,我们普遍使用的是简体字,更准确地说,是简体规范字,其中,规范的意味更浓一点。什么是“规范”?就是“规矩的标准”呗!所以,和这种标准规矩对应的汉字,虽然是官方使用的字形,但是和六书发生关联就更松散了一点,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体系,已经不是传统 “六书”理论体系了,而是“部件”造字法体系,比如“车”字,你说它是六书的那种造字方法?它是由草书楷化而来,而草书中,那个符号就代表了“车”字,规范字中,这个“车”字的字形,对应的是一个“符号”。“羟”字,它和“羊”有什么关系吗?它就是两个部件组成的化学用字。

部件不同于偏旁,也不同于部首,而是由若干个汉字都有使用的共同组字单元,比如说“两点组合”,“习”字和“冷”字,都归为部件“两点水”组合,但“习”字和两点水有关系吗?

某一种理论的诞生,往往不是突然的,有一个孕育传承的过程。那么我们就从“点”开始,说一下两点水的相关问题。

在楷书里面,我们说的“正点”,其实是个“右点”,它并不是笔锋向正上方的,而在“大篆(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和甲骨文)”里面它是向正上方的,读作“主”,这个字,并没有“冷”的含义。但是,在文字的演化过程中,出现了“水”字加一点的写法,表示“冰”字,这样,这一点被赋予了特殊含义,造出来一个会意的“氷”字。

在篆书中,冰字是上下摞起来的两个尖角“仌”,并不是两个“人”字,表示寒冷的“冰”字,比如“寒”字,表示人躲在室内,四周塞满了草,但是,屋内还是结了冰。在大篆里,“水”变成了“平面”,表示“冰”,“冰”字是“两横”+“水”字。那么,用三横表示平面不可以吗?也没什么不可以,所以也有三点水的“冰”字。

什么是好的工具?容易取得,方便实用,满足够用的条件就好,文字是工具,也不例外。草书歌诀说,“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那么,“点挑”的组合,表示两点水呢,还是三点水?在实践中并不严格,甚至“空挑”也可表示“水”,行草书的界限也不是截然分明的,所以,行草书的标准模糊,必然会带来字形辨别的误差,如果这种误差并不影响认读,人们就会选一个简单一点的字形,不奇怪吧!所以,许多三点水的字,会在实践中变成两点水,比如“冲、凑”等字,其实,他们的本字是三点水的,到后来,三点水的反而成了异体字!

大家知道,中文,比拼音文字简练许多,为什么?因为拼音文字是前后二维要素的线状结构,而汉字,是前后上下四维要素的网状结构,在理解上,拼音文字的每一个单元是单词,意义单一,而汉字是字,由字而词,理解字词,得联系上下文,这就决定了文意贯通所采用的结构。

在汉字的使用上,同样是点,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含义,比如,“文不加点”,这个″点“是点在竖写的汉字正右方,表示舍去不用,这样就避免了书写面的脏乱。

如果在竖行书写中,表示上面的一个字重复的第二次出现,则简单记作一个“小个”的“二”字,也就是把“二”字符号化了,这个符号化的“二”字,衍生出了两个符号,一个是两点,一个是“々”。两点可以写在行内,也可以节约有点空间,写在行内某个被重复字的右下角。也有人更简略一点,写作一个点,在前人墨迹中也能见到。

在汉字的书写中,为了使书写更连贯一点,往往本笔为下一笔提供一个指向性动作,这样,有些笔画就会变形,比如“提土旁”的末笔,横就会变作“提”。

被省略的一个字,可以简写成一个“二”字,或者两点,这种“偷懒”的做法,也被应用到相同的部件当中,比如“雙”字,左上角的“隹”字被简写做了“二”,异化成了两点水,“棗”字底部,“朿”字被异化成了两点,并被作为 了现在的规范简体字加以使用。

“尽”字,是草书楷化而来,底部的两点,表示“皿墩儿”里面的两竖,跟冷也没什么关系。至于“斗”字,两点是量具“斗”的形状描摹的减省,所以通常把这个字看做不可分割的独体字,上面的两点不归入部件,因为它是顶两点,不是底两点。

字意也是会转化的,比如“冶”字,本来更侧重金属的熔铸成型,烁金跟融冰相类,所以用了个两点水,后来词义演化,成了“熔化”的意思了。词语“陶冶情操”,是不是有固化自己的性情,像烧制陶瓷、熔铸金属,使之成形的意思?冶字在大篆中,顶部是两块金属,下面是火,右旁像一把刀,或者模具一类的器皿,是个会意字,而小篆则变成了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了。有人问,右边不是一个“台”字吗,怎么成了声旁了?这是古今发生了音变所导致的。

两点水的字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列举如下: 一、冷 1.温度低;感觉温度低(跟“热”相对):~水。现在还不算~,雪后才~呢。你~不~? 2.使冷(多指食物):太烫了,~一下再吃。 3.不热情;不温和:~面孔。~言~语。~~地说了声“好吧”。 4.寂静;不热闹:~落。~清清。 5.生僻;少见的:~僻。~字。 6.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货。~门。 7.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箭。~枪。~不防。 8.比喻灰心或失望:心灰意~。看到他严厉的目光,我的心~了半截。 9.姓。 二、冰 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了。 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腿了。 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上。 4.像冰的东西:~片。~糖。干~。 5.姓。 三、准 1.准许:批~。不~迟到或早退。 2.标准:~绳。水~。~则。以此为~。 3.依据;依照:~此办理。 4.准确:瞄~。钟走得不~。他投球很~。 5.一定:我明天~去。他不~能来。任务~能完成。 6.前缀,表示程度上虽不完全够,但可以作为某类事物看待的:~将。~平原。 7.姓。 四、冻 1.(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固:不~港。缸里的水~了。白菜要抢收入窖,不能让它~坏。 2.汤汁等凝结成的半固体:肉~儿。鱼~儿。 3.受冷或感到冷:今天衣服穿少了,真~得慌。 4.机体的组织由于温度过低而受损伤:~害。我的脚~了。 5.姓。 五、决 1.水冲破堤岸;开口子:~口。 2.确定;拿定主意:表~。犹豫不~。 3.确定最后胜负:~赛。~出前三名。 4.副词。一定:~不后退。 5.处(chǔ)死:枪~。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