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李德尚玉 实习生董世捷 马睿北京报道“空气污染可能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重症发生人数、死亡人数存在因果关系。”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阚海东教授在《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报告发布会上表示。
12月26日,由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共同发起,能源基金会支持的《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在线上举办。报告工作组表示,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会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协同治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改善人体健康。
《报告》通过对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与实践、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五方面共20项指标的分析,追踪我国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最新进展,描述空气质量与气候变化的现状及其影响,提出需要补强的薄弱环节和未来的协同路径。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在上述发布会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在此领域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是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要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个协同。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大伟在上述发布会表示,近年来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要统筹大气污染防治和温室气体减排,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协同治理可减轻健康负担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87.5%”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被明确列入《“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
《报告》显示,2021 年全国及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较 2020 年均有所下降,全国 339 个地级以上城市 PM2.5 浓度平均为 30μg/m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2021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 3.8%。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阚海东教授在上述发布会表示,目前国际医学界已形成共识,空气污染可能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重症发生人数、死亡人数存在因果关系。阚海东指出,近几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健康事件时有发生,我们未必要对空气污染与新冠不良结局因果关系进行量化,定性描述空气质量差与新冠不良结局的关系可以成为促使公众更加重视空气污染的抓手和促进点。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2022年度报告召集人雷宇研究员代表报告工作组介绍时指出,空气质量改善的任务仍然非常重,我国PM2.5浓度是世界卫生组织保护人体健康指导值的6倍左右,是欧美整个浓度水平的2-4倍。
雷宇代表报告工作组总结称,协同治理将有助于提高居民健康效益,通过选择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路径,那么一直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整个40年间,可能可以累计避免2900万-5000万例过早死亡案例,整个能源系统生产侧、消费侧对于低碳商品和服务优化选择,都将显著减少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改善人体健康。
他表示,整个“十三五”以来协同治理体系建设、结构转型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人为源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明显减缓,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快速降低,减污降碳协同度正在提升。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呈现持续改善的趋势。但同时,我国污染负荷仍处于高位,大气环境质量在将来还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气候变化应对和大气污染治理,在科学机理、目标指标、治理体系、应对措施、综合效益方面都具有高度的协同潜力,需要持续开展研究,强化协同工作,实现协同效益最大化。
展开全文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年度报告第五工作组召集人宫继成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二者存在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可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暴露层面,比如高温能够促进大气中二次反应的增强,使得颗粒物中产生健康效应的化学组分发生变化;二是对健康影响的机制能起到互相促进作用,比如在极端温度情况下,人体对空气污染易感性可能发生变化,使得人体更加容易受到空气污染暴露的影响。
宫继成认为,现阶段对于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对健康协同影响的认识还在进展中,因此,从健康的角度来考虑二者协同减排并提出可能的减排路径,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符合内部的规律性。
地方应根据自身禀赋推进降污减碳协同
《报告》显示,“双碳”目标下,包括四川、河北在内的共九个代表性省(区、市)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与措施,各地通过淘汰化解落后和过剩产能推动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在内的十多个城市已公布《碳达峰实施方案》,但在制定某些关键指标表现出了一定差异性。以非化石能源消费为例,国家方案中,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5%左右,而各地设定的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则在20%-35%之间。
不同的城市应如何根据自身禀赋推进降污减碳协同,制定切实可行的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方案和合理的能源结构转型目标,成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2022年度报告第二工作组召集人鲁玺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指出,我国在2015年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提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在2020年12月12日的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提出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从减污降碳来看,其实我国2015年提出的自主贡献目标已经是一个巨大承诺,但从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来看,我国可能还需要更加增强自主贡献,因此将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5%左右与我国2035年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更加一致。
鲁玺进一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不同城市提出不同碳达峰路径,符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1是工作意见,N有多个层面,包括2030年前碳达峰方案、各区域、城市、部门的实施方案与政策保障等,是一个比较多维度的综合政策框架。不同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发展阶段等提出不同目标,其实更加符合系统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
对于各城市如何根据自身禀赋推进降污减碳协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需重点关注城市和区域协同,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进降污减碳。朱彤指出,有些地区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潜力较大,如何在发挥自然资源禀赋的前提下,推动其工业、城市以及建筑交通等发展,实现最大优化,并与周边城市、区域实现协同提升,这值得我们思考。
此外,目前各地虽然提出“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重点任务,力争通过推进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等方式实现化石能源消费总量逐步下降,但很少设置具体目标。对此,鲁玺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不同城市电气化水平高低不一,在碳达峰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进度不一样,这与降污减碳很多方面是密切相关的。
鲁玺举例称,比如电气化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一是交通部门,二是建筑部门,未来深度减排也会有工业部门的电气化。鲁玺指出,电气化指标是“诊断式”指标,不是“约束性”指标,虽然有些地区没有直接提出电气化指标,但毫无疑问电气化是落实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趋势。
(实习生赵雅南对本文有贡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