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者手记|董安娜:那个“六一”儿童节,让我难忘_孩子们_孩子_有了

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乡村教育者手记”,为乡村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助力乡村教育先行区建设。

以下是青岛市即墨区潮海第二小学教师董安娜的教育手记:

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有了爱,就有了教育的先机。”

三年前,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向往和对孩子的喜爱,满心欢喜地踏入教育的殿堂,期许在教育实践中探寻教育的真谛。

初夏的校园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煞是好看。驻足窗前,看着窗外嬉戏玩耍的孩子,思绪被一下子带回了去年的“六一”儿童节,勾起了我满满的回忆。

2021年5月份,我参加了青岛市级教师培训。一位教育专家在讲述有关校园节目表演的话题时提到:“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用心用情用爱去为孩子们选择素材、挑选服装、精致装扮,因为对每个孩子来说,获得一等奖带来的喜悦是成年人所理解不了的。”这堂课听完后,我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在学校开展文体活动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都能有所收获。

回到学校,孩子们的节日——“六一”儿童节越来越近,学校组织了“红领巾心向党,阳光下共成长”主题活动。虽然明确参加表演的班级没有奖项名次之分,但我暗表决心要让孩子们过一个有趣隆重且极具纪念意义的儿童节。

六一前,在节目内容选择上,我积极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担心找不到适合二年级孩子们的表演素材,经过分析比较,最终敲定了具有“中国范”的腰鼓表演。表演内容确定下来了,但是该怎么教孩子们表演,可让没有任何艺术细胞的我犯了难。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于是我再一次去求助于忙碌的同事们。他们看到我这般积极而且决心如此之大,都非常热心地帮助我。利用休息时间帮我一帧一帧看网上的视频,细化研究分析腰鼓表演的每一个动作要领并剪辑好了背景音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随后的半个月里,我和孩子们都非常努力。大家齐心协力,目标一致地“有序备战”。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太阳底下……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课余时间,利用一切可用的场地进行反复排练。在我看来,练习敲鼓要挥洒汗水,付出很多的辛苦,是孩子们挑战自我的过程,更是班级凝心聚力的过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一天天的进步中,孩子们的动作越来越整齐,鼓声越来越有节奏。

展开全文

同时,我充分发挥家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家校共同参与的力量,家长们协商买好了腰鼓表演的服装。那段时间里,家长群里的氛围紧张、有序、热闹又充满期待。我隔着手机屏幕仿佛已经看到了家长们翘首以盼的神情。

“六一”儿童节这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我的心情也如飞上云端的小鸟般高兴。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散发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毕竟孩子们是今天的主角。

舞台上的节目表演一个接一个,我在心中默默数着节目场次,何时轮到我们班,心情激动紧张又很是复杂。终于轮到我们班的表演时刻了,台下的我仔细观察着他们的每一个动作细节和走位。大家眼里有光,步调一致,精神抖擞地圆满完成了表演,也收获了观众席热烈的掌声。小演员们又高兴又自豪,大家欢快地一起合影、鼓掌、互相拥抱……

集体演出结束后,我带领孩子们回到教室,按照学校要求,我们班自行安排庆祝活动。为了有足够的空间供孩子们活动,需要挪动桌椅摆出造型,但二年级孩子的领悟力和执行力远没有高年级孩子强。我便带领他们一一摆放到位后,又赶去门卫拿回蛋糕并给每个孩子切好分发,还把我精心准备的礼物送给每个人。孩子们今天真是高兴极了,一边吃着蛋糕,一边和小伙伴们看班级表演的节目。

最后大家兴高采烈地一起合影留念,孩子们全体起立并按照我的指引向中间位置靠拢,以便把大家拍到一张照片里,他们比划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姿势,甚是热闹。有一个孩子,因为手机角度拍不上他座位的镜头,于是我让他站在了旁边同学的身后。看到全体孩子都在镜头里开心地合影,我不停地拍了很多照片。看到照片里孩子人人拍得都很好,我心里比蜜还甜。

当我把满满幸福感的图片分享到了家长群后,家长们纷纷点赞,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太棒了,感谢老师辛勤的付出。我们正沉浸在欢乐之中,突然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打开一看是小宇爸爸打来的。我想一定是家长向我们表示祝贺的。

当我按下接听键时,听到是这位男家长劈头盖脸地质疑,并很生气地说:“老师,怎么照片里面只有我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座位上?是不是老师瞧不起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故意这样孤立排挤我们的孩子?”电话那头是他情绪很激动,并伴有恶语相向,火药味很浓,似乎像是一个一点就着的爆竹。

我第一次接到这样的一个质疑的电话,也是第一次在这个孩子们的节日里,接到这样一个暴跳如雷的电话,我被这个电话打蒙了,真是不知道如何解释他才能消火。

我跟家长解释道:“小宇爸爸,你别生气,听我说,听我说好不好……”

“我不听你解释,告诉你老师,今天的这件事我不能算完,必须向你们学校投诉。我要告诉你们的校长……”他还是火冒三丈的,不听我任何的解释,就是认为我让孩子站在别人后面,就是故意冷落了他的孩子。

这猝不及防的电话和无端的责备,使我大脑一片空白,颇为无奈,哭笑不得的我只好同意他的要求。放下电话,这段时间的忙碌像过电影一样回放在心头。看得见的是一张张欢乐的照片,不为人知的却是多日的精心准备和辛苦付出。忙里忙外,跑上跑下,大汗淋漓……委屈瞬间涌上我的心头。

此时,我已无心午饭午休,飞跑去找到“知心大姐”刘校长,一下子扑倒她怀里,边哭边诉说委屈。

刘校长见我这样,马上安慰我。她亲切地对我说:“教育工作其实靠的是一份良心,咱当老师的尽心尽力让每个孩子茁壮成长就是问心无愧。往往与家长沟通到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要灰心难过,你已经做得很棒了。与家长好好沟通,他们一定会理解我们的。”听了她的开导,我也逐渐变得冷静了许多。

一会儿,孩子妈妈也打来电话了解来龙去脉。孩子妈妈说:“董老师真不好意思,孩子爸爸脾气太差了,我已经说了他一顿。你平时对孩子们的关爱我们都看在眼里,大家都知道你是一个负责的好老师,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接着我耐心地和孩子妈妈沟通了事情的经过。孩子妈妈理解的话语,让我心里多少好受一些。

稍后,孩子父亲也给我发来消息:“不好意思董老师,我刚才太冲动了,误会你了。你是为了孩子都能在镜头里,才让我家孩子站在别人后面的,我没有理解你的好意,对不起董老师,你别生气了!都是我的不对。老师你放心,以后我保证不再发生这样的事了。我家孩子妈把我好一顿批评……”看到孩子爸爸对之前的不冷静行为而表达的歉意,我委屈的心情才彻底释怀了。其实,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在今天这个“六一节”里过得快乐和幸福!再大的委屈我也能承受。

于是,我在手机里回复:“小宇爸爸,你能这样理解我们,我很是欣慰。你也别自责了。没事,以后我们家校继续合作,共同教育孩子。”

我看到孩子爸爸又发来信息:“老师请放心,我们一定好好配合学校工作!”放下电话,此时我的心情好平静。让一切的不愉快,抛到脑后吧!

虽然这个小插曲有些影响心情,但是下午面对孩子们我又充满了爱的动力,给每个人分了饮料,切了西瓜,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充实而又满心欢喜的“六一”儿童节。

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再一次进行教育思考时,我回想起那个“难忘”的儿童节,结合家校沟通实际,我认为当时的我也有很多不足,没有更好的换位思考,完全可以采取更为妥善灵活的方式避免这件事情的发生。本质上反映出自身家校协调联动能力的不足和事前沟通意识的淡化。“水不激不扬,人不激不奋”,作为青年教师,要做好教育经验的积累,不断反思总结,早日成长一名成熟的骨干教师。

回看刚踏上讲台时的我,三年来初心不变,心中对教育真谛的理解也有了初步答案。在我看来的教育真谛,就是以“爱”为源,因材施教,让孩子们茁壮成长,为我们的教育人生增添光彩。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爱,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教育的责任;这种爱,是我们教育者共同的语言。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马上到了,我会和孩子们过一个别样的“六一”儿童节!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