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迪下跪感谢父母,惹哭贾玲:父母的嘴,决定孩子的路_孩子_父母_鼓励

1、

这两天,杨迪在《青春环游记》中的一个片段上了热搜,惹得无数人热泪盈眶。

在节目里,他跪谢自己的父母,感恩他们一路对自己的支持和鼓励。

每当他遭遇质疑、想要退缩的时候,妈妈总是给他信心,鼓励他做得很好,这让他越发地往想做的事情去干。

就算是不苟言笑、不擅长表达的爸爸,也总是暗暗通过妈妈来支持自己。

“你们从来没有阻碍我追逐我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情,而且从来都是鼓励式的教育,让我觉得我真的很优秀。”

这一番话,也让现场的其他人红了眼眶,就连一向嘻哈的贾玲也泪目了。

展开全文

杨迪随后也发布了微博,再次感谢父母对自己从小到大的鼓励与支持。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鼓励中成长,也能像我一样对父母说出‘爸爸妈妈,我的梦想完成了!你们不用担心我,你们要好好过自己的人生’”。

节目播出后,很多网友也开始感触,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

他们有的和杨迪一样幸运,被父母鼓励呵护充满底气长大;

有的却是被父母打压,留下深深的阴影。

都说,父母的嘴,决定孩子的命运。

懂得鼓励的父母,会成就孩子的人生。

而只会打压孩子的父母,可能打掉的就是孩子人生的希望。

2、

父母的鼓励与夸奖,是孩子前行的最大动力

现在杨迪虽然算不上大火,可是综艺邀约不断,主持和演员的事业也风生水起。

《王牌对王牌》、《奔跑吧》等耳熟能详的节目都有他的身影。

可是回顾他的成长成名之路,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子,没有资源没有背景,走到今天,靠的是父母的鼓励。

杨迪从小就喜欢表演,还在上学的时候,就经常把同学带到家里排练小品。

妈妈不仅没有阻止,责骂他耽误学习,还会为大家准备好零食水果。

长大后,杨迪孤身一人闯荡娱乐圈,可是因为长相的限制,受到过很多不公正待遇,就连自己的颁奖也被取消。

就这样,杨迪坚持了下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算在娱乐圈拥有了一席之地。

日本教育家七田真在《情商教育法》一书中说到:

父母的爱和鼓励,会让孩子有勇气面对和挑战不可战胜的困难。

在电影《银河补习班》里,邓超的儿子成绩一直是垫底,从来不被老师看好。

可是邓超一直很坚定地告诉他:“所有人都说你是废物、笨蛋、蠢货,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远不是!”

“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只要你想做,你能做成这个地球上的任何事。”

在别人听来,这也许是世界上最不需要力气的谎言,可是在儿子心里,这是爸爸的信任和鼓励。

所以这些话也像是一束光,照进他心底的黑暗处,他开始重拾信心,找到人生的方向,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父母的鼓励,是孩子前进的最大动力,让他们不断发挥自身潜力。

有时候,甚至可以改变孩子的人生走向。

在一次考试的时候,他偶然考了不错的成绩,妈妈很高兴地对他说:

“南山,你还是行的啊!”

父母的鼓励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有多重要呢?

只有得到过鼓励的孩子,才能拥有不断尝试的勇气,不再惧怕挑战;

而鼓励也是孩子建立自信的关键,让孩子坚定脚下的路,越挫越勇;

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鼓励会让孩子认可自己的价值,并激发内心的动力,更加从容面对未来。

3、

糟糕的父母,都是孩子的“差评师”

和幸运的杨迪不同,舒淇是在母亲的打压式教育中长大的。

前两天,舒淇在纪录片《时代我》中提到童年,回忆里竟只有妈妈对她无穷无尽的虐待和谩骂。

舒淇说,妈妈从没有夸过她好看,总是攻击她嘴大。

她十五六岁离家出走,半个月后带着满身伤痕回来,等待她的不是嘘寒问暖,而是妈妈的破口大骂。

在母亲的嘲讽和打击中长大的舒淇,从小就极其敏感自卑。

后来她去香港工作,江湖人称“大小姐”。

因为她害怕被欺负,所以总虚张声势,让自己装出一副不好惹的样子。

她拍电影《最好的时光》时,甚至一度患上严重的抑郁症,整晚睡不着。

只因为角色的某些经历,让她又想起了自己阴暗的童年。

长大后她才明白,小时候家里穷,妈妈也苦闷,才习惯性地通过打压她来宣泄情绪。

如今她虽然成功了,也能谅解了,但是这份伤害却深深地烙在了她的生命里。

即使拿了影后,被许多人羡慕和喜欢,她也常常觉得,自己还是当年那个不被妈妈疼爱的小女孩。

糟糕的父母,总是打击孩子,对孩子说:

“你不行”、“你不够好”、“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无论孩子多努力,都很难换来父母一句真心的夸赞。

有的父母希望借此让孩子保持谦虚,不骄傲。

也有的父母纯粹是因为自己工作不顺心,对生活不满,把负面情绪倾倒在孩子身上。

这都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认知,让孩子越来越不自信,对未来悲观,在遇到挫折时更容易崩溃。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说过,一个人在面对挫折时,通常有两种心态:

一种是固定心态,即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是恒定的,任何困难都是对自己的挑战,如果失败了,就说明自己的能力有问题。

而在父母的打击下长大的孩子,往往是第一种。

遇到困难,他们极易陷入自我怀疑,或许只是芝麻大的小事,但他们却会不断放大。

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差劲儿,难怪不被认可,不被爱,甚至对未来的人生失去信心。

4、

父母的能量,决定孩子人生的质量

鼓励孩子很重要,但是鼓励的方式方法更重要。

无论孩子做什么,一味地夸奖孩子“你最棒”、“你好厉害”,只会适得其反。

因为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你在敷衍他。

鼓励孩子的正确做法是,既要提供智慧支持,也要给予情绪安慰。

孩子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时,常常会因为怎么也做不好感到泄气,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

这时候,父母要教孩子方法。

比如第一次骑单车该如何掌握平衡,第一次游泳应该如何换气,复杂的数学题该如何作答,写不出作文的时候可以从哪些方面下笔……

耐心地陪着孩子,一起摸索技巧,慢慢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孩子才更容易坚持。

而孩子一旦有了小小的进步,父母就应该及时鼓励,对他的努力表示认可。

夸奖也应该落到实处,肯定孩子具体的品行和努力,比如“你刚刚摔倒了也能够迅速爬起来,没有轻易放弃,真是太棒啦”。

不要担心你的「鼓励」会让孩子骄傲,孩子不断累积起来的自信心,能驱使孩子迎接更多的挑战,遇见更好的自己。

相反,如果你吝啬鼓励,孩子可能一辈子在卑微地追求父母认可。

为人父母最大的希望,不就是孩子可以抬起头、挺起胸,站在阳光下,无论何时都愿意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值得。

为什么「鼓励」对于孩子有这么大的魔力?

很重要的原因是,愿意鼓励孩子的父母,往往自身也是快乐、积极、心胸开阔又充满能量的人。

就像杨迪的妈妈,也是出了名的快乐妈妈,很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为家人带去欢声笑语。

杨迪把视频传到网上,网友们也被杨妈妈的快乐感染,跟着笑出眼泪。

处在这样家庭氛围中的孩子,想不快乐都难。

与此同时,杨迪妈妈也是个很乐观的人,这份对于人生的从容洒脱,也传递给了孩子。

杨迪说:“我妈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人生没什么可愁的,凡事都有办法,都有路。”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

“你和孩子的关系,就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如果你不喜欢你自己,你也很难喜欢你的孩子。”

只有爱自己、爱生活,用一颗乐观的心面对一切挫折,始终笑对人生的父母,才会养出同样自信、乐观、阳光成长的孩子。

快乐的父母,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