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做好哪些方面的问题)_孩子_父母_家庭教育

本文目录

  •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做好哪些方面的问题
  • 爸爸妈妈如何落地家庭教育
  • 现在家庭教育需要父母怎么做比较好,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做好哪些方面的问题

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一时半会也讲不清楚,我只能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说一些原则性的提纲类的建议,供您参考吧,希望能有点用处。

1) 孩子有话对你说时,不管你多忙也要耐心倾听。

2) 激励孩子学习做事,以精神鼓励为主,少用金钱、物质奖励。

3) 当别人指出孩子的缺点时,不护短。

4) 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尽力了就可以了。

5) 做人习惯的核心是拥有爱心,而没有孝心的孩子很难有爱心,没有爱心的人很难与别人相处,也就难以成功。

6) 从长远看,要使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根本的是要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7) 对子女来说,爸爸一次行动上的示范,往往胜过上百次空洞的说教。

8) 家庭气氛和睦、常有笑声的家庭中的孩子,智商都比不和睦家庭的孩子要高。

9) 一百年以后的今天,你现在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赚多少钱,都变得无关紧要。而有关紧要的,是你如何教育孩子。

10) 如果孩子取得了一些进步,家长要不失时机地对他做些表扬,说这些话不用花费一分钱,却帮助孩子树立起了无比强大的自信心——有自信的孩子才懂得自尊,有自尊的孩子才懂得自强,而自强的孩子才有可能自立。

11) 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正确引导,不要对孩子不闻不问或放任自流。

12) 交往圈决定人的品质高低和发展方向,让孩子多与积极向上的人交朋友。

13) 遇事要与孩子多商量、多交流,要为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14) 孩子的学习成绩出现波动时,不要埋怨指责,要以鼓励为主,想办法为主,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落实行动,关键是下一步怎么办?

15) 告诉你的孩子,结果并不重要,尽力而为就可以了。

16) 尽力给孩子安排一个安静、独立的学习空间,减少干扰。

17) 家长要给孩子做出榜样,比如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坐下来看看书、读读报纸,这本身对孩子学习就是一个影响。

18) 怎样和孩子交朋友?倾听孩子的诉说;欣赏孩子的进步;和孩子心理换位;与孩子讨论问题。

19) 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

20) 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再见”等等。

21)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不要因为孩子文化课成绩考得不好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22) 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

23) 支持和配合老师的工作,在孩子面前树立老师的威信。

24) 禁止孩子上网玩游戏,初中阶段不提倡给孩子配手机,因为网络、手机直接分散孩子学习的注意力。

25) 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6) 教育孩子要有感恩意识。会感谢人的学生心理素质好,心态平和,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自己成功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27) 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与孩子算陈年老账。

28) 每个孩子都是要面子的,都有想成为好孩子的愿望,都想得到尊重、赏识、掌声和认可。

29) 勿无微不至关怀,让孩子随年龄增长,逐渐学会自理生活,如穿衣、叠被、洗手帕、拖地板,做些简单家务劳动,有利于责任心的养成。

30) 对孩子追求知识、发展智力产生影响的首先不是家长的学历、文凭,而是家长对文化的态度,家长是否求知若渴,是否重视学习。

31) 在孩子失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给孩子具体地分析原因,肯定孩子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不错的,至少在父母眼里是如此。

32) 在家中禁止孩子说粗话、骂人话,提倡使用你好、谢谢、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让礼貌语言形成习惯,成为素质,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立足社会。

33) 教育要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达到学校和家庭教育高度的一致性,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家长也要有良好的育人素养。

34) 父母对自己的双亲要孝敬有加,让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同时父母也是他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35) 现代家庭教育要把培养两代人的美好品德与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36) 进取心只能来自成功的体验。如果孩子总比不过别人,也要让他经常有超越自我的成功体验。比如,原来不及格,现在考70分了,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37) 有目标不一定高效,但没有目标肯定低效。让孩子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合适的目标,比什么都重要。

38)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逼出来的。对孩子的教育要注意艺术,七分优点,三分不足,你的话就容易被孩子接受。

39) 别让晚饭时间被电视毁了。享受济济一桌的家庭生活,分享当天的经历,分享未来的计划,把晚餐时分作为滋养你身体、精神和意志的时间。一定要关掉电视!

40) 孩子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基础和兴趣,更取决于理想和目标。有目标才会有主动,有主动才会有效率,有效率才会有效果。

41) 不给孩子太多的物质享受,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阳光的心态、快乐的人生更为重要。

42) 不在别人面前数落孩子,任何时候都对孩子满怀希望、给予期待!

43) 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爸爸妈妈如何落地家庭教育

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和后天的生活环境共同决定的,所以,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家长们请在遗传基因和孩子的生活环境两方面下功夫。既然已经做了爸爸妈妈,遗传基因已经确定,那么只需要做好以下四点即可:

一、夫妻和谐恩爱,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营造安全的家庭环境;

和谐恩爱的夫妻关系对家庭教育起着核心作用;父亲母亲的恩爱会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成长小环境,孩子在这个小环境里会有一种安全感,由此衍生出自信心和对生活的热爱。温馨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很乐观、豁达、积极向上,走入人生的良性循环。

相反,父母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会给孩子不安全感,由此衍生出自卑心和对生活的恐惧。不和谐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小孩会很悲观、对人苛刻、不敢上进或不愿上进,走入人生的恶性循环。

有孩子的夫妻,不要吵架打架、更不要离婚,那是对孩子身心的摧残。

二、创造出中等规模的物质基础,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中等规模的物质基础是指周围人都有的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不可缺乏到不能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那会让孩子很自卑、卑微;

物质基础也不可富足到给孩子奢侈的物质条件,那会让孩子很自负、傲慢;

物质上够用就好。

很多家长一生拼命为孩子攒钱,企图给孩子超越必须的物质条件甚至奢侈的生活,让孩子过上他们眼中的“幸福生活”。这样的家长是在害孩子、是在毁孩子,因为这是在把孩子往废物的方向培养。

三、父母做好榜样作用,给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个良好的身教;

孩子的基因来自父母。孩子最喜欢模仿父母,父母也最能影响孩子。好榜样的父母,不用教,孩子会自然向好;坏榜样的父母,不用教,孩子会自然学坏。

一万句言传不如一个良好的身教。与其费心费力教育孩子,不如尽心尽力做好自己。

很多父母自己不学好,却要求孩子学好,这是不可能的;

好榜样的父母是勤劳正直、善良俭朴的;好榜样的父母是富有爱心与同情心的,爱国、爱社会、爱家庭、爱生活,平等待人。

四、陪伴孩子成长、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他是新鲜的,所以他很好奇;这个世界对他又是未知的,所以他很害怕。孩子对世界的无知使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害怕情绪,只有父母的陪伴才能满足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抑制对世界的害怕情绪。当孩子好奇心起时,当孩子害怕情绪出现时,孩子第一时间会求助父母。如果父母在身边,孩子的好奇心会增加,害怕情绪会被抑制;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害怕情绪会增加,好奇心会受到抑制。

很多父母们忙于工作,忙于事业,忙于为孩子攒下千万家产;而孩子内心深处最渴望得到满足的需求是父母的陪伴。

与其给孩子金钱,不如给孩子时间。

父母给不了孩子整个世界,健康成长的孩子自会创造出属于他的天地。而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的世界很孤独很无助。

家长们做好了这四点加上良好的基因遗传,就是做好了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必将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孩子。

举个实例:2019年高考成绩出炉,某省有个孩子以全省第三的成绩考入清华;记者去采访孩子父亲,孩子父亲在菜场卖玉米。他承包了20亩地种玉米,天天在菜场卖自家种的玉米。记者问他平时管孩子学习吗?他说从来没管过;孩子也从来不需要管,也没上过任何课外辅导班。

就这么一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朴实农民,培养出了一个考入清华的儿子。为什么呢?夫妻感情好,老两口都勤劳善良,家里基本开支没问题。

懂了吗?家庭教育其实很简单,只是大多数人迷失了自己而已。

现在家庭教育需要父母怎么做比较好,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一、教育孩子要心平气和

看似简单,然而要做到这点却非常困难。大人们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早已身心俱疲,面对事事不听,百般抗拒的孩子们,多数家长会忍不住“棍棒伺候”这一棍子下去,等于宣告这次教育的失败。孩子会因为害怕被迫遵从父母旨意,但是害怕和明白道理对于教育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即使很难心平气和对待淘气的孩子,家长们也要忍耐,时刻保持正能量!在孩子面前也不要叹气抱怨,不能有一丝负面情绪,否则孩子敏感的内心会遭受巨大的影响。

二、一定要给孩子立规矩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能为了让孩子高兴就任由其毫无底线的肆意妄为,要什么给什么。应该让孩子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家长不能阻止孩子玩游戏,但是可以给他规定使用手机的时间;晚上做作业时不能把房间内关上;平时吃完饭也要让孩子帮助大人收拾碗碟,周末帮助家里大扫除等等,通过这些小事逐渐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一旦立好了规矩,大人们要共同履行,千万不能母亲严格而父亲无所谓,这样孩子会不停地找父亲满足自己的需求,习惯无法养成,规矩也就不攻自破了。

三、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修养、足不出户便能够领略名山大川。对于孩子而言,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通过读书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加知识、锻炼语言和写作能力、还有助于人格熏陶,树立远大理想等诸多好处。从小让孩子坚持每天读1小时书,写一篇读书心得,长期下去,孩子的收获将是一生的。

四、适当给予鼓励

“好孩子实在掌声中长大的”。孩子的自尊心非常强,他们之所以要取得一个好成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要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夸奖,以及同学们羡慕之情。大部分孩子都喜欢争强好胜,考试成绩是显示个人能力最直接体现。有些成绩好的孩子更愿意上辅导班,不仅为了完善知识结构,还能够在辅导班中享受鹤立鸡群的感觉。所以,教育孩子应该多鼓励,少批评,家长必须要正确引导,让孩子越来越有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只要愿意学习,成绩一定能够提高,给家庭教育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父母榜样的力量

俞敏洪在一次讲座上说道“妈妈的素质决定孩子的一生”。因为中国90%以上的家庭都是母亲带孩子,孩子和母亲接触的时间最多,也最容易受其影响。虽然不能说好妈妈就一定能带出好孩子,但可以肯定的是,妈妈没当好,孩子一定不好。当然,家庭教育中并不是只有母亲一人,只有妈妈的单亲家庭,孩子的性格同样会扭曲。孩子能够从母亲那里学会关心和照顾别人,懂得什么是善良;而从父亲那里学会坚强、勇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缺一不可,想教育好孩子,父母一定要共同努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