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说 | 正教育之风,铸教师之魂①_学生_老师_迟到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之风 教师 教育 学生 老师 迟到

师德师风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心平气和地、认真地和实事求是的指导

才是教导技术的应有外部表现

而不应当是专横、愤怒、叫喊、央告、恳求”

这句话说的很精辟,值得每一位老师深刻反思

职校的孩子大多思想新奇活跃、性格不拘一格

与他们“斗智斗勇”的过程

很多新老师会感觉“力不从心”

甚至“抓狂失控”

展开全文

每一个深夜emo

都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其实

教育对教师来说永远都是

“痛并快乐”

抓狂是常态,失控不可取

师德师风建设

就是为每一位老师修炼“内功”提供方式方法

公共基础(课)部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

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心得体会

接下来将从

认清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认清问题的本质

学会调控情绪、做一个有爱的老师

这四个方面

结合优秀案例

来简单谈一谈符合师德师风的行为该如何去做

共 勉

1. 认清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我们教师就是具体实施这一任务的执行者。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除了传授本学科的知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正如我们的管理理念一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先做到”。这句话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在具体工作中真正的去落实。作为老师,我们要时时刻刻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唤醒学生心底的真善美,而不是激发学生心底的假恶丑,去让它生根发芽、滋生蔓延。我们要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希望每位老师都可以把“为人师表”四个字谨记于心,时刻不忘师德师风的各项要求,做一位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周连强老师的故事

老师应该成为学生求学路上的白月光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记得有一次看早读,7点10分开始,7点09才匆匆忙忙踩铃进入教室,大口喘着气,说道:“还好,还好,没迟到。”这个时候,班里一个班委说到:“老师,学生会7点05抓迟到,学生7点05以后就算迟到。”是啊,7点05算迟到,并没有算到班主任身上,学生会也不会“抓”班主任。这个时候身为班主任的我,可以选择揣着明白装糊涂,也可以说事先不知道7点05抓迟到,下不为例,想来,学生也不会说什么。

不过,一想到对学生迟到的处理,我选择接受自己迟到,并当众宣布。我说身为班主任迟到,应该重罚,我决定,交50元班费。后来班费的账单上就多了一笔钱,备注班主任迟到罚款。

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先做到。这是学校的管理理念。我在内心很认同这句话。子路问孔子管理之道,孔子答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说,孔老夫子的管理理念和学校理念本质是一样的。

很多老师,管理学生容易出现铁锤砸蝴蝶的情况,费力不讨好。大道至简,有些老师并未专修过管理课程,却深懂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学生对于老师也更加尊敬信服。

学生是求学路上的赶路者,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白月光,给学生以方向,以光亮。

2. 认清问题的本质

处理学生问题,是针对问题,而不是针对学生个体,是帮助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不是解决产生问题的学生,所以我们要转变这个想法。如果每天走进教室,看着这个不顺眼,瞅着那个也来气,看不见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发现学生身上的缺点时,就全面否定他,这是不对的,是我们的心态和思想出现了偏差,需进行调整。要知道学生犯错很正常,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阳海华老师曾在培训中心说过“学生犯的每一个错误都是一个教育契机,关键是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在任何时候认清问题的本质,并妥善的采取措施。

孙磊老师的故事

对症下药才是破解之道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情绪控制能力不强,情绪波动较大,偶尔会出现各种违纪现象。但对于学生的错误,我采取的态度并不是因为某个错误否定学生,而是只针对问题,找到本质,提出解决办法,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误区。

从问题的本质入手

曾经有一个学生,因为头发太长,不符合学校要求,却拒绝剪短。我找到他,聊起了这件事,给他做了如下的分析。

第一,从他的语言中,我能感受到他也意识到他头发很长,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打理;

第二,他很怕突然剪短后,身边的朋友会嘲笑他;

第三,他处于自己的生活惯性中,不想要改变。

我给出的建议:

第一,新的发型,会解决他目前长发给他带来的生活上的烦恼;

第二,把头发剪短,本质原因并不是你自己想尝试新造型,而是要遵守学校规则,从这角度入手,别人不会嘲笑你;

第三,勇于尝试新事物,新事物会给自己不一样的心情,这是一种新的人生经历。

学生听了我的话,当天就欣然的将长发剪短,并发信息给我说,短发很舒服,运动起来也方便多了。

很多时候,学生之所以会产生问题,是因为没有人帮助解开心里的结。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做,从引领他们的思想入手,逐步改变他们的行为。

“教育上的错误,较之别的错误更不可赦免

教育上的错误与配错了药方一样

开始搞错了,绝不能借助第二次或第三次去弥补

它们将携带根深蒂固的污点

通过人生的各个道口及车站”

我们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学生问题处理过程中

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不说狠话、气话、不负责任的话

不做蠢事、错事、让自己后悔的事

改变才是教育、影响才是教育、唤醒才是教育

打骂、体罚不是教育

我们要汲取教训

要更多地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要眼中有光、心中有爱

真正的看见每一个学生

真正地做学生生命中的引路人

(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