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海站在灵车上,用手指着邻居赵香兰:你要点儿脸吧,我爸是不会再想看见你的,你来了反倒是给他添堵。
赵香兰拄着拐棍儿,哭丧着道:孩子啊!你就让我送他一程吧,要不然我的良心上怎么能好过的,怎么能好过呀。
王长海哼了一声道:你好过,凭啥啊,为什么要让你好过呀,就应该让你这样的人遭报应。
王长海放完了狠话之后,灵车出发了,东北王家赫赫有名,王长海的父亲在当地出了名的大善人,他收的徒弟,个顶个得厉害,都是出了名的角色。
王老爷子木工出身,年轻的时候,见孩子们不喜欢读书,没事儿的时候,就会带上几个孩子和他学习木工手艺。
这些孩子慢慢地就可以帮家中制作一些简单的桌椅板凳,和王老爷子的学徒,都是和王老爷子同桌一起吃饭的,这是那个年代小子辈分不敢想的,王老爷子还不忘往这这些学徒碗里不断的夹着肉。
有的时候,王长海听到村里人说:你看见没,王老爷子收学徒呢,这老头真是倔驴,自己儿子不教,非得收学徒,不知道玩啥心机。
展开全文
另一位妇女说:咋,你还惦记把你儿子送去啊,那估计你得送点礼啊,别到时候本事没有到,把孩子青春耽误了。
王长海气冲冲地跑回家中,找到自己的父亲:你说,你是不是在外面收别人好处了。
王老爷子一愣,抬头看了一眼儿子王长海:我的事,你少管。
王长海和王老爷子在院子里吵吵了起来,吵闹声很大,惊动村里人前来围观,就在这时,邻居李奶奶领着自己的儿子前来拜师。
按理来说,邻居李奶奶的儿子有些残疾,村子的孩子们见到李奶奶的儿子都躲得远远的,王老爷子当时也和李奶奶说:不是我不收他,而是这活他学会了也干不了。
没过几天村子里就流言蜚语,哪有王老爷子这样的,自己的儿子都不给买吃的,就给别人家孩子买。
王长海长大结婚后,还要在农村靠种地来养家糊口,父亲的徒弟们都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木匠,不但收入可观,还在县城置办了楼房。
王长海开始内心有一点不舒服,每次父亲的徒弟来家中串门走后,王长海都会和父亲拌嘴。
王老爷子却笑着说:你要是和他们一样了,你还能留在农村陪我吗?你啊,当初我让你好好学习,你可是没有听,现在反倒怪起我来了。
王长海被父亲的三言两句说得哑口无言,可是邻居李奶奶却对王老爷子心生憎恨,原因就是她的残疾儿子,至今还在农村当跑腿的呢。
没有人保媒,这是当年农村最羞耻的事情,不亚于搞男女关系,方圆十里无人不晓,真可谓是人言可畏为,吐沫淹没了李奶奶这为母亲的心。
李奶奶对王老爷子越发不满,经常往王家院子泼脏水,见到老王爷子就阴一句、阳一句地说着风凉话。
让坐在房后背阴凉的老王爷子都不敢出门了,不出屋的老王爷子,李奶奶也不会饶恕,追到家里去说三道四,气的老王爷子躺在炕上几天没有下炕。
老王爷子不下炕后,李奶奶还带着残疾儿子假惺惺地去看望,这下把老王爷子气个倒仰。
所以,才导致刚开头的那一幕,虽说老王爷子去世和李奶奶没有一丝关系,但毕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系。
王老爷子出殡当天,村子里来了几辆轿车,从车上下来几个徒弟,走到一辆七手的夏利车前,搀扶着一位残疾人下了车,进院后,这位残疾人就放声痛哭,然后伸出右胳膊:师傅啊,师傅,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没有勇气来见您,您当年教我的手艺,我现在也没有办法继续了,要是当初听您的话,我也不至于断手、断腿。
站在一旁的其他徒弟也都撸起了袖子、挽起了裤腿子,各个身上都有伤。
当年,那个年代确实学木匠要付出很多,从葬礼离开的乡亲开始对李奶奶说出了所见所闻。
李奶奶不信,也去了院子一探究竟,不料被王长海大声呵斥道:你要点儿脸吧,我爸是不会再想看见你的,你来了反倒是给他添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