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周佩文 实习生马含章 3月18日,由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与设计教育发展联盟主办的“中外书写文化与美术交流国际论坛”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举办。
“中外书写文化与美术交流国际论坛”海报。
本次论坛的学术召集人,意大利著名汉学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毕罗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透露:“这是我来广州美术学院任职以后作为召集人负责的第一场学术论坛。”据介绍,2022年8月,入选中国国家级人才的毕罗教授负责的中外书写文化与美术交流研究中心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成立,主旨之一是促进学术研究、社会活动的国际交流。“我这次分享的题目是《中国书法的世界意义》。中国书法的域外传播范围,大体都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几个国家。因为中国书法的基础来源于使用文字的具体需要,与汉字文化紧密相关。其实,从书法经典作品的具体艺术含量来看,书法与其他世界艺术一样,都能够让实践者与观赏者从中获得审美享受。我对书法的世界审美意义做出初步探讨,以期指出书法对外传播的可行之路。”
意大利著名汉学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毕罗。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时也是“中外书写文化与美术交流”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史睿先生则对南都记者说,书写文化是书法史研究的重要基础课题,从书写文化着手,能够追溯书法史的上名家书法样式的来龙去脉,从名家名作式的书法史叙事变得更为完整和生动。“二十世纪以来,简牍、帛书、写本书迹大量出土,加之石刻书迹数量的激增,使研究者有了观察不同时代、不同媒材、不同地域、不同主体的书写形态之可能,展现出书写演变的全貌。书法艺术必然从书写的土壤实践的土壤中产生,忽视书写的研究,势必将书法艺术从其土壤中剥离,很难抓住书法演变的内在原理,也难以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此外,书写文化还能为书籍史、文献学等学科提供有力支持,具有多学科意义。广州美术学院此次召开‘中外书写文化与美术交流国际论坛’势必将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壮大,并实现跨文化书写文化的比较研究。”
据了解,本次论坛包含书写文化分论坛、美术交流分论坛、圆桌讨论环节,来自中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国家的知名学者,就“中外书写文化与美术交流”话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对话与交流,充分发掘和弘扬世界书写文化的艺术价值,以比较和互动的方法探索书法以及其他美术的价值和文化渊源。
在众多知名学者提交的论文中,汉学家们提出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日本汉学家增田知之《从“伪刻法帖”的盛行来看清代法帖的“变容”的一部分》尝试从“伪刻法帖”这一现象出发,对形成碑学兴盛土壤的主要原因的清代法帖的“变容”略做探讨;日本汉学家野田悟《从〈篆隷万象名义〉看空海的古唐篆思想》试图解答空海《万象名义》为什么是以悬针篆来书写,而不是用李阳冰那样的玉筯篆呢?这其中是否与空海对于篆书的某种看法和思想有关?等问题;伊朗汉学家纳思霖·达斯坦《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因素——以〈史集〉和〈列王纪〉为中心》指出,综合考察伊朗艺术史中绘画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以及现存各种书籍和现存的插图手抄本,可以发现中国绘画对伊朗细密画产生的影响包括两个重要的阶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