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微信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今日头条号恭祝所有关注、支持我们的亲人朋友们:中秋佳节快乐,阖家团圆幸福!
前些日本公众号编发了《消失的城市记忆,海员俱乐部、海员剧场、友谊商店》一文,勾起了很多老青岛曾经难忘的回忆。在文末的留言中,部分读者朋友同时展开了对于大港客运站,尤其是青岛至上海间的客轮航线的一些点滴回忆,重新编辑整理了这段值得纪念的历史,与大家再次分享。
许多老青岛记忆中,或许的永远少不了大港客运站曾经“呜呜”的汽笛声,少不了轮船开启时那腾起的阵阵浓烟,还有那空气中不时弥漫着的柴油气味。当轮船与码头间那上客的搭板缓缓固定时,岸上的乘客就迫不及待地奔向船舱,尤其是舍不得买卧铺船票的人们,都盼着能赶紧找到一个稍微舒适点的座位以便途中休息。那时,“挤轮船”是很多人记忆中难以忘却的一种体验。
解放初期的青岛港客运码头
1950年7月18日,招商局恢复青沪航线。1952年,在大港入口处建青岛客运站。因为当时青岛没有专门的客运码头,青沪之间也没有专门的客运航线,客运站离码头1000米左右,很不方便。人们上船需要从货运码头堆放的货物中穿行。
展开全文
当年的“民主号”客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较于火车,费用低廉的客轮就成了人们出行上海、大连等地,走南闯北的主要首选交通工具。
六十年代,上海到青岛“工农兵5号轮”船票
七十年代,上海到青岛“工农兵4号轮”船票
建国后执行青岛至上海海上客运航线的主要是“民主”号和“工农兵”号客轮,那时的轮船包括码头还是较为简陋的,就如同青岛港与上海对接的公平路码头一样。客轮通常分为一等至五等舱,大部分出行的人基本都是选择四、五等舱的常客。
“扁担劳模”杨怀远与身后的“民主5号”轮船
当年“小扁担”精神在全国广泛传播,它的创造者杨怀远感动了无数人,“小扁担”精神也成为当时“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
1960年,杨怀远从部队转业到上海海运局。不久后,他被安排到客轮上,成为一名服务员,开启了海上“服务之旅”,这也成为“小扁担”精神的起点。杨怀远工作的轮船就是往返于上海、青岛之间的“民主5号”。
六十年代上海轮船公司上海至青岛三等船票
青岛港客运站旧影(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1973年,青岛港码头进行总体改造,建成2个7500吨级的客运专用泊位,结束了青岛港没有客运泊位的历史。
1975年4月29日,和六号码头总体改造配套的客运站开工建设,1976年12月25日竣工。客运站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包括一楼、二楼候船厅、售票厅、行李房、站前广场等,可同时容纳2000人候船。
青岛港客运站旧影
1977年10月1日,新建的青岛港客运站投入营运,同时开通青岛至上海等多条航线。此后的数十年里,青岛港客运站一直是旅客进出青岛市的主要通道之一。客运站也成为青岛市通往上海、大连、广州及日本(下关市)、韩国等国的客运大楼。
海上并行的“长锦号”、“长绣号”
七十年代“长更号”客轮上留影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愈见老化的“民主”号和“工农兵”号客轮逐渐被淘汰,青岛至上海之间投入运营了当时新中国以来最豪华、最现代化的客轮“长”字号。长征、长锦、长绣、长山、长河、长自、长力、长更、长生,乃至长松、长柏、长柳等名号,“锦绣河山”、“自力更生”,也体现了那段特殊年代的特殊信息。
往返于青岛与上海之间的客轮“长更”号
可能很多老青岛脑海中还会忆起当年在客运站前买票的窘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经济复苏,随着即墨服装批发市场与市区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规模初始和影响力的扩大,乘坐客轮到南方采购、进货的人们开始多了起来。在铁路、公路交通不发达的那个年代,去上海、广州的船票往往也是一票难求。为了能买到船票,不少市民在车站外通宵席地等票,能坐上去这里的轮船,不管是几等舱,那也是一件值得庆幸和炫耀的事情。
八十年代初的青岛大港前旧影(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虽然后来工作后,有段时间经常往返于上海青岛之间,但早期的青沪海上客轮却没有乘坐过,也没有机会感受到当时的那种看似风光,实则满含艰辛的旅途体验。关于青岛上海之间的客轮印象,也是源自于我的父亲。
八十年代初,家里生活还是有些艰难,为了补贴家用,刚退休的父亲,与我家一位老邻居孙大爷,合伙去了上海,准备看看有什么可以倒弄赚点钱的小玩意。那时我对上海还没什么概念,只是模糊的记忆里,父亲让母亲给他准备了一些杠子头火烧和咸菜。这次往返上海好像一周的时间,带回来几大包南方的小玩具。那么大包的东西,也不知他费了多大的劲拉回来的。然后,浮山所集、李村集就会骑着自行车去卖货,平时在延安路大转盘那里摆个散摊,那时还没有开始修建宁夏路大桥。
再后来,父亲也会偶尔和我们说一些去上海的见闻经过,什么黄浦江的水浑得看不清啊,什么上海带胳膊箍的老太太对外地人特别凶悍啊......。有次我问他,”晚上在大轮船上睡觉是不是很舒服啊?“,过了一会,父亲仿佛自言自语地说,”船上的大甲板很大,夏天躺在上面也很舒服......“。
又过去了多年,我才知道,那是散席票......
1983年青岛至上海的客轮(出目里利吕井摄影)
改革开放初期,物资还是相对匮乏,而上海已是一个“时尚中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与不断涌现的工商个体户,包括各国营商店的服装部的进货员。上海的服装样式好,工艺精美,价格较为合理,成为青岛的服装采购首选地。青岛人结婚、出差等,很多也会乘船去上海,回来时也总能大包小包地满载而归,那时,有几块从上海带回来的”大白兔“奶糖,都能让不少人羡慕不已。不少生意人从上海带回皮鞋、衣服等,到即墨路市场,很快就会售卖一空。青岛与上海之间的海上客船,成为那个年代特有的一道风景。
6路公交车在大港客运站接送乘客
由于青岛至上海海行时间较长,差不多要将近30个小时。还会受到天气影响带来的风大浪急等意外条件的制约,也时常会有停运、甚至海上抛锚等情况发生。同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始,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青岛至上海公路运输的增加,铁路客运的不断更新提速,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物质要求的日渐提高。选择海上往来的人越来越少,曾经红极一时的上海至青岛的海上客运,最终黯然落幕。
上世纪90年代,随着青岛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青岛港客运站开始了第一次转型,由国内客运班轮转向国外客货班轮,开发了日韩航线。辟有青岛-韩国仁川、青岛-韩国平泽、青岛-日本下关三条客运航线,年旅客流量近10万人次。
2008年改建后的客运站
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岛港客运站一期改造工程从2008年1月21号开工,到3月15号完成。包括了客运站内外装修、站前广场修整工程,同时对客运站售票、候船、通关、登船等服务设施进行了更新完善。
2015年3月15日,随着最后一班春运客船发运结束,青岛港客运站也就此告别了自己的最后一个春运。2015年5月29日,随着青岛邮轮母港正式启用,老客运站结束了她的历史使命,纳入到邮轮母港城的整体规划开发建设中。
2021年3月,随着青岛国际邮轮港区的规划,这座充满记忆的建筑开始拆除。在历经44年风雨之后,与我们说了再见。
消失的青岛港客运站,曾经的青岛至上海海上客轮,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城市交通发展轨迹,见证了无数人的离别与相聚。她承载着无数人在过去几十年的生活印迹与连接这两座城市之间海上交通的历史,也承载了老青岛人对于那段难忘的航运时期的集体回忆。
本文感谢岛城文史研究者李知生老师的图文信息支持,感谢老照片收藏家逄淑才先生的图片提供,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