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创文让江津更宜居_江津_实践_创建

12月29日,由江津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指挥部办公室,江津区委宣传部、江津区政府新闻办主办的“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江津区“创文让江津更宜居”发布活动,在行政中心1426会议室举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点上图看直播)

发言人:

杨永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指挥部指挥长

詹 殷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支队长

刘荣刚区城市管理局局长

税国敏几江街道通泰门社区党委书记

主持人:

黄 艳 江津区政府新闻办主任

发布江津区“创文”工作开展情况

▲杨永芳介绍相关情况

全国文明城区是全国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江津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从2017年12月底启动,2021年1月成功入围第七届(2021年-2023年)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城区,今年是三年创建周期的第二年。

今年重庆两会期间,区委书记李应兰在接受市级主流媒体采访时指出,未来五年,江津将把宜居性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江津的梦想,就是要让人们夸赞“江津是一个宜居的地方”。

江津区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作为江津推动宜居城市建设,率先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纳入全区“十四五”规划进行安排部署。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围绕群众需求,聚焦深化文明创建、拓展文明实践、做优志愿服务、关爱未成年人等方面,持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养文明意识、形成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质,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展开全文

▲浒溪公园 记者 贺奎 摄

一、健全长效机制,深化文明城区创建成效

(一)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组织保障。江津区成立了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区委专职副书记任牵头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指挥部,统筹推进各项文明创建工作。建立分级负责的督办机制,形成“包片、包项、包场、包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18名区领导一线办公65次,通过“专题会议+综合行动”方式,解决23个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区创文办7个工作小组对接重点创建任务和联系镇(街道)、部门创建工作机制,通过指导、督查、通报等方式推进问题整改,有效解决通泰门便民市场、三五三九社区等500余个重难点问题。

(二)聚焦重点难点,确保落实落细。针对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我们通过“十大攻坚行动”,按照“每日跟进、每周调度、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全面落实、全项达标加快实施民生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今年以来,捆绑弱电线缆、清理废弃线缆650余公里,改造提升200余条背街小巷、800余个老旧小区,启用“垃圾清运智慧系统”15000余处。设置无障碍停车位420个,新增限时长停车位1800个。升级改造农贸市场25个、大型商场5个、大型超市12个。投入1000余万元安装道路隔离栏、红绿灯,机动车礼让行人、人车各行其道等文明通行的守法率提升45%,城市功能持续优化,交通环境不断改善。新改建城市绿地72.85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至51.8%,长江岸线整治成果得到长效巩固,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三)弘扬文明新风,推动创建长效。我们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和核心价值引领贯穿文明创建全过程。建好用好“江津文明网”及“文明江津”公众号,依托区级媒体开设“文明江津”专题专栏,全媒体、常态化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新乡贤、“五老”等加入乡土微宣讲队伍,开展各行业先进典型推选活动,大力营造关爱先进典型社会氛围,今年我区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人获评“重庆好人”。以22个全国文明村镇、市级文明村镇为抓手,推进城乡环境面貌改善,培育城乡社会文明新风。引导各镇持续开展“清洁户”“文明户”“美丽庭院”等推选活动,推选清洁户1750余户、文明户300余户、美丽庭院251户,群众满意率达93.3%,持续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

▲江津蓝记者 袁孝椿 摄

二、强化阵地建设,丰富文明实践活动

(一)筑牢思想理论根基,全面推进阵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是吸引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江津区规范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30个、实践站301个,在群众相对集中的自然村落、广场院坝、工业园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大院、景区景点等设立了2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全区构建起“1+30+301+N”的工作体系,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全覆盖。建立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区领导挂点联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文明单位结对共建制度,实现中心、所、站三级贯通,组建60余志愿服务小分队,376余支志愿服务小队,有效发挥文明实践中心统筹协调、指挥调度,文明实践所承上启下、辐射带动,文明实践站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

(二)丰富文明实践功能,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开展暖心服务活动;聚焦提升文明素养,持续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聚焦文明示范引领,广泛开展文明评比活动。我们紧贴重点任务、群众需求,向基层所(站)派送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法律援助、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全区村(社区)达到全覆盖。探索完善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办法,鼎山、双福、圣泉、先锋、白沙、西湖等20余个镇(街道)建立积分银行、积分超市。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全区在职党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到90%,人均服务时长达到20小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注册志愿者134605名,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5040个,建立志愿团队306个,志愿服务总时长130万余小时。

(三)适应新时代要求,打造本土特色品牌。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打造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项目,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江津区“绘文明 向未来”青少年儿童绘画作品展、“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少年”小萝卜头进校园活动、“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廉洁文化作品征集大赛、“传承好家风 才艺扬美德 喜迎二十大”家庭才艺大赛等群众性主题活动,引导广大群众通过绘画、小品、川剧、征文、朗诵、才艺比赛等多种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江津未来的期待。我们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科学技术传播、就业政策解答、移风易俗宣传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3000余场次。

▲德感街道刘家大院焕新颜 记者 陈婷 摄

三、坚持系统推进,聚力未成年人关爱保护

(一)拓展活动载体,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质。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创建文明城区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江津区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定《江津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定16个联席成员单位,明确责任分工,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结合创建未成年人示范保护区工作,落实未成年人各项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等保护制度;区文明办通过拓展活动载体,有效推进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在重庆市2022年“新时代好少年、好老师、好家长”学习宣传活动中,江津区8人获评“新时代好少年、好老师、好校长、好家长”荣誉称号;参加“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少年—重庆市深化‘小萝卜头’进校园”活动,上传红色剧目、童心向党短视频300余个,其中30余个个人(单位)获奖;开展江津区“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推选出20名区级“新时代好少年”。

(二)创建文明校园,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我们坚持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按照文明校园创建标准,扎实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开展“聂帅精神进校园”“志愿服务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开展“护苗·绿书签行动”20场,受益师生17万余人次。健全困境儿童“1+1+N”(1名社区儿童主任+1名心理咨询师+N种心理服务)服务品牌,持续强化日常关爱和心理疏导。引导1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和3所乡村复兴少年宫常态化开展少儿茶艺、李市山歌、四面山门球、象棋、剪纸、舞蹈、腰鼓等特色项目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三)整合公共资源,建好用好活动阵地。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同时,江津区不断加强政策研究、理论创新和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创新工作。去年,江津区专门成立江津区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公益性、专业化、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组成青少年心理健康宣讲团,采用抢课的形式深入镇街、社区、学校等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全面提升集体辅导质量。截至目前,咨询中心已开展心理健康知识集体讲座、团体心理辅导、中高考减压讲座等86场次,累计3万余名青少年及其家庭受益。

全国文明城区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我们深知创建工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贵在坚持,需要久久为功。接下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在区委、区政府的的带领下,始终保持文明创建新常态,推进文明创建长效化,努力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目标,用文明的力量为江津宜居城市建设赋能添彩。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关键之年,我们也呼吁全体江津人民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时时处处做文明的代言人。 坚持全民共创、全民共享,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抓创建的良好氛围,共同努力把江津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

江津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

▲詹殷介绍相关情况

在全区创建文明城区工作中,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牵头工作四项:一是机动车、非机动车、共享单车违章停放(道路停车管理);二是机动车非机动车逆行、机动车压实线变道、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行人车辆混行、机动车人行横道前不主动礼让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不戴头盔等违法驾驶行为;三是电动车未上牌;四是非机动车斑马线、二次过街区骑行。

协同工作三项:一是处置人行道停车、车窗抛物;二是车辆堵塞消防通道;三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公共广场、商业大街的步行区行驶(骑行)。

▲干净整洁的滨江路 通讯员 郑云 摄

工作情况如下:

一是依法查处“促”文明。加大重点路段、重要路口的车辆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共查处车辆违停12.4万起、无牌无证14575件。

二是循循善诱“劝”文明。在各创文街道设置二、三轮摩托车整治点,联合街道、城管开展联合执法,利用抄写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朋友圈转发交通安全知识集赞等形式,对二、三轮摩托车的违法行为进行劝导、查处。今年以来,二轮车整治1.43万件,三轮车整治7129件。

三是交通宣教“养”文明。“江津交巡警”微信、微博、抖音号和交通安全LED宣传车,坚持每日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曝光各类违章行为、展示创文整治成效,引导广大驾驶员和行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城市道路宽阔 记者 苏盛宇 摄

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如下:

(一)加大交通违章处罚力度。特别是违章停车,二三轮电动车无牌、无证、不戴帽、超载等违法行为。

(二)加大交通违法曝光强度。“江津交巡警”微信、微博、抖音号定期曝光逆行、压实线变道、闯红灯、人行横道前不主动礼让行人、摩托车不戴头盔等违法驾驶行为。

(三)加大二三轮电动车上牌进度。增加各镇街电动车上牌点。车管所增加摩托车驾照考试场次、周末开展摩托车驾照考试。

江津区城市管理局

▲刘荣刚介绍相关情况

一是突出城市更新,着力完善设施服务功能。我们持续开展道路平整专项行动,先后实施20余条主次干道车行道、人行道整治工作,整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我们加强停车供给,新建小微停车场11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4000余个;我们强化城市照明管理,整治背街小巷暗盲区300余处,路灯照明设施亮灯率保持98.5%;我们加强城市供水保障,新增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累计改造老旧供水管网140余公里,城市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二是突出依山傍水,着力构建城市景观环线。我们开展街头绿地提质、老城区景观节点微改造、坡坎崖绿化美化、老旧公园提质改造等工作,持续推进城市绿地建设,今年,已完成新改建城市绿地72.85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城市绿地54.03万平方米;我们强化园林绿地精细化管护,完成补植补栽各类乔木1216株、灌木灌木80万苗1.6平方米、地被4.5万平方米,修剪行道树及乔木约4.5万株,梳理林下空间约301.33万平方米。

▲鼎山公园美如画 通讯员 凌舸智 摄

三是突出清爽有序,着力提升城市环境面貌。我们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力量整治10所学校、32座农贸市场、78个老旧小区、190条背街小巷、53处城乡结合部周边环境,清理垃圾269.5吨;我们强化垃圾收运处置工作,今年以来累计收运处置生活垃圾36.2万吨、餐厨垃圾6.1万吨;我们开展水域清漂保洁“大扫除”行动,打捞长江及其支流漂浮垃圾5340余吨;我们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新建示垃圾分类范党政机关12个、示范学校9个、市级示范村27个、区级示范村35个,全区城市建成区、建制镇政府所在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

▲创文氛围浓记者 袁孝椿 摄

四是突出服务于民,着力延伸管理服务范围。我们积极构建智慧城管体系,智慧市政、环卫、园林、城市管理执法监管系统初步建成运行;我们全力推进“马路办公”,在一线发现并整改各类基层社会治理问题2.2万余个;我们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服务进社区”工作,以西关社区、长风社区等4个社区作为“城市管理服务进社区”试点,建立完善“津管家”工作室,着力整治和解决社区居民反映的城市管理领域问题和关键小事;我们积极探索发动城市道路挖掘施工附近的居民或商户成为社会监督员,整治“马路拉链”问题。

江津区几江街道通泰门社区

▲税国敏介绍相关情况

通泰门社区地处几江“母城”腹地,东起北固门,西至麻纱市,南至大同路,北接长江边,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社区内有4404户,户籍人口7542人,有常住人口9000余人,有滨江餐饮美食街、时代广场商业步行街、通泰门便民农贸市场等特色街,是商贸发达的活力社区。

自2021年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至今,我社区在区文明办及几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上下齐心、凝心聚力,把创建工作作为社区中心工作,有效建立区域、网格、点位三级责任体系,熟记创建指标,清晰测评点位,重点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经过近两年的创建,社区的宜居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几江全景 特约通讯员 谭文奇 摄

一是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我社区是典型的老旧楼院集聚区,有127栋楼,其中低收费物业楼院80栋,无物业楼院47栋,虽然经过前期创卫,辖区基础设施基本改善,但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为切实提升居民宜居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难点,近年来,我们同广大志愿者及党员群众一起勠力同心、克服重重困难,不惧高温酷暑、寒冬腊月,组织清运楼道及楼顶无主垃圾150吨,每月定期全面清扫楼道及抹洗附属设施2次,更换及配齐消防设施3000余套,捆扎凌乱管线40000余米,修补破损路面及墙面1000余处,处理牛皮癣3000余处,清掏化粪池30余座,整治照明路灯10余处,规范不文明停车20余处,督促两个便民农贸市场整改20余处等。如今,辖区干净通畅、整洁有序。

二是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两年来,我社区着力培育市民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要求市民遵守文明公约,遵守社会公德,关心关爱未成年人,践行文明行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率先垂范,学习践行《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引领文明风尚;大力倡导夫妻和睦、孝老爱亲、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家庭文明新风,传承文明家风。近年来,我们积极行动,评选出十个最美家庭,张贴各类宣传海报500余张,入户宣传9000余人次,文明劝导50余次,召开院坝会12场,让文明深入人心。

▲几江街道老旧小区改造中增设电梯 记者 陈婷 摄

三是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标准化建设,并设公益广告景观小品1处,各类标识标牌齐全,实践站每周向群众开放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等文明实践活动,实践站还设有妇女儿童之家、青年之家、法务工作室、会议室、社区家长学校等相关功能室,两年来,实践站组织群众开展理论宣讲100余场,开展文体等活动100余场;志愿服务站点向群众免费提供政策咨询、急救、手机充电、饮水等志愿服务,成立了扶贫帮扶、爱心助老、环保卫生、就业创业、科普教育、交通劝导6个志愿者小分队,注册登记1400余名志愿者,累计积分达2万余分,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文明实践润泽百姓心田。

近两年,我们在创建中虽然取得一点点成绩,但离达标还有差距,离群众的期盼还有距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围绕停车秩序、管网堵塞、环境卫生等进一步优化整治,用各种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创建“红利”,创文让江津更宜居。

点下图回放直播

全媒体记者:胡耀方 苏盛宇

海报设计:何 瑞

江津融媒体中心直播团队

编辑:陈柳颖 编审:吴 刚

值班副总编辑:袁孝椿

总编辑:罗玉江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猛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