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耽误的凌之浩,身不由己卷入动荡时代,审查结束后年华不再_电影_影像_夫妇

凌之浩在电影《苗家儿女》(1958)中的影像

1950年在“昆仑”公司经过讨论,用了一年的时间拍完《武训传》(1951)公映。

影片终于完成并审查通过后,于1951年2月21日晚,在中南海首映,请周恩来、朱德、胡乔木等中央首长审看。

朱德当即肯定了《武训传》的教育意义。周恩来认为“此片除了少许艺术方面缺陷,主题十分积极。”

电影《武训传》(1951)剧照,赵丹

接着在1951年推出“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武训传》正式公映了,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褒贬不一,造成争议,连泽东都十分关注,并专门将影片重新调进中南海观看。

展开全文

1951年5月21日《光明日报》第一版

特别是在1951年6-7月间,蓝苹(1914-1991)被泽东委派到山东调查武训历史期间到处煽风点火,不择手段地判处了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刑,并因此制造了一大批冤假错案,连该片导演孙瑜(1900-1990)、赵丹(1915-1980)等亦戴上了“坏分子”的帽子。

电影《我们夫妇之间》(1951)剧照,赵丹和蒋天流

接着“有心之人”又把赵丹主演的电影《我们夫妇之间》(1951)拿出来说事,其矛头直指“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的关系”。

同样遭到批判的还有《关连长》(1951),而1951年就这样在泽东发动批判《武训传》(1950)的大环境下,形成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的文艺整风运动。

凌之浩和沙莉在电影《夫妇进行曲》(1951)中的影像

由凌之浩(1923-2014)和沙莉(1924-2009)主演的《夫妇进行曲》(1951)作为“漏网之鱼”没有遭到过多在指责,毕竟当年的“火力”完全集中在《武训传》、《关连长》和《我们夫妇之间》这三部电影上,但更为重要的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是所有的片厂不敢“轻举妄动”,尤其是私营电影业的营运如履薄冰。

凌之浩在电影《夫妇进行曲》(1951)中的影像

由于1952年投入公映的新片才只有两部,大家都无事可做,到了1952年年底,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安排演员赴朝慰问演出并体验生活,报名者踊跃,上影厂经过审核派出了13位影星,组成赴朝慰问团,其中多数团员都是参加拍摄过电影《南征北战》(1952)。

图——前排左起:叶小珠、铁牛、孙永平、史原、穆宏;后排左起:冯喆、金乃华、仲星火、潘文展、王琪、孙道临、凌之浩、范正刚

他们分别是——团长范正刚(1921-1953),队员:冯喆(1921-1969)、孙道临(1921-2007)、金乃华(1914-1998 )、潘文展(1924-)、穆宏(1920-1969)、史原(1919-1999)、凌之浩、铁牛(1922-2015)、仲星火(1924-2014)、孙永平(1930-2011)、王琪(1928-)和叶小珠(1931-2017)。

凌之浩在电影《夫妇进行曲》(1951)中的影像

特别是身材高大,形象英俊的凌之浩,当时厂里的形势虽处于“高压”状态,但他自认其历史是清白的,没感到什么“危险”。

他在参与拍摄完电影《南征北战》后,也积极“改造”自身,让身上的“自由主义”能彻底“消失”。

电影《南征北战》(1952)剧照,右为凌之浩。左为方伯

【反抗包办婚姻逃到上海】

凌之浩原名邵士瑾于1923年生于天津西关(现属红桥区)的一个商人家庭,祖父经营过酱园,父亲没有职业。他所接受的文化熏陶主要来自亲属。

外祖父是一位老画家,也精于书法,他受外祖父的影响,喜欢写字、作画和金石篆刻。

他在天津念完了小学和中学。读书时,他对器乐、表演和篮球也很爱好,曾是天津业余篮球甲级队的队员。

凌之浩在电影《夫妇进行曲》(1951)中的影像

在天津广东中学毕业后,凌之浩本来打算到北京学医,但没有考取。

这时,19岁的他为了反抗父母包办婚姻和谋求生活出路,逃到上海,经同学哥哥、演员卫禹平(1920-1988)介绍进入国华剧杜。

凌之浩在学生时代,接触话剧并不多,但他却很喜欢看话剧,“中旅”到天津演出时,他常去看。

凌之浩在电影《夫妇进行曲》(1951)中的影像

此外,他也喜欢看电影,如20世纪30年代的影片《人道》(1932)、《渔光曲》(1934)、《大路》(1934)、《姊妹花》(1934)等。

当时他依然想设法学医,而国华剧杜正在排张骏祥(1910-1996)写的话剧《富贵浮云》。剧中有一个次要角色——蒙古亲王,原来是让一位大学生扮演、但这个大学生临近毕业考试,不能来了,便让他去找自己的哥哥卫禹平——让哥哥卫禹平帮忙要凌之浩给自己代戏。

凌之浩在电影《夫妇进行曲》(1951)中的影像

好在这个角色合词不多,拉去教教就上台。演出后,老板觉得他身材不错,上台又不紧张,便打算留用,于是,他在1944年初成了国华剧社的正式演员。

而凌之浩和沙莉也正是因为话剧《富贵浮云》于1944年春节前后相识。沙莉也在这部话剧中和凌之浩配戏,凌之浩在台上一点都不怯场,台词流利,这让沙莉对这位新人刮目相看。

凌之浩在话剧舞台上的形象

国华剧杜是上海地下党领导的主要剧团之一,“孤岛“时期就进行救亡工作。

凌之浩在这里参加演出过《豆蔻年华》、《魂归离恨天》、《红菊花》,《煤山恨》、《尤三姐》《甜姐儿》等话剧。

在演《甜姐儿》时,凌之浩扮演汽车司机,沙莉演丫头,两人的交往才开始深入,从此他们成了朋友。

凌之浩和沙莉

沙莉的父母后来知道女儿和凌之浩交往后,极力反对这门亲事,父母认为凌之浩虽然相貌英俊,却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配不上小有名气的女儿。

而凌之浩虽相貌英俊,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但沙莉可不这样想,她对凌之浩有一种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的感觉。

凌之浩和沙莉

1945年秋,抗战胜利前夕,国华剧社解散了。抗战胜利后,凌之浩又在联美剧社,演出过话剧。不久,联美剧社也解散,他又到苏州演出,还在中电剧团演出过《重庆二十四小时》)。

1946年,凌之浩在上海实验电影工厂参加拍摄了影片《铁骨冰心》(1946),这是他第一次演电影,演了一个地下工作者。

电影《吕四娘》(1948)版报纸版宣传广告

后来,他又进入中国演剧社,演出过话剧《文天祥》、《夜店》、《大团圆》、《续弦夫人》和《日出》。

他的第二部影片是在国泰公司拍摄的《吕四娘》(1948),在该片中扮演雍正皇帝。

1948年,他在西北电影公司拍摄了《花莲港》(1948),扮演男主角林医生;接着,又拍了一部反映知识界爱国抗日内容的《残冬》(1949),演一个知识分子。

电影《花莲港》(1948)戏单,右为凌之浩

1949年在嘉年电影公司拍摄了《人兽之间》 (1950),他在其中扮演一个大学生。

【积极投入到各种运动中】

解放前夕,程之(1926-1995)等人组织剧团演出《林冲》,凌之浩在剧中扮演过林冲。

这时有许多已经到了香港的同行劝说沙莉和她男朋友凌之浩去香港发展,而且认为她的前途会更好,也会拍出更多好的作品,将来也会超过李丽华(1924-2017)等人的成就。

1949年10月9日,沙莉和凌之浩结婚现场

当沙莉和大哥钱英郁说了去香港的事后,大哥也给她分析了形势。而凌之浩也对上海的未来非常乐观,所以沙莉决定和凌之浩留在上海。

1949年10月,凌之浩与沙莉在上海金门饭店举行了万众瞩目的婚礼,当时上官云珠(1920-1968)、孙道临、黄宗英(1925-2020)等上海文艺界名人都来贺喜。可谓风光一时。

1949年10月9日,沙莉和凌之浩结婚现场

到这时为止,凌之浩从事艺术活动,主要是为了谋求生活出路,生活把他抛到艺术圈子里,使他从不了解艺术到有所了解,受到了一些实际锻炼,并使表演艺术成为他的终身职业了。

他为了生活而从事艺术,但是艺术并没有使他的生活得到保障。

1949年10月9日,沙莉和凌之浩结婚现场

由于社会条件,他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因此,他对政治上的自由和生活的安定非常向往。

上海解放前,地下党领导文艺界准备迎接解放,根据国民党屠一大批革命者的事件,黄宗江(1921-2010)、卫禹平、程之等人编写了活报剧《宋公园》,解放后,凌之浩就参加了演出。

凌之浩在电影《女司机》(1951)中的影像

他与大家冒雨走上街头、工厂,组织游园会,慰问解放军,到电台演出节目,投入轰轰烈烈的宣传活动。

不久,他参加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学习了党关于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了文艺工作者所应遵循的正确方向,充满希望地走上了新的创作道路。

凌之浩在电影《女司机》(1951)中的影像

1950年,为了使国产片占领电影阵地,北影、上影、长影三厂准备拍出26部电影,凌之浩在上海也投入紧张的拍片工作,在《女司机》(1951)片中扮演了机务段支部书记的角色。

1951年,他在《夫妇进行曲》中与沙莉合作,扮演了一位工程师。

《青青电影》1951年 第10期杂志封面,其实这是电影《夫妇进行曲》(1951)的剧照

1952年,经历文艺整风,镇反、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运动后,他又积极奔赴朝鲜战场深入生活。

1953年回国后,他在《斩断魔爪》(1954)一片中扮演了一个工厂的厂长。1954年,他又参加《三年》(1955)的拍摄。

凌之浩在电影《斩断魔爪》(1954)中的影像

同年,上影为了提高演员的表演水平,成立演员剧团。

这时北京电影学院推出表演专修班,而这个专修班主要是从北影、上影、长影三大厂的在职演员中挑选,脱产系统学习两年,先由三大电影厂分别选送人员,再经过苏联专家严格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入学培训。

凌之浩在电影《女司机》(1951)中的影像

上影演员剧团推荐沙莉、凌之浩等10人参加考试,结果凌之浩与沙莉同时被选送到北京电影学院演员专修班学习,由苏联戏剧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嫡系弟子、专家卡赞斯基传授斯氏体系。

凌之浩在电影《斩断魔爪》(1954)中的影像

听到喜讯,凌之浩和沙莉夫妇乐不可支。当时他们已有3个孩子,最大的只有5岁。

他们到北京后先把3个孩子送到天津凌之浩父母的家里去,利用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休息的时间去看望孩子,学习工作和照顾家庭两不耽误。

这一段学习生活是紧张而艰苦的。学习期间,凌之浩在话剧《第十三夜》中扮演过傻爵士,在《仇敌》中扮演过雅柯夫。

凌之浩和沙莉夫妇一家五口

后来,参加了由专家、陈强(1918- 2012)、于洋和他本人共同组成的导演团。

两年后的1957年,他与沙莉结业回到上影厂,并在剧团着手传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卫禹平、孙道临、秦怡(1922-2022)、张伐(1919-2001)等人演出了《第十二夜》。他又担任剧团导演一年。

凌之浩在电影《苗家儿女》(1958)中的影像

1958年,剧团解散了。凌之浩又去参加影片的拍摄。拍摄了《苗家儿女》(1958)、《战斗的山村》(1958)等影片。

田方(左一)在中苏合拍片《风从东方来》(1959)中:左三崔嵬,右一凌之浩

后来,又在中苏合拍的《风从东方来》(1959)中扮演工地党委书记。这部影片有一部分是在莫斯科拍摄的。

凌之浩在电影《苗家儿女》(1958)中的影像

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上海市文艺界联合演出话剧《大雷雨》,凌之浩在该剧中与秦怡合作,扮演鲍里斯。

此后,他又被安排到上海电影专科学校任教三年,1962年学生毕业后又回厂演戏,在《雷雨》中先后扮演周萍和鲁大海。该剧在外地演出,曾轰动一时。

《上影画报》1959年第3期封面,电影《战斗的山村》(1958)宣传照,沙莉和凌之浩

【没想到自己会被“清算”】

1965年以后,他在拍摄工业题材的影片《清算》时,“文化大革命”来了,而《清算》也不得不停拍。

让凌之浩“哭笑不得”的是,对他“清算”的起因是因为他于1959年拍摄《风从东方来》时,在莫斯科拍摄外景期间看望他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的苏联老师卡赞斯基,并在他家拍下的合影照片,被红卫兵抄家的时给翻了出来,即刻把凌之浩定名为“苏修派遣特务”,遭到隔离审查。

前排左起:王丹凤、李明、张瑞芳、沙莉、凤凰、汪漪、狄梵、上官云珠;中排左起:任申、赵丹、夏天、凌之浩、高博、冯笑;后排左起:康泰、徐俊杰、舒适、李农、阳华——拍摄于1962年夏末秋初

凌之浩在电影《风从东方来》(1959)外景地莫斯科广场

后来这帮人又跑到他家,把他儿子听的小半导体收音机当做凌之浩用于与苏修特务接头的“罪证”拿走了。

在凌之浩被关押的那一段时间里,沙莉千方百计想与他接触,每次在下班走的时候,她故意晚走而绕到凌之浩被关押的“置景车间”的大房子里对着窗口望上一眼。

凌之浩和沙莉

有一次,造反派故意把沙莉带到关押凌之浩的屋里,并让其他人回避,然后他们悄悄躲在外面偷偷摸摸看着沙莉夫妇是否有什么传递情报之类的“秘密动作”。

沙莉和凌之浩分别多日,意外见面却又相对无言,他们只是默默的用夫妻特有的眼神来互相望着对方,此时无声胜有声,尽在不言中。

凌之浩在电影《年青的一代》(1965)中的影像

1970年年底,凌之浩和沙莉的问题先后审查结束,军宣队在大会上宣布他们“解放”了。直到1972年底,凌之浩才从干校回到电影厂。

1973年,凌之浩在上影厂的重拍片《年轻的一代》(1976)中担任导演,而沙莉也意外的在《火红的年代》(1974)中扮演了男主人公赵四海的母亲,他们在同一年里又重新干起了老本行。

凌之浩在电影《苗家儿女》(1958)中的影像

凌之浩在59岁时患上心脏病,但还是走南闯北地拍摄了《海上生明月》(1983)、《结婚进行曲》(1985)、《T省的84·85年》(1986)等片。

退休之后的凌之浩在业余时间仍不放弃绘画,曾是上海影协国画小组的成员。1999年,凌之浩和沙莉在上海吴宫大酒店隆重举行金婚50周年纪念。

遗憾的是,沙莉先于2009年1月25日在家中去世,享年85岁;凌之浩也于2014年4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91岁。

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蝼蚁,而且绝大多数人缺少选择的权利,或者,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选择的能力。

即使选择了也不知对和错,面对无法阻止的环境,受到了再大的伤害,也必须面对眼前的一切,因为无处可逃——毕竟他两最好的年华,都浪费在运动之中,这是他两也无力改变的事实。

凌之浩在电影《苗家儿女》(1958)中的影像

情路坎坷的舒绣文,病危无人照顾,临终前将八万存款全交党费

错过了在银幕上再度辉煌的沙莉,转战话剧,携手丈夫走过60年

为活命当上童星的牛犇,待养子如亲生,83岁入党,88岁还在拍戏

中年才走红的向梅,风光背后的痛与泪,71岁息影,86岁在家养花

蓝马放弃影坛去当兵,和上官云珠分手仍是朋友,妻子当众宣布离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