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丨西安村:药香满山林-李锦成_西安_巫溪县_贝母

编导简介

李锦成,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编导,《记住乡愁》编导。

每一片土地都有一段故事,那是时光滋润出的乡愁。

——李锦成”

药 香 满 山 林

西安村在重庆市巫溪县兰英乡东部,四面群山环绕,平均海拔1500多米,是一个偏远的高寒地区。

从重庆市区出发,我们开了5个小时的车才到巫溪县,从巫溪县到西安村,又花了两个小时。如此长时间的车程,难免疲惫。但当我们到达村庄时,却被这里的美景“治愈”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田园风光,将长途跋涉的辛劳一扫而光。

展开全文

第一天到西安村的时候,村里的老人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武则天主政时,李显被贬为庐陵王离开长安,来此隐居。由于他总是想起几百里外的长安故土,便把这座山中小村叫作“长安村”。到明代时,“长安”改称“西安”,人们便又把村庄更名为“西安村”。

大山大水赋予了这里壮美的景致,同时也成为阻隔人们出行的一道道屏障。二十多年前,这里都还是道路不通的状态,人们要徒步八九个小时翻越大山,才能到达市区。

1998年,西安村人耗费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才在大巴山上修建出一条长达25公里的挂壁天路,自此,小山村与外面世界的连接紧密了起来。

我们的拍摄是在冬季,山里的气温在零下十度左右,十分寒冷。为了拍摄护林员的故事,我们跟着护林员爬上了海拔2000多米的崇山峻岭。山里走几步就能遇上野生药材,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惊喜。护林员们边走边给我们细述着山林间各种药用植物的作用,其熟悉程度,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这片大山的热爱之情。大山滋养了西安村,他们也用实际行动守护大山。

世界不曾偏爱一个不劳而获的人,也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头年一根针,两年一片叶,四年一棵树。”村民这样形容太白贝母的生长过程。虽然种植贝母很难,但山里人都有很强的韧性。为了培育人工种植的贝母,他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用了几年时间才终于取得了成功。随着贝母种植在西安村逐步推广开来。2021年,全村中药材产量达到800吨,产值超过1200万元,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天的西安村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年轻人也把自己的事业规划与村庄的未来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追求技术突破,依托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西安村写下了人与自然的故事,这片巴山药海也在岁月里见证着新的传奇。

编辑 | 郦雨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