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氤氲传承非遗魅力_文化_中医药_居民

江南时报讯(通讯员 杨南南 记者 姬传涛) 传承民族国粹,弘扬中医药文化,助力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建设。3月10日-11日,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携手南京裕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朱锦善中医文化研究(南京)有限公司、南京洪恩堂、江苏经贸学院开设中医适宜技术(家庭版)课程,在佘村“禾学田园”举办第一期活动,吸引了大批居民报名参与,现场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江南时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南京市非遗项目,“六气窖香”醪制技艺早在南唐时期便盛行于江宁,是中国和香制作的延续,通过对多种香料进行调配制作,待香料间药性发生中和作用,最终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香品,能够避秽防疫、养神静心。

东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主任白连顺在致辞中介绍,江宁佘村素有“金陵古风第一村”的美誉,是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首批试点村之一。佘村“禾学田园”有机农业基地是南京市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优秀项目,本次“六气窖香”醪制技艺落户“禾学田园”基地,将推动香药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促进传统中医香药文化发扬光大。

活动现场,居民们开始了第一项课程——香文化分享与印香沉浸式体验。六气窖香传承人刘馨璐从香道的起源、发展介绍了我国香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为居民普及了香料分类、香的功效及品闻等香文化知识。

“香粉一点点填,一点点轻压紧实,在宋人的笔记里,称此为‘印香’。”刘馨璐一边示范,一边指导。居民们现场跟随讲解动手制作,沉浸式体验香文化带来的宁静和内心的滋养。

本次课程为期两天,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忠山的“家庭药浴以及作用”、山东中医药大学赵浩霖的“艾草文化以及历史”、南京洪恩堂康复中心赵丽霞的“中医适宜技术居家应用”等公益课程,来自高校的教授学者和非遗传承人携手为居民带来一场高质量、高品位的中医药文化盛宴。

据了解,东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已与“六气窖香”传承工作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禾学田园”基地和江苏经贸学院等高校资源,将持续开展各项项目培育、技艺培训、人才培养、公益讲座等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一步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断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