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答案:欲治怪病,先除淤血!血府逐瘀汤,治大笑不止,请体会_淤血_患者_医家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48岁,医案记载姓傅。

此人,大概在两周前,因故和家人争执。情急之下,竟然动起手来。她的头部就被击伤了。

被击伤以后,此人倒地不醒。良久苏醒以后,她感觉恶心,头痛。

大概过了三个小时,她忽然开始莫名其妙地大笑,过了好长时间才停下来。为什么笑,此人自己也说不清。笑过之后,她的头痛就加重。

这个情形,可给家里人吓新了。

从那以后,此人每天都要大笑4到5次。每一次,大笑大约5到10分钟。患者自己说,笑起来以后,她的神智是清楚的,也知道这样不好,是病态,但是她无法控制自己。

展开全文

除此之外,这个人还感觉到全身发麻、心慌、睡眠质量下降、不爱吃饭、便干。

可以说,她是怪病缠身了。

怎么办好呢?最终,患者和家人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沉细无力,苔少,舌质暗红。就诊当时,患者再次大笑。但是神志比较清楚。医家问她什么,她可以通过点头或摇头来表示想法。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桃仁12克,红花12克,生地15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丹参15克,当归6克,枳壳10克,柴胡12克,桔梗6克,延胡索12克,郁金12克,北沙参15克,钩藤3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患者才服药1剂,当天晚上就排出了大量的黑色烂渣一样的大便。紧接着,全身舒适,大笑不止的现象大大缓解,第二天只发作两次。后来医家根据原方,做了加减,继续投用。

到最后,此人诸证悉平,基本就恢复正常了。

这就是医案的大致经过。它曾经刊发于1983年的《四川中医》上。我挑选其中的主要内容,为您复述了一遍。

这里头,有什么学问呢?

我模仿医案里的话来说吧,这就是“肝郁血瘀、阴亏气弱”。

什么意思呢?

你看,这个人最初发病,是因为和家人争执。肝主情志。对此,我们要考虑肝郁的问题。

与此同时,人家的头部又被击伤,当时昏迷不醒。这个细节,提示我们患者有淤血。

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血瘀反过来还会加重气滞。因此,这个状态,会越来越深重,越来越明显。它对引发患者的情志失常,是有直接作用的。

为啥这么说?我们的心,主血脉。淤血阻滞,脉道不通,则心神必然受到影响。心,主喜,在声为笑。因此,当心神受淤血所扰的时候,患者就忍不住大笑。

我这么解读,你能理解吗?

因此,就这个患者的情况而言,主要的解决办法,就是活血化瘀。当然,由于患者脉沉细无力,舌暗红少苔,所以我们能看到,她有气虚阴亏的一面。这也是需要我们一并解决的。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再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就明白了:

桃仁12克,红花12克,生地15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丹参15克,当归6克,枳壳10克,柴胡12克,桔梗6克,延胡索12克,郁金12克,北沙参15克,钩藤30克。

这里头,钩藤清热,北沙参补养气阴。郁金和延胡索,疏肝清热止痛。丹参,活血化瘀。

其它的几味药,包括桃仁、红花、生地、川芎、赤芍、当归、枳壳、柴胡、桔梗,基本构成了古方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是源于《医林改错》里头的方子,原方可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最主要的用途,是治疗身材痛和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另外,像呃逆、烦热、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潮热等证属淤血所致的病症,也可以用它治疗。总之,一句话,它就是化解淤血的。

我们看上头医案里的患者。方才我解释了,她的大笑,源于淤血阻滞,心神被扰。全身发麻,那是淤血阻于内,经脉失养。心慌,那是心血不畅,心气不行。不寐,那是淤血阻滞,心神不安。大便干结,那是淤血内阻,津液输布失常。

总之,所有这些现象,都把思路指向了淤血。因此,用血府逐瘀汤来治疗,是正确的。

其实,血府逐瘀汤治疗和脑袋相关的神志病,这在中医临床中是比较多见的做法。比如说,像神经衰弱、头痛、失眠、脑卒中继发抑郁症、周期性精神病、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血管性痴呆、外伤性癫痫等,都有用到它的时候。当然,前提,是证属血瘀。没有血瘀这个事儿,就不能用。

由此可见,活血化瘀,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是多么新的的思路。从前,有中医人认为,怪病先治淤血,这是很有道理的。毕竟,人的这副身体,靠的就是血。淤血阻滞,周身失养,什么怪病生不出来呢?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简单为你聊这么多吧。最后,文老师再次感谢参与答题的读者朋友,感谢你的支持和鼓励。

全文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