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单位开全体会的时候,领导让大家往前坐,而员工都抢离领导远的座位?为什么有能耐的人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_办公室主任_领导_提拔

本文目录

  • 为什么单位开全体会的时候,领导让大家往前坐,而员工都抢离领导远的座位
  • 为什么有能耐的人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 谈谈你是怎么理解“人上人”三个字的
  • 领导给办公室主任说:“很大程度上你是单位二把手”,怎么理解
  • 和一个同学发生了巨大矛盾,老师一直让我不要计较,我该怎样调节这种委屈的心理
  • 职场中如何做好二把手,既受老板赏识又不会在员工中被孤立
  • 关羽不愿跟随曹操是因为曹操手下猛将多,自己轮不上号吗
  • 明年就40岁了,单位领导突然叫我当办公室主任,我不想干怎么办
  • 快五十岁了,领导叫我当办公室主任,该不该答应
  • 驻村第一书记和办公室主任,哪个更有前途

为什么单位开全体会的时候,领导让大家往前坐,而员工都抢离领导远的座位

你说的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单位全体会议,甭管来早的,还是来晚的,多数人有个比较统一的习惯:往后坐。这里,我说的是多数人。不排除也有喜欢往前凑的少数人,他们希望让领导们看见。

正如你看到的一样。这时候,主持会议的领导发话了,动员大家往前坐。见有个别挪不动屁股的,领导就开始点名字,让他自觉坐到前面来。想躲躲不开,硬着头皮也得往前坐。

你大惑不解。为什么领导让大家往前坐,而员工都抢离领导远的座位?简言之,这是一种心理反应。大家都清楚,有些领导喜欢开会,不开会就显得无所事事。可开会就是那一套,老生常谈,翻来覆去车轱辘话。没有新意不说,只要一打开话匣子,就没完没了。会议冗长,枯燥无味,难怪一开会,有的人就哈气连天想睡觉。坐的离领导远了,感觉比较随意。想听就听,不想听,打个盹,领导也看不到。

说的深一点。当领导的威信不高,员工不买账。嘴上说的呱呱叫,落到实处的没多少。开始还相信,老是如此。说的多做的少,言不符实。久而久之,谁还有兴趣听呢?开会,不来不行;来了,你说你的,反正和我没什么关系。你说了算,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我离的远远的,听不见,心不烦。

这是我一孔之见,我是东音八度。

为什么有能耐的人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格局不同

有能耐的人志存高远,眼里看到的是更长远的问题,而不是眼下的蝇头小利!

同样一件事情,有能耐的人是想什么办法把这件事情做成,赚钱是顺带的事!

而周围人多数都是满脑子是赚钱,能赚点是点,越快赚到钱越好,很多的是走捷径,一锤子买卖!

思维方式不同

有能耐的人都是长期学习的人,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思考,有自己一套成系统的思维方式,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后从多维度,多视角,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立体全方位进行处理!几乎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周围人绝大多数离开校门就彻底不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都是脑筋不灵活,一根筋,执拗不转弯!

所以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造成了立场偏差!引发不悦!

价值观不同

有能耐的人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去哪里,根据自己需求拟定规划,梳理路径,然后循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前行!

周围人多数没有好好给自己定位过,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做天和尚撞一天钟!也没有对未来有什么目标规划,就是普普通通上下班老婆孩子热炕头挺好了!

所以他们往往谈论的话题不同,有能耐人多数是来年规划,目标!周围人多数是东家长李家短侃大山!

文字语言不同

有能耐的人竟说些高深的理论,思维,认知,诗词歌赋,投资理财!而周围人大体上就是油米柴盐酱醋茶!

有能耐人与周围人聊的行业内问题听不懂,行业外的问题也是听的云浑雾照,鸡同鸭讲,真的很受累!

心性不同

有能耐的人喜欢安静,不断思考前行的方向,更加沉稳睿智!有能耐的人什么道理都懂,却总感觉自己知识欠缺,不轻易表达自己观点!

周围人喜欢热闹,其实什么都不懂,经常是装明白,自己什么都懂,简单粗暴讲着社会各种大道理,发表各种言论!

最后的话:为什么有能耐的人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价值观不同,文字语言不同,格局不同,认知不同,心性不同,追求不同!这就是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鸡同鸭讲,不同频无法深层次交流,反之过于勉强!

谈谈你是怎么理解“人上人”三个字的

二人并排为从,三人成众,人上人究竟是什么?

人上人,能不能理解为骑在别人的脖子上拉屎?既然是这样就不应该允许这种人的存在,历史曾无数次证明了这种人将来的下场。

如果目前还有这种思想的人,趁早还是收敛一下吧。万事都有个度,人一旦绷不住了,想做人上之人,你可以设想一下,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不要浪费命运对你的偏袒,去胡作非为,妄想做一个什么人上之人。

能做人上之人的,只能是人们心目当中的神,人们甘愿对他顶礼膜拜。古往今来能做到的可谓凤毛麟角,除非他对广大人民群众有恩,且恩重如山。不然何以自认为自己有能力做一个人上之人?

领导给办公室主任说:“很大程度上你是单位二把手”,怎么理解

办公室主任扮演的角色复杂:管家、一秘、杂货铺老板、参谋、干事。

办公室主任工作繁杂而重要。我二十岁进入办公室(部队),首长告诫我要沉下心、压住性(性格)、忍住怒,嘴严眼活手脚勤脑子别犯浑。首长的告诫受用一生。

好的办公室主任在隐形实力上堪比二把手,因为服务领导跟领导走的近,承上启下,跟同事走的近。好的办公室主任不但是领导的心腹还是同事们与领导沟通的桥梁。我在部队跟着首长做服务时,营干部找领导汇报工作大部分都是我安排时间,找领导签字时很多由我呈递。到地方跟着领导做了两年秘书,情况也差不多。切记切记,办公室就是服务领导、服务同事的部门,屁股千万不能坐歪了。别人再奉承自己要低调。只要位置不变你就是领导的秘书同事的管家,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我们有任办公室主任,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很多同事甚至中管都畏惧他。我就不信邪,怼过几次后还是老样子。后来每次例会上我就说请示办公室主任怎么办?总经理要我请示你如何处理?董事长让我请示你如何处理?。我说:不请示事情推不动呀,位置不高权利大呀!后来又故意不请示上面领导把办公室安排的事情放大的做,例会上先向“办公室汇报”。年底办公室大洗牌,办公室主任搞党建去了!

和一个同学发生了巨大矛盾,老师一直让我不要计较,我该怎样调节这种委屈的心理

你认为矛盾很巨大。老师劝你不要计较。说明问题不是很严重。可能对你造成了大的心理伤害。细心的思考思考。心放宽,以一个平常心去看待,或许能好点。

不要太生气,静静心。人常说: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想想。或者是隔一段时间再去想。

对方只要不是太越位,也没再纠缠,希望你暂时不要理睬矛盾纠葛。过段时间看看是个啥情况。

一切会好的。

职场中如何做好二把手,既受老板赏识又不会在员工中被孤立

谢题主!企业中的二把手的工作是企业管理中最‘难’的岗位!它肩上的责任‘承上启下’,上级下达任务‘压’他肩上。下级接受任务又会向上‘顶’着。如果方方面面的管理不到位,可谓是‘风箱老鼠,两头受气’!来自于上级的压力,他只是下达任务,然后‘静’等结果。二把手对于上级交给的任务,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接受和服从!二把手需要把接受的任务,分解并下达、落实到基层班组,直至达到上级要求的‘结果’。在这一整套的过程中,贯穿着执行力,凝聚力,洞察力,判断力,解决问题和整个过程的控制能力。管理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对中层,除了上述的工作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要求会尊重员工,肯定,赏识,激励他们等等。中层领导的主要工作核心!是在下面基层!切记!只有把员工团聚在身边,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上级领导就很满意了!

关羽不愿跟随曹操是因为曹操手下猛将多,自己轮不上号吗

关羽不愿跟随曹操当然不是因为曹操手下猛将多,排不上号,无论是比武艺还是比待遇,他在曹操手下都是拔尖的。

既然说曹操手下猛将多,那就是说《三国演义》了。在《三国演义》里论武艺,关羽明显比曹操手下众将要强出一大截。在曹操收服关羽的下邳之战时,曹操命夏侯惇诱敌,而徐晃、许褚二人负责断关羽退路。但是这个计划后半截却不是很顺利,许褚、徐晃两人联手,却被关羽杀退,最后只能夏侯惇返回来继续缠住关羽。

这一战虽然因为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许褚、徐晃厮杀时肯定不敢伤了关羽,出手有所保留。但是关羽此前追杀了夏侯惇20里路,他身材高大,青龙偃月刀又重,马力损耗已经不少,状态也不是最佳。而且许褚、徐晃是此时曹营中最强的两个武将,联手尚且不敌关羽,两人单挑即使全力出手,显然也是难敌关羽。

这一点也可以从白马之战得到验证,徐晃被颜良击败以后,曹军众将包括许褚在内,都无人能敌。最后程昱还是推荐去请关羽来助战,而曹操此时根本不担心关羽能不能战颜良,而是担心关羽击败颜良以后会离去,可见对他的评价极高。

论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关羽一归顺了曹操,就封他为偏将军。对比下,此前的张辽投降时,曹操只封了一个中郎将,而曹操起兵后就跟着他的乐进,不过是讨寇校尉,还有像于禁、徐晃这个时候也只是裨将军。甚至曹操的亲族中,也仅有夏侯惇一人职位高于他,

关羽一归顺就比一大批元老级的人物职位还高,可见曹操对他的偏爱。而且在关羽表露出日后会离开去找刘备的意思以后,一向以自己利益优先的曹操居然也表示赞许。要知道后来沮授想跑时可是被他一刀杀了,曹操对关羽是非常宽容。

由此可见,如果关羽留在曹操手下,以他的能力和曹操对他的偏爱,可以说前途无量。除了曹操亲族中少数将领外,其他人都无法和他比拟。所以关羽离开曹操,并非是因为曹操不重视他,而是对刘备的忠义。

明年就40岁了,单位领导突然叫我当办公室主任,我不想干怎么办

跟我当年有点类似。我原来在技术口工作,平时爱写点诗歌散文,被书记看上了,立即把我调过去。原主任是一个大笔杆子,被上级看中,高升走了。书记直接让我主持工作。我问我爸,我爸说,办公室主任前途光明,一般都能提拔,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书记点名,你还不去抱大腿。

我们科长不乐意,刚把我从基层要到科里,刚刚上手,就要调走,满脸的不情愿。科长说,我不能拒绝书记,你如果不想去,你自己拒绝。我爸说,你必须去啊,在领导身边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结果,我听我爸的话,去办公室了。办公室还有两个资历老的秘书,一位管档案的老大姐。那两位资历老秘书,严重排斥我呀,一个请假了,一个看病去了。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做,关键是让我一上手就写大材料。熬了三天三夜,写出一个领导讲话,结果被书记改得面目全非。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同志们”三个字留着,其他的都不要了。至今还传为单位的美谈。

我私下里求原来的科长,能不能让我再回科里。科长黑着脸不吭声。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去办公室了。书记找那个老秘书谈话,让他们配合我,他们只是阳奉阴违,不但不配合,还给我拆台。头一年,大事小事,基本都是我自己干的,老大姐不错,把档案等杂事都做了。

挺过了一年,工作都理顺了,我的文字水平也提高了。党委的材料,我一个人都能搞定了,还主动加压,创办了简报,引起全厂好评。厂长也让我写他的讲话和报告,我每天都去听生产晨会,了解生产方面的情况,把厂长的讲话和报告也写得不错。

书记和厂长平时可能有分歧,在我的事情上达成了一致,提拔我为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这样又过了一年,我写了无数大小材料,编写了几十期简报,给领导在上级那里挣不了不少面子,获了几个成果奖。书记和厂长挺满意的,破格提拔我当了办公室主任,成为当时提拔最快的中层干部。

一晃十多年了。因为能写材料,被上级借调过去,然后留下,成为上一级部门内设的办公室主任,然后又被集团公司某部门借调过去,重点是写材料。后来,新组建了一个单位,我参与筹建,就留在了北京。一路走来,我太累了,也成长了,收获还是比较厚重的。

回首往事,我先后做过十年不同层级的办公室主任,酸甜苦辣,尝了一个遍,个中滋味,一言难尽。是不是好差事,完全因人而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关键看你是不是适应这个角色,如果你适合,混得如鱼得水;如果你不适合,混得心力交瘁。

第一,办公室主任是一个提拔概率比较大的职位。

地方党政序列里,县委办公室主任,一般进常委的,高配半格。政府办公室主任,可高配一个秘书长,进入副处级行列。其他企事业单位,办公室主任只是中层人员,与其他部门职级一样。提拔概率大于90%的中层职位,略低于组织部长。我之前的10任办公室主任,有8个提拔为上一层级,有2个平移到重要部门。总体来说,没有吃亏的。

第二,办公室主任,有的人愿意做,有的人不愿意做。

我上任之前,单位本来选了另外一个人,此人不愿意写材料,坚决不做。于是,领导才选了我。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也不选办公室主任,干一个业务部门长,更适合我这种性格的人。我的性格比较直,骨子里有文人气质,有时候比较清高,不愿意低头弯腰去伺候人。做不到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煎熬。所以,这个差事,好汉子不愿意做,孬汉子也做不了。就我所知,很多中层人员不愿意调整到办公室主任岗位上来,谁都想做自己,不想做那个失去自我的人。

第三,办公室主任,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

办公室主任的素质要求比较全面,主要具备几个能力:一是综合文字能力,要么你自己能写,要么你能把关,不懂材料不是优秀办公室主任,虽然也有服务型办公室主任,但多少让人有点瞧不起,手里没有硬干货——材料水平。二是忍辱负重的性格,你不但要服务主要领导,还要服务其他副职领导,一般至少服务五六个人,个个都能使唤你,不能忍受,那是不行的。三是组织协调能力,办公室主任不一定亲力亲为,但要组织协调各个部门完成领导交办的综合事务。四是沟通应酬能力,大多数办公室嘴皮子都很溜,能张罗饭局,能喝酒、会来事、有眼神。五是忠心耿耿。

第四,高水平的办公室主任,是领导的参谋助手,更是策划高手。

不但要研究政策,更要了解实情,吃透上情,掌握下情,了解左右,才能给领导当好参谋,才能写过一手好文章。不下功夫,是糊弄不过去的。领导的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办公室主任的水平。尤其是写领导讲话、重要报告,上接天线,下接一线,既要有高度,还要有深度,更要符合实际。没有几把刷子,领导是瞧不起你的。所以,很多办公室都能得到提拔,不一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而是领导本身就欣赏他的能力,选的人就是好苗子,跟着领导干几年,得到了培养锻炼,水平进一步提升,当然要优先提拔了。

至于你愿意不愿意做,参考以上我的经历和分析。万事开头难。40岁去做办公室主任,也是可以的,毕竟你成熟稳重了。吃苦是肯定的。如果做得好,进步也是指日可待的。即使做得不好,也可能会给你安排一个满意的岗位。

快五十岁了,领导叫我当办公室主任,该不该答应

作为曾经的大企业办公室主任,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是平级调动,就别去跳那个大坑了。我当年提前“进步”,就是因为办公室主任,别的科长都不愿意干,领导没办法,就让我提拔去当办公室主任。一晃做了十年,也没有提拔,这个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就没有被提拔的传统,提拔都是主要业务科室的正职。所以,我坚决跳槽了,彻底解脱了。

【一】如果是平级调整,从其他科室交流到办公室当主任,五十岁了,你还去伺候人?甚至伺候的班子成员都比你年轻小。办公室主任,看似很重要,但也要看两点:一是能不能给一把手当好贴心的管家,什么秘密都掌握,不提拔你都不行。二是能不能当领导肚子里的蛔虫,什么大材料都能写到位。如果你不想在这方面努力,还是别趟这趟浑水了。

【二】如果让你去写材料,千万别去。优秀的办公室主任,是办事和文字一把抓,不一定亲自写,但是会修改会把关。如果领导让你去当办公室主任,是因为你会写材料。建议别去写材料了,五十岁的人了,眼睛都花了,还要熬夜,谁愿意干这个活啊。年轻人还差不多,锻炼锻炼,办公室主任还是容易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但是,五十岁,提拔的可能性还大吗?不大的话,你何必是受这份累呢。

【三】如果领导暗示你,让你当办公室主任是过渡,马上就要提拔,就可以去。如果不是,建议不去。有些单位有传统,提拔副职,办公室主任是一个必经的岗位,那么,你可以去做一两年,顺理成章地提拔为副职。但是,领导不是这个意思,建议你不去。五十岁了,你已经是其他业务部门的副职甚至是正职,何必去当这个管家婆呢。好汉子不愿意做,赖汉子干不了。有的单位,办公室主任就是大服务员,并不容易出干部。你宁愿在业务部门当副职,也不去做办公室主任,提拔半格,可能让你老十岁。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吧。办公室主任,有的单位,特别出干部,有的单位,也不会干部。这个要看传统。但这个角色很锻炼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同时反之,伴君如伴虎。树倒猢狲散的概率也是有的。这些提拔的事情,先不说,就说伺候人这个差事,一般人真不愿意干,没完没了的陪吃陪会陪出差,天天琢磨这么平衡班子之间的问题,你累不累啊!反正,如果我五十岁,我是打死也不会做这个办公室主任的。如果我五十岁,已经是办公室主任了,我打死都要申请离开这个角色。

驻村第一书记和办公室主任,哪个更有前途

这两个岗位没有可比性,绝对是办公室主任更有潜力。理由三点:

第一,级别不在一个层次。驻村第一书记属于各部门各单位派驻贫困村的工作人员,名义上是第一书记,其实为非“三定”岗位,不再机构编制部门管理序列,本身不设定级别。单位可以派一名科长去贫困村干第一书记,也可以派副科长甚至科员去,而办公室主任是妥妥地实职岗位,以地市级机关为例,级别是正科,下一步的目标是提副处,而如果派驻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是一名副科长,他的下一步目标是冲击正科,两个岗位级别不一样,起点也不一样,何来可比性?

第二,岗位的服务对象有区别。驻村第一书记的主要职责是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面对的是基层群众和单位,在职责上不可谓不重要,可毕竟离单位、领导远了,真正到提拔的时候,不见得想得到你。而办公室主任不一样,他的职责是保障单位运行,上传下达,左右协调,长期服务单位主要领导,近水楼台先得月,一般都是提拔晋升优先考虑的对象。当然,这几年因为政策的倾斜,驻村书记提拔的也不在少数,但从整体比例来看,还是办公室主任更占优势,先天条件摆在那,不能不服。

第三,承担的责任和压力不一样。办公室主任是单位的管家,事无巨细,工作比较繁杂是事实,不过只要取得主要领导的信任,好久了熟能生巧,也不是难事,无非多付出点时间而已。可驻村书记不一样,脱贫攻坚现在是必须要完成的政治任务,驻村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不仅要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完成,还得做到不能让老百姓有意见,诸如定点打卡、数据汇总、建档迎检等事务,足以让驻村书记忙的团团转,稍有不慎随时可能被问责,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都不小。同样是付出,同样很忙碌,同样有压力,驻村第一书记有时候反而不如办公室主任提拔更快,从个人前途考虑,肯定选后者更好。

当然,如果是在十年前有机会当驻村第一书记还是不错的,那时候各地刚开始启动派驻贫困村书记工作,为了估计机关干部下乡驻村,很多地方都出台了政策,明确驻村第一书记可以优先提拔,并用公开选拔等方式切实解决了一批驻村第一书记的提拔问题,有力促进了驻村帮扶工作。当时驻村第一书记或者叫贫困村第一书记,有80-90%最后都得到了提拔,可见驻村书记的晋升优势。现在虽然各地仍有政策倾斜,可随着驻村书记的增多,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提拔驻村第一书记,因此在与办公室主任的PK中自然就处于了下风。

不过从长远来看有机会当驻村第一书记还是值得一试的,一方面他可以锻炼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在与基层群众沟通打交道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另一方面驻村第一书记干的好,的确有很大的机会提拔,这也是体制内公认的客观事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