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军区的副参谋长,40岁授少将,女儿嫁给大将之子,女婿是中将_担任_军区_野战军

第二野战军曾在刘、邓的指挥下参加了进军西南的行动,为解放新南地区立下赫赫战功。1950年2月,我军以第二野战军的领导机关为基础成立了西南军区领导机关。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就曾经担任过西南军区的副参谋长,名叫李夫克,那么,李夫克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李夫克出生于1915年,江西省莲花县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李夫克的青少年时期,江西是革命之乡,这里诞生了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李夫克耳濡目染,也开始参加农民运动,1930年,15岁的李夫克就已经担任少先队的大队长了。

1931年,16岁的李夫克参加了红军,成为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参军之后,李夫克表现英勇,在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军官,1933年,18岁的李夫克成为一名正式党员。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李夫克跟随红一方面军参加了长征,并顺利到达陕北。

展开全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夫克先是担任了抗大训练部军事教育科科长,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很多军事人才。1939年,李夫克调到八路军120师358旅,担任了参谋长的职务,此后他跟随120师参加了挺进晋西北的战斗,担任了晋西北军区参谋处长等职务,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李夫克陆续担任了西北野战军旅长、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等职务,参加了兰州战役,打败了马家军,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李夫克被调到西南军区,担任了西南军区的副参谋长,不久后他又被任命为西南军区的代理参谋长,为稳定建国初期西南地区的社会形势与生产生活秩序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生产和部队建设。1955年授衔时,40岁的李夫克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

离开西南军区后,李夫克被调到了军事科学院,担任了学术部主任、学院副秘书长等职务,继续投身军事教育领域,为建国后我军的建设与发展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军事教育领域,李夫克还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造诣很深,成为我军的军事理论专家。

值得一提的是,李夫克有个女儿,名叫李曼俊,李曼俊出生于1942年,长大后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入飞行器工程系自动控制专业就读。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李曼俊主要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后来担任了电子部第六研究所所长。

李曼俊是一位优秀的科研人才,她所承担的很多项目都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电子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等,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了很多基础工作。李曼俊长大后嫁给了开国大将粟裕的儿子粟戎生,成为粟裕的儿媳妇。

李曼俊的丈夫粟戎生,也就是李夫克的女婿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才。粟戎生出生于1942年,1961年,他从北京101中学毕业后参军入伍,加入了解放军。此后粟戎生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控制专业学习,毕业后进入六十七军,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此后粟戎生担任过24集团军军长以及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于1999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6年,粟戎生退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