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别装了,其实你也是馋嘴猫”_妈妈_外婆_的人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馋嘴 其实 妈妈 妈妈 外婆 的人

大家好,欢迎来到《新周刊》的碎片收发室。

如果提起一个不可或缺的她,你会想到谁?3月份我们发起了女性征集话题#她#,后台陆续收到了许多投稿,许多对“她”的描述。

在孙女的描述里,外婆是一个失去但会时常想念的人。在爸爸的描述里,女儿是那个能让自己“哭鼻子”的极少数人。在丈夫的描述里,妻子的一颦一笑都奉献给了身边的人,除了自己。在女儿的描述里,妈妈也是一个爱吃零食的馋嘴猫。在妹妹的描述里,姐姐明明穿上婚纱很幸福,却能让自己忍不住视线模糊。

或许在她们的描述里也会看到你的影子,文章有些长,希望你可以读完。

《我的姥姥》

/ @冰山雪莲 /

在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她”是我的姥姥——一个善良热情、心明眼亮的老太太。

她学历不高,却是我最棒的启蒙老师,从小教我识文断字,鼓励我勤学多思。高中分文理班,父母建议我选实用的理科,但姥姥却支持我按自己的兴趣学文科。在大学时,看着身边的同学勤奋努力地考公考研,我想另辟蹊径去国外上学,姥姥也是我的第一个支持者。当父母还在犹豫该不该把自己唯一的女儿送出国外,姥姥却说,小鸟长出自己的翅膀,可以离开家独自见见更广阔的天地了。自我21岁去德国留学后,便和姥姥聚少离多,但她却从未消失在我的生活里。

展开全文

如果没有姥姥一直以来的鼓励支持和慷慨资助,我的人生轨迹肯定是另一番景象,或许要黯然失色许多。如今,我的生命小舟已经航行30余年,姥姥既像远方的灯塔一样,照亮我前进的方向,也像夜色温柔的港湾,照亮我回家的路。

能遇见她,何其幸运。

《长姐如母》

/ @平安是福 /

那一年,姐姐18岁,我16岁,父亲去了天堂,母亲身患重疾,无奈中,她辍学回家,从此扛起供我读书的担子。为了挣到更多的钱,她在砖窑厂叉过砖坯、在食品厂包过糖果、在制鞋厂缝过皮鞋、在塑料厂做过插花……当收到一张张汇款单的时候,母亲哭了;

那一年,我考入大学,她给我备了学费、缝了棉被、买了新衣、订了车票……当我背起行囊挥手告别的时候,她哭了;

那一年,她要嫁人了,临上车前,她一手提着婚纱,一手抚摸我的头发,千叮咛万嘱咐,仿佛我是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当看着挂满红花与气球的婚车在我视线里渐渐模糊的时候,我哭了……

光阴似流水,几十年沧桑一晃而过,在这个车马喧嚣的小城里,她劳碌着,我工作着,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始终没有改变她对我“长姐如母”的神圣职责——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她就是我的姐姐,仅仅比我大两岁的姐姐!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一同去踏青,20岁的女儿按下快门,记录下我和姐姐的瞬间……

《风华正茂的她》

/ @佳期 /

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是做妈妈的她了,或者说,是我让她变成了“妈妈”。因而我不曾见过她的意气风发,不曾见过她为自己的人生畅快生活的样子。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所思所想里,佝偻的背影里,无数忙碌的日日夜夜里都或多或少与我有关。她似乎不配有被呵护的人生,她喜欢剩菜、烂了的水果、鱼头、鸡头、放过期的零食……喜欢琐碎的家务和没有尽头的操劳,她喜欢破烂的旧衣服和用久了的家具,她喜欢把钱攒起来,喜欢日复一日地拖着陈旧的身体像一台永动机一般赚钱、攒钱,却从不花钱。见鬼啊,有谁会喜欢这些,除了妈妈!

我不曾见过她恣意妄为的年华,不曾见过她像我一样被自己的妈妈呵护着的样子,似乎我遇见她时,她就全然准备好做一个妈妈。

那个风华正茂的她,也曾闪耀得让人移不开眼;那个花样年华里的她,也曾如我般笑靥如花……

《我的宝贝》

/ @L /

继续在天堂起舞吧,我的宝贝。

外婆变成了一件静态的物体,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大雾笼罩了我所触及的人间。我站在窗边,总觉得她还在,天知道我有多盼望站在生死界限上的她能一脚迈回来。也许爱意总是自私的,我知道她在重症监护室苦苦坚持了20天,我还是希望她能迈回来,只要她还在喘息,哪怕就那么躺着,我也不能失去她。

4年前,外婆突然病了,得了一种会慢慢遗忘所有人的病。外婆是她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她拿着医生给她开的药,一字一句地看,然后拒绝服用,倔强地说,她没有生病。渐渐地,大多数时候我们开始变得难以交流,她有时佝偻着坐在沙发上,电视播放着声音,但她似乎并没有在看;有时,她喃喃自语,一个人在嘀咕着什么,但我甚至搭不上一句话。我看着外婆,想起她在阳光下起舞的样子,想起她戴着贝雷帽、身着红色长裙的样子,想起她在我受挫时摸摸我的脑袋说“没事,外婆在这”的样子,想起她生龙活虎的年岁,忍不住转头抹泪。都说这个病是一场漫长的告别,我看着她沉默无神的样子,我总以为还有很多年让我去接受她会离开的事实,但却被新冠给了当头一棒,外婆输给了它,而我失去了外婆。

去年我成为了一个母亲,最后一次见到外婆,还是我产检之后的事。她就那么坐着,变得很沉默,从前还会翻翻报纸、翻翻杂志、翻翻书,当时的她就这么坐着,像岸边一艘搁浅的船,越来越无力,我好怕哪天她就突然被吹散在大风中。更令人悲伤的是,她已经不记得我了,哪怕身边的人屡次追问,她也只是笑笑,并无法叫出我的名字和辨认我是谁。她问我说,你去体检吗。我说,嗯,去检查,一切都好,你马上就可以升级当阿太了。她只是笑,没有说话。我开始感到惶恐,我没办法再继续自欺欺人,我知道每过一天我们就离告别又近了一步,而我们都无能为力。我总想着等到春暖花开,带着儿子去握握外婆的手,她会不会就突然好了,又能想起我是谁了,但是,外婆已经没有下一个春天了。

1月原本是个团聚的月份,不仅是我的生日,又是过年。去年生日的时候,在上班路上接到了外婆的祝福电话,说完“生日快乐”之后,她又前言不搭后语起来,由于快到上班时间了,我匆匆挂了电话,现在想来为我当时的态度甚是懊恼,我想电话那头的外婆也是有些许悲伤的。而今年,我再也接不到外婆的电话了,在未来的日子里,那个电话再也无人接听了。

外婆很喜欢逢年过节全家人聚在一起,自从我长大之后,我开始越来越明白外婆的心境,大抵是外公走得太早,她享受过的相聚的欢乐时光太少,而充满着离别与思念的人生又过于煎熬了。外婆走了,他们都说,外婆这一生太辛苦了,她累了,她去和外公团聚了。不知道最后的日子里,她承受过多大的痛苦,她坚持了这么久,想必她真的非常舍不得我们这群家人。

何其幸运,能与外婆成为家人,感谢她陪伴我走过这一路。她本是仙子,就继续去天堂起舞吧。我会谨遵外婆的所有嘱托,善良、坚强地生活下去,继续爱她所爱的人间。

《太阳妈妈和两颗小星星》

/@星星李书羽 /

她是我心中的太阳,每当我焦虑郁闷的时候,她总会用一句简单平实的话让我敞开心扉,撇开阴郁。她对生活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尽管很多时候生活总是不如意,磕磕绊绊又困难重重。她爱她的小孩,拼命地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她们,却不知她已经给了她们最最珍贵的善良和真诚。

我希望在她阳光的影响下,成为一颗黑夜的明星,也能够影响和导引迷失的人。

《阳光小柚》

/ @ 青柚子工作室/

我和女儿的2020:

在机场即将进入候机厅的安检口,小柚背着她的黄色双肩书包,和她的外公,一前一后,步入安检门。这时,小柚转身向我挥动一只手臂,大声喊道——爸爸!记得喂小鱼,别让它们死了。此时的我,正托着手机,想拍一张小柚的背影。听到这句喊话,我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夺眶而出。我也冲小柚喊——会的,记住了。但显然只有自己能听见,因为这样的离别,我哽咽了。

飞机是早上9时许起飞,我定了闹铃,叫小柚起床洗漱吃饭。出门前,我让小柚照照镜子,和自己说再见,和这座房子说再见。我指了指窗台上的小鱼,对小柚说——还应该和这些小鱼说再见呀!小柚马上把脸凑向鱼缸,欢快地朝游来游去的小孔雀鱼说——小鱼,再见!

小柚今年5岁半,是上半年和她的外公外婆从内地回疆的。小柚、我、小柚的爷爷,都出生在乌鲁木齐。还有我的爷爷和我的外婆,也都生活在这座城市,上下四代人。现在,小柚要和家人们说再见了。

2020年,你回来与爸爸度过的七个半月,是我不会忘记的。端午节,我们乘大巴车上了天山天池,在西王母的“浣足盆”里,踏水踩沙。我们去了市郊的野生动物园,问候了大象、长颈鹿、狮子、棕熊,和很多飞禽。在市内的古生态园,我们观看了马术表演,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乘坐了马拉车。

爸爸还经常带你拜访,与爸爸长期合作的艺术工作者:有经营美术培训的韩奶奶,还记得在她的球鞋上涂鸦吧!有专注微钩和树脂粘土制作的寇奶奶,在她的那张满是神奇零碎的工作台上,你俩的四只手如此灵巧,一会儿功夫,眼前就塑出了各种小玩意儿……还有一心搞综合材料创作并筹办第二次个人展览的工艺美术师耿伯伯,你和爸爸参与了展前展中展后的所有环节——布展撤展啦、接待采访啦、观摩写生啦、引导解说啦……

爸爸还带你参加了几处规模或大或小的户外跳蚤市集,主要是为了一起锻炼与陌生人的沟通能力。我俩的身影更多出现在“花帽街”“城南往事”这样的主题卖场。因为爸爸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依然是将优秀的文创产品、美术作品、工艺品销售出去。

在你小小的肩膀上,也有一份沉甸甸的担当。爸爸要对你说一声——谢谢你!孩子: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在平凡中日复一日,但又充满了无穷的未知。让我们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爱鱼缸里的小鱼,爱爸爸妈妈,爱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爸爸希望你做一个阳光小孩,成长为阳光少年,最终变成一个自带阳光的人。此时此刻,在机场,与你难说再见。我俩再见的那一天,要相信,爸爸和你都会更加优秀。

《我们爱的她和她》

/ @周栋 /

这是我的妈妈和小姨。

姥姥和爸爸都不在了,小姨就是这个世界上妈妈最亲的人,她们是姐妹,是挚友,更是无话不谈的“好闺蜜”。作为儿女的我们,努力让妈妈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也愿意和小姨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因为我们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而小姨是妈妈之外最疼爱我们的人。

谢谢我们的“她”和“她”,致敬我们的“妈”和“姨”。

《我和我的她》

/ @周栋 /

你是婆婆心中“温良恭俭让”的全集好儿媳;你是丈夫心中“煎炒烹炸涮”的全能好妻子;你是孩子心中“语数英物化”的全才好妈妈。你是妈妈眼中长不大的姑娘,最骄傲的孩子,却被生活度成神一般的存在,你无所不通,无所不会,无所不能。

鲜亮的蝴蝶结,漂亮的花格裙,性感的高跟鞋早已不是你的风格。“女强人女汉子”“好大嫂老阿姨”早已成为你的标签,学校、单位和家也早已成为你生活的三点一线,锅、碗、瓢、勺、马桶刷更是早已成为你日子的习以为常。

你眼角的鱼尾纹是你对孩子的期待,你手上的皴裂痕是你对丈夫的疼爱,你走样的小身材是你对家庭的付出……你以一己之力诠释了世俗对女人的定义,以温柔以待温暖了生活的万般无奈,“我的好儿媳、我的好老婆、我的好妈妈”是平凡日子授予你的最高褒奖。

娶妻当如黄月英,蓝桥何处觅云英。我愿用一生爱着我的“她”。

《我最爱的妈妈》

/ @范儿 /

照片里的人物是我最爱的妈妈,很少和妈妈拍照,因为她不喜欢拍照,于是便有了这张偷拍。这是和妈妈去逛超市的时候拍的,妈妈在选生活用品,就像是调味小家的“爱”。

有人说,妈妈的爱藏在一顿顿健康的饭菜里,而我想说,妈妈的爱更表现在一条条美丽的皱纹上,皱纹是担心我们、思念我们、为我们无私付出而产生的,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引路人》

/ @是废话叮吖 /

我迷茫道路上的引路人,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堂姐,一直以来都是我的“风帆”,一路引领着我。每到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都会出现,就好像一直都在十字路口等着我,总是能给我很好的建议,避免我走很多弯路,渐渐地我也习惯了有你在身边的感觉,只要遇到问题,你总能沉着冷静面对,就好似航行路上的灯塔。

《妈妈的少女时代》

/ @虫子 /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就觉得我妈挺好的,毕竟没有哪个小孩会不喜欢一个夏天就往冰箱塞满雪糕,会做一冰箱的柠檬茶,家里永远在囤碗仔面和凉茶饮料,还带着你一起吃满地可的妈妈。

记得每次春游前,都会和妈妈去逛超市,除了监督我不乱买东西以外,我一直觉得,妈妈更多精力是在挑自己喜欢的零食,她会“怂恿”我买她喜欢的大地饼干,然后说,你到时候带一半去就可以了,也吃不完,剩下的放家里我吃,让我怀疑她“蓄谋已久”。

不过,她也会在我春游完的时候早早来接我,带我去学校附近喝芝麻糊吃老婆饼,可能在妈妈看来,没有一个小孩能在春游那天吃饱的,她就是如此爱吃又可爱,而我也很爱她。

《稻田里的妈妈》

/ @漠漠 /

其实现在挺害怕触碰到“妈妈”这个词,因为她离开了,已经足足419天,但还是会不自觉去翻她的照片,然后失神。妈妈不喜欢拍照,所以几乎所有的照片都是我趁她不注意的时候拍下的,极少正脸照。

2016年的夏天,我带着3岁的女儿回老家,本来以为会有一个其乐融融、共享天伦的家庭氛围,但还是拴不住她的双脚,她每天早早地去田里,中午回来,到傍晚又去。我为此怄气,不理解她为什么非要去摆弄那一亩三分地,好好待在家里和孩子玩玩不好吗?她为我的不理解而生气,说农民的心思就是在庄稼上,没有什么资格享受,种田对她而言就是一种享受!我放弃了和她的拉扯,自己带着女儿跟她一起到田里去,我想,她应该是开心的吧。

其实想来,我几乎一直都在和她拉扯怄气,叛逆期的时候气得她吃不下饭,后来好不容易读了所不错的大学,却又在婚姻这件事上不顺她的意,到后来生了孩子,她又在二孩这个问题上和我争执不休……一直到她去世的前一晚,我还在和她为“哪个时代的人更幸福”这个问题争论。

我和妈妈之间,似乎没有过温情的时候,关系生硬,明明彼此爱着,表达出来的却都是指责、不理解和嫌弃。她走得太突然,突然到不给我一点点准备,她也没有留下片言只字,我心中的缺口永远都填不上,那根刺,一碰就锥心地痛。

想了很多很多,我和她之间,最幸福的时刻,应该就是我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我顺从她,她带着女儿和外孙女,在她最热爱的土地上耕种,内心里满是对丰收的期待与喜悦。

《永远在一起吧》

/ @起子 /

结婚前,我每隔段时间便会放部电影,然后给妈妈拔发缝和比较明显地方的白头发。直到离我婚期没两天时,来家里帮忙筹备婚礼的一位阿姨用一种极惊诧的语气大吆小喝地对妈妈说:“你也没去染染头发!到时候婚礼多难看。”

妈妈笑着转过头来跟我说:“不用吧,不明显吧。”我定睛看了看,的确是我好久没顾得上帮她处理,白发从来没露得这么显眼过,刺目极了。我笑着说还好呀,露出来了的拔掉就好。当时姑且含糊过去了,但过后妈妈还是和我说她去染一染吧。这是她第一次为了遮掩白发而染发。

时间的流逝对每个人都默然而无情啊,我本人现在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出几十根白发。我还和妈妈开过玩笑,以前是我给你拔白头发,现在是要麻烦你给我拔啦,说完我们都笑了。

《我们俩》

/ @自然 /

在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她”当然是我的女儿。她既是我女儿又是我的闺蜜,我们最爱做的事就是一起消磨时光、一起手牵手逛遍大街小巷、一起挤在沙发上看电影、一起做美食、吃小吃、逛书店、看美景。有人说,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而女儿就是温暖我冶愈我的那个明亮的小太阳。

《最爱我的她》

/ @李梦迪 /

最重要的她,是我的妈妈。

我现在17岁,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聚少离多。以前小的时候很恨她,她不能陪我长大,不能给我想要的依赖,一年到头就过年的时候才会在家待上一段时间,但那段时间很短很短。小时候闹人,哭着问她,为什么不能在家陪我,她说,因为要养活你,才要出去挣钱,才能把你想要的买给你,不然,我也想在家陪你啊,如果没有钱,你吃什么呢?小时候只觉得那是一种托辞,她说她也没办法,也无能为力。但那时的我,读不懂她的心酸与无奈,只是觉得很伤心,很难过,为什么别人的爸爸妈妈都可以在家里陪小朋友,而我的爸爸妈妈不能陪着我。

后来她每每往家里打电话,都叮嘱我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要乖一点。但我就不听,我拒绝跟她说话,因为我很难过,我在赌气,我在用我的方式,让她知道我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再大一点的时候,我开始叛逆,只单单针对她,她说往东我就往西,她说一我就说二,我想让她知道她在我的童年缺席的后果。我在学校里遭受校园欺凌,被同学孤立,但我什么也没有跟她说,我觉得我自己也可以熬过去,那段时间真的好难,或想起来就很难过。那时的我就像一个坚强但不太成熟的大人。

再后来,我更是对她所做的和所说的一切,都看不惯听不惯,我们开始争吵,她一跟我说话,我就烦躁,就想发脾气。至于她对我的好,我一直觉得那是对我之前缺失的陪伴的弥补。我想逃离她,我当时甚至觉得既然在我童年时她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那我未来的生活她也没必要参与。后来,上了高中,我努力不让她知道,我在学校里的一切,她也没有我班主任的电话,我也很少给她打电话说学校里的事,说得更多的是什么时候要交学费,生活费又不够了,还有她一直叮嘱的要照顾好自己。她每次说要我照顾好自己的时候,我就觉得很搞笑,就想发火,我每次也会怼回去说,“你可放心吧,我肯定能照顾好自己,就算在学校生病了不也是我的事,你又不能照顾我。”每次这个时候,她都会尴尬地笑笑,然后转移话题。

再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简单概括一下就是,我当时的班主任跟她打电话说我心理上有点问题,怕我想不开出什么事,最好家长干预一下。那周我清楚地记得,该回家了,我班主任跟我说我妈妈来接我。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惊讶,再一想,无所谓,她也就在家待了几天。那两天她一直变着方法让我开口告诉她我怎么了,但是我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说,我伪装得很好,看起来真的像是没事的人一样。因为我觉得她不是我想要倾诉的对象,我没办法对她敞开心扉,即便她是我妈。她问我,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如果当初把我带在身边是不是就不会这样了。她说着说着就哭了。有时候,我还会想,如果不是因为有血缘关系,我们之间是不是也没什么能把我们连在一起。

现在,我知道了很多很多事情,我知道了她这么多年的委屈,我知道了当年她离开我确实是无奈之举,我也知道了她一直把我当做希望,也渐渐地明白了她的心酸和无奈。其实我的妈妈很爱很爱我,她爱我胜过爱她自己。

慢慢回想起来,这些年,她虽然很少陪在我身边,但是她的教导从未离开。她教我人世间的道理,教我辨别是非善恶。她把我教得很好,却唯独没有教我什么是感恩,可能她从未想过让我回报她什么,但是,我现在明白了。现在,我努力不让她失望,努力做一个能让她开心的小孩,努力不惹她生气,努力变成她的骄傲。

妈妈,我从来都没有跟你说过,其实我也很爱你,很爱很爱。

《母亲的怀抱》

照片内容是我的妈妈抱着我姐姐的孩子,这是有一次我放假她们一起接我回家,顺道去公园玩的时候拍的,觉得很美好。我的妈妈一直很温暖,对我真的无微不至,但是她却围绕着孩子走过了她的美好年华,妈妈的怀抱不仅有自己的孩子,还有孩子的孩子。

《辽阔的日子》

/ @敖包生态牧场 /

2003年,我们有幸成为一家人,一起走过风风雨雨,憧憬岁月静好,在自己的家乡,相守辽阔的日子。

《总是给我加油的姐姐》

/ @蔚桓 /

几年前,因相同的爱好和她在QQ群里认识,她比我大几岁,我们一起聊爱好、聊学习、聊各种姐妹之间的话题,互相送礼物,许多个哭得稀里哗啦的夜晚,电话的另一头都是耐心安慰我的她。

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原来真的有人从来没有见过也会心甘情愿地对彼此好。我没有姐姐,童年时常幻想有个姐姐会是什么样子的,但我现在想,她不仅是我的朋友 ,也是我的姐姐。

《我的“晚熟”是妈妈的延续》

/ @御神木 /

过两年就快退休的母亲,记性越来越不好了,说过的话,顺手一放的发夹……不会用电脑输入word,最近的流行用语听不懂。以前我会发脾气,总觉得这么简单的word,教了无数遍还是会忘,干脆不教了。

每周末的家人聚餐,餐桌上总是会端上我爱吃的蒸肉丸、杂粮豆汁……我爱吃什么,母亲都记得。

母亲总是给我买“儿童装”,即使我已经是个28岁的大姑娘了。她总对我说,“欲望少一点,要求少一点,快乐就会多很多。”我说,“我们这代人的压力一点也不比你们小,你们那代是为了温饱,我们这代是精神压力。”妈妈笑笑,又东擦擦桌子,西拖拖地去了。妈妈在31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了个小国企的副科,又一直兼顾着家庭。我心里一直有一句话,“我的母亲,真的很厉害,强大而温柔,我肯定做不到。”只不过我从来没有当面和妈妈说过,因为不好意思。

最近经历着被催婚的阶段,和母亲的争吵也变得多起来,我有时候会因为意见不和而非常崩溃,摩擦越来越多。后来,我们都开始学会退让,理解对方,母亲理解女儿,女儿理解母亲,即使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真的理解,但是,我们都变柔软了。家人不需要讲太多道理,也或许,我发现,母亲老了。

母亲爱种花、浇水,说着文青的小调,我也是。母亲说我对于爱情、恋人,有种晚熟的天真。而爸爸,是我妈妈的初恋。不知道是她天真,还是我晚熟。后来我不再教母亲怎么登录网页版微信、怎么使用word,我会直接打开网页微信,直接发送链接,直接帮她输入文字。

一天下午,阳光正好,洒落在阳台的迎春花上,浇完花的我,回头一看,母亲蹲在地上,认真地写着什么,“妈,你在干啥?”“周一有个宣讲,我得提前好好准备一下,退休之前还是要把事情整理好吖。”

我笑了,一个半蹲着的老母亲,一半的强大,一半的柔软,一半的晚熟,一半的坦然。

《岁月不败美人》

/ @我们不是海 /

想投稿,翻了翻相册,却发现没什么妈妈的照片,更没什么和妈妈的合照,全都是自己去旅游的照片和朋友们的合影...

说一说我的妈妈,我们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一对母女,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一家四口都在不同的地方居住,我上高中时,爸爸、妈妈、哥哥都在外地,我上了大学四个人就更少有机会见面了。妈妈是个前卫女性,喜欢玩,喜欢打扮,从小到大我的同学都和我说“你妈妈好年轻、好漂亮”。我妈妈还喜欢玩抖音,粉丝都有几千个,相比之下我的抖音只有稀稀拉拉的两三个赞。妈妈很有爱心,和她出门吃东西,她看见可怜的老人会偷偷帮他垫付饭钱,然后把老人请进店里吃饭。小学同学早逝,留下了一对幼子,这么多年来他们老同学群里一直在轮流救济小孩,想来那两个小孩如今也不小了。我玩妈妈手机时还发现她捐了果树,还在水滴筹上给很多人捐过钱。小的时候路边经常有乞讨的人,妈妈会让我过去递上5元、10元的钞票,然后告诉我,我们少吃一顿夜宵没关系,但可以帮助更多人。

还有好多好多这样的事情,我妈妈很大方、阔绰,所以她朋友多。我们家虽然家境也不好,比不上很多亲戚朋友家,但我觉得家风很好,在爱中耳濡目染地长大。我妈妈还是一个很孝顺的人,对外婆、爷爷尽全力的好,这些我也是看在眼里的。

希望妈妈健康平安,每天开心。

/写在最后

感谢读者的投稿与分享,在一些读者的细微描述中可以感受到感动、甜蜜和幸福,同时也感谢一些读者能勇敢地把难过的失去、懊悔的过去进行分享,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幸运本期碎片收发室能收纳到你们的故事,愿每个人身边的她都能拥有发自真心的快乐和幸福。

下期4月份的征集话题正在筹备中,如果大家有好玩或有感触的话题,也可以下拉留言区给我们留言。 关注新周刊《碎片收发室》栏目,我们每月都会发起1-2个征集话题与读者互动,期待大家的4月投稿。

普通人的crush,比偶像剧还偶像剧|碎片收发室 今年最火的颜色,是它 从这一天起,我再也没有转过锦鲤

策划:鹿子芮

校对:杨潮

封面:《重启人生》

广告合作微信 xzk96818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