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错纠错机制,已经实施几年,颇见成效。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要求,近日,靖江市出台容错裁定工作实施办法,成立容错裁定委员会,细化容错情形、优化渠道程序、强化后续管理,为在一线干事创业的干部吃下“定心丸”、注入“强心剂”。(01月31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众所周知,不仅是在局部地区,在各地区的干事创业中都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无人区”要闯,容错纠错机制的出台往往才能更好地给干部吃“定心丸”。干事创业,这不是简单的几个字,背后的辛酸和付出,只有参与者才深有体会。在每一个重大的攻坚领域,要做出成绩,都不容易,都会经历失败的探索,都会有犯错甚至是犯很大错误的时候。在面临多种困难和危险,甚至会犯下错误和过失之际,更需要对涉事的干部有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因此,激励干事创业,就要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发挥该机制的优势和作用,让真正为之付出和作为的干部能够在犯错误之时,得到应有的宽容和理解,真正为干部能够鼓劲,保持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必须要发挥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制度是具有生命力的,但是制度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在于制度能否是真正可执行。近年来,不少地区,容错纠错机制形同虚设,很多政策制定出来,就是无法去执行,甚至根本得不到落实,与制度不科学有关系。落实执行,这就考验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因此,在容错纠错机制方面,必须要健全和完善相应具体制度规定,让这机制能够真正发挥对干部的激励鼓舞作用。
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必须要坚决在贯彻执行上更坚决。容错纠错机制,有制度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去贯彻实施,也让干部得不到相应的鼓励。对干部的容错纠错,当然不仅是在物质上,在精神上更要给予保护。近年来,不少干事创业领域,很多干部可能会在项目建设等领域,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这由此会被诬告、陷害、甚至中圈套等。面对这些流言蜚语甚至恶意诽谤,组织部门、纪检部门,都应该在充分进行全面调查核实之后,才能够对干部进行客观公正的处理。如果存在对干部进行不实的举报、指控,应该给予干部进行澄清甚至公开进行说明,让干部能够更好地干事创业,不用背负任何的负担。
出错,无法避免,如何区分错误,纠正错误,十分重要。容错纠错,本身就是对干部犯过失的容忍与理解,更是激励和保护干部的明智与人性化之举。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干部加油鼓劲,才能迎来干事创业蓬勃的生动局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