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咸阳市三原县城西关斗口巷5号的于右任故居。梁纪委/摄
三原县于右任故居书房。梁纪委/摄
展开全文
于右任居住过的"三间老屋一株槐"院子。梁纪委/摄
于右任故居中的古槐。梁纪委/摄
三原县于右任故居。梁纪委/摄
三原县于右任故居。梁纪委/摄
三原县于右任故居一景。梁纪委/摄
三原县于右任故居一景。梁纪委/摄
三原县于右任故居展陈。梁纪委/摄
1910年10月11日,《民立报》创刊于上海,于右任为社长,主笔为宋教仁、范光启、景耀月、章士钊等,经理吴忠信、邵力子。以提倡国民独立精神,培植国民独立思想、建立独立之民族和保卫独立之国家为宗旨。梁纪委/摄
于右任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图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建校时用的奠基砖,“农砖”为于右任手书。梁纪委/摄
于右任纪念馆位于三原县城东,是联谊海内外、缅怀弘扬于先生精神风范、进行文化书法交流的胜地。梁纪委/摄
于右任纪念馆是联谊海内外、缅怀弘扬于先生精神风范、进行文化书法交流的胜地。梁纪委/摄
于右任纪念馆位于三原县城东,是联谊海内外、缅怀弘扬于先生精神风范、进行文化书法交流的胜地。梁纪委/摄
三原县于右任纪念馆一景。梁纪委/摄
馆内庭院矗立于右任全身塑像,长袍拄杖,凝重慈祥,供各界纪念瞻仰。梁纪委/摄
三原县于右任纪念馆一景。梁纪委/摄
馆内庭院矗立于右任全身塑像,长袍拄杖,凝重慈祥,供各界纪念瞻仰。梁纪委/摄
叱咤风云的辛亥革命元勋、凛然无畏的新闻先驱、诗界泰斗、教育大家,更是书法翘楚中国“三百年来一草圣”。1949年11月29日,于右任飞往台湾,飞机呼啸上天的一刹那,大陆便在于右任难以割舍的目光里,定格成一个美丽凄婉、遥不可及的背景,永远也不得亲近了。
《望故乡》这刻骨铭心之作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 晚年在中国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诗人的魂魄在台湾最高的山顶上,凝神远望,可是,他总望不到魂牵梦绕的祖国大陆,哪怕是一点点的影子!面对这样的事实,他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有涕泗滂沱,放声恸哭。
于右任是毛泽东最敬重的国民党大才子。1945年10月,国共两党谈判,于右任到机场迎接毛泽东,两位相慕已久的诗人相见甚欢,在宴席上纵论令他们无比酣畅愉悦的中国诗词歌赋。于右任由衷地赞叹说,毛先生真乃千古奇才一代伟人啊,特别是那首《沁园春·雪》的结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可谓神来之笔,读后直让人感奋不已!毛泽东称赞于右任说,当年右公在西北不也写过一首《天净沙》吗?结尾这句“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更发人深思啊!
“世道愈乱,贤士愈积”。于右任一生充满了正能量,在各领域追求建功立业。中山先生病危时,他曾参与起草《总理遗嘱》。他的书作,有神而无形式之累,有法而无用法之相,有力而无用力之迹,最难能可贵的是,他随时随地都有创新。中国书法史上,少有与于先生比肩者。
于右任弥留之际,其亲友僚属如李嗣璁、刘延涛、王文光、陈肇英、李崇实、程沧波及右公长子于望德等会同启阅右公自用保险柜,望能检出早经秘藏之遗嘱。岂料开柜之后,展现于众人眼前者多为右公生前日记书及为三公子中令出国留学筹集旅费向他人所出之借据,除此之外并无任何珍贵物品及财产契券。在场人士目睹遗物,莫不心酸,钦敬不已。
于右任先生,千古!风范长存。(文字/摄影:梁纪委)
[责任编辑:haowang001]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