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这一年若是处理不好,大清或许将会提前发生巨变_张之洞_日本_京城

1900年5月28日,八国联军侵华开始后,中国被列强们推到了悬崖边上,到了该做选择的时候了!这应该是当时很多有志之士内心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大佬们做了哪些准备吧!

李鸿章的选择

1900年1月,李鸿章受命署理两广总督。当时的广州,帮派林立,严重影响了广州的社会治安。因此,李鸿章来到这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击帮派份子,设法恢复当地的秩序。

随后,李鸿章在刘学询(黑白通吃)的帮助下,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肃清了广州城内的帮派份子,刘学询也因此受到李鸿章的信任。

1900年5月,义和团发生动乱,他们焚毁了京城内的教堂和教徒住的房屋,并和清军发生了激战。孙中山就是在此时和他的助手朱少白商议,“欲借香港总督卜力的力量,来劝李鸿章独立!”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西方列强宣战,还命令李鸿章火速进京面谈,想通过李鸿章的表态来拉拢其他地方大员,李鸿章答应是答应了,却一直没有动身。因为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李鸿章和卜力会谈

7月17日,李鸿章做出决定动身北上,只是他在走之前又和香港总督面谈了一次,还是关于谁来做中国的皇帝的问题,这个问题他们在上个月已经谈论过一次了,这一次李鸿章再三为太后辩护:“无论她有什么错,她都还是中国最有能力的统治者!”卜力劝说他,不要北上,想想你上次签订《马关条约》的遭遇。不过,李鸿章还是谢绝了卜力的好意。

李鸿章走后,卜力传信给孙中山:“他已经决定北上议和了!”可孙中山的助手陈少白不死心追上李鸿章的船,却被李鸿章的心腹刘学询告知:“大人已经下定决心,不会参与你们南方分离主义”的冒险中去!

至此,推举李鸿章担任“两广独立国”总统的计划,彻底失败了。这里虽然不知道李鸿章的想法,但从他一直拖到7月17日才动身的行为上推测:他也在观望,在做选择,不过他最终还是站在了清王朝的那一边。

展开全文

梁启超在后来给李鸿章写传记时,认为当时李鸿章有三条路可选,它们分别是:“拥两广自立、督兵北上、和孤身受命入京”。不过按照李鸿章的性格,前两条路风险太大,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是不会轻易选择的,况且他的年纪也大了,安稳才是第一选择!

孙中山和康、梁的行动

7月17日,孙中山在船上等候香港总督卜力与李鸿章的会谈结果的消息时,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决定由郑士良来掌握惠州暴动的指挥权,毕永年到长江流域再次联络会党,而他本人则由日本转道台湾,寻求日本驻台军队的协助。

7月18日,康、梁等人的保皇党也同样选择此时进行武装暴动的计划,先是夺取广州水师的军舰,然后以舰炮轰击广州城!随后革命党和保皇派经过了多次谈判,决定联合成立“自立军”。

按照计划,“自立军”会在农历七月十五日(8月9日),在七个不同的地区来同时发动起义,但却临时由于保皇党的军费拖延,行动被迫延期。然而,安徽大通的那支人马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没有接到通知,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发动起义,却被官兵以优势兵力迅速扑灭,统领也逃亡日本。

孙中山会见“自立军”起义失败骨干人员在东京合影

随后清政府就展开了大搜查,“自立军”的很多首领在不久后纷纷落网,并被斩首示众。孙中山和康有为、梁启超的这次联合行动基本宣布失败。

张之洞也在行动

在公开拥护“东南互保”后,即南方各省在八国联军和义和团的冲突中保持中立,来换取西方列强对南方的安全承诺。

张之洞

根据中日双方后来的学者对日本当年参谋本部的情报官员宫太郎的日记研究表明:张之洞曾派其长子张权及其他几个心腹军官共同组成秘密代表团,带着15名留学生对日本进行长达4个多月的访问,后来鼎鼎大名的黄兴也在这些留学生当中。后来张之洞的长孙张厚琨也秘密来到日本学习军事方面的技能。

这件事张之洞不论是事先还是事后都没有向朝廷递交报告,可是他却秘密将自己的长子、长孙都送了过去,应该是很重视这件事吧!

同时“自立军”准备8月9日发动起义的情报,张之洞应该也是提前就知道的,因为“自立军”的“总司令”唐常才就是张之洞的学生,不仅是唐常才,还有其他不少人也是张之洞的学生,张之洞想要知道他们的行动消息,那可不要太简单!

然而“自立军”8月9日发动起义时,张之洞并没有行动,一直等到8月21日才开始抓捕唐常才等人,这里面有什么内幕么?当然有了,因为京城是在8月14日才被八国联军攻破的,在确定了太后和皇帝逃出北京后,张之洞才开始对“自立军”动手。这会是巧合么?

唐常才

而且在八国联军控制京城后,日本曾计划让张之洞出面组建新的政府,被张之洞迅速制止。范文建版的《中国近代史》中有对张之洞这些行为的猜测:“如果帝、后同亡或者帝存后亡,就会接受拥护,组建新政府;如果帝、后同存或者帝亡后存,则不能接受拥护!”

所以,当张之洞发现太后和皇帝一起逃出京城后,立马拒绝了日本的提议,并且开始抓捕“自立军”的首领们,在唐常才等人还没来得及宣布起事的时候,就被抓捕了20多人,“自立军”名存实亡。实在是老谋深算之极!

就这样,原本很有可能提前发生大动作,在得知太后安全逃出京城后,各路群雄纷纷偃旗息鼓。果然是镇压了一个时代的太后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