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副刊专栏」仙台宫川宅_鲁迅_仙台_医专

鲁迅的门牌号

鲁迅在仙台医专时代住过两个地方。1904年9月起住在片平町五二番地的佐藤屋,当年11月前后搬到了宫川信哉经营的土樋町一五八番地,即宫川宅。

搬家的原因,除了佐藤屋环境不好,还因为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被好心的藤野先生多次劝告。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藤野先生》)

芋梗汤,是用芋梗和酱做的汤。日本人把酱汤视为“母亲的手艺”,米饭就酱汤吃,是日本的传统早餐。日本酱汤是用发酵的大豆加入蔬菜、豆腐、香菇及海味等煮制而成的。但因饮食习惯的差异,芋梗和酱做成的汤令鲁迅难以下咽。

藤野先生是1874年生人,只比鲁迅大7岁。他在仙台医专给鲁迅当解剖学老师时,只有27岁,鲁迅当年20岁。他们二人可以视作同龄人。鲁迅认为,在他所有的老师中,藤野严九郎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把老师所改正的讲义订成三厚本作为永久的纪念,特别是他题赠有“惜别”二字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至今”指鲁迅在厦门大学写下《藤野先生》一文的1926年,其时距鲁迅在仙台求学的1904年已过去了22年。

“宫川宅”坐落在土樋町街鹿子清水一带,从“佐藤屋”片平町向南通过第二高等学校和医专约走150米。鹿子清水的街道,“是从片平丁高岗走向广濑川的漫坡路。背靠高岗的漫坡路右侧,有一条用碎石铺砌的细长小沟,汇集了附近的喷泉,流入广濑川。漫坡路两侧的排房是当时仙台常见的羽状木檐的平房,显得恬静幽雅。”(《鲁迅在仙台》)这里距离二高和医专都很近,有很多教师和学者在此安家。鲁迅的寓所位于汉学家冈千仞的西邻,是刚下坡左侧大泉幸四郎的宅第的厢房,当时由宫川信哉先生租下开为公寓。

住在“宫川宅”公寓里的都是哪些人呢?当时宫川先生收纳了几个寄宿学生,其中也包括鲁迅和他的同乡施霖这样的清国留学生。此外,医专同班生的大家武夫先生和高两班的矶部浩策等人也在此寄宿。

鲁迅在仙台医专求学的时候,经常去校外的“晚翠轩”牛奶店,那个小店摆着桌椅,供应牛奶、粗点心和面包等,还备有官报和一般报纸,供顾客自由阅览。由于离二高、医专很近,“晚翠轩”牛奶店就成了学生聚集的场所。鲁迅坐在店内的椅子上看报纸,有熟悉的人进来就点头一笑。当时的报纸每天连载关于日俄战争的战况,也刊登清政府关于战争的政治动向,此外,“公使馆及领事馆报告”一栏也刊载驻清公使馆的报告,如关于厦门和汉口的茶、生丝等出口物资等。

1906年2月末到3月初,鲁迅就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退学了,和许寿裳、周作人计划创办《新生》文艺杂志,但以失败而告终。

鲁迅在仙台学习生活过的地方今天是什么状况呢?

据《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汀2016年9月撰文介绍,在仙台,不仅有两座鲁迅雕像,还有一座纪念碑。

纪念碑叫“鲁迅之碑”,1960年在仙台市城西的仙台博物馆院内落成,由东北大学教授仿汉碑设计,采用宫城县特产玄昌石制造,造型如短剑又如匕首指向天际。上部有青铜的鲁迅半身像浮雕,侧脸微昂首。浮雕下是郭沫若题写的“鲁迅之碑”四字及碑文。

纪念碑右侧有一尊青铜的鲁迅半身像,为绍兴市在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时所赠。另一尊鲁迅雕像位于仙台医专旧址——东北大学片平校区中央草坪上,1992年落成,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时任东北大学校长题字“鲁迅先生像”。

图片:1905年摄于日本仙台。鲁迅与仙台医专同学合影,中排右起第三人为鲁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