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文章:台当局撒钱难买年轻人的心_台湾地区_预算_选举

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台湾“中时新闻网”2月17日发表文章称,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新任负责人陈建仁17日首度赴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进行施政报告,端出3800亿元(1元新台币约合0.23元人民币——本网注)疫后特别条例预算,表示要让每个人都得到温暖且贴切的照顾,但马上遭到各界批评是选举“大撒币”,治标不治本。在国民党杯葛下,施政报告也延到下周再举行。

文章称,距离2024年选举剩下不到一年,选前“大撒币”在民进党蔡当局期间已成常态,不“撒币”反而才是新闻。只是这次的圣诞老人换了个新面孔,思维逻辑与做法,没太大不同,仍是个不折不扣的选举行政机构。

文章表示,蔡当局无疑是台湾地区史上最会借钱、花钱的政府。蔡英文上任后,不仅总预算从上台时的1.9万亿,逐年膨胀到今年度的2.7万亿。此外,还提出12项特别预算,总金额高达2.117万亿元,包括前瞻特别预算,4期共8800亿,还有追加了4次,总金额8400亿的台当局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防治及纾困振兴特别预算;另外还有约4000多亿关于强化防务的预算。

文章指出,炒短线乱“撒币”的结果,只会让当局有限的资源更加扭曲地配置。如果不是这几年台湾特别风不调雨不顺,就是当局能力大有问题,不然怎么需要年年在总预算之外编列大笔预算,而且好像社会和经济的韧性也没有因为额外投入的2万亿元而有太大的强化。就如同新竹棒球场一样,投入的钱越多,不代表品质就一定跟着提升。

文章称,蔡当局前科累累,要大家不批评这次疫后特别条例预算是选前政策买票实在太难。2018年底地方选举,是蔡英文上台后的首次期中考,为了有好成绩,2017年3月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提出前瞻基础建设计划,7月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召开临时会强行通过,短短几个月的一个决定就替当局8年的支出开了方便之门。

以重大交通建设为例,2020年选举前夕,台湾地区行政机构突然宣布高铁南延屏东;2022年再次面对地方选举时,苏贞昌在一年内一口气宣布三大交通建设,包括高铁延伸宜兰案(预算1880亿)、高铁延伸屏东案(预算618亿)和基隆捷运案(预算425亿)。没有前面这些特别预算的含糊授权,苏贞昌哪有这底气乱开政策支票。不过,高铁延伸屏东案路线反复;宜兰高铁站设址左右为难,这些也都是因为选举匆促决策,急忙开支票所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文章称,陈建仁接任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若无意外,应该是蔡英文上台期间的最后一棒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除了要继续遵循选前“撒币”的传统外,还得要急忙收拾蔡英文政策跳票的烂摊子。看到新行政机构最近端出的政策利多,明显以年轻族群为主,包括学贷、成年礼金等,显然是2022年底地方选举选民的教训所致。

文章指出,不过这也给年轻族群一个启示,就是对于当局的无能应该大胆反弹。如果去年底的选举结果相反,台当局这些超征的税收,最后的配置恐怕会大不相同。只要不被虚幻的意识形态绑架,年轻族群甚至所有民众其实可以争取到政府更多的照顾。

文章表示,3800亿的超征税收能给民众多少温暖,恐怕微乎其微。为了选举的短线操作,想让人人有饭吃,却可能人人吃不饱;既救不了急,更救不了穷!至于买得回年轻人的心吗?大家只能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