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阿島
小米有机会凭电动车开启新一轮增长期
1月下旬网上流传小米电动车零件图片及路上测试照片,令市场掀起对小米造车成功的憧憬,刺激股价急升。不过回想2021年初传出小米造车,当时股价高逾30元,小米现价水平仍不及当时一半,以下探讨小米股价有机会凭造车开启新一轮增长期。
据报道,有网民在微博上载了,声称是测试中小米电动车的谍照,可见改部四门房车拥有流线型的设计。报道指小米正开发两款电动车,该张在街头被拍下谍照的是代号Modena 的车款,据悉拥有较Tesla 更强的马力,而定价则与小鹏的P7 电动车(官网显示20.9万元人民币起)相若。
另有报道引述小米,将推出2款电动车内部代号为Modena与Le Mans。其中,Modena有两个版本,分别是26万至30万人民币的入门车型、以及35万人民币起跳的高阶版本,目标于2024年正式量产;Le Mans估计到2025年才会量产,定价在35万元人民币以上。
至于流出的图片,据悉为小米MS11车型的设计,包括小米汽车保险杆、装饰零件及小米与【北汽模塑】相关合作细节等。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网上回应,承认是二级供应商保密的设计文件外泄,但并非最终文件。
一、巨额投资回报有望小米本身主打消费电子产品,生产智能电话、智能穿戴装备及一般家庭电器等,然而乘着电动车热潮,创办人雷军亦宣布加入造成行列。雷军当日所言,是预计汽车未来将成一类电子产品,与智能电话等性质相近,并相信可与旗下消费电子产品相结合,产生协同效益,故2021年3月雷军便宣布计划在未来10年对小米智能电动车投资100亿美元。然而开发新产品意味大幅增加开支,而产品在推出市场前均未能带来回报,属于烧钱阶段,卖智能电话及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尽然有好表现,也要补贴电动车,连同股东也要一并挨下去。
幸好,小米电动车近日流出的资料显示,小米2024年量产电动车的成事机会相当高,亦即市场原本忧虑小米电动车的投资期可能要延长或加码的风险降低。随着电动车量产,可望为公司贡献收入,更意味投资电动车的收成期可能提早到来。事实上,小米是小鹏的投资者,是次造车亦由国企北汽集团代工,小米汽车确有一定潜力在国内电动车战国时代占一席位,如成功更有望带动公司电子产品生态链进入新增长浪潮。
展开全文
二、接替回落的手机业务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的总出货量为2.86亿,低于前一年的3.29亿,也是自2013年以来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年销售量首次跌破3亿。调研机构Canalys 指出,202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按年跌11%,小米仍排全球第三,惟市占率只有12%,按年跌2个百分点。相信小米在印度销售遭政府打压带来了相当的影响。
此外,国内2022年第四季疫情大爆发,疫情实施也比较严格,整体手机出货量显著回落,苹果公司在中国售出1640万部手机,按年下降24%,仍排在第一名,而小米出货量则大跌37.3%,表现跑输荣耀(跌14%)等同业。国内手机业务能否迎来新换机潮,除了技术的革新外,还要看政策环境能否配合,然而小米在印度发展碰壁,相信海外业务整体的增长也会放慢,甚至有倒退的可能。而此时新产业电动车的出现,有机会继承智能手机业务,成为公司新核心业务,开启新一轮增长期。
三、市场料业务低潮已过小米截至2022年9月首三季营业额按年少11.8%至2140亿元人民币,转盈为亏,蚀6.8亿元人民币,不过在疫情肆虐的第四季,表现似乎未算太差,彭博综合券商预测,小米2022年每股盈利按年跌88%至0.093元人民币,而市场普遍睇好公司2023年表现,预期每股盈利可按年反弹4倍至0.479元人民币,预测市盈率约28.6倍,而2024年料多赚28%,预测市盈率降至21倍。
对比2021年初小米宣布造车时,市盈率约40倍来比较,今年预测市盈率仍相对吸引。只要国内社会经济复常如期进行,小米现有业务复苏在望,配合电动车量产憧憬,小米股价有机会开启新一轮增长期。
02
爱飞翔
2023中航电测业绩进入快速增长通道
公司日前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航空工业集团持有的航空工业成飞100%股权。
点评:1、公司拟重组注入航空工业成飞根据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航空工业集团持有的航空工业成飞100%股权,股份发行价格为8.39 元/股,本次交易后,公司总股本预计超过4 亿股。本次交易前,公司主营业务为飞机测控产品和配电系统、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称重仪表和软件、机动车检测设备等产品的研制生产。本次交易完成后,航空工业成飞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将新增航空武器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产业务并主要聚焦于航空主业。本次交易将拓展公司业务领域,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
2、航空工业成飞为我国歼击机重要基地,业绩进入快速增长通道航空工业成飞创建于1958 年,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机零部件重要制造商。成飞在军机方面,研制生产了歼5、歼7、枭龙、歼10、歼20 等系列飞机数千架,其中歼-10 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外军机用户达十多个国家。在民机方面,其与成飞民机公司一道承担了大型客机C919、新支线客机ARJ21、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 机头的研制生产。同时,成飞是国际一流的民机大部件供应商,累计生产交付民机转包产品一万多架份。根据相关上市公司公告,2021 年成飞整体净资产127 亿元,2020-2021 年成飞收入分别为422 亿和567 亿元,进入快速增长通道;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 亿元和355 万元。在此次交易中,成飞部分资产拟不纳入本次重组范围,将予以剥离。
3、2022 年度业绩预告发布,智能交通业务出现较大波动公司预计2022 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885 万元-23,025 万元(同比下降25%-45%),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4,885 万元-21,525 万元(同比下降26%-49%)。2022 年,公司部分业务出现波动,尤其是受乘用车检测行业政策调整影响,车检业务整体 需求持续下滑,导致智能交通业务收入与综合毛利率大幅下降,致使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承受较大压力。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54亿,-5.87%),实现归母净利润(1.95 亿,-27.20%)。盈利能力方面,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7.75%,比去年同期提升0.22pct。公司期间费用率15.13%,比去年同期上升2.19pct。销售净利润率为13.50%,比去年下降4.26pct。
4、开展员工持股,彰显发展信心和价值认可2020 年6 月,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及其摘要的议案》,并于7 月实施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参加本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总人数202 人,实际募集资金总额5060 万元,过户价格9.25 元/股。首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建立、健全了公司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提高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核心竞争力,利好公司长期发展。
03
撬动一个地球
史诗级利好助推中航电测股价暴涨
中航产融落下帷幕后,中航电测登上舞台,连续来了6个20cm,成为兔年第三只翻倍股,市值从几十亿变成了180多亿,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2023年以来最炙手可热的超级牛股。
中航电测涨得如此六亲不认,原因只有一个:收购成飞集团100%股份。之前,中航电测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航空工业集团持有的航空工业成飞 100%股权。这个蛇吞象的消息一出,有人欢喜有人忧。成飞借壳上市一事,坊间已经传闻了很久,成飞集成一直都绯闻对象,没想到最后女神落到中航电测手里了,绯闻男友成飞集成颗粒无收,只能以股价下跌进行回应。
成飞集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主要基地,研制生产了歼5、歼7、枭龙、歼10等系列飞机数千架,其中,歼20是成飞研制的第五代战机,这是光芒四射的新一代战机。正是因为成飞有歼20,重组消息出来后,歼20的光环让中航电测备受市场关注和认可,推动股价5天上涨150%。
截至2021年末,成飞集团总资产为1511.8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43.5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27.17亿元。2021年度,成飞集团营业收入为567.33亿元,净利润为9889.77万元。营收、总资产、所有者权益等指标均处于军工板块上市公司前列,成功上市后,中航电测有望成为军工板块龙头之一,这也是股价涨得六七不认的底气所在。
收购前,中航电测的主营业务为飞机测控产品和配电系统、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称重仪表和软件、机动车检测设备等产品的研制生产。收购完成后,航空工业成飞成为中航电测全资子公司,新增航空武器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产业务,将聚焦于航空主业。中航电测收购成飞标志着军工行业的资产证券化进入实质性阶段。
2023年也是军工国企新一轮改革的起点,军工板块多为央企国企,受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牵引,预计将会有更多优质的军工企业进行资产证券化。那么,从投资的角度而言,作为蛇吞象的中航电测的股价将走向何处呢?这一点可以参考2016年中航黑豹收购沈飞集团之后的股价走势:2016年12月13日中航黑豹复牌后取得18个涨停板,之后横盘两年,又掉头向上,继续大涨。最终,股价从5元涨到了85元,上涨1600%,成为过去几年的大牛股之一。如今,中航电测自带歼20光环的成飞集团,股价的上涨空间及想象力是非常大的,开板后,可以一博。每一次国企改革,都是新一轮财富分配。
04
老玛歌2021
半导体可能还没到抄底时机
韦尔股份业绩预告说2022年净利润预减73%-82%,本来以为会跌,没想到是利空出尽反而涨了。2021年7月见顶255元/股,前阵子都跌了7成多了,现在反弹了点。
我在2022年4月的分析2021年报的笔记里就写着韦尔股份的存货很要命: 2021年存货87.8亿,占流动资产43%,占总资产27%,占营收36%(2020年占比27%)。特别是营收中剔除贸易部分后占比更是高达43%。而且主要是在产品和库存商品(83亿),不是原材料。
人体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企业也是一样。2022年Q1Q2的疫情封城措施造成整车厂营收下滑,韦尔的汽车电子业务去年是高速增长(车用cmos增速80%),今年上半年就这样芭比Q了。智能手机业务早就下滑了,今年更是惨不忍睹。营收下滑,存货就会减值吞噬利润,企业现金流出而负债不会减少,反而会趁你病要你命。堰塞湖商誉也会发生减值进一步吞噬利润。利润减少就会杀估值。现在回头复盘韦尔股份的问题更加严重,2022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存货141亿,占比营收达到92%,这数据太不正常了。商誉占比8.6%。这都是隐患。
三季报后如果割肉走人,还能少亏一点。但大部分人都不舍得沉没成本。我之所以关注韦尔 ,是因为整个半导体赛道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互相借鉴。比如兆易创新的2022年三季报同比环比统统负增长,我很怀疑四季度继续负增长?三季报虽然存货占比没有韦尔这么夸张,但也有31%。假设扣非净利润和2021年持平或略有增长,那么合理估值会跌到500亿以下了。再比如中微公司的存货占比也高的吓人(当然搞设备的可能会不一样)。中微按照三季报估值还是觉得贵。特别是北方华创相对来说增长更快。所以如果买的不够便宜 ,终究是心病。我股票池里还有圣邦股份,2022年三季报数据他的存货占比低于三成。
不过Q3单季度的同比增长变低了,环比变成负增长了,估计Q4也不会灵光。池子里还有斯达半导,虽然受益于新能源车的增长,比消费电子链子上的韦尔,兆易创新等等日子要舒服,但特斯拉降价说明啥?说明2023年新能源车很有可能会降速会回调的。介时斯达半导还能不能守住70-80倍的PE?恐怕不行。中芯国际此前在2022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就说Q3的环比下降是开始不是结束,Q4继续下降。
本轮调整至少持续到2023年上半年。所以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黑天鹅并没有出尽,老美打压制裁政策杀+疫情杀+需求回调+业绩杀+……,估计还有下半场。按照黑天鹅策略,最好还是继续观察,等待白天鹅回来右侧交易。
05
辉哥侃股
中航电测:5连板股价翻了1.5倍刚起涨?
股东人均赚近31万,而这或许还只是“零花钱”。中航电测近日赚翻了,从2月2日复牌至今连续5个20cm涨停板,市值从复牌前1月11日的62.5亿元,暴涨至今天收盘155.6亿元,按最近一期公布的股东人数3.01万计算,近5个交易日下来,人均赚近31万。何以解忧?唯有暴富,中航电测近日很解忧。
2月1日晚,中航电测公告称,拟以每股8.39元发行股份购买航空工业集团持有的航空工业成飞100%股权。本次交易有二个现象备受关注,一是以小吞大“蛇吞象”式收购,复牌前中航电测市值62亿元,而航空工业成飞估值约2000亿元;二是军工资产证券化正在开启新一轮加速,市场想象空间巨大。而引发市场炒作热情的,莫过于“歼20”飞入A股和交易完成后的估值空间。
航空工业成飞产品包含枭龙、歼10系列、歼20系列飞机在内多代次全谱系军用歼击机及多种无人机产品;民机为C919大型客机、ARJ21新支线客机、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研制生产单位,成飞被誉为“千亿军工瑰宝”。市场给予成飞估值高达约2000亿元,巨大的估值空间给中航电测的炒作提供了上涨的逻辑支撑。按照中航电测目前155.6亿元的市值,仍有十几倍的上涨空间。
自从重组消息公布之后,投资者就已经在预测能涨多高而开始一路数板,近5日中航电测日均换手率不足0.4%,堪称“最难买到的A股”。成飞集团2020年营收为422亿元,净利润为15.28亿元;2021年营收为567.33亿元,净利润为9889.77万元。中航电测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分别实现净利润2.12亿元、2.63亿元、3.07亿元及1.95亿元,成飞盈利能力很差,中航电测收购后短期或存在增收不增利的潜在风险。
06
价值盐选~猫毛
半导体周期已进入筑底期
截至 2023 年 1 月 31 日,SW 半导体指数 PE(TTM)为 38 倍,处于近三年 15.27%分位,具备一定安全边际。
1 月 SW 半导体指数上涨 7.62%,其中集成电路封测、模拟芯片设计涨幅较大,分别为 11.64%、8.98%。2022年 12 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434.0 亿美元,同比减少14.7%,环比减少 4.4%,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 5.3pct,自 2022 年 1 月以来已连续 12 个月下降。根据 SIA 数据,2022 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长 3.2%至新高 5735 亿美元,从产品品类来看,模拟芯片增长7.5%至 890 亿美元,增速最高;从下游来看,汽车 IC 增长 29.2%至新高 341 亿美元。
2022 年全球半导体景气度呈前高后低走势,月销售额同比增速已连续 12 个月下降。根据 2011 年后的历史数据,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速从峰顶到谷底一般需要 4-6 个季度,同时参考各大半导体大厂对景气拐点的判断,本轮半导体周期已进入筑底期。
07
正好的理财笔记
喝酒吃药行情又来了
说到赛道CP,不能不提白酒赛道与医疗赛道,A股一直有“喝酒吃药”行情的说法。白酒赛道属于消费板块,医疗赛道具备消费属性,都能够承接2023年消费复苏的红利,这两条也是我中长期最看好的赛道!
历史上的喝酒吃药行情并不少!最早的喝酒吃药行情是1970年代,漂亮50,当时雅芳,辉瑞,强生等被炒到60倍市盈率。迎来低迷:1990年代,整个医药板块低迷,市盈率走低,云南白药市盈率才20倍。2000年开始,白酒板块进入熊市,白酒产量从1000万吨萎缩到350万吨,泸州老窖,古井贡酒,五粮液,贵州茅台股价长年不涨甚至创新低,贵州茅台一度跌到10倍市盈率。
共同高歌:2012年,著名的喝酒吃药行情上演。头部白酒和头部中药,都暴涨到六十倍市盈率。股神但斌称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白云山这中药三杰为王冠明珠。当时这些股票都60倍市盈率。市场资金疯狂追捧。再次逆转:2013年,白酒塑化剂危机爆发,反腐打掉了高端白酒的公款消费。把贵州茅台五粮液打到了8倍市盈率,股价暴跌。2015年以来,中药板块长期低迷,而最近几年,集采,打掉了医药公司大部分利润,也让他们的股价暴跌。有些中药饮料公司也被集采错杀到7倍市盈率。
2023年,喝酒吃药行情怎么走?白酒是一个可选消费品,是一个宏观经济连带性非常高的一类,具有弹性的消费品品种,如果宏观经济开始复苏,各行各业的经济活动开始提升,最后会传导到白酒上。要知道,白酒大量的需求,一半以上的需求来自商务需求。医药板块同样机会大。
一方面,经过前期调整特别是2022年的大幅下跌,医药板块估值已经到了历史较低位置,当前投资性价比较高。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积极政策和积极的信号,投资者已经明显感觉到医药这块集中大量采购有缓和的趋势。在我看来,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复苏是大概率事件,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拥有反弹的强劲生命力与可能性。从赛道看,医疗与白酒,是都可以受惠于经济复苏的“CP赛道”!
08
清流财记
巴菲特继续减持比亚迪
消费市场“一车难求”的比亚迪却没能获得股神的认可港交所文件显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 2月3日售出423.5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10.92亿港元。交易后,仍持有1.3亿股,持股比例降至11.87%。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周之前的1月27日,巴菲特刚刚卖了155.45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3.52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12.9%。持续不停的甩卖,巴菲特绝对是要清仓的节奏。
不过,比亚迪股东可以松口气的是,巴菲特最初持有 2.25亿股比亚迪H,经过半年的甩卖,持股数量已经减少了 42%,接近一半。市场有足够的流动性承接巴菲特的巨额减持。虽说巴菲特并未公开回应为何减持比亚迪股票,但不少投资者依然做出了巴菲特不再看好比亚迪的解读,几乎每次巴菲特的每次减持,都会引起比亚迪股价的波动。
巴菲特的举动给广大投资者出了一道难题,是跟随精神领袖快速套现,还是相信比亚迪强劲的市场表现继续持有,这样纠结的状态便是引发比亚迪股价波动的直接原因。投资者也必须长个心眼,巴菲特的投资模式历来是先衡量商业模式,同时重估值轻短期景气度。单单说巴菲特在中国的两笔重要投资,建仓中石油和比亚迪都是在行业低谷期,卖出的时点都是市场关注度极高的阶段。巴菲特卖出中石油后,中石油还一度继续暴涨,但之后开启了长达十几年的漫长下跌之路。比亚迪当然不会像中石油那么惨,但小心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09
叶斯达克
广汽集团各品牌新车有望支撑23年销量表现
广汽集团发布1 月产销快报,集团合计批发14.7 万辆、同比-38%、环比-29%。
点评:1、春节假期影响产销,广丰平稳过渡广汽本田批发3.8 万辆、同比-51%、环比-35%,其中雅阁1.3 万辆;广汽丰田批发7.6 万辆、同比-24%、环比+2%,23年开年平稳过渡,其中凯美瑞1.5 万辆、雷凌1.3 万辆、威兰达1.1 万辆、赛那首超8000 辆。广汽乘用车批发2.3 万辆、同比-36%、环比-39%;广汽埃安批发0.8 万辆、同比-49%、环比-73%,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埃安前期发布了于3 月起3000-6000 元不等的涨价说明,2 月初又发布全月限时交付激励5000 元,预计将支撑2 月淡季下的销量表现。
2、自主、广本重点新车有望支撑23 年销量传祺影速(GS3 换代)于广州车展发布,定位高品质、高性价比的10 万级国民SUV,有望加强传祺于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埃安全新轿跑Hyper GT 同样于广州车展发布,基于AEP3.0 高端纯电平台打造,搭载全新“星灵架构”,预计埃安将正式发力30 万元以上市场。广本缤智、皓影换代分别于22 年11 月底和广州车展期间上市,雅阁换代预计将于23 年初上市,三款重点新车有望带动广本23 年销量表现。
3、自主三驾马车全力发动,埃安将完成能源生态产业闭环广汽自主经调整,三大业务板块已开始展现明显的经营改善成果。
1)自主传祺:“影系军团”矩阵扩充将带来增量,钜浪混动技术品牌推动电动化转型提速。
2)纯电埃安:2022年全年销量超27 万辆居行业前列,新车有望支撑23 年延续增长势头,全新Hyper 系列将带动埃安往高端突破;另外,埃安已完成股改和A 轮融资,投后估值超千亿元。
3)纯电埃安+华为:双方将基于广汽GEP3.0 底盘平台、华为CCA 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预计首车将于2023 年底量产。
预计公司将在合资、自主燃油及混动、电动智能中端市场、高端产品与华为合作等方面保持良好态势,公司22 年销售延续良好增长势头,23 年各品牌新车有望支撑销量表现。
以上是各位大v在格隆汇社区的精彩发言,想看更多港美A优质社区讨论,请下载格隆汇APP,欢迎加入格隆汇社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