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那座负债也要建的房子,是母亲最无声的爱情_母亲_父亲_房子

《皮囊》作者蔡崇达曾说:“每次从北京回到老,那一座坐落于小巷深处的小房子总让我想起珊瑚…它的外形就像是死后的珊瑚虫留下的珊瑚房”。

《皮囊》中的《母亲的房子》是一篇故事情节简单、只记录生活琐碎的文章,但却感动了无数的读者。许多人认为,文中的那对夫妻过的就是自己想要的平淡生活,他们一直没有表达出来的爱,正是自己苦苦追寻的爱情。

老一辈人之间的爱情不是一句“我爱你”,只是一栋看起来像珊瑚房的房子,它凝聚了一个不被表达出来的纯洁爱情。许多人读完了之后才发现,原来爱情还可以这样。

蔡崇达

珊瑚房,他对她的爱情许诺

对于爱情和默默的陪伴,余秋雨就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蔡崇达笔下的《母亲的房子》里的父母未尝不是如此,过去,他们未曾相遇;但将来,他们白头偕老。为了爱,母亲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她不担心来自孩子的不理解,不惧怕来自于生活的压力,更不会因为风吹雨打而放弃了建房。

蔡崇达说:“也许是母亲的这种执着,才会让我们一代代地延续下去,让我们知道朴素才是真理,默默地去爱才是最美丽的爱情”。

这世间有太多的人从我们身边走过,我们所离开的地方也数不胜数,有交错的街道、高低各一的桥梁等,纵使这些地方给我们带来了悲伤和欢喜,但只有一个地方让我们牵肠挂肚,那就是那一座住着自己心爱的人的家。

也许那里是很多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也是很多人结婚和生养孩子的地方。但这些都只是自己关注和关心,别人并不知道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

展开全文

《皮囊》

就与放在生态缸里的发动,珊瑚礁一样,更多的时候,它是鱼群的安静陪衬者,只是默默的进行着惊心动魄的传承和死亡,没有人在意它的存在。

莫尔曾经说过:“走遍天涯海角,都寻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人,回到家之后就发现它在那里了”。

《母亲的房子》中的母亲正是有着这样的一份执着,一直在家里面寻找着自己需要的东西。

文中的母亲与父亲相遇的时候,她二十四岁,他二十七岁,在媒人的撮合之下,他们相当害羞地互相瞄了一眼,终身大事也就此定了下来。

当时的父亲没有太多的钱,在与母亲约会的时候,他们只是望着空旷的一块地方,然后他对着她说:“在将来,我会把这块地买下来,然后我们建造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她信了。

单纯的爱情也许就是彼此之间的一瞟,终身厮守也许就是属于彼此之间的一栋房子。爱情就是如此简单和纯粹,但却和珊瑚房一样,牢不可摧。

母亲与父亲的爱情

你也许忘记,但我依然坚守

他们结婚后的第三年,父亲用积攒多年的钱加上母亲带过来的少数嫁妆,将那一块他对她许诺过的地皮买了下来。从此,他们携手建立属于自己的房子,建设属于自己的家。

萧伯纳说:“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隐藏着人类的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同时也蕴藏着甜蜜之爱”。

买到了地皮之后,他们已经囊中羞涩,所以到处向亲朋好友举债建房。那时,在母亲的眼中,父亲就是一个顶天立地、一言九鼎的男子汉。外面的风浪再大,有他和房子,她什么都不用担心。

但风雨真的很快就向他们的这个小家庭袭来,由于一次意外,他们生了第2个孩子,父亲也因此而被开除公职。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公职和教师岗位都是铁饭碗,失去了它们之后,基本上都是自食其力和看天吃饭。

“珊瑚房”

父亲没有了工作,一时之间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无奈之下只能将自己关在家里。就这样,母亲一声不吭地默默将家扛了三年,没有一丝的抱怨之情。

而父亲并没有就此消沉下去,他终于到宁波去当了海员。三年后,带着一笔钱回到家里,他们只建到一半的房子,又开始建设起来。

房子终于变成了一座完整的石板房,虽然又欠了不少的钱,但父亲依然花重金去请人将母亲和自己的名字编成一对对联,将它们雕刻在石门上。

这一件事他一直没有告诉她,直到大门建成并需要掀开红布的时候,她才看到他们的名字。就这样,好不容易被建立起来的房子,就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

那一刻,他们之间的爱情想必已经开始在这一座珊瑚般的房子上播下种子,并开始开花。而这一份爱,只是用房子来表达,没有直白的语言去告诉对方:“我爱你”。

年老的母亲与父亲

虽然你质疑,但是我没有动摇过

罗兰说:“当你真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会忘记自己的苦乐与得失,而只是关心对方的苦乐与得失。”

房子落成之后,父亲不再出去工作,只是开始在家乡做起小生意来。不过,一切都不怎么顺利,生意越做越小,父亲也变得越来越沉默。有一天,父亲突然得了中风,家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断了。

尽管生活如此艰巨,母亲还是在父亲病倒之后的第2年提出建房的想法。为了省钱,她会偷偷地出去捡一些菜叶来作为一家人的配菜。

她没有要求自己的孩子们要做些什么,只是一个人默默地边看管家里的加油站,一边给别人当小工,剩余的时间都用来伺候父亲。

终于,母亲还是病倒了,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一个应该被人爱的小女人,但是她身上扛的东西太多,这已经超过了她的承受能力。

艰辛的母亲

为了去医院看她,父亲拄着拐杖用时三四个小时才挪到马路边,然后又在那里等了很久的车,最后才赶到医院。

他在她的床边矗立了很久,似乎在大力地呼吸着,尔后才慢慢地问她一句:“你还好吗?”

看着母亲点点头,父亲终于舒了一口气,不过还是有一些不放心,所以又气喘吁吁地问了一句:“真的没事吧?”

此时,两个老人的眼角都汪汪地流出了眼泪,他们彼此目视着对方,但却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母亲一直坚持着建房,只不过是因为父亲在生病之前就答应过“想要把房子建立起来”。

不过,在作者看来,母亲这只不过是为了保存属于自己的一种骄傲和一种体面。

过了些许日子,母亲执意要建的房子终于建好,在这一个过程中本就花了很多的钱,而她又非常固执地想要依照传统的习俗来庆祝房建。

如果真的这么做,那将会花很多的钱去宴请亲戚,作者和他的姐姐对此都极其不理解,因为父亲的医疗费、母亲的医疗开支和他的大学学费等,都已经将这个家掏空,但她这么做无异于给这个家雪上加霜。

外面流传着母亲不顾家、自私地建房和不管自己的孩子等的流言蜚语,传到了父亲的耳边。父亲最终还是站在了这些流言蜚语的一面,指责母亲的“自私”。

她被压垮了,极其痛苦地在床头给自己准备老鼠药。

蔡崇达的母亲与孩子们

坚持将房子建好,这是对爱的承诺

作者上大三的那一年,母亲又提出了加盖两层楼的要求,而在这之后的不久,父亲也离开了人世。

父亲的去世都给家里面节省了一开支,但房子依然迟迟未能够建立起来。尔后,政府又给这一栋房子贴出了拆迁的通知,被拆迁的线条刚好从房子的正中间切下来。

尽管如此,母亲依然坚持着将楼层盖起来的执念。到这时,她身边的所有人都感到她是非常的不可理喻。

连威望极高的三伯也站出来反对房子再建,认为她这是极其自私的行为,既没有为自己考虑,也不顾及正在读书的儿子。她只是被说得满脸胀红,却从未怼回过一句话。

这一刻,作者才明白,母亲想要盖房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骄傲和面子,只是为了坚守对父亲的那一份无声的爱。也许,她真的不希望这个家是不完整的。

最后,作者还是站在了母亲的这一边。

如今的房子

总结

《皮囊》出版了之后,就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它就已经被卖出20多万册。有人将其评价说:“这是一本认人又认心的书”。

作者蔡崇达是闽南人,1982年出生之后,就一直在闽南地区生活,对当地的人文深有了解和情感深厚。在他的这一本书中,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相当频繁的生活琐碎却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心,让读者认为,这就是自己想要表达出来的生活。

在文中,既有客观、细致、冷静的作者视角,也有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文化也正在消失,不过人们之间的爱情却是永恒的,他在《母亲的房子》中写下的父母爱情就是如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