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起,弋舟以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方式为自己的小说集命名,持续创作出《丙申故事集》《丁酉故事集》《庚子故事集》《辛丑故事集》,在年复一年的记录中,“人间纪年”系列也逐渐有了形状。
五年间, 弋舟的“人间纪年”系列小说跟它的作者、读者一起,见证了一场全球性流行病的蔓延给生活带来的剧变。我们被无声的浪潮裹挟着前进,笨拙地感受着格局变迁的细枝末节,似乎每个人都冒着触礁的风险,只有在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才得以侥幸生还。 弋舟写下的这些故事,既有时事的余震,又有怀旧的回响,还有理解当下、展望未来的热切目光。
田耳评论弋舟的创作:“同辈作家中,惟有弋舟能将学术声口直接接驳于日常细节,再以先锋余韵对当下作焕然一新的赋形,这使得他的小说灵动且厚实,汁液横溢且宏阔幽渺。”去年年底,弋舟的《庚子故事集》获得 朱自清小说奖。而在近日公布的2022年 收获文学榜中,收录于《辛丑故事集》的《德雷克海峡的800艘沉船》荣登 短篇小说榜榜首。此次也是弋舟第四次登上收获文学榜。首届收获文学榜出炉时,收录于《丙申故事集》的《随园》就曾荣膺读者榜、专家榜双榜首。
展开全文
“没有任何个体的悲欢可以逃脱时代给出的基本限定,‘普世的况味’是文学作品产生共鸣的条件,也是衡量文学作品品格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对于这样的常识,我们竟常常罔顾,” 被问及在小说中如何将个体与时代形成映照,弋舟如此回答,“写作者的确存在这样的风险,过度沉浸在某种不能被人理解的自我之中,拧巴,封闭,沾沾自喜或者自怨自艾,在自说自话中完成自我的神化。 但我们又不能以此忽略时代之下个体的精神吁求,所谓见微知著,正是文学的要求。”
对于文学所强调的那份对于现实的终极关切,弋舟也始终不渝地贯彻在自己的创作之中。庚子年对许多人而言是充满难度的一年。弋舟在 《庚子故事集》中用五个短篇故事创造了一个当下的生活世界:庸常的命运与残酷的现实遭遇,人物在人世颓败转折处却显出顽韧的生机。相比起《丙申故事集》和《丁酉故事集》,这部庚子年尚未走到年终就已完成并出版的作品,不仅打破了作家以往的写作、出版节奏, 同时也拂去生活的表象而直抵核心,描述了生活的内面——我们为什么活,为什么爱,以及,为什么孤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