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虫,又被称为“软黄金”
也被称为稻田里的“冬虫夏草”
是不少老广食客的心头之爱
其养殖试点在阳江
已经有好几年了
禾虫稀缺且珍贵
禾虫属环节动物、多毛类的一种水生动物。其状似蜈蚣,脚多于蜈蚣,体色青或红。禾虫的学名为“疣吻沙蚕”,生长期集中在禾苗抽穗扬花的季节,故在广东、广西俗称为“禾虫”。禾虫除了产于两广地区,大概只能生长于福建、浙江等省份,显得比较稀缺和珍贵。
近日,市政府发布了
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提出要打造 “禾虫创新特色园”
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钟保迁说,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禾虫系优质蛋白,这是实现居民膳食消费结构由“粮菜”型向“粮肉菜果”多元型食物需求转变,改善蛋白营养和身体健康的不错选择。
阳江养殖禾虫有天然优势
禾虫主要分布在
滩涂、池塘和稻田中
阳江有滩涂面积131平方公里
许多地域为咸淡水交界处
展开全文
水质清澈,稻田广袤
给禾虫养殖提供了良好的
自然生态环境
阳西县程村镇黄什禾虫养殖基地 李向东 摄
阳江产禾虫历史悠久
沿河沿海的龙湾、东砵、
石仑、黄什等地
出产较多,质量上乘
3月以来,阳江日报记者
深入全市多个养殖示范点
走访了该行业的
专家领导和相关从业人员
对产业发展和前景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江城区城西街道
阮西村、龙湾村
走访的第一站是江城区城西街道阮西村禾虫育苗基地和附近的龙湾村。3月2日上午9时许,在距离市区约15公里的城西基地内,基地负责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水产专业教授、禾虫人工繁育技术团队首席专家陈兴汉指着脚下的泥土向记者介绍:
这里原本是丢荒的咸酸田,PH值在3.5左右,铁锈水、硫化物都超标,他和技术团队通过深挖排酸沟、地表水压咸压酸排毒、增施有机肥等改良措施,已经达到“水稻+禾虫”综合种养土壤理想化条件。
随后,记者慕名来到与基地隔着一条公路的龙湾村。每年每逢“禾虫造”,也就是仲秋时节,“禾熟虫亦熟”,每隔15天,大概是在农历的初一、十五潮汐的时候,捕捉禾虫最适宜。该村徐大寨自然村50多岁的徐豹告诉记者:
他们村的禾虫远近闻名,由于龙湾地处漠阳江下游和大海的交汇处,河涌稻田和浅海滩涂多,是禾虫的理想生长地。当地有民谚唱道:天红红,卖禾虫,卖到鸡入笼。禾虫夜间从稻田的泥中爬出,顺着潮汐往海里漂浮,农民便迎着水流张网捕捞,收获无数。
阳东区东平镇
马屋村
3月3日上午,记者跟随陈兴汉来到阳东区东平镇马屋村禾虫养殖基地,陈兴汉下到田里,拿着一把锄头往禾虫洞眼多的地方挖出一坨泥团,然后用手掰开泥土,指着正在蠕动的大约有0.2厘米宽的几条小禾虫说:“4个月左右的禾虫就这么大,养至10个多月约有0.7厘米宽,那时就可以收捕了。”
刚挖出来的幼禾虫 李向东 摄
基地负责人许云色介绍,她去年承包了100亩左右的水田,用于种植有机水稻和养禾虫。禾虫可以多批次投放,实行轮养。
江城区城西街道
东砵村
3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江城区城西街道东砵村,村民冯和这些年守着30亩滩涂地,捕捉野生禾虫。去年他花6万元买了300万尾禾虫苗投放到田里,收成从原来的每年50多公斤增加到500多公斤,年收入多了10多万元。
东砵村禾虫养殖基地 李向东 摄
冯和表示,禾虫养殖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在养殖过程中,绝对不能洒农药和化肥,当然也不需要投喂其他饲料,它们主要以水稻腐烂的稻根和茎叶为食,平时可以适当撒些牛粪或白鸽粪,注意水质洁净以及喷淋养护即可。
城西冲表育苗基地
为了提高农户养殖水平,陈兴汉的团队经常免费对从业人员开展禾虫养殖技能培训,现在陈兴汉担任负责人的城西冲表育苗基地,已经被定为市委组织部的人才驿站。
城西冲表育苗基地全景 李向东 摄
3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这个基地,看到基地各种设备齐全,一列工厂式大棚的湿土里,禾虫眼密密麻麻分布着,虫苗长势正盛。
城西冲表育苗基地 李向东 摄
禾虫富含蛋白质
作为食材适应性极强
煲、蒸、炒、煎、煮、
焖、炖皆宜
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禾虫》记载:禾虫,状如蚕,长一二寸,无种类。夏秋间,早晚稻将熟,禾虫自稻根出。潮涨浸田,因乘入海,日夜浮沉……得醋则白浆自出。以白米泔滤过,蒸为膏,甘美益人,盖得稻之精华者也。
禾虫不但是佳肴美味
还是养生滋补保健品
禾虫饭、禾虫蒸蛋、酥炸禾虫、
禾虫汤都是阳江的招牌菜
既然禾虫 具有如此高的食用价值
那么
阳江推广禾虫养殖的前景如何?
3月8日下午,记者专门采访了
农业农村、科技等相关部门
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科科长陈国强
阳江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滩涂丰富,稻田广袤,非常适合禾虫养殖。 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培植禾虫等新的产业,提高我市沿海沿河滩涂的利用效率,是一篇大文章。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周天炳
“水稻+禾虫”的种养模式,为人工繁育的禾虫苗提供了一个新的生长环境,能使禾虫加快生长,但禾虫的收获期往往要比单造水稻晚2个月以上,现在的关键是要研究推广一套既有利禾虫种苗生长又适宜水稻生长的技术模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让群众乐于接受。
市科技局实验室科科长陈成鹏
禾虫与水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腐烂的稻根和茎叶为禾虫提供营养,水稻根系和中空的茎可为禾虫输送氧气;禾虫以土壤微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可减少水稻病害发生,禾虫钻洞可松动土壤,其粪便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按高质量增长和生态发展的理念,“虫稻共生”是符合当前高质量发展要求的。
谈到“水稻+禾虫”的复合种养模式
就不得不提
阳江禾虫养殖的领军人物
那就是 “禾虫博士”陈兴汉
陈兴汉在阳江渔业资源保护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工作 李向东 摄
陈兴汉痴情于禾虫养殖
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
阳江职院支持他组建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市委组织部助推陈兴汉所在的团队成功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争取到了150万元的科研经费, 省教育厅和市科技局也把他的禾虫研究基地,分别列为广东高校海洋河口特色水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阳江市海洋河口渔业资源保护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提供资金支持。 市农业农村局多次与陈兴汉团队就这个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如今
陈兴汉研究水产养殖的团队
也发展成为拥有5位博士、3位硕士的
实力团队
“有机稻+禾虫”
高质高效种养结合技术模式
已被列入2021年、2022年、2023年
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在阳西县程村镇黄什禾虫养殖基地,陈兴汉观察禾虫生长情况 李向东 摄
阳江职院院长李德豪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禾虫养殖产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希望阳江加强产学研几个方面的对接,推动这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关德荣
发展“水稻+禾虫”的生态种养模式,可以将传统农作物的单一种植结合到现代农业多样化生产上,同时还可以推动撂荒地全面复耕复种,消灭咸酸田、低产田,一举多得,有效促进农民和村集体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但是一定要搞好产业规划,规范其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科科长陈国强
阳江禾虫业要发展,必须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规划,特别是要探索制订规范化、标准化的养殖流程,降低种苗等投入的成本,把服务配套做好,保障农民的利益。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周天炳
要想推动禾虫养殖有序发展,有必要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对开展规模化“水稻+禾虫”种养模式的农户给予项目资金、金融贷款方面支持,解决农户“养不起”和产量增加后的加工销售问题,防范农户因发展禾虫产业致贫风险。
最后,陈兴汉对记者说
湖北省潜江市耕耘
“虾稻共作”小龙虾特色产业20余载
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
引导乡村振兴之路
湖北省潜江市赵脑村万亩虾稻共作基地 图源农民日报
潜江虾—稻全产业链
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
带动20万人就业增收
2万人脱贫致富
小龙虾产业为潜江市带来巨大的就业机会 图源《中国乡村振兴》
“希望阳江禾虫有一天也能成为像‘潜江小龙虾’一样响当当的特色农业品牌,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爆款’名片。”陈兴汉满怀憧憬地说。
相信经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
阳江的“稻虫综合种养”
一定会结出丰硕成果
更多内容
推
荐
阅
读
吴爱民,“全国三八红旗手”!这位阳江教师的故事令人敬佩!
广东阳江发布编辑部出品
文字 | 黄仁兴
编辑 | 潘静思
校对 | 孙星准
审核 | 张健青
终审 | 黄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