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残联以“小动作”彰显“大爱心”,切实办好“十件实事”_残疾人_助残_我是

日前,沈阳市政府残工委全体会议暨市残联第七届主席团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市残联执行理事会工作报告。

2023年沈阳市残联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残疾人视角,以“小切口”体现“大民生”、以“小动作”彰显“大爱心”,切实办好“十件实事”:

一:残疾人出行“畅通工程”。根据各类残疾人出行情形,残工委相关成员单位进一步完善措施,优化残疾人出行体验。针对视障残疾人乘坐地铁面临的实际情况,细化管理环节,实现视障残疾人经人工通道和普通闸机均可乘坐地铁的“双轨通”。

二: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险免申请。通过对重度残疾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实时数据比对,实现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无申请”直接享受政府医疗保障补助。

三: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纳入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制发有关细则,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各类特殊教育机构等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纳入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

四:“扶残助残一件事”。将残疾人证办理、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助学申请等10项服务集成优化为“扶残助残一件事”,在线上实现并联办理。

五:残疾儿童康复医保“日结算”。优化医保结算系统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管理系统的协同,突破系统管理瓶颈,实现依据康复周期结算的模式转变为每日结算,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

六:深耕“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紧跟国家新职业门类和标准,开发、推进“互联网营销师”等残疾人就业项目,并努力完善上下游配套链条。

七:为365名农村特殊困难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提供居家服务。

八:继续筹集社会资金,为农村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开展家庭养殖提供支持。

九:在市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手语翻译工作站,为听力和言语障碍残疾人提供手语服务。

十:深化“我是对门儿”践“两邻”双向选择助残帮扶行动。持续动态掌握残疾人实际需求和助残社会力量两个情况,建立相应“两个档案”,突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病残一体、孤残重残、老年人照料残疾人子女、困难残疾人等对象和直面直达、就近就便“两个重点”,实现“对门儿”覆盖全市80%以上残疾人,其中重度和困难残疾人100%覆盖。通过助残者叫响“我是对门儿”、残疾人安心“我是对门儿”、双方共情共促“我是对门儿”,使“我是对门儿”成为便民、利民、安民的助残“好声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