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属于所有人的,但是能把青春拍出来的,多半是文艺青年,而文艺青年的大学生活,却又与普通人的生活轨迹相差极大。
所以“致青春”,这三个字其实很危险,你的青春,还是我的青春,它是一个极其主观的问题,用的不好,那就是谩说一片。但却是聪明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是我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没说是你的。
你看的开心,会说:不赖,看的不开心,没啥,我拍的是我自己的青春。
所以我们通常所见,为了让多数人可以共鸣,编剧和一般都采用“广撒网”、“捞大鱼”的架构策略。
那个网:教室、寝室、食堂、礼堂,打球、打架、喝酒,一网下去,总有一个打动你。
而那个鱼:则是千篇一律的友情+爱情。
把鱼放在网里,再把网放到时光这条大河里,捞起,放下,再捞起,就成了一部电影。
展开全文
曾经有朋友说,看了《致青春》以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那些慢慢消失在岁月长河里的同学、朋友还有初恋。那一刻,他无比渴望的想要再回到从前,想要再有他们的音讯,想要再和他们说句好久不见。
看完电影,能有这种感受,对于,是最大的褒奖。
但青春对于过来人而言,多半也只是挂在嘴边的谈资,说说而已,电影也是如此,你不会过多的去研究它、评析它、翻来覆去的去看它。而我那个朋友,同样至今也没有再提这段往事,说说而已。
豆瓣6.6的综合得分,很公正,虽然不能称为优秀,但也足够用来凭吊青春,值得一看。它的美工、色度以及音乐,是它的亮色,它的剧情、架构和新意,是它的暗色。
39万人的打分,30%的四星评价,这是一个很高的分数,说明了多数人对它的认可。
但是这种认可,是来源于对青春的天然性陶醉导致的,如果我们真的认真的去考究电影质量。
作为,她对这部处女作品的整体把控和考究,满天下的人,多半给予了好评和褒奖。夸的人无非是看爽了,不夸的人无非是看的不爽,但这种爽的感觉,和关系不大,而在于剧本。
但李樯,这次的改编是不成功的。
从《孔雀》到《立春》,李樯一路走来,给我们的感觉:化电影艺术为文学艺术,看他的电影,如同在读一本文学巨作。但这次,却恰恰相反,原著的,在二次加工下,变得俗气了起来,失去了反复品味的价值。
近些年国产青春片,还有一个特点:时间跨度长。从高中到大学,再到走上社会,十几年的时间,糅合在一部作品里,这对剧本架构、演员演技的要求很高。
电视剧的风格是有章有节、循序渐进。电影的风格,则是重点突出,单线串联。
而《致青春》,选择了电视剧的风格、电影的时长。
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