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也要家校共育?高校家长群聊天记录火了,岂不是培育巨婴_家长_学生_大学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后代有足够的关注,他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相信这样的培养理念已经是公认的。

养娃早已不是“放羊”的模式,随手扔点“饲料”就好。所以家校合作的思维被提出来。但现在很多人看到这四个字,却觉得变了味。小学生家长已经很苦恼,想不到连读大学也来这个?

家校共育?高校家长群聊天记录火了,岂不是培育巨婴

对于国内的学子而言,高考就是一个分界线,无论学习还是家长跟老师的态度,都将从这刻起发生180度大转弯。

比如,高考前连多照照镜子都被怀疑“想没用的东西”;高考后不少父母带着子女去美容院和发廊。读大学之前早恋是绝不允许的;读大学之后家长却主动“八卦”儿女是否谈朋友。

其实很多家长表示,学生去高校读书后,自己也省心和自由了。“远香近臭”还真是那么回事,有人调侃:巴不得孩子除了要生活费,平时别来叨扰自己。

但每个家长是不一样的,还有一波父母,子女高考前可能觉得太操心了。可一旦闲下来却更受不了,他们要求大学也建立班级群,定期让老师“汇报情况”。

有所院校的家长群聊天记录火了,从新生军训就开始互动。“记得买鞋垫”、“鞋子很硬,我这搜到了合适的用品”……

如果不告诉大家这是“高校生的家长群”,估计会被当成小学生的家委会。不得不说,这些父母“爱子心切”倒是真的。

相比很多80后自己上学、没人送;生活费太少时啃馒头没人心疼,这届大学生受宠溺指数真高啊。有些家长甚至觉得报到时行李有限,“组团”买东西邮过去。

而比这更让人意外的是,积极的人不只是家长;辅导员也通知要定期进行“网络家长会”。难道大学生也要家校共育?有些同学已经忍不住吐槽。

大学生家长群,被形容为“巨婴培训俱乐部”,很讽刺

笔者认为,学生进入高校不代表家长职责的停止。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是有必要的。但什么事情都要有度,多数高校生大一时就超过18岁,难道买鞋垫也不会?

中小学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时间太精贵,所以有家委会挑选用品。大学里还像“保姆”一样,可能连学生自己都觉得反感。

至于成绩,期末告知家长是否挂科,笔者觉得可以支持。现在许多同学拿着父母的辛苦钱,连及格都不保证,影响毕业证和学位证。及时告知家长更负责。

但是有事没事就开家长会,像管理小学生一样,让大家在群里“接龙”,这画面简直叫人没眼看。有学生纳闷:我们已经这么大了,什么事值得特意组建家长群?

网友看完给这个大学生家长群,取了另一个绰号,叫做“巨婴培训俱乐部”。可以说描述的既生动又讽刺。

喜欢事无巨细地参与子女的学习生活,看似是关心,其实是一种“控制”。不少网友直言,难怪现在很多女生老大不小,总拿自己当“宝宝”。

很多男生则越来越缺乏“男人味”,没有足够的担当和勇敢,啥都“找妈”。这些跟家长的行为有直接的关系。

什么事要把关,什么事要给学生自由,别弄反了

有些家长会困惑:我管子女,说我“管的太宽”,让人反感;我不闻不问,又说不够关心后代,到底要怎样才对?

这可能是很多家庭的困惑。网上有句总结,说得有点难听但又有些真实的道理:一些父母“大事无法指导,小事斤斤计较”。

可见,很多人在培育后代的过程中,刚好把原则弄反了。在重要决定等问题上,他们需要富有经验的过来人分析利弊,家长往往没有什么主意。

买什么鞋垫这种琐事,自己就能处理,家长可能反复担心或挑剔。大学阶段对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提升认知,有着重要作用。

家长们保证履行职责后,不妨学会把手放开。同时,“家校共育”的理念也不该被误解,不要成为让学生事事依赖家长的助力。

【话题】你希望大学建立家长群吗?可以说出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